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课程503教材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白云心要(观心宝笈)

希有难闻之示导

一超直入之南针

 

但看自心

 

湛然 辑述

 

 



本书内容辑自《佛法要领》和《刘洙源先生书札》。作者刘洙源先生(昌宗大师),是近代圣者,博通经藏,精研教观,因遁世隐居,故知之者甚少。先生修为之深,境界之高,于以下三点可见:一、《佛法要领》和《刘洙源先生书札》中所明之义理和修持。印光大师赞曰:“刘洙源文理甚深,观张君行状,不胜感佩。川(四川)中既有高人,又为提倡,实为川民之幸,亦属法道之幸。”(《印光法师文钞·复谢慧霖居士书一》)二、“故其教人,每令放下观心。学者从之,多获开悟。”(《佛法要领》)三、“一九五零夏,先生在白云寺圆寂,是夜寺上白光冲天,远近见者甚众。”(详载《觉有情》十一卷八期)

先生晚耽禅悦,不喜著作,仅存讲稿数篇,门人辗转传钞,得之者如获至宝。幸由弟子金弘恕先生编辑出版名之曰《佛法要领》,并附上先生赐教于他的十八封书信,骊珠方现于世。

本书之原著是刘洙源先生之《佛法要领》,正如书名所示,这是佛法的理论要领和实修要领。篇幅虽然不多,但是博大精深,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大圆满法。

先生简介

刘洙源先生(1872-1950年),名复礼,字洙源,别号离明,四川省中江县人。幼读儒书,曾中秀才,以连年岁考成绩优秀而出贡(拔贡出身)。后于北京经科大学毕业,擅长文学,通达三礼。历任四川高级师范、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文学教授,共二十年。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辞职,入山修道。

〔拔贡〕清朝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三礼〕儒家经典《周礼》、《仪礼》和《礼记》的合称。

先生之学佛,是由儒入佛,于佛学是无师自通。在其信札中称:“吾平生无师,而先学经学。吾用其法,以读性相两宗之书,以治台贤两家之学。后入禅宗,门庭不繁,遂于无师中得师。”

〔性相二宗〕法性宗和法相宗。〔台、贤〕天台宗和贤首宗(即华严宗)。

先生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即在成都弘化佛法,四众景仰,法缘极盛(见唐圣谛等编着之《中国佛教简明年表》)。入民国后,在成都大学任教期间,曾在校内开设佛学讲座,公开讲演佛学,是最早把佛学带入高等学府的教授之一。并在成都创设佛学社,聚众讲经说法。自光绪末年起,前后二十余年,对社会人士发生相当的影响,受其感化而皈依佛教者,为数甚众。后来有名的藏传佛学法师能海,就是在成都听先生演讲,受到启发而剃度出家的。

先生早岁精唯识,曾著《唯识学纲要》数万言。私淑永明延寿,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著有《宗镜录大科判》。晚耽禅悦,不喜著作,惟存讲稿数篇为弟子所传钞。三十七年(1948年)农历三月于四川省德阳县孝泉延祚寺剃发,受三坛大戒,法名昌宗。未久,应邀讲楞严经,并传净土观法。后返中江县,驻锡白云寺,专研戒律。三十九年(1950年)示寂,世寿七十八。著作除上记外,另有《宗镜录细科判》约五卷、《宗镜录读法》约十余卷。另纂集大智度论之法相而成《性宗法藏》三册,然未出版。

〔私淑〕私下敬慕效仿而未直接拜师。〔永明延寿〕宋代智觉禅师延寿,因住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故称为永明延寿禅师。本是禅门法眼宗第三代师,但于净土念佛,亦极精进,日课佛号数万,作四料简,倡导禅净双修,为净土宗第六代祖。有《宗镜录》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神栖安养赋》一卷、《唯心诀》一卷等传世。

前言

圣者刘洙源先生,晚年出家住持白云寺(位于四川省中江县),号白云法师,故先生真传,名之曰“白云心要”。其宗旨是:直观自心,见性成佛。

为何观心?佛法广大,根本在心;行门无量,主要在观。古德云:“若不观心,法无来处。”因为佛法都在清净心上,返观内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解脱门,一切神通门,一时俱得显现。故知心是妙法来处,若不观心,如何能引得出来?是以观心为佛法第一妙行,诸行莫及。常常观照,即是般若熏无明。无明一破,法身顿现(明心见性)。一超直入如来地,不历僧祗获法身。

〔观心〕观察自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大乘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又云:“睹相发心除邪见,当住兰若观自心。”〔兰若〕即阿兰若,汉译:寂静处。〔僧祗〕“阿僧祗劫”的略写。

而且,发菩提心即是观自性清净心(详见“发菩提心”一章)。发菩提心之功德无比殊胜,说不能尽,遍于群经,广在华严,瑜伽,智度等论。例如:“发菩提心者,诸佛授记,诸佛加被。”初发心时,佛与授记,群经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经,大乘心地观经,思益经,最广在华严经。诸佛加被者,楞伽经云:“十方诸国土,所有无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顶。”是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见“发心功德”一节)

白云心要”的特点是利、疾、顿、圆。读之者,行之者,其幸何如!要当解行并进,即解即行,即行即解。日日做调伏工夫,心念澄清,智慧便生;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观到一念不生,即与般若相应。《大日经》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传心法要》云:“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

见、行、果,乃是菩提道三要素。“见”是见解。首先,见解一定要正确。如何来落实“见”,这就是“行”。落实了“见”,这就是“果”。白云法门,当如是解读,如是实施。

 

问:观心是否会沉滞修途?

编者答:观心方法的要点是:对念头“知而勿随”。而最关键的是“知”,一直保持对念头觉知,只要保持对念头觉知,自然就不随了。而且觉知力就在不断地增强,强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能够念起即觉,而且觉之即无。待到功夫打成一片,回光一照:此觉知者究竟是谁?久久行之,瓜熟蒂落,则亲见本来矣。所以,把握住观心的要点,就不会沉滞修途。如果忘记了觉知,若非掉举,即落昏沉。

问:观心与持名念佛有无矛盾?

答:不仅没有矛盾,而且相得益彰。《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示修持方法》云:“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里“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便是观心。有了观心功夫而念佛,犹如带角虎,君自试即知。况且,念佛而解第一义,上品往生,此乃《观经》明载。

问:那为什么印光大师说:“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复杨炜章居士书》)

答:因为对方(杨炜章居士)是初机学人,没有足够基础,却去使用观心念佛,而导致心火上炎。所以印光大师在这封信中,是针对对方的具体情况,因病与药,而不是否定观心念佛。印光大师写道:“汝以极重之业力凡夫妄用观心之法,故致如此(即对方来信中所说的‘心火上炎’)。”并且继续写道:“观心之法,乃教家修观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机。”这里“念佛之人,不甚合机”是委婉的说法,意思是你的根基够不上观心念佛,所以出现心火上炎。因此印光大师告诉他:“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

观心念佛虽妙,却不适合基础不够的人。由于初机学人没有足够基础,若是观心念佛,往往会出现头晕、头痛、心火上炎等现象。所以《觉知念佛》一书,在讲“觉知当念(观心念佛)”时,就已经通过修学前行篇(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觉知当下、觉知心念)和“觉知佛号”扎下坚实的基础。在《念佛三昧摸象记》中,印光大师开示道:“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不就是观心念佛吗?所以,念佛人要采用观心念法,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观心念佛是持名念佛之精髓,自古以来,许多祖师大德都是通过观心念佛而成就一心不乱。

观心之至要,印光大师讲述释迦牟尼佛得道的经过时,写道:“至年十九,于二月八日夜半时,乘乾陟马,逾城而去,直至深山,修出世道。又欲示彼外道皆非正法,故复游历五年,遍访诸仙。后乃独坐观心,日食一麻一麦,苦行六年,于腊月初八日明星出时,举目一观,豁然大悟。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潮阳佛教分会演说一》)

问:观心与修净土有何关系?

答:观心者,心是净土,观之即是信愿行,即生净土矣。心是真如佛性,即土也,故发菩提心为第一义念佛法门。发菩提心,即念法身佛。念法身佛,即是实相念佛,所谓一乘念佛,为净宗最上乘。

〔发菩提心〕全称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简称发心。菩提心者,自性清净心也。此自性清净心,生佛平等,人人皆具,不增不减。发者,发起也,开发也。发菩提心者,即是发起、开发自性清净心。初心只是发起,见性乃名开发。然非观照不能发起,非观照不能开发。故发菩提心者,即观此自性清净心也。《大日经》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实相念佛〕以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佛藏经》中,佛言:“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以是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此)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无观,寂然无想,名为念佛。何以故?不应以觉观忆念诸佛,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于此念中乃无微细心心念业,况身口业!”“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所谓无生无灭,无相无为。”〔觉观〕新译作“寻伺”,旧译作“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都能扰乱定心。〔念法身佛,即是实相念佛,所谓一乘念佛,为净宗最上乘〕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云:“当知净土唯心,更无外境。”“称理,则自性还归本体,是愿生彼国义。”

第一章 学佛纲领

学佛纲领:一、为何事?明心见性。二、依何义?依二空义。三、修何行?修般若行。四、悟何法?悟缘生法。

一、为何事——明心见性

近来人心多好佛法,或家庭奉佛、或朝山烧香,或勤布施,或修供养,或受三皈,或守五戒,或诵经念佛,或持咒修法,或精研教理,或专修禅观。种种不同,信佛则一。

吾今欲发一问:诸君如是勤修,究为何事?劳身苦体,费精神,耗时日,而不辞?志愿安在?彼将云:闻佛法奇特,吾故好之,世俗成风,吾从众耳。余曰:此非答我所问。

彼又云:欲脱苦耳。贫者欲求富饶,病者欲祈疾愈,困厄者希通达,沉沦者冀超升。余曰:此言近似,尚非真实。

彼又云:欲除业障耳。今生之苦,皆由前生恶业所招。今将去恶行善,以期业障消除,免受苦报。余曰:此言似矣,犹未尽也。

彼又云:欲断烦恼耳。人生造业,由烦恼起。今将断灭烦恼,庶几苦果不生。余曰:此言似矣,犹未尽也。

彼瞿然曰:断烦恼,除业障,离苦得乐,此乃佛法正宗,云何而犹未尽?布施持戒,礼拜供养,诵经念佛,持咒修观,此乃佛法正行,云何而犹未尽?吾将以此自度度他,岂尚有遗憾耶?

