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唯以无念为宗

湛然

 

《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圭峰大师开示道:

【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

诸法如梦中事,诸圣都这样说。故妄念本不存在,尘境本来是幻(乃无明梦中事)。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你自性。

〔妄念本寂〕妄念也是无明梦中事(详见《诸法实相》),实际上并不存在,故云:“妄念本寂。”〔空寂之知〕亦名灵知。〔灵知〕禅修中,当念头消亡,而又了了分明时。这个了了分明,即是空寂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那个“知”,而称之为灵知。

【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无论迷还是悟,自心本具空寂之知,它不藉缘生,不因境起。这个“知”,乃是进入所有妙法之门。

〔众妙之门〕空寂之知是进入所有妙法之门。《修心诀》云:“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

【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

由于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哪里还有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

觉悟到诸相是幻,根本不存在,自然不会起念去思量。念起就要立刻觉察到,觉察到就要当即斩除。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

〔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虽然觉悟到诸相是幻,但由于累生累世根深蒂固的习气,所以临境遇缘有时还是会起念,所谓‘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但是,只要念起,就立刻觉察到这是以幻为真,为其所转,于是当即斩除(这须要有立即斩断妄想的定力,功夫就在这里做。怎样修炼斩断妄想的定力,详见《参禅法要》)。

圆悟禅师云:“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即名为佛。”(《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前后际〕前际指过去,后际指未来。《净影疏》曰:“有为之法,前后相起。前为前际,后为后际。”〔前后际断〕无前念亦无后念,亦即一念不生的境界。《宗镜录》:“故《心要笺》云: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禅源诸诠集都序》云:“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一念不生,前后际断。”

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这是定慧等持的精髓!

【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

因此,虽然尽修种种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即是般若在熏无明,于是爱恶自然逐渐淡泊,悲智自然逐渐增明,罪业自然逐渐断除,功行自然逐渐增进。

〔宗〕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无念知见〕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而不随之念想。

南传佛教《自说经》记载:有一位名叫婆希的修行人,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赶到舍卫城去向佛陀求法。正见佛陀在城内一家一家地托钵乞食,举手投足都很优雅美妙,六根都已调御摄护,安详寂静。婆希上前顶礼,请求佛陀为他说法,为他说无尽利益安乐之法。佛陀说:‘现在正沿门托钵,不适合说法。’但婆希再三请求,于是佛陀为他就地说法:‘婆希!你应当这样学习,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婆希!当你能够做到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时,你就达到没有执著挂碍了。你若没有执著挂碍,那么你就没有过去世,也没有未来世。你没有过去和未来这两世(只有当下),所有的忧悲恼苦就因此消散殆尽。’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

【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

既然了悟诸相是幻,自然是无修之修(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烦恼尽时,即了断生死。心念之生灭已息,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

〔诸相非相〕诸相是幻。(详见《金刚经精解》)〔无修之修〕马祖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马祖道一禅师语录》)不取不念,即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