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用功的两种难易

(原文录自《虚云和尚方便开示》)

湛然 注

 

 

一、初用功的难易
  1、初用功的难——偷心不死
  2、初用功的易——放下来单提一念
二、老用功的难易
  1、老用功的难——百尺竿头不能进步
  2、老用功的易——绵绵密密做去

 

 

用功办道人,就其功夫的浅深,有两种难易:一、初用功的难易;二、老用功的难易。

一、初用功的难易

1初用功的难——偷心不死

〔偷心〕攀缘心。由于攀缘心偷盗法财,令真法不现前,故禅林称之为偷心。《揞(ǎn)黑豆集》云:“偷心不死,学者大患。”〔攀缘心〕攀缘六尘而起之心,亦称缘虑心。〔法财〕为“世财”之对称,指佛法。因为佛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

初用心的通病,就是妄想习气放不下来,无明贡高,嫉妒障碍,贪嗔痴爱,懒做好吃,是非人我,涨满一大肚皮,哪能与道相应?

〔贡高〕骄傲自大。

或有此是个公子哥儿出身,习染不忘,一些委屈受不得,半点苦头吃不得,哪能用功办道?他没想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个什么人出家的。

或有些识得几个文字的,不晓得古德语录中问题,是在验学人的浅深(是在勘验验学人功夫的浅深);便自作聪明,终日寻章逐句,说心说佛,将古人言句作解会 。作这种说食数宝的勾当,还自以为了不起,生大我慢;遇著一场大病,便叫苦连天,或腊月三十到来(或死亡到来),便手忙脚乱;生平知解,一点用不著,才悔之不及。

更有一种人,曲解了“本来是佛,不属修证”的话。便说本自现成,不必修证,终日闲闲散散,任情放逸。荒废光阴,还自称“出格人,随缘自在”,这种人将要吃大苦头。

有点道心的人,又摸不著一个下手处。

或有害怕妄想,除又除不了,终日烦烦恼恼,自怨业障深重,因此退失道心。

或有要和妄想拼命,愤愤然捏拳鼓气,挺胸睁眼,像煞有介事,要和妄想决一死战;哪知妄想却拼不了,倒弄得吐血发狂。

或有怕落空;哪知早已生出“鬼”,空也空不掉,悟又悟不来。

或有将心求悟;哪知求悟道,想成佛,都是个大妄想,砂非饭本(煮砂不能成饭),求到“驴年”也决定不得悟。

或有碰著一两枝静香的,便生欢喜心;那仅是盲眼鸟龟赞木孔,偶然碰著,不是实在功夫;又多一层欢喜障。

〔一两枝静香〕在这一两枝香中,心里清清静静。

或有静中觉得清清净净很好过;动中又不行,因此避喧向寂,坐在死水中过日子。

诸如此类,很多很多。

初用功摸不到路头实在难:有觉无照,则散乱不能“落堂”(则心思散乱,功夫不能落堂);有照无觉,又坐在死水里浸杀。

2、用功的——放下来单提一念

用功虽说难,但摸到路头又很易。什么是初用功的易呢?没有什么巧,放下来便是。放下个什么?便是放下一切无明烦恼。

诸位同参呀!我们这个躯壳子一口气不来,就是一具死尸,我们所以放不下,只因为将它看重,方生出人我是非,爱憎取舍;若认定这个躯壳子是具死尸,不去宝贵他,根本不把他看作是我,还有什么放不下?

只要放得下,随时随地,不论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通身内外冷冰冰只是一个疑念,平平和和不断的疑下去,不杂丝毫异念;一句话头,如倚天长剑,触其锋者,灭迹销声。还怕什么妄想?有什么打得你的闲人?哪个去分动分静?哪个去著有著空?