余曰:且稍安毋躁,当为子说之。大凡谈理必穷根源,作事必问根由。子所谈者,在佛法中非无其义,但是枝叶末节。若向这里做去,立志虽佳,枉费精神。经云:“未知真实法,不名为布施。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余今例此,再作数语:未知真实法,不名为持戒。未知真实法,不名为礼拜。未知真实法,不名为诵经。未知真实法,不名为念佛。未知真实法,不名为持咒。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修观。君未说到真实处,所以我不认可。经曰:“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又曰:“欲修大行,须知因地法行。”世人懵懵,不此之求,所以徒劳无益。今为君等,发明真实,事半功倍。

真实法者,吾人之心也。此心以有觉性,故谓之佛性。为万法之本,故谓之法身。永不变易,谓之真如。性非虚妄,谓之实相。无所不知,谓之菩提。(菩提是正智,故无所不知。)寂静不动,谓之涅槃。万法之性,谓之法性。凡此种种名称,皆是吾人真心之异名。人人本有,个个圆成,近在心内,无劳远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宗门谓之明心见性。心即性也(心性是一,出华严经),所谓真实法者,即此心也。我辈人人有心,而不自知,长劫受苦,岂不可怜!学佛无他,明心见性而已。如果明心见性,烦恼不待断而自断,业障不待除而自除,诸苦不待灭而自灭,三宝不言供养而已供养自心三宝,布施不施一金而其所施胜过七宝,不持咒而自得印明,不诵经而十二部经无不通利。若从根本下手,果大功高如是,君等奈何不图?

先德云:众生依业有,业依惑有,惑依识有,识依心有,心是最终究竟处。不通此一著,意识长在,烦恼旋断旋生,业障旋消旋萌,苦果永远不除。譬如伐木,去其枝叶,来年又生,有何了期?若断根蒂,永不再发。是故佛说未知真实法,不名为布施供养者,意在策励世人,知真实处在吾自心。(此义出华严经,及般若经,其文甚广,可研阅之。)不然,修因无果。何以故?果在真实处故(注:必须在真实处用功方能结果)。不然(注:要不是这样),经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注:此心是识心,与上真心别。)倘未明白真实所在,如何能断烦恼,除业障,出苦海耶?为何事者,为求明心见性也。

二、依何义——依二空义

吾人已知佛性即是自己真心,然则真心体相究竟如何?曰:真心无性,其体是空,故曰真空,其相如虚空。如虚空有二义:一、如虚空不动摇;二、如虚空遍满一切国土。永明禅师云:“真心自体,非言所诠,湛若无际之虚空,莹若圆明之净镜,毁赞不及,义理难通。”世人不知真心广大圆明,所以长劫轮回,受苦无穷。今欲明白自己真心,第一莫认四大假合之身为真;第二莫认六尘缘影之心,以及山河大地为实。《圆觉经》中,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佛法入门,有二要义:一者、众生空;二者、万法空。众生不空,谓之我执;万法不空,谓之法执。

何谓我执?谓我能主宰是也。主宰即是意识,非真有我。如果我能主宰,谁人肯入地狱、甘做畜生饿鬼?故知身中无我,全是意识分别执著。意识是生死根本,急宜断除,不可姑息。所以大乘菩萨先修无我观,以得人空。

何谓法执?法者,内之五根(眼耳鼻舌身),外之五尘(色声香味触),皆是四大(地水火风)造成,谓之色法;受想行识,谓之心法。色心二法,其性皆空。众生不知,认为实有,起惑造业,生死不绝。故佛法教人修法空。法空者,即空六根、六尘、六识诸法也。悟一切法皆无自性,其体本空,名得法空。

世人皆为我执、法执所蔽,所以不知自己真心。大乘法门若要悟心,先须信入人空、法空之理。千经万论所说法义,不外二空。若能信入,则悟心有期,刹那成佛。若不信此二空,专求福报,是门外汉,决不能得佛法利益。

云何知无我耶?如果我能主宰,则临命终时,妻室财产皆可携去,何故不能?天上乐土,作恶之人皆可往生,何故不能?二俱不能,主宰安在?且一人之身,六根均动,岂有六我耶?如以六根为我,死者六根尚存,何以不能行动?故知无我。经云:“一切众生,皆由著我;若离此著,则无生处。”

云何知无法耶?根、身、器界,在人类共业同分中,见以为实;其余五道,各有所见不同。可见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之中,各各自变六尘境界,皆由业识所造,安有定法?故知一切人事营为,都是业风驱遣,识心所生,犹如梦幻泡影,空而不实。经云:“不知诸法空,恒受生死苦。”若能悟入二空,便证无生法忍,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是言之,学法,唯学二空之义。

〔共业〕共同的业因。〔同分〕指有情众生之共通性。〔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证悟到一切诸法皆是幻象,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不生不灭),安住于此理而不动。“忍”是安住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大智度论·卷五十》云:“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

三、修何行——修般若行

佛法要领,不出教理、行、果。教理即蕴、处、界、谛、缘起,如上一心二空说。果则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知教理而欲得果,非起行不能办,今当论行。

〔蕴处界〕旧译为阴、入、界。“蕴”即五蕴,又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为众生之身、心。“处”即十二处,又名十二入,即六根对六尘之处。“界”即十八界,为六根对六尘,生起六识,三六共为十八,叫十八界。此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通常叫做“三科”。〔谛〕真实不虚的道理。世俗虚妄的道理,称为“俗谛”;涅槃寂静的道理,称为“真谛”。〔缘起〕一切诸法,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缘会则生,缘散则灭;非有而有,幻相不实;有即非有,当体是空。

〔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只限于佛所有的十八种功德法,因为只限于佛,不与三乘共有,故名“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和慈悲以修其身,由于功德圆满,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智慧辩才,从佛金口所说的话,字字句句,契合真理,是名“口无失”;三、念无失,佛具无上深妙禅定,心不散乱,常在定中,对一切法,心无所住,故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对众生,平等普度,心无分别,是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佛于行住坐卧,不离甚深禅定,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佛说法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未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己舍”;七、欲无减,佛悲愍众生,欲度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佛以救度众生为己任,故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九、念无减,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圆满,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十、慧无减,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即与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二者无为解脱(即一切烦恼净尽而无余),是名“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身之所作,皆以智慧为前导,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口之所言,亦皆以智慧前导,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心之所思,亦皆以智慧先行,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过去世一切法,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未来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现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行有万端,以六度为总。经中自在说法,或说一行:发菩提心是。或说二行:曰智慧,曰方便。或说三行:曰戒定慧。或说四行:曰四居处。四居处者,一慧、二戒、三施、四定。或说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或说六行:曰六度。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行门虽多,六度包括无遗。

此六度义,有无量门。兹略说三门:一、六度义相,二、六度所对治,三、六度能入理。

云何义相?万行俱从菩提心流出,合之为菩提心,分之为六度。无顾恋心为布施,无持犯心为持戒,不忤一众生为忍辱,念念不断为精进,心不流动为禅定,知万法空为般若。

云何对治?对治六道,出三界轮回故。立施度,对治饿鬼道。立戒度,对治地狱度。立忍度,对治畜生道。立精进度,对治修罗道。立禅定度,对治人及六欲天。立般若度,对治色无色界天。

云何入理?随顺法性故。法性体无悭贪,立施度。法性离五欲,立戒度。法性离嗔恼,立忍度。法性离懈怠,立精进度。法性常定,立禅定度。法性离无明,立般若度。

此六度法,要以般若为主。经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布施无般若,惟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地狱)中。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

据瑜伽,菩萨行有四:一、六度行,二、道品行,三、四摄行,四、神通行。要之,俱以般若为主。佛法虽分大乘、小乘、一乘、三乘,四谛悉已括尽。世间因果,为苦、集二谛。出世因果,为灭、道二谛。灭为佛果,道为菩萨行。般若为道谛体,故般若为要行。

〔道品行〕即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总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四谛〕即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一、“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为相。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人生的真相。二、“集谛”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贪爱而造业,于是受苦、轮回。三、“灭谛”是说明息灭诸苦的真理。当所有的苦集(贪爱)都永断无余,无染无著,就不再受苦、轮回,这就是灭谛。四、“道谛”是说明如何永断苦集(贪爱),亦即灭苦之道——八圣道。四圣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般若行〕《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又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四、悟何法——悟缘生法

学教参禅,俱图大彻大悟。彻悟之境,即是无生法忍。学人一心求悟,究竟悟何种法耶?曰:悟缘生法。何谓缘生法?曰:缘生法者,因缘所生之法也。一切诸法,缘会则生,缘散则灭;非有而有,幻相不实;有即非有,当体是空。

〔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情形。《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曰:缘生之相,既是虚妄,云何悟相便为登峰造极耶?曰:见性不真,不能了相;见性真实,便能了了见森罗万象,都是自己本性上因缘所生,谓之妙有。故学法之要着,须明缘生性空。若见缘性,则脱缘缚。(缘性者,缘生之性,即是佛性。十二因缘是轮回相,佛性是轮回性,见佛性则轮回顿断。缘缚者,即是十二因缘轮回之缚也。)故证性即了缘生,了缘生即证入真性,是一事也。

大乘学人,入门便教观缘生法,为将来悟入正因起见。此义云何?佛法以空为主,说空以因缘为宗,因缘即是缘起义(“缘起”即缘生)。凡夫不信,外道不知,小乘权教虽知而不彻底,唯大菩萨学佛乘者最须于此着眼。何也?佛说心地,乃说二空。无缘生义,二空不成。

人之识心造善恶业,故有升沉,而其真心本来不动。识心为累,枉受轮回。当知惑业苦三,皆由因缘所生,缘生性空,故曰人空。根尘亦是因缘所生,根尘无性,一切是空,故曰法空。若无缘生之义,人法俱实,真心不显。有缘生义,人法俱空,真心显现,得本法身,即为佛果。法身如虚空,故曰真空。真空体内,十方微尘刹海一切俱现。故涅槃经云:“佛性者第一义空,第一义空者即是智慧。”又深密经云:“若不了知无相法,杂染相法不能断,杂染相法不断故,坏证微妙净相法。”若能悟入缘生,即证无生法忍,即是大彻大悟。大乘学人,当如是行,勉之勉之。

〔空〕在描述事物的存在时,除了“有”、“无”之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幻象,如梦中事,有相而无实体,并非真实存在,就用“空”这个概念来描述。《维摩经·弟子品第三》云:“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这一句中,“诸法”是说相有,“究竟无所有”是说实无,相有而实无的这一情形(幻),称之为空。

第二章 发菩提心

一、何谓发心

发菩提心,其全称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简称发心。菩提心者,自性清净心也。此自性清净心,生佛平等,人人皆具,不增不减。发者,发起也,开发也。发菩提心者,即是发起、开发自性清净心。初心只是发起,见性乃名开发。然非观照不能发起,非观照不能开发。故发菩提心者,即观此自性清净心也。《大日经》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之名,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菩提〕汉译为“觉”。

 

问:何谓自性清净心?

