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法然等人歪曲污蔑善导大师
湛然 问:据说法然上人是“依据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而亲自开创净土宗。”是这样吗? 答:善导大师蒙冤久矣!这是法然等人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人、蒙骗人。 首先,我们来看“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之本来面目,然后再来看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所说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下面是《净土圣贤录》中,关于善导大师的记载(白话译文详见《善导大师传(白话及原文)》): 唐 善导(莲宗二祖) 善导,不详其所出(不清楚他的出身)。贞观中(唐太宗贞观年间),见西河绰禅师(道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要道)。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勤笃精苦,昼夜礼诵。旋(不久)至京师,激发四众(激励教化四众弟子修行念佛)。每入室,长跪唱佛,非力竭不休。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睡眠。 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好食供众,粗恶自奉。所有嚫(chèn)施(所得的一切供养布施),用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三百壁,修营塔寺,然灯续明(燃光明灯供佛照明)。道俗(僧俗)从其化者甚众(无论出家在家,追随他、受他教化的,非常之多),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其间得三昧,生净土者,不可纪述(多得来无法记载叙述)。 或问:‘念佛生净土耶。’导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随着你的精进念佛,必定满足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求)。’乃(于是)自念一声,有一光明从其口出;十至于百,光亦如之(以证明念佛功德真实不虚)。 其劝世偈曰:‘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纵使)金玉满堂,岂免(难道就能够免除)衰残病苦?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唯有依着最直接便捷的道路去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或问:‘何故不令人作观,直遣专称名号耶?’答曰:‘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颺神飞(心识动摇,精神散乱),观难成就。是以大圣(释迦牟尼佛)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心不向外杂七杂八地攀缘,而得正念相继的缘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与阿弥陀佛本愿相应的缘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 ‘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由杂缘乱动(由于心向外杂七杂八地攀缘),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心不续念报佛恩故;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比(近来)见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长时永劫,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 又作临终正念文曰:‘凡人临终欲生净土者,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缘,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 ‘放下身心,莫生恋著。才遇有病,便念无常,一心待死。须嘱家人,及问候人,来我前者,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若病重将终,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恨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教记取阿弥陀佛,守令气尽。 ‘若得明解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用此法得,决定往生,无疑虑也。死生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若是临终一念差错,其后果是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 导一日忽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寺前柳树,向西祝曰:‘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养。’言已,投身而逝。高宗知其神异,赐寺额曰‘光明’云(唐高宗知道善导大师的修行神异不可测,因此赐赠寺院匾额,题名为“光明”)。
由此传记,我们可以看到善导大师的言行和主张,有以下几点: 一、持戒精严。 二、精进念佛。 三、极力提倡受持《佛说阿弥陀经》。 四、相续即生。 五、临终正念。 六、死生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 另外还有一条:正助二行。这是在中土失传,后又回归的《观经四帖疏》中,善导大师还专门讲了净宗如何修行的正助二行。善导大师在这里非常强调一心,无论诵经、忆念、礼佛、持名,还是赞叹、供养,都要一心,这是正确修持的关键。一心,就是心念专一而不散乱。原文如下: 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综上所述,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是:持戒精严,精进念佛,受持《佛说阿弥陀经》如说修行,相续即生,临终正念,死生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正助二行。印光大师赞曰:“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阐净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覆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法然的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口口声称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在我国失传,而日本法然等人才是继承了这一净宗正统。事实上,我国净宗的祖师大德,哪一位不是倡导“持戒精严,精进念佛,受持《佛说阿弥陀经》如说修行,相续即生,临终正念,死生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正助二行”?哪一位不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实修实证? 现在再来看看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所说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一、善导大师以身作则,持戒精严,护持戒品,纤毫不犯。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却鼓吹:称名必生,不须持戒,不须修福,不须自净其意,甚至终生作恶都无所谓。并且说“恶人正机”。慧净法师在《善导大师要义》中说:“不知《观经》的目的是在显彰弥陀本愿,恶人正机。”慧净法师的皈依弟子信愿法师说:“我们现在来看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以什么样的众生为正机?恶人正机。”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赞叹、所摄受之《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云:“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而本愿法门却大肆鼓吹“恶人正机”,其谤佛毁法竟至于此! 〔善根〕即身、口、意三业之善,因其能生妙果,故谓之根。〔有情〕又名众生,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二、善导大师以身作则,精进念佛,勤笃精苦,昼夜礼诵。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却鼓吹:称名必生。因此,随意念念即可。甚至说:往生全靠佛力,阿弥陀佛代替我们修行,承担我们的罪业。 三、善导大师极力提倡受持《佛说阿弥陀经》,亲自书写十万余卷分送门人及信众,要他们如说修行:一心不乱,佛必来迎。《佛说阿弥陀经》的唐译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世尊在这部经中是讲:系念不乱(一心不乱),佛必来迎。然而,法然上人竟然将经文曲解成:“常念佛故,佛必来迎。”(详见“法然上人曲解《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文。)更有甚者,在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所宣传的“三重废立”中,竟然疯狂地叫嚣要“舍笫十九愿、第二十愿、《观经》和《阿弥陀经》的假方便,而立《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的真真实”。(详见《本愿法门是歪门邪道》一文。) 公然污蔑诸方佛(当然也包括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赞的《阿弥陀经》是“假方便”,要予以废除!