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共同一法身?湛然
问:“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是什么意思?是出自《华严经》吗?是佛说的吗? 答:“一法身”的“一”,是相同无有差别的意思。“一法身”,就是一切佛的法身彼此相同,无有差别。在汉语中,“一”有用来表示“相同”的意思,例如:这些花,颜色不一。“一法身”的“一”,就是表示这些法身彼此相同,无有差别。“共同”,是说大家都是这样。“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是说,所有一切佛,祂们的法身都彼此相同,无有差别。 在《华严经》的三种译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中都没有“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一句。搜索整个大藏经,所有经中也没都有这一句,更不是佛说的。
问:《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第十》中,贤首菩萨开示道:“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能,力、无畏亦然。”这就说明十方三世佛共有一个法身,而不是彼此各有法身。 答:这里“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能,力、无畏亦然”中的“一”,是彼此相同无有差别的意思:法身相同,无有差别;心、智能、力(十力)及无畏(四无畏)亦相同,无有差别。这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含义一样。 〔唯是一法身〕这里的“唯”,用于句首,无实义。这是古汉语的用法,例如:“唯求则非邦也与(冉有(求)讲的不就是国家大事吗)?”(《论语·先进》)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说:心、佛、众生这三者的究竟体性,彼此相同,无有差别。这里的“心”是指自性(而不是识心)。而这究竟体性,就是法身。也就是说,心、佛、众生这三者的法身,彼此相同,无有差别。《华严经(六十卷)·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第十六》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若是“一切诸佛共有一个法身,共有心、智能、力及无畏”,这实际上就是一佛,怎么还说“诸佛”呢? 而且,若是“一切诸佛共有一个法身”,那么,既然是共有一个法身,就同是一佛,还有什么必要再说“共有心、智能、力及无畏”呢? 而且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佛言:“我与诸佛法身及色身相好,无有差别,除为调伏彼彼诸趣差别众生故,示现种种差别色身,是名身等。”这里世尊(释迦牟尼佛)清清楚楚地开示道:我与诸佛法身,无有差别,是名身等。这明明是在讲诸佛的法身彼此相同(身等),无有差别。哪里是说诸佛共有一个法身呢? 而且,出无明壳之本性,名法身(详见下一问“什么是法身”的回答)。而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若是“一切诸佛共有一个法身”,也就是说佛与众生(众生是未来佛)都是同一个自性。这讲得通吗?释迦牟尼佛将自性还原成本性而成佛,既然我们与释迦牟尼佛是同一个自性,我们的自性也就还原成本性了,我们当然也成佛了,哪里还会是五浊恶世受苦受难的众生呢? 《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请问,这佛与众生共有的一个自性究竟是迷还是觉呢?若是佛与众生共有的一个自性是迷,则一切诸佛也都成了众生;若是这个共有的自性是觉,则一切众生都成了佛。哪里还有十法界呢?能是这样吗?! 〔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由此可知,将“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以及“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理解成“一切诸佛共有一个法身”,是错误的。而且这是根本性的错误,会导致对于整个佛法的错误理解和佛法教理的混乱!危害极大。
问:什么是法身? 答:法身者,佛之真身也,湛然清净,周遍法界。已出无明壳之本性,名法身;尚在无明壳中之本性,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关于本性和如来藏,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大方等如来藏经》云:“譬如庵罗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于核内。......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如像果种成大树王)。”这里,果种喻如来藏,大树王喻法身。 《胜鬘经》云:“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如果对于无量烦恼藏所缠之如来藏没有疑惑的人,那么他们对于出无量烦恼藏之法身也不会有疑惑。)......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大乘起信论》云:“真如(本性)在缠名如来藏,真如出缠名法身。”马祖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净法身。”(《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问:什么是三身? 答:三身是法身、报身和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人人本具,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