答:自性清净心,即吾人之真心。此心以有觉性,故谓之佛性。为万法之本,故谓之法身。永不变易,谓之真如。性非虚妄,谓之实相。无所不知,谓之菩提。寂静不动,谓之涅槃。万法之性,谓之法性。凡此种种名称,皆是吾人真心之异名。人人本有,个个圆成,近在心内,无劳远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妄念依之,而成三界,为世界成立之本,人生缘起之源。众生不知,无始以来,从未观照,枉造轮回,沉沦生死。

问:为何观自性清净心?

答:上文已言:发菩提心者,即是发起、开发自性清净心。然非观照不能发起,非观照不能开发。故发菩提心者,即观此自性清净心也。佛法教人返观内照,即是入佛性,入法身,入真如,入实相,入涅槃,入法性,入法界。顿断轮回,速出生死。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观。《大乘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涅槃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

问:发菩提心是发悲愿心,为何说是观自性清净心?

答:发菩提心有二种:一、世俗;二、胜义。发悲愿心,是有为法,名为世俗。观自性清净心,是无为法,名为胜义。世俗不能摄胜义,胜义则能摄世俗。

问:大悲大愿,是佛法要行,何以此中拣去?

曰:非拣去也。未见性人,悲愿甚狭,见性时,乃能广大,故见性为最急。所谓悲愿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耳。今求见性,原为成佛利益众生,即是大悲大愿,何必更发。

问:此种发心,有异名否?

答:有。观上不念外境,故名无念行。一心不动,故名不动行。心无所缘,故名无相行。心不住境,故名无住行。用般若观照(观时不起分别心),故名般若行。总之,常修此行,则离分别,离能所,即是离心意识,心意识离,真心自现。发心之能事,如是如是。

〔能所〕主动之法叫做“能”,被动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对六尘,六根是能缘,六尘为所缘。这里的“能所”是指能观和所观。〔心意识〕心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意指第七识(末那识),识指其余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问:“离心意识参”是什么意思?

答:“离心意识参”是说:参禅的关键是要离心意识,一旦微细念歇,自性即以本性状态呈现而明心见性。

要达到明心见性,有三步:一、粗念歇(万念归一);二、细念歇(一念归无);三、微细念歇(能所双亡,根尘迥脱)。当微细念歇,自性由习性状态还原成本性状态,这时就彻见本性,即通常所说的明心见性。所以“离心意识参”就是说:参禅要通过无分别、离能所来达到“能所双亡,根尘迥脱”,以彻见本性。

〔粗念、细念、微细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

问:什么是本性?

答:自性有迷与觉这两种状态。《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自性觉,这是自性的本原状态,称为本性。见性,就是见本性。自性起心动念,即处于迷的状态,称为习性,这是自性无始以来,生心缘境所养成根深蒂固的习惯状态(无明种习,久与成性)。《六祖坛经》云:“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在这一段经文里,六祖对自性作了极其重要的开示:自性迷(起思量)即由本性状态转化成习性状态。而修行,就是要把自性由习性状态还原成本性状态,于是由众生而成佛。

二、为何发心

问:为何发菩提心?

答:为明心见性。故云:发心者,发见性之心也。学佛不求见性,即是外道;志求见性,方是佛子。如果明心见性,烦恼不待断而自断;业障不待除而自除,诸苦不待灭而自灭,三宝不言供养而已供养自心三宝,布施不施一金而其所施胜过七宝,不持咒而自得印明,不诵经而十二部经无不通利。因从根本下手,故果大功高如是。

问:何以观心便得见性?

答:古德云:“若不观心,法无来处。”因为佛法都在清净心上,返观内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解脱门,一切神通门,一时俱得显现。故知心是妙法来处,若不观心,如何能引得出来?是以观心为佛法第一妙行,诸行莫及。故《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成正觉。”谓自心是佛,见自己真佛,即成正觉也。发菩提心论云:“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今人欲成佛,而驰心外求,哀哉!未曾发心,而修杂观行,只得生天果报,不得出离轮回。

问:发菩提心与其他观行是何关系?

答:发菩提心为总相,其他观行为别相,别必依总,总能摄别。《涅槃经》云:“虽信别相,不信一体无差别相(即菩提心),名信不具。信不具足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所有多闻亦不具足故。”古德云:“无菩提心,三归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其重要如此。今之人,学得一肚皮佛法,而于此茫然,何哉?

三、发心功德

发心功德,说不能尽,遍于群经,广在华严,瑜伽,智度等论。兹举数条于下:

一、受生利益

发此心已,得四种利益:(一)种子胜,以菩提心为种子故。(二)生母胜,般若波罗密为生母故。(三)胎脏胜,大禅定乐为胎脏故。(四)乳母胜,大悲长育为乳母故。

二、得出家功德

居士不能得出家功德,如果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与出家等,亦能得此功德。维摩经云:“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此段经文是:“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不听〕不允许。

三、具足佛法

维摩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毗婆沙论云:“此法门是诸佛之母,诸佛之父,诸佛之眼,无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习,功德无量无边。”大般若经云:“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无不中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成佛,如箭射地,无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

世人常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时期太远。不知汝修杂观行,尚在三大阿僧祇劫之外也。今日发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五、诸佛授记,诸佛加被

初发心时,佛与授记,群经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经,大乘心地观经,思益经,最广在华严经。诸佛加被者,楞伽经云:“十方诸国土,所有无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顶。”是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六、能转女身

藏中有转女身经。佛说菩提心,八百居士妇,转为男身。

七、往生上品

世人念佛,不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纵得往生,只得中品下品,如能念佛而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可希望上上品生。观经云:不知第一义,不得上品生。第一义,即菩提心。他经尚多,兹不具引。

八、远离灾横

毗婆沙论云:“劫、火、官、贼、怨、毒、龙、兽、众病,侵是人者,无有是处。此人常为天龙八部、诸佛皆共护念称赞故。”此论略举九种灾横:一、劫难,二、火难,三、官事,四、贼难,五、仇怨,六、毒害,七、龙难,八、恶兽,九、疾病。其实一切灾难,无不消灭。广如华严,及瑜伽师地论。

九、成佛要道

贤劫经云:“星王如来,昔为牧牛人,于声授如来所,初发菩提心。名称如来,昔为织师,于电光如来所,初发菩提心。明焰如来,昔为守城人,于无边光如来所,初发菩提心。难胜如来,昔为樵人,于坚固步如来所,初发菩提心。功德幢如来,昔为汲水人,于妙称如来所,初发菩提心。力军如来,昔为医生,于大譬如来所,初发菩提心。”此段经文说明了以下三点:一、卑门:牧牛、织师等人,皆非高门,故发菩提心不拘身家。二、得果:此六人皆得如来之果,可见发菩提心不虚。三、要道:彼等得佛果,不归功于其他观行,而归功于发菩提心,故发菩提心为成佛要道。

 

问:发菩提心固在速成佛,如一生不成,有果否?

曰:有。从发菩提心起,至成佛止,中间受生,瑜伽论中谓之增上生,言生生倍倍增加好处也。出生菩提心经说:欲求富饶豪贵,或作天王,随意能得。何言无果?且能真实发菩提心,十信以往,作十三种法师,即作十三种人天诸王。此义见仁王经、璎珞经。上文第一条“受生利益”,即是概括其果,论中谓之得四圣轮。

四、怎样发心

问:怎样发菩提心?

答:文殊问经云:“不发,是发菩提心。”云何不发?谓不发一切求利益之心,及悲愿有条件之心。盖发心时,须要摒息一切外缘,离念清净。生心动念,即乖法体,故云不发。云何又言发?谓念念俱寂,自性圆融,周遍无际,即是发心。智行于内,不行于外,故不发为发。华手经云:“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庞居士云:“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其熟味之。

又有要义三:一、发心时,当知无能发者,此破我执。二、无所发之境界。三、无所发之方便。此二破法执。总以毕竟空,无所有,无所得,为归趣。

又,发心时如有妙境,及小小神通发现,急宜舍去,以此是无相法故。一切杂行,一切杂观想,不得合入此中修。

五、发心仪轨

发菩提心之仪轨:

显扬圣教论云:“于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发誓愿言:我弟子某甲从今日起,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饶益诸有情故,凡我所修六度等,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同行,愿尊证知。”如是三说,即合仪轨。

 

《刘洙源先生书札》中说道:君修无念,而分别心多,怎得与般若相应?吾念君求法甚殷,今当教以发胜义菩提心(劝发真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甲、事前自省四件。(不是静坐时用的,在事前应先知之。)

一、为何事?(如为利益愿求则因不正,当求明心见性。)

二、洗旧解。(应将旧见旧闻洗涤净尽。)

三、用何心?(当远离觉知之心,所谓离心意识、不用心。)

四、修何行?(不杂法相,唯观心、守心不动一法。)

乙、正行法。(此法依据达摩大师所传四句。有真信者俱可学、不信则勿学。)

一、外息诸缘。(把根尘事,抛撇净尽。)

二、内心无喘。(喘者动也,言心不动。)

三、心如墙壁。(言分别不起,离能所也。)

四、可以入道。(此句是果,用功只在上三句。)

每日跏趺坐,照三句观心。心念若起,亦不制止,亦不随逐,须观妄念无性,其体是空,心自寂矣。妄念息时,心源空寂,般若相应,真性始现。此法即是无念行,无住行,不动行,即是真如三昧;与起信论一鼻孔出气,一念顿证。(观中不宜现境界,至要。坐之次数与久暂,随便。)

丙、受法仪式。

须沐浴已,礼佛白言:“弟子某某,今从某大德所,学发菩提心,信乐欢喜,终身奉行,誓不敢忘。”如是三白,三顶礼。以后但行,不须启白。从此不得懈怠一日。

〔从此不得懈怠一日〕至要!至要!

 

诵念可减少,《金刚经》可诵,孰谓凡经皆日日诵?今但发菩提心,直入圣域矣,何必贪多?

