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三无功夫:无念、无相、无住

摘自《六祖坛经精解》

 

无念,于念无念;

无相,于相离相;

无住,于境不思。

 

功夫就在当下一念上做,

这是即境驭心之妙法。

 

 

〔三无〕无念、无相、无住,这是《六祖坛经》的核心功夫。无念,于念无念;无相,于相离相;无住,于境不思。做到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无念是大定,无相是大戒,无住是大慧。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六祖大师开示大众说: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而人的根性自有利钝不同。愚迷的人渐次修入,觉悟的人顿然契入。只要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彼此就没有差别了。所以立有顿悟和渐修之假名。

〔假名〕虚假的名字。诸法无实,本来无名,是人给它们假设了名字。《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我这个顿教法门,从达摩祖师以来,首先立无念为宗旨,无相为其体,无住为根本。无相者,于相离相,不为相转。无念者,于念无念,不念上生心,不为念牵。无住者,这是人之本性,对于世间的善恶好丑,乃至冤、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都知道这都是幻象(并将为空),不思酬谢或报复,念念之中,不思量当前尘境(于境不思)。若前念、今念、后念相续不断,念上生念,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都不住于境而生心,无染无著,即无束缚而得自在。这是以无住(于境不思)为根本。

〔无相〕不著相,于相离相。〔著相〕把相当真,而爱憎取舍。〔离相〕了悟相皆虚妄,而无爱憎取舍。《金刚经》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若见诸相并非真实),即见如来(即见到自己的本性佛)。”(注释详见《金刚经精解》〔于念无念〕不要压念不起,而是:念若起时,知而不随。压念不起,不仅全身紧张,而且一旦不压,妄念更加活跃。关于怎样做无念功夫,详见《参禅法要》。〔无住者,人之本性〕人之本性是无住,了知万法皆空,因而不攀缘、不染著;而人之习性是有住,妄执万法为实,因而攀缘、染著。〔不思前境〕不思量当前尘境(于境不思), 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荡荡心无著。

《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受境缘的影响(诱惑、困厄、威逼)而行直心。故应在当下一念上做功夫,这是即境驭心之妙法。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不为所转,名为无相;能够离相,则自性法体清净。这是以无相为自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于一切境缘上,心不染著,称为无念。无念就是:于自念上常离诸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于境上生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若以为无念只是“百物不思,要除尽一切念头”,这是大错!因为念绝即死,到别处受生,仍在轮回。学道者要深思此理!若自己不识正法真意,自错犹可,要是以此错误的方法更劝导他人,自己愚迷不见道不说,又蒙诽谤佛经之罪,后果极其严重。所以,要立无念为宗旨。

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这就是:“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于自念离境,莫放法上生心。

问:六祖云:“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而四祖道信大师云:“大道虚旷,绝思绝虑。”这两种说法相反,当依哪种?

答:六祖是针对当时有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为究竟的修行误区而言,在本经后文批评卧轮禅师的“能断百思想”,也是因为卧轮以“能断百思想”为究竟。他们错,是错在以“念尽除却”、“能断百思想”为究竟;所谓只知大死而不知大活者。

大慧禅师云:“老汉常爱真净和尚道:如今人多是得个身心寂灭,前后际断,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去,似古庙里香炉去,冷湫湫地去,便为究竟;殊不知却被此胜妙境界障蔽,自己正知见不能现前,神通光明不能发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其实,修行做功夫有保和任两大阶段。对此,禅宗四祖道信有详尽的开示。

四祖语法融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丶定门丶慧门丶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注意:“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是说法融“保”的功夫——绝思绝虑,已经成就,所以下文指示他要做“任”的功夫——任心自在。)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瞋,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融曰:“既不许作观行,於境起时,心如何对治?”师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注释详见《四祖开示法融》一文)

《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保的功夫即“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任的功夫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为什么要立无念为宗呢?因为口说见性的愚迷之人,于境上生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即从此而生。而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世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万法皆幻,故自性于法无一可得,为什么要在境上有念呢?众生迷就迷在这里。当以诸法实相的立场来看待一切,这就是道。

世人祸福得失系心,要能明白它们都是幻象,无一可得,心就空了,无有挂碍,方能入道。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无念的“无”,是无什么呢?无念的“念”,又是念什么呢?无念的“无”,是无是非、善恶、好丑等等差别相,无种种烦恼之心;无念行的“念”,是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是真如自性起念,而不是眼耳鼻舌起念。真如自性起用,所以能够念;真如自性若不起用,则眼不能见色、耳不能闻声。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虽有见闻觉知,但不染万境(不思不逐),而真性常自在(不受影响、不受染污)。故《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能够明鉴万法,而心不为这些幻象所动。)

〔第一义〕至高无上的义理,即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这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生无所住心”。若对境而思境逐境,即乱,即迷,即不自在。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圆觉经》云:“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

憨山大师云:(众生)一向专以妄想生灭心,当以为真,故于六尘境缘,种种幻化,认以为真。”(《梦游集·答郑崐岩中丞》)《楞严经》中,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正是:

过眼般般分好丑,

到头事事不相干。

 

问:三无功夫(无念,于念无念;无相,于相离相;无住,于境不思)具体来说,应当怎样修持?

答:你可以按照《参禅法要》来修。首先做到万念归一,然后做一归于无(一念不生)的功夫。在一归于无的阶段,把重点放在不取不念。绵密做去,无有间断。开始做保的功夫,尽量在清净环境中(尽量不接触杂书、杂事、音频、视频),做到不取不念。然后做任的功夫,在各种境缘上打炼,都要能够做到如如不动。

 

 

参考阅读:

参禅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