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南泉斩猫

(原文录自《景德传灯录》)

智钰
 

“南泉斩猫”是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千百年来评析无数。现注评如下:

 

南泉因东西两堂各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

东堂和西两堂在争一只猫,南泉遇见了,就对众人说道:‘说说你们对此事的看法,如果说得对便救了这只猫,说得不对,我就斩掉这只猫。’众人无言以对,南泉便将猫一刀两断。

〔南泉〕唐代池州南泉山普愿禅师,马祖之法嗣。〔法嗣〕继承法系的人。〔西堂、东堂〕西堂是指客居本寺的其它寺院之前任住持、退院的长老;东堂则指本寺之前任住持、退院的长老。因为禅林以东为主位,以西为客位。由于本寺前任住持、长老是旧主,故居东堂;而其它寺院的前任住持、长老来,待之若宾客,故居西堂。

〔道得、道不得〕显然,道得、道不得是指对争猫一事的看法,而不是对斩猫一事的看法。〔众无对,师便斩之〕两堂俱是资深禅和,竟然没有一个明白人,这是南泉始料未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无奈之下,只得斩之。〔禅和〕又叫做禅和子,即参禅的人。〔这是南泉始料未及〕真想不到这些人参禅一辈子,参了个什么!故雪窦重显颂云:“两堂俱是杜禅和(东西两堂都是假禅和子)。”(《碧岩录》)〔杜禅和〕即“杜撰禅和”,禅林用语。〔师便斩之〕南泉原以为两堂必有真修之士,想把事件戏剧化来教育大众,不料弄假成真,奈何!奈何!

【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赵州乃脱履安头上以示颠倒而出。师曰汝适来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后来赵州(从谂禅师)从外面回来,南泉将先前讲的话(“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显然,道得、道不得是指对争猫一事的看法,而不是对斩猫一事的看法!)说给赵州听(考验赵州,看他怎么道)。赵州便脱下鞋放在头顶上走了出去(哑语:争猫是执幻为真,颠倒!要注意的是:赵州此时根本不知道猫儿是否被斩,只是在回答师父的考问)。南泉说道:你刚才要是在,就救了这只猫(印可他对争猫一事道得对,也叹息不已:当时你要是在就好了!)。

〔赵州从谂禅师(778-897年)〕曹州(今山东菏泽市)人,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今河北省赵县),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楷模,人称“赵州古佛”,住世120年。〔脱履安头上〕鞋本当在脚下,现安头上,这是用哑语回答:颠倒(执幻为真)。〔印可〕证明弟子之所得,而加以赞美许可。

〔颠倒〕执幻为真。《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就像迷路人把东南西北的方向都搞错了),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由此妄有,轮转生死。”(详见《圆觉经精解》〔四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由地、水、火、风等四元素组成,故称之为“大”,所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四大在这里指人的身体。〔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评:整个世界都是一个“争”,连修道人也在争!猫是斩了,争端也就平息了。然而猫断争心不断,离成就道业便还有十万八千里。所以云:了犹未了。

论曰:修道人都知道自性才是自己,身是舍宅,心是六尘缘影,世界是轮回梦境。但是是否真的悟到自性才是自己,勘验的标准是:幻妄不再当权(不再执幻为真)这便是南泉大师警示的老婆心肠。

〔心是六尘缘影〕心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出来幻影。人一死,六根消亡,这个六尘缘影的心也就没有了。〔老婆〕老婆婆,禅林用来形容苦口婆心、反复叮咛如老婆婆的禅师。黄檗希运、大愚守芝二师之教法恳切而不厌其烦,人常谓:“黄檗老婆,大愚饶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