六、发心三要

通观菩萨藏中,说发心义,约十之三。诸大师章疏中,分条详释,义门尤多。今略说如此。最后有三要义:一、要信自心是佛;二、要有善知识教授;三、要肯精进观心。具此三要,无不成佛。即刹那一修,亦种佛种。其功德之殊胜,非平常诵经念佛持咒以及其他观行所可比拟。

平时须将唯心之理,自心是佛,二空之义,诸法无性,常常思维,以作预备。涵养省察,尤不可忽。当知世事如梦幻,人生若朝露,刹那无常,都是空忙。如能发起冷淡想,厌离想,最易合拍。以一念万年修去,即是。

 

宝积经偈云

假使造宝塔,其数如恒沙,

不如刹那顷,思惟于此事。

虽尽未来际,遍游诸佛刹,

不求此妙法,终不成菩提。

〔思惟于此事〕观察心性(观心)。原注:“‘思惟’即观察,‘此事’即心性。”

 

华严经偈云:

佛子始发生,如是妙宝心,

则超凡夫位,入佛所行处,

生在如来家,种族无瑕玷,

与佛共平等,决成无上觉。

 

以上为先生常常演说之义,大略如此。能生一念信心,刹那修行,功德已无限量,何况精进专修,果报不可思议。诸修学者,有缘闻此,其各珍重勉励之。

七、先生答疑

问:仆疑发心法太高,宜于上根,不宜于中下。

〔仆〕“我”的谦称。

答:不高。不发心,不真实。华严云:譬如服药,药不对症,可数数换,唯水一味,则不可换。水,譬菩提心也。后师说念佛法,不说发心,一为愚人不知,二则其法未备。夫净土三经,大弥陀(指《佛说无量寿经》)及观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俱有发心之文:谓小弥陀(指《佛说阿弥陀经》)无之者,非也。此经(《佛说阿弥陀经》)有“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语,使先未发心,对何说不退转乎?此义从无人道,思之自明。

问:仆疑念佛人兼修发心,惧其夹杂。

答:不杂。夫念佛,非求一心不乱乎?(一向不观心者,何从而知一心不乱?)发心一法,直入一心境界,恶得谓杂?且吾人念佛,从朝至暮,身口意三业,能念念不离于佛乎?处事接物,能刹那不离于佛乎?如曰:未也,离佛时多。然则于此脱离,不病其杂;一度发心,独病其杂,可乎?学法人而拒绝发心,恐无是处。

〔恶得谓杂〕怎么可以说是夹杂?“恶()得”,意思是:怎么可以。

问:仆疑上根人少。

答:甚多。吾谓万人之中,九千九百九十九人是上根,下下根不过一人耳。曰:何以都不成?曰:彼不信也,非根器坏也。试观贤劫经中所举六种人,未发心时,谁能定其是上根乎?金刚经云:“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儒门理学家,不准说世间无好人。佛门圆顿家,不准说众生是劣根(未经雕琢故,琢则成器矣)。或曰:何以宗门常说须上上根耶?曰:此是警惕之词,策励向上之意。宗门发言,都是活句。若执为实,则是偏计,便是死句,岂为知言!

〔贤劫经中所举六种人〕贤劫经中所举成佛者,有牧牛人、织师、守城人、樵人、汲水人和医生。经云:“星王如来,昔为牧牛人,于声授如来所,初发菩提心。名称如来,昔为织师,于电光如来所,初发菩提心。明焰如来,昔为守城人,于无边光如来所,初发菩提心。难胜如来,昔为樵人,于坚固步如来所,初发菩提心。功德幢如来,昔为汲水人,于妙称如来所,初发菩提心。力军如来,昔为医生,于大譬如来所,初发菩提心。”

问:为何了解一心,高出发愿生西万万倍?

答:此义是净宗最上乘说,亦是净宗常谈,经中分明具有。大弥陀(无量寿经)言三辈往生,俱以发菩提心为本。又言不明四智,只生边地疑城。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乃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云云,何尝不以了一心为根本耶?如此修去,一生可望得无生法忍。常途信愿行三字,固不可非,然于菩提心未注重,即使生西,难期上上品,何以故?未了一心故。一心难信,了尤不易。能了,则入无学位矣。然大乘法义,当从此入手,始为发心。君但信万法俱在心内,诸佛众生亦在心内,净土秽土亦在心内,如是极力念佛,用功一年半载再问,莫凭口说。寻常念佛,不明此事,虽得往生,亦是下品。吾教君第一义谛,入手从了心趋入,自然高出万倍,盖吾为根器较好者,勉以了义之教,以发菩提心为基础故也。教下言发心之书,文广义博,猝难领解。吾用简单法门相训,但了一心,即摄诸义,即是真正发心。不了一心,虽发愿往生,总滞边地疑城。此种较世间法固优,终非我佛接引众生本怀。吾之劝足下阅《坛经》者以此,此书未尝言发心,而句句的指人心,言言都是究竟了义。足下自从容理会,此书发明无余蕴。云何更问胜义谛耶?了一心,即真胜义谛也。胜义谛者,一心是也。谓之佛性,谓之真如,谓之法身,谓之法界,皆真心之异名,皆是我之自心。诸佛众生,平等无二。如再不达,老实念佛,终有明白之日。但逐语言,则无希望。吾劝君常看《坛经》者,即以此书启君菩提心耳。

〔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境智。成所作智是转有漏的前五识所成,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妙观察智是转有漏的第六识所成,为佛观察诸法及一切众生根器而应病予药与转凡成圣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转有漏的第七识所成,为佛通达无我平等的道理,而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慈的智慧;大圆境智是转有漏的第八识所成,为佛观照一切事相理性无不明白的智慧,此智慧清净圆明,彻见内外,如大圆境,洞照万物。〔了一心〕证悟一心。一心者,吾人之心也。人人本有,个个圆成,近在心内,无劳远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宗门谓之明心见性,心即性也(心性是一,出华严经)。〔无学位〕此位见思惑尽,真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例如声闻之第四果阿罗汉。

问:放下最难,当以何法对治?

答:当知放不下时,一心念佛,便能放下。净宗珠清浊水之喻,正如此。心若驰散,便以佛号抵制之,久久自静。凡学法,哪个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能放下,何须学耶?念佛工课,足下可自订之。吾意凡作一事,当以全力注之。如念佛。则尽日系念于是,无有休歇。若订时间,其休歇时多多矣,岂有成功之日?努力念,无间念,勉之勉之。念佛之外,所持诸咒,既曾学过,亦不必废。只要知心为根本,一切法门,皆入第一义谛。佛法是一家言,但达心宗,而勤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其无效者,不肯长时修,心外有法,或作或辍耳。

〔珠清浊水之喻〕《中峰三时系念》云:“西天有宝,名曰清珠。谓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则浊水亦随之而澄湛。当知清珠者,喻念佛之净念也;浊水者,喻杂乱之妄心也。”

问:如何利益众生?

答:君有利人之心,如佛说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何尝不是?殊不知经中屡云:“若自有缚,欲解彼缚,无有是处。”又云:“自不修行,欲他修者,终无是处。”足下如真欲利人,当精进无倦,使有成就。作六道父母,人天师表,是分内事。登报及口耳相传,有何利益?

问:法门无量,当如何修学?

答:凡学法,贵有决定心(非成不迁),长时心(常常做去不可间断),无间心(如鸡伏卵热气一断便无生意),有此三心,无不成功。夫佛有种种法,治众生种种心。故经云:方便有多门。岂必门门遍试,乃得成哉?贵信一门,入其深际,乃有是处。四弘誓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者,是竖论,非横论,莫误会。竖论者学通一法,再学别种,以后有无量法门也,非谓一时并进。若一时并进。一法都不能成,有何利益?法门无量,要从一门深入,乃有是处。故古者大师教人恒言:要有个入头处。一有入处,空慧朗然,纵横万变,视此为基。否则,终身门外汉也。足下美材,幸专心一法,穷以岁月,令其开通。毋兼营并骛,毋见异思迁。入海算沙,说食不饱,宜痛戒之。

问:发菩提心是否为发求道之心?

答:君解发心为道心,太肤廓了。吾为君下一定义,发菩提心者,发见性之心也。此是透骨透髓之语,真正确实之解。无境可缘,始能见性,所谓无门为法门。君修无念,而不知此,岂非南辕北辙?古德云:“若不观心,法无来处。”言净缘不能起也。故知观心与不观,实为学法生死关头。学佛不发心,只得人天因果。如能发此胜义心,则得诸佛授记,且能入劫超劫。

第三章 要在观心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闲谈不论人非,独坐但观自心。

 

观心,就是返观自心当下之念。

 

一、为何观心

古德云:“若不观心,法无来处。”因为佛法都在清净心上,返观内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解脱门,一切神通门,一时俱得显现。故知心是妙法来处,若不观心,如何能引得出来?是以观心为佛法第一妙行,诸行莫及。

〔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汉译:总持。由于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

《大乘心地观经》中,佛言:“此法(观心)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涅槃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

禅宗四祖道信云:“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

五祖弘忍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六祖慧能云:“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观。常常观照,即是般若熏无明。无明一破,法身顿现。一超直入如来地,不历僧祗获法身。《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而且,发菩提心即是观自性清净心(详见上章“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功德无比殊胜,说不能尽。例如:“发菩提心者,诸佛授记,诸佛加被。”初发心时,佛与授记,群经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经》,《大乘心地观经》,《思益经》,最广在《华严经》。诸佛加被者,《楞伽经》云:“十方诸国土,所有无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顶。”是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详见上章中“发心功德”一节)

我佛说法四十九年,凡经三百六十余会,教义千差,归宿无二,一言蔽之,一心而已(一心即是真心)。不了一心,便有外境,因之起惑造业,轮转无有了期。若实了一心,则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将不求而自至。故云:一切诸法,心为上首。凡学法而随境界流,不以观心为本,皆是外道。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六通〕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十力〕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四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

达摩祖师《破相论》云:“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二、如何观心

先要休心息念,须将六尘万缘,一概放下,善事恶事,都不思量,过去未来,一概不想。直观当下念头,憧憧往来,起灭不停;勿执著他,勿随逐他,勿断除他。只管细细静看。妄念起时,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复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著。久久纯熟,看到一念不生,即与般若相应。(此时是观而无念,无念而观。) 《发菩提心论》云:“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译文:妄念若起,知而勿随;妄念若息,心即处于空寂状态,万德乃具,妙用无穷。)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应,是为妄念所遮,是无明心。无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观无明心即是观真如心,观心性即是观无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观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知而勿随〕不加评判地看着这个念头,不令相续(不念上生念)。“知而勿随”的关键,是要在“知”上做功夫,如猫守穴似地看着,念起即知。做到了“念起即知”,“勿随”就容易了。〔心源〕心为万法之源,故曰心源。〔万德斯具〕万德乃具。斯:乃。例如:有备斯可以无患。

观心要诀:任何念起,知而勿随。不喜不厌,不取不斥,不去修正,惟澄心谛观。这是般若在熏无明,超凡入圣的转化就会自然发生。不知,即无慧;随之,即无定。知而勿随,即是定慧等持。

观心首要任务:知而勿随,净除自心妄想现流。

 

问:大乘止观法修无念行之观法是:“一念起时,亟为观照,正观照时,前念既灭,后念未起,现在无念。”此法便是观于无念。先生以为如何?

答:此与鄙意稍异。我之所据,如经偈云:“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此为真正发菩提心,此为无念、无住、无相行。(编者注:前法着眼于观无念的这一段空白处,谓之无念行。后法着眼于观心念无自性,知而不随(于念而无念),谓之无念行。二法之差异,是细微处,亦是关键处。后法优于前法。)

问:观心是否当穷究妄想起处?

答:穷究妄想起处,此语大非!因穷究须用意。此观心法,离心意识,哪有用意识之理?蓦直观去便是,不必穷究。古德云:心光透时,余瑕自尽。何等简要!何须推究?

问:为什么说“蓦直观去便是”?

