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情绪ABC理论

湛然

 

众生转境不转心,菩萨转心不转境。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和看法。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认知,从而改善其情绪和行为的问题。

ABC理论模式中,AActivating events)是指诱发事件;BBeliefs)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诠释和评价;CConsequences)是指由此引发个体的情绪及行为,这是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即A导致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诠释B才是导致人的情绪及行为的原因。

这个理论认为,并不是A(事件)直接导致C(结果),而是A通过B(诠释)的间接作用导致了C。不合理的B(诠释)才使得我们产生情绪的困扰。因此,转变不合理的B(诠释)就能够帮助我们走出情绪的困扰。其方法如下:

一、找出产生这一负面情绪的引发事件;

二、进行自我剖析,深入挖掘自己对此引发事件的诠释,并且探讨它与负面情绪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自己的思维角度,批驳不合理的诠释,换一个角度,用合理的诠释取而代之。这样,负面情绪就开始减少了。持之以恒,负面情绪就会逐渐消除。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认同妄想,这就是合理的B(诠释)。众生转境不转心(企图改变引发事件),菩萨转心不转境(合理的诠释,不认同妄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利用种种条件,来帮助修行!

 

参考阅读:

宁静在说话(带朗读)

一个新世界

修炼当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