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怎样达到一心不乱

湛然
 

一、参明道理

二、坚定信念

三、如救头燃

四、掌握方法

五、精进不懈


 

问:怎样达到念佛一心不乱?

答:这是一个大题目,下面分五个部分来回答:

一、

理明决心大。自己一定要参究明白:为什么要念佛一心不乱?建议仔细阅读《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深刻领悟世尊为什么要讲系念不乱(一心不乱),而且反反复复叮咛要“如说修行”(可参考《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注》《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答客问》),直到自信自肯的地步。

 

问:从道理上讲,我也知道念佛应当做到一心不乱,但实际上就是发不起信心,甚至认为根本达不到,甚感迷闷,怎么办?

答:这说明你缺乏“断恶行善”和“持戒为本”这两段功夫(之所以说“功夫”,是就实际履行而言——是就切实做到而言),被业障住了,应当勤加忏悔,切实地修持“断恶行善”和“持戒为本”。“断恶行善”和“持戒为本”这两段功夫是学佛的基础,更是一心不乱的基础。所以,“断恶行善”和“持戒为本”在印光大师的《文钞》中占了绝大部分的篇幅,在《佛说无量寿经》中也占了很大的篇幅,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不可以少善根福德之因缘),得生彼国。”故印光大师云:“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忠,尽心为人;恕,推己及人),心心提防过愆(过失,错误)。知过必改,见义必为,方与佛合。如是之人,决定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与陈锡周居士书》)为了帮助念佛人扎下这个基础,“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净修院”的课程中,有“断恶行善”和“持戒为本”这两个阶段,希望你认真修学,切实履行。而且,在之后的一心不乱修持中,如果出现障碍和难关,也大多是在“断恶行善”和“持戒为本”上面出了问题,就要立即有针对性地补课。实践证明,对于真信切愿、方法正确、坚持不懈的人来说,一心不乱并非高不可攀。

问:我已经达到了一心不乱,下一步应当如何修?

答:一心不乱是泥沉水清——伏烦恼,进一步要做到去泥纯水——断烦恼。为此,应修念佛三昧,可以参考《念佛三昧摸象记精解》《禅净要旨》。当然,你也可以参禅(详见《觉知禅》),从而做到:“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永明大师《四料简》)

二、坚定信念

信念对于是否成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容不得半点怯懦和犹豫。现以“成绩好坏在于信念”这个案例来说明: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学好任何一门学科。基于此,他们得出了“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个结论。为了证明以上结论,他们找来一班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同时请来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为这班学生讲课,心理学家则在旁全程跟进。几个月下来,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依然只有四五十分。这一实验结果推翻了心理学家之前的结论,他们不得不重新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这群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都有一个牢固的信念:数学不仅难学而且枯燥无味。带着这种信念,再优秀的数学老师也不能使他们提高成绩。为此,心理学家开始每天对这群学生进行两个小时的催眠,在其肉体和心灵全部放松的状态下,不断告诉他们数学不仅容易学而且很有趣,他们都是数学天才,等等。心理暗示和引导进行了一个月后,这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信念完全转变,这时又请回之前那位数学老师来教。几个月后,这群学生的成绩都达到九十分以上。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信念是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很多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只有转变信念,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

 

信心与成功,相伴相生。这样的箴言,比比皆是。例如:

成功源于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保证。

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

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

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三、如救头燃

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这)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但念死亡的到来),甚勿放逸(千万不要放纵逸乐)。”

〔少水鱼〕池水日渐枯竭之鱼。〔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头上大火正在熊熊燃烧,死亡迅速逼近,念佛应当精勤不懈,赶快地、迫不及待地扑灭这个死亡之火,抢在昏迷死亡之前成就一心不乱。〔无常〕无有常住(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亦指死亡、勾魂之鬼。〔甚勿放逸〕千万不要放纵逸乐而浪费精神和时光。

请点击《你究竟有多想成功(视频)》,观看这一部NBA励志短片,看看为了成为一名NBA的球员,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请特别注意视频末后的那幅标语。)而我们是要敌过无始劫来的情结妄想,出离轮回苦海,就应当有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强大的意志力。当你渴望一心不乱,犹如溺水之人渴望吸取新鲜空气一般,你将会取得成功!佛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佛说无量寿佛经》)

〔NBA〕美国国家篮球协会(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缩写为NBA)是北美的职业篮球组织,其比赛的激烈程度和水平之高被世人公认为世界之最。

修行,常常面临着十字路口和物欲时时发作的挑战。自性要解脱,色身要享乐,何去何从,就看你抉择正路的智慧和坚持正行的毅力,而强烈的自我激励和自强不息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毅力〕毅力,是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管住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应该做的坚决去做,并且做好,不应该做的坚决不做,毫不犹豫。毅力,是对长远目标的激情和奋进,是持续长久的恒劲,是你对未来的坚持,日复一日,让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请观看《成功的钥匙-毅力(视频)》)〔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指个体具有不需要外界奖励和惩罚作为激励手段,能为设定的目标自我努力工作的一种心理特征。

、掌握方法

实践证明,参究念佛和觉知念佛是达到一心不乱的有效方法。建议你脚踏实地地按照《参究念佛》或者《觉知念佛》来修,通过你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当然,也可以专修呼吸念佛,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详见《呼吸念佛精要》一文。

精进不懈

精进不懈,除了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一丝不苟的自律精神外,还须要有科学的方法。请反复阅读《刻意苦练一万小时成天才》一文,并加以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并且用来指导实践。不断地领悟,不断地实践,把文中的原理和方法在念佛之行中具体化,一心不乱是必然的结果!

 

问:觉知念佛还要不要共修?

答:要。如果条件允许,每周一次或者两次共修是最好的。

一八九七年,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观察发现,自行车比赛时,多人同时比赛,要比一个人单独计时的比赛成绩更好。受到这种现象的启发,他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儿童绕钓鱼线,越快越好。结果发现,许多儿童在一起绕,要比一个儿童单独绕,速度更快。后来,更多的心理学家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就把他人在场(游戏伙伴或观看者)引起的个体活动中效率提高的现象,叫做“社会促进”。

一起共修,除了上面所说的“社会促进”外,尤其重要的是,还可以互相激励、互相交流,而且常常有榜样可依循,有良好的气氛和磁场来滋养,这就是“共修效应”。

共修内容:开示,念佛,交流。

共修期间应当严格做到:禁语,十善,慈悲。

〔禁语〕不说念佛之外的闲话。在《西方确指》中,觉明妙行菩萨开示道:“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详见《西方确指注释》)〔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参考阅读:

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答客问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