编者答:这是离心意识的观法。只要观得专注,即无妄起(“心光透时,余瑕自尽”),且觉知力在急剧增长,自会开花结果。

问:此观心法,依据何经?先生常引心地观经。其殆依据此经乎?然此经所说,是月轮观,何以不令观月,而令观心?此疑未明,幸乞教之。

答:一、关于所依之经。凡观行法,必依经义。我授君此法,是依楞伽经,非心地观经也。心地观经说观心法最详,引以为证。其实此如来禅,以楞伽为本,故达摩以此传心。唐译楞伽经(即《大乘入楞伽经》)卷三云:“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得此善巧,于佛法中不由他悟。’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言:‘唯。’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云何名一乘行相?谓得证知一乘道故。云何名为知一乘道?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来,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此经是主脑,不得生疑,若引楞伽,其证甚多。但文句奥衍,不易了解。故以观心品为证,因此是方等通义也。

〔方等〕方是广之义,等是均之义,佛于第三时,广说藏、通、别、圆四教,均益利钝之机,故名“方等”。〔四教〕即化法四教: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以上藏通别圆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为“化法”。三藏教即是经、律、论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旁化菩萨;通教是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使三乘通学,但以菩萨为正机,二乘为旁机;别教是特别对菩萨说大乘无量之法,不通于二乘;圆教是对最上利根的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四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一、“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为相。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人生的真相。二、“集谛”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贪爱而造业,于是受苦、轮回。三、“灭谛”是说明息灭诸苦的真理。当所有的苦集(贪爱)都永断无余,无染无著,就不再受苦、轮回,这就是灭谛。四、“道谛”是说明如何永断苦集(贪爱),亦即灭苦之道——八圣道。四圣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

〔五时说法〕佛成道后,于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度大菩萨,是为华严时。继在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度声闻缘觉乘人,是为阿含时。继阿含时后,于八年中,说维摩胜鬘金光明等诸大乘经,广谈四教,均被众机,是为方等时。尔后,二十二年间,说诸部般若经,强调诸法皆空之义,是为般若时。最后八年,说妙法莲华经,会三乘于一佛乘。法华之后,佛将入灭,乃在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间,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显常乐我净义,昭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阐提人,亦当成佛,是为法华涅槃时。有一首偈说明五时说法的过程: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

二、不授月轮观之故。此法门是正直舍方便,月轮观是有方便,其异一。此法门是无相法,月轮观是有相,其异二。此法门是离心意识,月轮观是专用六识,其异三。此法门是离能取所取,月轮观能所宛然,正与相反,其异四。此法门是直入真如性海,初修月轮观,是入独影境,其异五。有此五异,天地悬隔。不得合修。心地观经之立月轮观,另为一类之机,不得并论。

〔独影境〕依第六识(意识)之念想所浮现之影像,它们并无体质,仅为幻像。例如:现空华、兔角之境。

问:如何明心见性?

答:达摩三句(“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括尽一切。六祖之“不思善不思恶”,即是“外息诸缘”。“正与么时”,即是“内心无喘”。文句不同,岂有二致?做到“正与么时”,只是一味不动,一念万年做去,哪更有法?“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是问句,谓之发机。(教下谓之常机。佛法以心为机,故曰:‘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宗门云:凡夫玄关紧闭,识锁难开。机即玄关,胜者以一言投之,击发其机,彼即顿悟耳。然此公案最重要者,是“与么时”三字(即不思善恶时),是禅宗秘诀。发心人能如是住心,则悟不远矣。祖师云:“‘与么时’,谓之佛未生时。”又谓之:“居顶,贵重无比。”一日中能有数小时如此住心,始合法。自有发机因缘,不必要人指导。祖师云:“但能与么时,不愁不彻悟。”此属心法秘要,可力行之。

〔不思善不思恶〕六祖云:“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正与么时〕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问:见性之人,解脱自在,已出轮回,但不知舍此幻躯,往生何处?

答:十方净土,皆可随愿往生。如愿生西,决定上品上生。不生净土,人间天上,随意寄托,与净土等。

问:未见性人,于临终时,应如何用心,方免轮回而得解脱?幸祈教之。

答:未见性人,临命终时,安住菩提心,自然得解脱。(黄檗禅师云:“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恕注。)

问:观心是否会沉滞修途?

编者答:方法正确,就不会沉滞修途。上文说“念若不起,只看著”,“只看著”三字是关键,这是寂而照。寂而不照,就会沉滞修途。所以,妄念若起,知而勿随,妄念若息,仍旧看着,这就是照,就是觉。观心正确的方法是:照而寂,寂而照。观心之妙,就在于这是在不断地觉,以般若熏无明,而终成大觉。《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问:我专注观心时,即无念,怎么做“知而勿随”功夫?

编者答:一般人妄念一起,即陷入妄想中,要过一会儿,甚至过好一阵子,才发现是在打妄想。你的觉知力已经较强,所以能够做到专注观心时即无妄念,但时间一长,就会有闪失,此时妄念乘隙而起。做“知而勿随”功夫,就是妄念一起,立即觉察到,而且自己做得了主,不随妄念转。这样做下去,日久功深,当觉知力不但专注连贯,而且持久,就能够长时间地住于寂而照、照而寂的境界,进而做到动静一如,这便是明心见性之前奏。

总的来说,观心的要点是:有念观念(知而勿随),无念观空(寂而照)。六祖云:“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六祖坛经》)

问:观心时头容易晕,怎么办?

编者答:这是觉知力不够所致,观心的基础是要有足够的觉知力。为此,你先按照《觉知禅》的前行篇(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觉知当下和觉知心念)来修,以培养足够的觉知力,然后再来观心。另外,开始时,每日观心的次数宜多,而每次观心的持续时间宜短,讲求实效。

问:怎样做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

编者答:怎样做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这是观心功夫的关键,因此历来论述颇多。例如:念起即咄;念起,即凛然一觉;妄念若起,问渠(它)何来;等等。又例如:细细地观察心念,妄念若起,就看着它,看它要如何演变,真要这么看着,妄念也就停息了;再起,再这么看着,妄念也就停息了;如此继续下去,直至无想无念。《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知而勿随”,这是觉知力强大的结果。所以要多多观心并且觉知连轴转(不停歇),以培养强大的觉知力。关于如何培养觉知力,在《觉知禅》《觉知念佛》《参究念佛》的前行篇中 ,都有详细的论述。

这里再介绍一个观心的方法:临在观心——处于临在的状态来观心。所谓“临在”,就是处于觉知当下而无想无念的状态。当你临在时,就已经从妄想中脱离出来了。所以处于临在状态来观心,效果甚佳。

临在观心时,妄念若起,是因为失掉了觉知,于是凛然一觉,将觉知收回,妄念即息。记住:妄念若起,这是业来缚心;觉之即无,这是心在转业。如此做下去,待到功夫深了,就能够长时间地处于无念状态,偶有妄念生起,也会一飘而逝;进而做到长时间地处于无念状态,并且清清楚楚地知道是无念,所谓寂而照,照而寂。

所谓觉知当下,就是觉知此时此刻所能觉知到的事物。例如:专注地看一棵树而无想无念,聆听窗外传来的声音而无想无念,觉知动作而无想无念,感受到周遭的存在而无想无念,乃至觉知此时此刻而无想无念等等,都是处于临在状态。要使用临在观心这一法,首先要修炼临在的功夫。座上座下要经常练习,做到随时随地都能够进入临在状态,即便持续的时间不是太长。

问:怎样修炼临在功夫?

答:你在修学《觉知念佛》时,前行篇中的“觉知当下”一章,就是专讲临在。而且,该篇中的“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以及“觉知心念”等章,即是单项的临在功夫。现在知道了什么是临在,将以上技术综合运用,然后扩展、加深、巩固即可。

问:临在而观心时,谁为主,谁为辅?

答:开始时以临在为主,观心为辅,这样做容易持久。功夫深了,即当以观心为主,做到亦能持久,并且逐渐增加观心的力度和深度。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观心为主难于进行。此时就要以临在为主而观心为辅,守住最后一道防线,不起妄念。待情况好转时,又恢复到以观心为主,临在为辅。

问:临在观心是睁眼还是闭眼?

答:二者均可。临在观心的要点是:念念不放过,念念透得过。

〔不放过〕不被它瞒昧。〔透得过〕不被它笼罩,不听随它调弄,不当作实事。

问:一般来说我是一念不生,但是有些事情一来,自己就失去了控制,甚至情绪化,事后也久久不能平静。怎么办?

答:在修行中,能够发现问题,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一旦得到解决,菩提道上就大进了一步。所以,及时发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就你提出的问题而言,有一妙法:观察你的念头、感受、情绪和反应(爱憎取舍)。菜根谭》云: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平时就要经常做这个练习,在不同的场合下做,做得熟了,事情一来就用得上去。这样反复地做下去,就会达到心如墙壁,万法莫入。达摩祖师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元音老人云:“下座观心,即集中心力,看一念未起时光景,妄念才生,即便觉除。你只看着它,久久,能看的正念与所看的妄念,一齐化去,则亲见本来矣(明心见性)。修此法以易于成就故,须善根福德全备者方克承当。”《元音老人论观心》

三、观何等心

发菩提心论云:“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应,是为妄念所遮,是无明心。无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观无明心即是观真如心,观心性即是观无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观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观何等心?曰:观无明心。何以不观真心?曰:真心自无始以来,为无明所熏所蔽,不能显现。此无明依何处住?依真心上住,如胶著漆,不得解脱,故曰住地无明。此无明。为生死根本,一分不尽,生死永在,故曰根本无明。学法欲求真,当从此住地无明下手。何也?伐木不断根,灸病不得穴,丝毫无益。故二乘人与权教菩萨,断得四住无明,不知住地无明;能免分段生死,终受变易生死。一乘人从观心下手,为破住地无明,生死永断,所谓从咽喉上取血,此是成佛妙诀,最真最实。李长者曰:“根本无明,即是根本不动智。”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台宗云:“无明体即是明,即是实相,即是法性。”经中不胜繁引,皆指此著而言。初时观生灭心,不执不著,不随不断,或一味息念忘虑,两法是一。(《传心法要》云:“息念忘虑,佛自现前。”)常常观照,即是般若熏无明。无明一破,法身顿现。一超直入如来地,不历僧祗获法身,故称之为圆顿法门。

四、座上观心

择清净处,结跏趺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上。此为全跏,名吉祥坐。或但半跏,右押左上亦可。又有降魔坐: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押右,禅宗多传此坐,任人自择。年老者端坐亦可。)身体端正,不动不摇。手结定印。(二手仰掌,右安左上,二大指头相拄,安于脐下跏趺上。此名法界定印,能除一切狂乱妄想。)合眼断光,闭口合齿,舌抵上颚,鼻对肚脐。背脊笔直。两肩齐平,不偏不倚,如是而坐。

事忙之人,每日必须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若能坐二三次,每次一二小时者方妙。愈多愈久则愈妙。坐时须要宽衣松带,从容安详,不宜当风,不宜饱腹。坐毕缓动其身,徐开口眼,两手搓热,抚摩面目腰腹腿足,休息片时,然后下坐。

问: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不能够跏趺坐,怎么办?