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觉清净,早已不是清净;怕落空,已经堕在有中;想成佛,早已入了魔道。

所以只要识得路头(路头就是一切都放下来单提话头这一念),则运水搬柴,无非妙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不是一天盘起腿子打坐,才算用功办道的。

二、老用功的难易

1、用功的难——百尺竿头不能进步

什么是老用功的难呢?老用功用到真疑现前的时候,有觉有照,仍属生死;无觉无照,又落空亡。到这境地实在难,很多到此洒不脱,站在百尺竿头,没法进步的。

〔真疑〕真正的疑情——念念不间断地向一念未萌前究。(详见《虚云禅法》)〔站在百尺竿头,没法进步的〕道原禅师偈云“百丈竿头不动人一念不生,虽然得入未为真不究竟;百尺竿头须进步彻见本性,十方世界是全身。”(《景德传灯录》)

有等(有的人)因为到了这境地,功夫有些微把握,又没有遇著什么打不开的境界,便自以为无明断尽,功夫到家;哪晓得天天坐在无明窟里过日子还不自知。忽然遇著一个境界,便打不开,作不得主,依旧随它去了,岂不可惜!

或有等到了真疑现前的境地,空中发点慧,领略了古人几则公案,便放下疑情,自以为大彻大悟,吟诗作偈,瞬目扬眉,称善知识。这种人自误误人,罪过无边。

又有等把达摩老人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和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恶,正恁nèn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涵义错会了,便以坐在枯木岩边为极则。这种人以化城为宝所,认客地作家乡,婆子烧庵,就是骂此等死汉。

〔涵义错会了〕一、达摩祖师“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之开示中,“可以入道”一句是说:可以开始证道了,也就是说,做到了前三句,就做好了证道前的准备工作。而有的人却误以为,做到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就是证道,就是究竟。二、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之开示中,“那个”是现代汉语中“哪个”的意思(古语中没有“哪”一字,“那”字有二义,一是现代汉语中的“那”,一是现代汉语中的“哪”),而不是现代汉语中“那个”的意思。而有的人却误以为“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达是:那个(That)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因此误以为“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就是本来面目。

〔化城〕幻化之城郭。这是《法华经》中的化城喻。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然而到此宝所,路途艰险遥远。佛恐行人疲倦退却,于是在中途变出一城郭,使他们暂得止息,蓄养精力,然后直奔宝所。佛欲使一切众生证得佛果,然而由于众生心怯力弱,不堪承担,故先说小乘涅槃,使他们得此涅槃,暂为止息,由此更发大心,进趋大乘涅槃(佛果)之真实宝所。

〔婆子烧庵〕禅宗公案:昔日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少女送饭给侍。一日,婆子令女子抱住他,问道:‘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庵主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少女将这话禀告婆子。婆子说道:‘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汉(没有开悟的俗人)。’于是将他赶走,把草庵烧掉。此公案是说这庵主以化城为宝所(以为一念不生的境界便是究竟),能死不能活。(见《五灯会元》)

2老用功的——绵绵密密做去

什么是老用功的易呢?到这时只要不自满,不中断,绵绵密密做去(绵绵密密地向一念未萌前究),绵密中更绵密,微细中更微细,时节一到,桶底自然打脱(明心见性)。如或不然,找善知识抽钉拔楔去。

〔抽钉拔楔〕解黏去缚。

寒山大士颂道:“高高山顶上,四顾极无边;静坐无人识,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是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不是禅。”

头二句(“高高山顶上,四顾极无边”)是说独露真常,不属一切,尽大地光皎皎地无丝毫障碍;第三句(“静坐无人识”)是说真如妙体,凡夫固不能识,三世诸佛也找不到我的处所,故道“无人识”;“孤月照寒泉”三句(“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是在青天”这三句),是他老人家方便譬喻这个境界;最后二句(“吟此一曲歌,歌中不是禅”)怕人们认指作月,故特别警醒我们,语言文字,都不是禅呀!

〔认指作月〕把指向月亮的手指头误认作月亮。〔语言文字,都不是禅〕讲禅的语言文字是指引向禅,而不是禅本身。

 

对于老参的难易,虚云大师还开示道:

“老参的难易如何呢?所谓老参,是指亲近过善知识,用功多年,经过一番锻炼,身心纯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老参上座的难处,就是在此自在明白当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宝所。能静不能动,不能得真实受用,甚至触境生情,取舍如故,欣厌宛然,粗细妄想,依然牢固。所用功夫,如冷水泡石头,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终于不能得果起用。老参上座,知道这个困难,立即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于百尺竿头,再行迈进,直到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撒手纵横去,与佛祖觌(dí)体相见,困难安在?不亦易乎!”(《虚云和尚方便开示·参禅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