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一念相应

摘自《彻悟大师遗集·覆香严居士书》

湛然 注

 


【直须深信谛了,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即念念相应。】

应当深信并且确实了悟“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一境界——唯存念佛这一念,别无它念。功夫到达了这一境界,则:一念(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现前,便一念相应;念念现前,便念念相应。

这里的“心”,是心念;“佛”,是所念之佛号;“相应”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彻悟大师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论(彻悟大师开示录)》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念外无佛念(念佛之念),佛念外无心念;全部心念即佛念,全部佛念即心念。这是描述心念与佛念完全重合,念佛之念纯净无杂的境界。

关于彻悟大师这一段开示,印光大师《答念佛居士问(即周孟由)》一书中云:“问:‘一念现前’,及‘念念现前’之念字,与心佛之‘心’字,意义相同否?答:心与念,只是一个。不过约常存者,名之为心;约现起者,名之为念耳。问:‘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四句,是否指性德?‘一念现前,一念相应’四句,是否指修德?答:二俱是修德。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功夫所致故也。问:‘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四句,初机即能是?久修即能是?答:初机有初机之相应,久修有久修之相应,何可死执?”

 

【但使此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此念外,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此之谓也。】

只要使此念(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此念外,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是讲的这个境界啊!

 

 

参考阅读:

临终正念

临终正念答客问

信愿行

散心念佛亦必往生吗

称名必生吗?

往生的原理

第十八愿

临终十念相续即生

以心转业

莲池大师《一笔勾》词

觉知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