难道这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吗? 四、善导大师教导:相续即生(详见《相续即生》一文)。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人却鼓吹:“称名必生。”甚至说:“散心念佛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 五、善导大师告诫念佛人一定要保持临终正念,并无比恳切地说道:“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若是临终一念差错,其后果是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详见《“善导和尚临终往生正念文”注》一文)。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却说:“‘临终正念,佛来迎接’观点则错,‘佛来迎接,即住正念’则对。”(详见“法然上人曲解《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文) 六、善导大师叮咛念佛人:“死生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详见《“善导和尚临终往生正念文”注》一文)。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却大肆鼓吹:往生全靠佛力,阿弥陀佛代替我们修行,承担我们的罪业。 七、《观经四帖疏》中,善导大师专门开示了净宗如何修行的正助二行。(注释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一文)。法然上人不但没有按照善导大师所开示的净宗如何修行之正助二行(这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教法),脚踏实地地做去,并且这样来教导门人和信众。反而曲解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的开示,自己捏造出一个弘愿门,声称:要门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弘愿门的教主是阿弥陀佛,“要弘废立”(废要门,立弘愿门)。还栽赃善导大师,说这是善导大师分判的。(详见《法然上人捏造弘愿门》一文)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看到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完全违背了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他们是在针锋相对地反对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但是为了欺诳信众,他们却口口声称:他们是仰止善导大师,他们所说的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看看净宗法师所讲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视频)就知道了。 净宗法师在《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讲座中,说来说去,就是讲“弘愿门”和“称名必生”是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核心。然而事实怎么样呢?善导大师从来就没有说过弘愿门,这完全是法然上人捏造出来的(详见《法然上人捏造弘愿门》一文)。善导大师也从来没有说过称名必生,恰恰相反,善导大师是说:相续即生(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一文)。他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弘愿门”和“称名必生”,却强加在善导大师头上,谎称这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难道是这样来仰止善导大师?是这样来弘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吗?
善导大师有三段极其重要的开示:一、正助二行;二、相续即生;三、临终正念。(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一文。)在这三段开示中,善导大师对于怎样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了明确的阐述,这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教法。而在慧净法师和净宗法师所辑录的“善导大师法语”(详见慧净法师和净宗法师编述、净宗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善导大师全集》)中却不敢收录,怕自己原形毕露。这充分证明他们依止善导大师是假的,而是打着“依止”的旗号贩卖私货;也充分证明他们所宣传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并不是真正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善导大师这三段开示(“正助二行”、“相续即生”和“临终正念”),是照妖镜。将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的言论拿来对照,他们是否是依止善导大师,是否是弘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是否是弘扬善导大师念佛法门,是真是伪,是正是邪,便顿见分晓。
问:善导大师说:称名念佛是正定之业。所以,称名必生。是这样吗? 答:在《观经四帖疏》中,善导大师是这样说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请注意这段开示中“一心专念”、“念念不舍者”,这才是正定之业。这些人却把却把这段开示篡改成:“称名念佛是正定之业。”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的惯用手法之一,就是截头去尾、断章取义、随意篡改,所以读他们的著作、言论,一定要非常小心,在关键处,一定要与原文对照。 〔正定〕正确的禅定。身心清净,而不散乱,叫做“正定”。〔业〕身口意之造作。 问:讲话没有说明出处,我怎么去查对原文? 答:引用经论和祖师的开示,既不附上原文,又不标明出处,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当然,这也是他们狡猾之处,藉之以假乱真。不过你可以在网上搜索对证。
问:善导大师说:称名必生。是这样吗? 答:恰恰相反,善导大师是说:系念相续必生(相续即生),临终正念必生,一心不乱必生。 问:请详为解说。 答:“系念相续必生(相续即生)”是说:念佛之念,念念相续,命终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里的“相续”,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的“净念相继”,即念佛之念,念念相续,中间不杂妄念(若杂有妄念,即非相续),这便是一心不乱(系念不乱)的境界。切不可将这里的“相续”二字,误解成口头上佛号相续(心中却杂有妄念)。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详见《相续即生》一文) “临终正念必生”,是说临终能够保持念佛之正念,则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是失去正念,则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善导大师恳切地告诫道:“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若是临终一念差错,其后果是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详见《“善导和尚临终往生正念文”注》一文) “一心不乱必生”,这是释迦牟尼佛在《佛说阿弥陀经》(唐译本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所宣说,为十方诸佛(当然包括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赞叹、所摄受。所以善导大师亲自书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分送门人和信众,要他们信受奉持,如说修行。僧俗从其化者甚众,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其间得三昧,生净土者,多得来无法记载叙述。要是善导大师主张称名必生,那只须书写“称名必生”四字分送即可,何必书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来分送门人和信众?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大肆鼓吹“称名必生”,这是对一心不乱必生之否定,是对十方诸佛(当然包括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赞叹、所摄受法门之否定。(详见“法然上人曲解《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文)这些人谤佛毁法,罪业滔天!你切莫上当受骗。
问:在《法然上人48条法语》中,法然上人云:“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是这样吗? 答: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开示道:“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一心专念”的意思是:一心专注地念佛。“念念不舍”的意思是:每一个念头都是念佛之念;若是打妄想,则舍弃了念佛之念。所以,善导大师是说:一心专注地念佛,无论行住坐卧,无论时节久近,念佛之念,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是顺从阿弥陀佛之本愿。所以,善导大师的这段开示,特别强调“一心专念,念念不舍”,这样才是正定之业,这样才是顺佛本愿。法然上人竟然砍掉“一心专念”和“念念不舍”,而篡改成:“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难道是这样来继承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吗?!