答:可以散盘(两腿交叉),或者端坐在椅凳上,姿势以背直(但胸部不要太挺)稳定持久为宜。

问:观心时,是否必须结印?

答:不结印亦可观心。

问:观心完毕,回向何处?

答:观心即是回向真如实际,他佛自佛同一体故,更有何惑?君初入法门,回向他佛亦可。

五、座下观心

观心,要在连绵不断,不可忘记。古德云:“一念不在(观的一念不在),即同死人。”观心的要诀是:随时随地都能观心,随时随地都在观心——行住坐卧,不离当念,时时作主。功夫做到了这一步,其妙深广无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问:动时如何用功?

答:亦如静时。观心未熟,则有动静之分。观心熟已,动静无殊。宗门云:“在千万人中,如无一人相似;在万事纷扰中,如无一事相似。”可知动静是一。初学未得定,故祖师教人管带,言应事接物应须常常管理携带此观心法也。君不必虑,久修自明。吾引一段楞伽经,以备君用。经云:“观一切法,皆无自性。如空中云,如旋火轮,如乾闼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所见,不离自心。由无始虚妄见故,取以为外。作是观已,断分别缘,亦离妄心所取名义。知身及物,并所住处,一切皆是藏识境界。无能所取,及生住灭。如是思惟,恒住不舍。”此段经文,玩味在心,则生深信。君之不能,其因有二:一、教理不熟,二、定力未成。总之,行住坐卧,须要不离观心。

问:我念佛已达一心不乱,现在修学《白云心要》是要明心见性。但是观心不能够持久,更难做到行住坐卧不离观心。怎么办?

答:可分两步。首先做到:行住坐卧,念佛不间断、不散乱。然后,提一句佛号观一阵心,提一句佛号观一阵心,逐渐过渡到完全观心,而且行住坐卧,不离观心。

第四章 一乘要旨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法华文句》云:“圆顿之教,为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没有二乘也没有三乘。二乘和三乘是佛方便之说。〔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缘觉乘又名中乘,菩萨乘又名大乘。

一、自证圣智

〔圣智〕正照真谛,远离虚妄分别之智慧,称为圣智。

【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大乘入楞伽经》)

〔行相〕身心所行之相状。

此段经文,佛答自证圣智行相,为顿教根本,今逐句释之:

〔顿教〕“直指本源,不历诸阶,见性成佛”的教法。其宗旨是:顿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性即佛。

依诸圣教”——依先佛相传之教。其下手处,即达摩祖师“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三句之义。(此偈共四句,第四句“可以入道”是果,用功只在前三句上。)依者,言谨守此法,不得一丝出入,以期彻悟。

〔外息诸缘〕外,止息攀缘。〔内心无喘〕内,一心不动。〔心如墙壁〕不起分别。

无有分别”——此句是修行正轨,最要!最要!何为分别心?即第六识。根尘相对而生心,或者忆念过去未来。今欲入法,应先停止此心,莫起分别今作三段解:

一、初入观时,先将根尘过去未来之事,一齐放下,始为“外息诸缘”。教门谓之修止,宗门谓之休心息虑。妄念一息,心便寂静,心若寂静,般若乃生。先德喻之“如珠吐光,还照珠体”。珠喻涅槃心(涅槃即寂静),光喻智慧(智慧即般若)。“光从珠生”,喻般若从涅槃心生。“还照珠体”,喻般若光明还照法身。显宗论云:“涅槃不生,能生般若。”故息缘为入手最要。

二、外缘已息,般若渐生。此刻应一心不动,故云“内心无喘”(喘者,动也)。此不动时,即是无念、无住、无相。相虽有四(不动、无念、无住、无相),其行则一。

三、“心如墙壁”。此句状(形容)无分别不动之相,最为吃紧,即是离识功夫。禅宗所谓“如大死人,永绝余想”。又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即是此境,珍重!珍重!枯木生花,于是乎在。

达摩祖师这三句(“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括尽一切。六祖之“不思善,不思恶”,即是“外息诸缘”。“正与么时”,即是“内心无喘”。文句不同,岂有二致?做到正与么时,只是一味不动,一念万年做去,哪更有法?“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是问句,谓之发机。(佛法以心为机,故曰: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宗门云:凡夫玄关紧闭,识锁难开。机即玄关,胜者以一言投之,击发其机,彼即顿悟耳。然此公案最重要者,是“与么时”三字(即不思善恶时),是禅宗秘诀。发心人能如是住心,则悟不远矣。祖师云:“‘与么时’,谓之佛未生时,又谓之居顶,贵重无比。”一日中能有数小时如此住心,始合法。自有发机因缘,不必要人指导。祖师云:“但能‘与么时’,不愁不彻悟。”此属心法秘要,可力行之。

独处闲静”——此句有两义:一、独处,谓一人专修,不约伴侣,《华严经》云“独一发心,不求伴侣”,是也。可知近世成群打七之非。二、闲静者。谓择清净处所,远离愦闹也。独处对人而言,闲静对地而言。

观察自觉”——此句若如字面解,有观察心,有警觉心,心绪纷然,成何事体?今谓不然,作三段释:一、释“观”;二、释“察”;三、释“自觉”。

一、释“观”。观,谓观心。观何等心?曰:观无明心。何以不观真心?曰:真心自无始以来,为无明所熏所蔽,不能显现。此无明,依何处住?依真心上住,如胶著漆,不得解脱,故曰住地无明。此无明为生死根本,一分不尽,生死永在,故曰根本无明。学法欲求真,当从此住地无明下手。何也?伐木不断根,灸病不得穴,丝毫无益。故二乘人与权教菩萨,断得四住无明,不知住地无明;能免分段生死,终受变易生死。(轮回有二重:一、界内十二因缘,受分段生死。二、界外十二因缘,受变易生死。)一乘人从观心下手,为破住地无明,生死永断,所谓从咽喉上取血,此是成佛妙诀,最真最实。李长者曰:“根本无明,即是根本不动智。”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台宗云:“无明体即是明,即是实相,即是法性。”经中不胜繁引,皆指此著而言。初时观生灭心,不执不著,不随不断,或一味休心息虑;两法是一。常常观照,即是般若熏无明。无明一破,法身顿现。一超直入如来地,不历僧祗获法身,故称之为圆顿法门。

二、释“察”。察,谓监察。谓观心时,有两种监察:一者正念,二者正知。正念者,一心守护观境,不准起第二念。遗教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金刚三昧经云:“制之一处,众缘断灭。”制之一处,即是正念。先德云:“若不守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正知者,如起信论云:“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若不摄还,增长无明。监察机关,有此二种权力。禅门有喻云:“坐禅者如官吏,门外有二卫兵站冈,此二卫兵,一名正念,一名正知。”可谓善喻。

三、释“自觉”。自觉者,言此监察机关,时常令正念守心,正知摄心,不令放逸。

不由他悟”——不由他悟者,到大彻大悟时,万法自然从心显现,不是他人授予。所谓无师智、自然智,是也,即是无生法忍。

离分别见”——此句作两句释:一、离分别;二、离见。

先释“离分别”。此分别心,与上文不同,上是凡夫攀缘外境,此是行者攀缘观境。不然,便是重复。云何攀缘观境?此是无相法,不许有相。若现殊胜境界,或现佛菩萨像,或闻说法声,皆是魔境,应严加拒绝。若有取著,即是分别心起,便入魔网,故曰离分别。

次释“离见”。见者,诸见,障人不能见道。诸见者,或云五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或云六十二见。起见者,谓于观中,现出境界,以为或劣或胜,或与某经相合,或与某三昧相应,认为圣境,此即是见,必入魔网。《佛藏经》云:“发菩提心,只是离耳,离何等?一离欲,二离见。”“欲即是无明,见即是忆念。”《华严论》云:“见在即凡,情亡即佛。”四祖云:“不用求真,惟须息见。”见之过患,可谓至重,故须离之。

〔六十二见〕这是外道的邪见,以五蕴为起见的对象,依色法和心法为根本。六十二见者: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为对象,起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见,如是五四共成二十见;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为对象,起有边际、无边际、亦有边际亦无边际、非有边际非无边际等见,如是二十见,连上面共成四十见;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为对象,起有去来、无去来、亦有去来亦无去来、非有去来非无去来等见,如是二十见,连上面共成六十见;此六十见又加上根本的色、心二见,共成六十二见。

上上升进”——上上升进者,观心到此地位,应加精进,不间修行,暗中长进,不可限量。上上者,如在信位,升进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步步增高,谓之上上升进。

入如来地”——如来地者,为大彻大悟之果。观行纯熟,不觉趣入,故此法门,谓之如来禅。

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自证圣智行相者,自身内证圣智修行之相也。自证圣智,宋译为自觉圣智。证者,见也。觉即是证,证即是见,二名无异。此即根本智,经论多名,华严谓之普光明智,即是本性寂照之用。华严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说此义。此智成就,即为成佛。楞伽云:“如来以智为身,智为体故。”又云:“佛非人非蕴,但是无漏智。”此智即是行者报身佛。

〔无漏〕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无漏就是无烦恼。〔无漏智〕离烦恼无染之清净智也。断惑证理,即此智之用。

二、一乘行相

【云何名一乘行相?谓得证知一乘道故。云何名为知一乘道?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来,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大乘入楞伽经》)

此段经文,佛答一乘人入观行相。大慧以与上章修法或异,佛以离分别为答,仍与上章义同。今略释之。

何谓“一乘行相”?行相者,谓心念不住而住之相。一乘行相者,谓修一乘法安心之相也。

离能取所取分别”者,能取是见分,所取是相分,能所宛然,即是分别,应当离之。

〔四分〕识体的四种功能。一、相分,相就是相状、形相,即外境反映到心识上的影像;二、见分,见是见照,由见分去见照它、认识它;三、自证分,这时由心识的自体来证知“见分”的见照有无错误,这种证知的功能叫“自证分”;四、证自证分,自证分证验之后,再度证知其结果有无缪误,这种再度证知的作用叫“证自证分”。四分者,四个部分之义。虽说是四分,事实上仍是一体,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是识的自体,相分、见分是识的功用。

如实而住”者,如作静词解,如即真如,实即实相,言住真如实相也。如作动词解,如即如是之如,如实相而住。如实相而住者,不住根尘识,住于如如之理。此义最大,当引经证成。金刚三昧经云:“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于如理,(即如实而住,)过三苦海(即三界之苦)。又云:“若住大海(譬佛果),则括众流(譬三乘),住于一味(譬守心一法),则摄诸味(譬信、住、行、向、地)。”大涅槃经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当知是人,已用诸河泉池之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修习如是金刚三昧,当知已为修习其余一切三昧。”观心入理,即是修习金刚三昧,此三昧成,一切三昧,无不具足,故为圆顿。

〔实相〕即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就是真实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实情形。《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何以故?诸佛法尔。”《法华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法尔〕自然如是。〔信、住、行、向、地〕即五十二位中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和十地。〔五十二位〕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又《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脱。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来禅者,理观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实际。”实际,即真如法身。存三解脱者,言不证三解脱也。守一心如,即如来禅。经语分明如是,而世人不知,悲夫!

