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无明梦(摘自《诸法实相》) 湛然
问:为什么说“一切法皆是幻象”? 答:因为,众生都在无明梦中,一切法皆是无明梦中事。宇宙万事万物,皆是一念妄动迷失了本性所产生的幻觉。永嘉《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无明梦里明明有六道轮回,无明梦醒一切湛然寂然,根本就没有大千世界。) 《大乘密严经》云:“如梦中色(色尘——指看得见的东西),唯想妄见,寤即非有(梦醒即无)。无明梦中见男女等种种之色,成于正觉(成佛)即无所见。” 〔正觉〕真正的觉悟,成佛叫做成正觉。〔成于正觉即无所见〕众生於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诸佛於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 在《圆觉经》中,世尊开示说众生是在无明梦中:“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这里的四大是指身体。《圆觉经》云:“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槃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又云:“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所谓依究竟菩萨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云:“一切诸法,体性空虚,无常灭坏。譬如有人,于夜梦中见好园圃,山河人众茂林清泉,堂舍楼阁皆可爱乐,及其睡觉(睡醒)一无所见。” 憨山大师云:“众生自性与佛平等,本来无染,亦无生死去来之相。但以最初不觉,迷本自性,故号无明。因无明故,起诸妄想,种种颠倒,造种种业,妄取三界生死之苦。是皆无明,不了自心,随妄想转。如人熟睡,作诸恶梦,种种境界,种种怖畏,众苦难堪。及至醒来,求梦中事了不可得。是故众生堕在无明梦中,随妄想颠倒,造种种业,自取诸苦。醒眼看来,诸颠倒状岂可得耶?”(《梦游集·示董智光》)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生,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经没有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首先是以出离三界为目的。 憨山大师云:“佛说:诸法如梦幻。又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梦游集·答袁沧孺使君》) 《圆觉经》云:“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诸法实相),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幻象),乱起乱灭。不即(不住一法)不离(不舍一法),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寂灭无二〕无所有,故云寂灭无二。〔于中〕在寂灭无二之圆觉真境中。〔阿僧祇〕汉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生死涅槃皆无明梦中之事,如今无明梦醒,回顾往事,如昨夜之梦也。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六》云:“一切有情设能如实了达诸法皆如幻化,应本已证无上菩提;然由有情于一切法,不能通达皆如幻化故,于诸趣生死轮回。”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一切如来,依此三昧,成就无量大威神力,乃至证入一切法空(一切法皆是幻象),能于十方一切佛刹,示现种种自在事故。譬如有人,梦见种种变异事等,及其觉已,所见皆无。凡夫亦尔,无明梦故,妄于诸法生实体想。诸佛觉已,皆无所著,故能十方一切世界,一念示现无量佛事,自在无碍,利益成就一切众生,皆令悟入无量深妙解脱门故。” 以上经论都是在说:众生迷在无明梦中,颠倒流转;而诸佛是无明梦尽,于法自在,遍十方世界,示现种种佛事,度脱众生。 憨山大师《梦游集·答袁沧孺使君》亦云:“以菩萨修行,乃至七地以前,皆未破无明之梦。一向教化众生,成就净土,皆是梦中佛事。故八地菩萨如梦渡河,犹未存觉,直至于佛,方称大觉。此乃明言,具载《华严经》,明明证据。” 无明梦是个大梦,就像虚拟世界一样,许许多多的梦中人在里面,彼此可以相互作用,还可以对环境和器物进行建造和毁坏。然而人们对于“是在无明梦中,一切都是幻象”,难以置信!这并不奇怪,如果你从未醒过,怎么会知道是在梦中呢?然而,古往今来,无数明心见性者,都证实说:我们是在无明梦中。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们自己通过修行,也能够证实,这就是科学的可重复性。
【参考资料】现在科学界有一种说法,说宇宙是个虚拟世界,它有着极其复杂的程序。其程序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游戏规则): 一、心灵制导原则。玩家(Player)的心一动,这个虚拟世界的系统就对他启动;玩家的心如如不动(连微细念都没有),这个虚拟世界系统就自动对他关闭。所谓万法唯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二、动态修订原则。系统根据玩家的替身(Avatar)在虚拟世界中之所作所为,不断动态地修改订正其命运数据,以此决定其现状和未来。如果做了好事,命运就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如果做了坏事,命运就向坏的方向转化。命运始终是自作自受,这就是因果报应。
梦,如果你当真了,就受它的奴役。太虚大师说:“梦中之心,凡夫心也;梦中知梦之心,菩萨心也;梦觉(梦醒)之心,佛心也。”(《唯识观大纲》) 《大乘义章》云:“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睡醒)。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梦醒),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云觉他者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 〔烦恼障〕世人由于不知我空,执著有我,有我而有贪嗔痴等烦恼,于是障碍涅槃的显现,故称为障。〔知障〕即所知障。世人由于不知法空,而执著诸法,产生种种错误的知识,障碍菩提的生起,故称为障。经云:“法执不除,生所知障,障碍菩提。” 所以,功夫要分两个方面来做:一、觉察,念起即知;二、觉醒,不再著相。
问:祖师大德说“梦中梦”,这是什么意思? 答:无明梦,这是第一个“梦”字。自性是无明梦的梦中人,而自性妄执色身为自身,六尘缘影为自心,因此而有生死(分段生死)轮回,这就是第二个“梦”字,是在无明梦中做轮回梦,先贤称之为“梦中又梦”。身心是轮回梦的梦中人。断尽烦恼,即了分段生死而出轮回梦;断尽无明,即了变易生死而出无明梦。 〔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问:怎样出离轮回梦? 答:要出离这个生生死死的轮回梦,须要通过修行来成就。通途法门是断尽烦恼,临终之时做得主,便可以了生死、出轮回。黄檗祖师云:“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传心法要》)如果是修净土法门,仅须临终十念相续(详见《往生的条件》),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便出离轮回梦,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