问:在《法然上人48条法语》中,法然上人云:“弥陀劝念佛必来迎,释迦劝念佛必往生。”是这样吗? 答: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释迦牟尼佛开示道:“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此)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世尊在这里明确开示道:系念不乱(一心不乱)之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 这段经文是说:由于系念不乱,因此阿弥陀佛来住其前。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部经中是讲:系念不乱,佛必来迎。而法然上人却歪曲经义,说:释迦牟尼佛劝示,念佛必往生(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部经为十方诸佛所赞叹、所摄受,当然也为阿弥陀佛所赞叹、所摄受,所以阿弥陀佛也是讲:系念不乱,佛必来迎。而法然上人却歪曲成:阿弥陀佛劝示,念佛佛必来迎(只要念佛,佛即来迎)。法然上人的谬论,是否定“系念不乱必生”,是否定十方诸佛(当然包括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赞叹、所摄受之法门(详见“法然上人曲解《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文)!是毁谤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
问:法然上人说:“散心念佛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是这样吗? 答:让我们来看善导大师是怎么教导的。善导大师云:“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详见《相续即生》)请注意,善导大师在这里开示道:“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这才是与佛本愿相应,所以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而法然上竟然说“散心念佛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难道是这样来继承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吗?! 善导大师继续说道:“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由杂缘乱动(由于心向外杂七杂八地攀缘),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心不续念报佛恩故。”这是说:若是心向外杂七杂八地攀缘(杂缘乱动),则与佛本愿不相应。散心念佛不就是念佛时没有一心专念,而杂缘乱动吗?所以,散心念佛与佛本愿不相应。而法然上竟然说“散心念佛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难道是这样来继承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吗?!
问:据说:往生全靠佛力。这样说,对吗? 答:在《观经四帖疏》中,善导大师云:“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增上缘〕一切有为法生起、成办或结果之间接原因,凡有强胜之势用,能成为他法生起、成办、结果之助力者,皆称为增上缘。例如,阳光雨露是苗稼长成之增上缘。《大乘义章》云:“增上缘者,起法功强,故曰增上。”〔有为法〕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因缘〕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 所以,阿弥陀佛之弘愿,是一切善恶凡夫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增上缘。那么,什么是因呢?一切善恶凡夫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赞叹、所摄受之《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所说:“信受发愿,如说修行。”因缘和合,感应道交,方得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佛言:“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请注意:“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感应道交〕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互交融。 而法然及其宗徒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等人却说:“往生全靠佛力”。他们解释说:“往生全靠佛力”就是“阿弥陀佛代替我们修行,承担我们的罪业。” 真的是这样吗?那么,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还要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说:“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而且再三再四的叮咛要“如说修行”呢?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世尊开示道:
而且,善导大师在《善导和尚临终正念往生文》中恳切地告诫道:“死生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
在《法然上人的失足处》一文中,我们说道:法然上人的失足处,是背离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赞叹、所摄受之法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由于法然既畏惧刻苦修行,又贪图名闻利养,因此不仅不按照《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如说修行,反而通过曲解《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详见“法然上人曲解《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文)和捏造弘愿门(详见“法然上人捏造弘愿门”一文)建立起自己既懒又贪的教法体系。 〔既懒又贪〕懒者,不愿意刻苦修行,甚至畏惧刻苦修行,妄图不劳而获;贪者,贪名、贪利、贪欲乐、贪果位。 怎么可以把这个既懒又贪、胡编乱造的教法体系,说成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呢?这简直是对善导大师的亵渎!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