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解行相应

湛然
 

学佛必须解行相应,才能够有实际的受用。否则,数他万贯钱而自无分文。同时,解是为了行,而且只有通过行,才能够更深入地解。

般若观照是解行相应之妙法,通过如理作意地观照来修正身(行为)、语、意,净除习气。般若观照有两个环节:明理(非有非无的中道义理)和践履(悲空双运的离相行持)。明理是解,践履是行。

江味农《金刚经讲义》云:“读经闻法,要在深自儆惕,以佛所说者为镜,时时处处,用以自照。不观不照,迷何由觉?是即所谓依文字,起观照也。观照功久,则皇皇然,儆惕之心自生,是即始觉也。亦理体本具之正智初开也。如是不退不懈,观照之功,日深日醇。则所谓始觉者,先如初生之月,渐渐光多闇少;以至于月轮圆满,光辉焕然,则性体显现。即是始觉合于本觉,而亦无始本之分也。当知所谓成佛者无他,觉性圆明而已。而觉性之开,非仗文字般若之力,其道无由。故曰:一切诸佛从此经出。”

〔儆惕〕戒惧。〔皇皇然〕堂皇盛大貌。

虚云老和尚说:“达摩祖师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行解相应就是,说得到行得到。……莫被境转。如牧牛,要把稳索子,牛不听话就给他几鞭。常能如此降伏其心,日久功深,就有到家消息。”“遇著境界,放不下的也要放下;眉毛一动(稍有思虑),就犯了祖师规矩。听善知识说过了,就勿失觉照。凡事要向道上会,道就是理。理者,心也。心是什么?心就是佛。佛者,不增不减,不青不黄,不长不短。如《金刚经》所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透得这些理路,即和佛一般。以理治事,什么事放不下?以此理一照,就放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烦恼是非从何处来呢?要想修行,过不去的也要过去,会取法性如如。”(《虚云和尚方便开示》)

 

问:钻研佛学理论其实也很辛苦,不比实修容易,但是为什么不少人沉溺于理论研究而不去实修?

答:这是头脑在作祟。头脑两大特征:饥渴感和身份感。钻研佛学理论,令头脑的饥渴感和身份感都得到满足,而实修却令头脑无着落。这就是为什么不少的学佛人终身沉溺在佛学理论的研究中而不去实修,没能够学以致用,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学佛人一定要警惕重解轻行这一习气。

再录虚云老和尚一则开示:“岑学吕老居士避倭乳源云门大觉寺,亲近虚云老和尚月余,寻徙连县。将别,叩请开示法要。云公笑曰:‘檀越(施主)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胸中佛法撑破肚皮。此时如盲人双目得明,路途已见,惟在自行。自若不行,谁负还家(谁还能背你回家)?’岑公悚然礼拜,驰书告瑛(汤瑛),瑛曰:‘善哉!云公这话,可谓一箭射一群!’”(《葛藤集拾遗》)

虚云老和尚的当头棒喝是说:我所知道的佛法理论,你全都知道了。不同的是,我一一照做,你却没有。所以,你的问题不再是闻,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