〔三解脱〕全名“三解脱门”:一、空解脱,二、无相解脱,三、无愿解脱。这是三种禅定。

《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是此境。《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即是此经之如实而住。而生其心,即自证圣智现前也。

本经(《入楞伽经》)偈云:“舍离此一切(上文列各种禅,皆应舍去),住于无所缘,是人则能入,如如真实相。”住于无所缘,即是如实而住。入真实相,即是如来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无漏智性,本自具足。”依如是修,无不得证。奈何不信?而甘沉沦三界乎。先德云:“妙得其门,成佛匪离于当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于多生。”思之!思之!

《华严经》偈云:

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若有欲得如来智,应离一切妄分别,

有无通达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导师。

 

附录一:佛法要领跋

佛法广大,根本在心。行门无量,主要在观。“直观自心,见性成佛”,此吾师中江刘先生说佛法要领之宗旨也。

先生博通经藏,精研教观。深山隐居,澹泊自处。年已七十有三,而精神矍铄,诲人不倦,时应邻邑之请,讲说不绝。常曰:学佛不求见性,皆是附佛外道;志求见性,方是佛子。欲求见性,必须观心。观与不观,实为学法生死关头。三乘人观心,不深不彻,唯一乘人顿见本性,顿成如来。故其教人,每令放下观心。学者从之,多获开悟。

弘恕闻道已晚,因张君心若之介,始获忝列门墙。十四年来,备蒙启迪,循循善诱,殷勤恳切。尝开示曰:学大乘法,以了一心为根本。若实了一心,则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将不求而自至。故云:一切诸法,心为上首。神通人人具足,但得母,子自至。又云:大弥陀经三辈往生,俱以发菩提心为本。不明四智,只生边地疑城。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固皆以了一心为根本者也。一心难信(一心即是自己真心),了尤不易(见性方了),能了则入无学位矣。又云:修观持名,二法平等。修观者,能明白见。持名者,至一心不乱时,乃明白耳。此皆佛法真实了义,凡学佛者,咸宜知之。

无奈弘恕根性愚钝,虽受净土观法,未及专修,又值世乱,不遑宁处,迄无成就,惭愧甚矣。迩因体力衰弱,性好简易,重请授我要法,以资修习,先生始以“发胜义菩提心”教之。并告之曰:发心者,发见性之心也,即观自性清净心也。华严云:“初发心时,即成正觉。”涅槃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均谓此也。乃至起信论之真如三昧、净土宗之实相念佛、达摩大师之如来禅,名异实同,皆是观心云云。始知禅净二门,原是一法。旋复寄示讲录三篇,所传具在,且更详焉。展诵之余,赞叹无尽。乃细加编次,呈请鉴定。名曰佛法要领。集资付印,以利学人。

窃谓是书,言简义精,指归一乘。示二空理,悟入缘生。发菩提心,彻见本性。阐明楞伽玄义,揭示顿教根本。絜前圣之要领,为成佛之捷径。所谓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经藏奥旨,泄尽无遗者矣。学者苟能依此修之,则久久纯熟,豁然开悟,明心见性,一念顿证。其福德智慧因缘之大,岂平常诵经、念佛、持咒、修观,所可得而比拟哉!何以故?心性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故。此观心法,是如来禅,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迥非余法所能及。故华严云:“虽尽未来际,遍游诸佛刹,不求此妙法,终不成菩提。”妙法者何?观心是也。大乘心地观经云:“此法难遇过优昙,一切世间应渴仰。十方诸佛证大觉,无不从此法修成。”此偈大声疾呼出佛金口,更有何疑?又云:“一切有情闻此法,欣趣菩提得授记。一切有缘得记人,修此观门当作佛。”可见一发心即授记,一授记当成佛,是决定义。何谓有缘?得闻此法为有缘,当下发心为有缘。愿天下有缘人,如法修行,精进不退,皆得速证无上菩提。

一九四七年丁亥十一月十二日 弟子 金弘恕敬跋

 

附录二:刘洙源先生书札

四川中江刘洙源先生

弟子金弘恕敬录

书一

廿三年(公元1934年)冬十一月廿八日


弘恕居士左右:顷奉 惠书,由张心若君展转递交。向法之殷,慕道之切,浊世罕觏,钦佩莫名。(仆)于佛法,但知信仰,造诣殊不敢言。尊示盛多称誉,俱属外间传闻,绝非实事,读之弥增惶悚。

承问净土法门,意欲笔谈妙观。夫修净土,相沿有持名、止观两种。持名普被群机,止观须凭指授。止观虽妙,不如持名之稳。台端(对人的敬称)入道,宜从持名入手,请缓问津止观。盖禅定一法,须与授者同居,否则流弊百出,或趋入邪径,或易致退失。故莲池以后,唯提倡持名一法,不主修观,用意深远,绝无歧途。持名看来若易,其实彻上彻下,依教理之浅深以为浅深,依发心之广狭以为广狭,其生品之高下,则视乎行持缓急与生熟,与修观者同功,万修万人去也。其法具在三经一论,不出信愿行,南方盛行,台端何疑而枉下问?普陀印光法师,海内尊宿,专倡此教。(仆)与此师无一面缘,曾见所刊文钞,虽衍旧说而多发明,不审足下曾措意否?(仆)学行无似,愧无以塞明问,惭愧惭愧。虽然,亦有至切要之义相勖(,勉也)者:

我佛说法四十九年,凡经三百六十余会,教义千差,归宿无二,一言蔽之,一心而已(一心即是真心)。不了一心,便有外境,因之起惑造业,轮转无有了期。若实了一心,则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将不求而自至。故云:一切诸法,心为上首。(佛法与外道,其分界在此。)足下信佛,应如是信。不然,虽持名修观,尽是外道天魔,非佛法也。何以故?心外有法故。此为根本法义。

其次,加行有二:一曰莫妄想,二曰耐冷淡。何谓莫妄想?凡对一切境界,并将为空,不可执著,以起想念。世间受生,皆由妄想所成,此乃生死根本,不可不知。何谓耐冷淡?世人造业,都由耐不得冷淡。既欲做个出世贤圣,犹与世俗贪逐五欲无异,不惟佛不得成,阎罗老子不是瞎汉。今人于佛法,初患不得闻。及其既闻,又云人事太多不肯行。此无他,第一不了一心大义,第二任其妄想不停。何缘妄想?就因耐不得冷淡。此是大大病根。若先除此二病,心内自寂净,智慧自光明,于佛法有趣向分矣。

仆无知愚人,跧伏乡井,感 公不远数千里,驰书下问,谨以所学对,不审高明以为何如?手此颂禅悦不宣

刘复礼顿首

书二

廿三率冬十二月廿四日

 

澹园贤弟左右:顷奉手书,洒洒千言,备述家世履历,及早岁入外道,近年憬悟,皈依三宝,希求为师弟。想见发心真诚,趣向勇猛,难得难得。如此求法,果能实行,断无不成之理,请谛听之。

佛法师、弟,以道结合,与世间法微异。苟自信己心原是一尊真佛,闻而深信,用力进修,虽不列门墙,已为如来真子。如心外有境,祸福盛衰,名闻利养,常萦心念,虽修观念佛,终日侍侧,已是叛师背佛。

贤(对人的敬称)既欲叙师弟,(仆)自当摄受,般若因缘,非世俗势利之比,即使不以师弟相称,凡有问难,岂敢不以实告,勉之勉之。今将副所愿,竭诚相教。弟既皈依印光法师,是大好事。此师是方今国内正法眼藏,禅也净也,宗也教也,莫不深通。惟其愿力,欲以净土一法,普被群机,故专劝念佛。其教贤弟专心念佛,不必劳神研究经论。深有意趣。贤须努力奉行,此师知见极正,决不误人。

来书复请净土观,若(仆)有所吝者然。此念误也。佛法当机不授,为无慧眼,授非其人,为谤三宝。(仆)得足下勤垦,断无不言之理;所虑者,恐无益有损耳。足下志趣甚佳,如肯真信,岂止生西如操左券,成佛作祖,亦是吾侪(chái,同辈之人)本分内事,绝非意外。来书曾述上年入同善社,此最害事,尤须缓学止观,否则为害不浅。细绎来书,急求知解,此大难答覆。相宗剖析最密,自谓不喜看,仍以少看为妙。又言喜阅台宗书,岂能读彼三大部耶?如果能读,彼中颇斥神通,何以震骇如此?今想得一法,于念佛之外,每日读《六祖坛经》数页。此书极精要,含义极深极富。虽未必能解,读之使知见端正,为益甚大。杨仁山列于佛学四书,其要可知。学法因地贵真。求了生死,求生西方,此正因也。求世俗果报,邪因也。求持咒灵验,亦邪因也。求神通,亦邪因也。戒之戒之!我弟子中,虽有发通者,吾力斥之,今已不敢再以神通炫惑人矣。贤问日课如何定?努力念佛尽之矣。四字六字俱可,跏趺坐最妙。暇时加念普贤行愿品。

书中更有应答者:

一、学大乘法,以了一心为根本,念佛求生为专业。足下生计不裕,即营他业,未尝不可。所谓治生产业,不碍圆宗,但不可犯十恶业耳。

二、了解一心之义,是大乘最上乘总纲,其义高出发愿生西,不止万万倍也。贤持咒诵经,于四悉檀中,尚在世界悉檀范围内,我此两书开示,俱属第一义悉檀范围矣,珍重毋忽。

〔四悉檀〕四是四个方法,悉是普遍之义,檀是梵语檀那之简称,亦即布施之义。佛以四法普施众生,以令一切众生完成佛道,叫做“四悉檀”。一、世界悉檀,佛开始时,先顺世界之凡情,宣说浅近之事理,以令闻者欢喜和信受;二、各各为人悉檀,佛审察众生的根机,及程度之浅深,而说各人所须要之法,令众生发起正信,增长善根;三、对治悉檀,对嗔多者教以慈悲观,痴多者教以因缘观,障多者教以念佛观,如是普施种种之法药,以去除众生的恶病;四、第一义悉檀,佛见众生的机缘既熟,便为之说诸法实相,以令众生一起悟入圣者之道。

三、律藏千言万语,只有二义。一、离恶行,二、离欲行。离欲行复有二:一、不邪淫,二、断正淫。邪淫是地狱因,佛所不许。正淫为嗣续计,居士无妨。除淫戒外,一切皆是离恶行。足下曾受五戒否?

四、修观持名,二法平等,修观者能明白见,持名者至一心不乱时,乃明白耳。

五、三明六通,二乘与大乘不同。不求自至者,所谓但得母,子自至也。

六、凡学法与文字无关,不识字人,一样成佛,何况生西?

七、贤问平常日课有效验否?凡念一声佛,俱有功德,哪得无验?经中所言,都是千真万确,佛无妄语,切勿生疑。又、已发愿即莲花开,是确实说,毫无虚诳。

书三

廿四年春二月十五日


昨日得书,问法恳切,令人起敬。惜所陈之义,尽是邪知邪见,此由以前问津佛法,未得一个明白人,故贻害如此。今于所问数端,条加驳正。从前知见,务希扫除净尽。附佛外道书籍,屏之远方,或付丙丁(指火)。一心念佛,莫求义解。如是积以岁月,或于净宗有入门处。幸听我说,善思念之。

君问如何了解一心,高出发愿生西万万倍?此义是净宗最上乘说,亦是净宗常谈,经中分明具有。大弥陀言三辈往生,俱以发菩提心为本。又言不明四智,只生边地疑城。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乃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云云,何尝不以了一心为根本耶?如此修去,一生可望得无生法忍。常途信愿行三字,固不可非,然于菩提心未注重,即使生西,难期上上品,何以故?未了一心故。一心难信,了尤不易。能了,则入无学位矣。然大乘法义,当从此入手,始为发心。君但信万法俱在心内,诸佛众生亦在心内,净土秽土亦在心内,如是极力念佛,用功一年半载再问,莫凭口说。寻常念佛,不明此事,虽得往生,亦是下品。吾教君第一义谛,入手从了心趋入,自然高出万倍,盖吾为根器较好者,勉以了义之教,以发菩提心为基础故也。

教下言发心之书,文广义博,猝难领解。吾用简单法门相训,但了一心,即摄诸义,即是真正发心。不了一心,虽发愿往生,总滞边地疑城。此种较世间法固优,终非我佛接引众生本怀。吾之劝足下阅《坛经》者以此,此书未尝言发心,而句句的指人心,言言都是究竟了义。足下自从容理会,此书发明无余蕴。云何更问胜义谛耶?了一心,即真胜义谛也。胜义谛者,一心是也。谓之佛性,谓之真如,谓之法身,谓之法界,皆真心之异名,皆是我之自心。诸佛众生,平等无二。如再不达,老实念佛,终有明白之日。但逐语言,则无希望。

吾劝君常看《坛经》者,即以此书启君菩提心耳,谁谓欲君参禅哉?参禅大法幢,近今浊世能建立耶?足下一闻《坛经》,便指出某种注解,及心灯录。呜呼,此种断人善根之书,岂可寓目耶?大抵宗门之书,一概不需注解,凡作注解,皆是荒谬绝伦,附佛外道。何以故?宗门直指本心,令人自悟,一入义解,便塞悟门,永断善根。故中峰大师于信心铭、证道歌,皆有辟义解之作,所以中峰为正法眼藏。夫《坛经》何需注脚?如欲注脚,吾且告君,五灯会元、尊宿语录、指月录等,皆坛经绝妙注解也。应将前注,急急舍去。每日阅《坛经》,宜直心自悟,不解者阙之。十万八千语,存而不论可也,万勿穿凿,以求义解。

君又有“放下最难”之问,当知放不下时,一心念佛,便能放下。净宗珠清浊水之喻,正如此。心若驰散,便以佛号抵制之,久久自静。凡学法。哪个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能放下,何须学耶?念佛工课,足下可自订之。吾意凡作一事,当以全力注之。如念佛。则尽日系念于是,无有休歇。若订时间,其休歇时多多矣,岂有成功之日?努力念,无间念,勉之勉之。念佛之外,所持诸咒,既曾学过,亦不必废。只要知心为根本,一切法门,皆入第一义谛。

足下有二女而无子,当知观音普门品云:“设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贤夫妇何不常念彼经,持观音名号耶?既于净业有益,又于愿求有补,何事不作?佛法是一家言,但达心宗,而勤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其无效者,不肯长时修,心外有法,或作或辍耳。(如教奉行,已生四子。恕注)

足下既修净土,五戒宜受。凡不作十恶业者,皆可受五戒。何以故?五戒十善业摄。瑜伽菩萨戒,六度四摄摄尽。君如真正发菩提心,不惟五戒宜受,菩萨戒亦宜受,当知菩萨戒,有在家出家两种,瑜伽戒是在家出家公共之戒。能受,则于净业为益极大,莫怕莫怕。当知能发大心,即应受菩萨戒,此戒以菩提心为根本,故于治生产业,生男育女,绝无妨碍。但受戒时,于己一面,只是发心,及明持犯开遮之义,在外缘方面,须得高行阿阇黎,为之羯磨,否则不能得上上品戒。

〔四摄〕即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和同事摄。布施摄是对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要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触,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阿阇黎〕即阿阇梨,汉译为亲教师、轨范师。〔羯磨〕汉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业。

书四

廿五年夏六月廿四日

 

君有利人之心,如佛说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何尝不是?殊不知经中屡云:若自有缚,欲解彼缚,无有是处。又云:自不修行,欲他修者,终无是处。足下如真欲利人,当精进无倦,使有成就。作六道父母,人天师表,是分内事。登报及口耳相传,有何利益?

凡学法。贵有决定心(非成不迁),长时心(常常做去不可间断),无间心(如鸡伏卵热气一断便无生意),有此三心,无不成功。夫佛有种种法,治众生种种心。故经云:方便有多门。岂必门门遍试,乃得成哉?贵信一门,入其深际,乃有是处。四弘誓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者,是竖论,非横论,莫误会。竖论者,学通一法,再学别种,以后有无量法门也,非谓一时并进。若一时并进。一法都不能成,有何利益?记之记之。

书五

廿六年秋七月七日

 

窃尝闻之,法门无量,要从一门深入,乃有是处。故古者大师教人恒言:要有个入头处。夫所谓入头者,各教不同。宗门以知有为入头,次第禅法以初观成就为入头。以此例密法,事一本尊,当知亦尔。(鄙)意以为一有入处,空慧朗然,纵横万变,视此为基。否则,终身门外汉也。足下美材,幸专心一法,穷以岁月,令其开通。毋兼营并骛,毋见异思迁。入海算沙,说食不饱,宜痛戒之。

世乱,人心无所依倚,求之佛法。今佛法成为时髦品,龙蛇混杂,以伪乱真,大抵名闻利养是求。我辈不可入此种队里,乃真佛子也。

书六

廿六年冬十月初九日

 

顷奉惠书,断断以净土观为请,若虑(仆)有所秘惜者。夫法贵流通,吝而不与,是为犯戒。但恐距离太远,有非笔墨之所能罄,又恐闻而不修,所以默然。今历时三载,请已踰三。兹将此入手方便,为君一言,谛听谛听:

学此观者,须于佛前,默念三皈五戒,守十善道。继发三种心:一、广大心(誓度一切有情);二、决定心(观不成,不能见异思迁);三、长久心。

继而入坐,(或全跏或半跏)观六大空(地水火风空识)。最重要在四大,破我见身见故。一、地大散归西方。(从头至足坚硬者,皆属地。)二、水大散归北方。(血汗津液皆属于水。)三、火大散归南方。(暖气属火。)四、风大散归东方。(鼻息属风。)此四大既空,惟有空大(第五大)。谁知空者,则惟有识(第六大)。此二大不必久住。即以此识心,谛观于日(即十六观经中之日观)。前之四大,须摄心观想。初坐时,每大往各方推散,最短必经十分钟之久,或更久尤佳。此法本于观经四帖疏,卷三第三页。君细心玩之。凡坐必向西,必心平气静。入坐之初,须摄心不乱,毋求速效,有效毋惊喜,久久自成。(此为修日观前胜方便,有此方便,日观易成。恕注)

君学密法,于四大六大,素所饫(,饱食也)闻,并无奇特,但贵能入耳。(仆)归家已六年,与诸弟子离群索居,不知伊等造诣如何。通净土观者,似乎不少。其他妙观,约有十余人,而死者过半,无可称也。

大抵末世学法,女胜于男。(知苦胜。)男中老者,胜于少壮。知苦乃入佛法,少壮多不知苦,故难入耳。学法之人,要少欲知足,不外慕,不求名闻利养,方是佛子。世乱如此,皆由众生不能少欲知足,造十恶业,酿成浩劫。我辈皈依十力导师,岂可不自警惕乎!

书七

卅五(公元1946年)年冬十一月初三日

 

澹园贤弟左右:顷奉十月朔日(初一)手书,殷勤恳到,何减骨肉。九年之中,沧桑屡变,天荆地棘,惨不忍言! 贵省属沦陷区,尤为沉痛。战事初起,音问阻隔,东望浙云,系念足下未尝忘也。去岁胜利,即冀足下当有书来,不意今日尊函始从天降。信知善根深厚,再生更庆,举宅平安,椒聊繁衍(喻子孙众多),因果不昧也。予虽遭遇国难,而蜀中陪都所在,最称完善,因此蒙福。庸人之报,惭极惭极。数年之中,常周游于德阳,广汉,金堂之间,讲演未辍。但风烛残年,老病颓唐,殊属可怜。

来书说大乘止观法,修无念行,此实性宗妙谛,与密宗四瑜伽之无上瑜伽平等,为宗门秘诀。其所述观法,谓‘一念起时,亟为观照,正观照时,前念既灭,后念未起,现在无念’,此法便是观于无念云云,与鄙意稍异。我之所据,如经偈云:‘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此为真正发菩提心,此为无念、无住、无相行。弟如领悟,以后尚可再说。

书八

卅六年春正月初三日

 

昨接手书,重问修无念行。夫无念一法,成佛正因,经中分明屡说,不止起信论有之。论中止观门,言真如三昧,即修无念行之法。不此之务,而止解篇首数语,哪有是处!弟如用功,请多读起信论贤首义记,于经则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久久熟诵,当有理会。学法必先具二条件:一、不务外,二、心要沉寂。违此,百劫不成。

贤弟诚心学法,吾有警惕者三:一、佛法以心地为本,不可舍本逐末。二、方便乃是行门,不可忘本体而执手续。三、世事虚假,不可认真。倘以为真,何能与法空相应?怎得入理?此外则常发菩提心为要。

来书又索讲稿,兹寄广汉讲录,略具大概,勿必示人。吾风烛残年,余生复几,望贤昆仲(兄弟)媲美袁中郎,吾愿斯满。令兄藕村处,但告他:‘至心念佛,时时有弥陀加被。’观法未成,自不知耳。

〔袁中郎〕袁宏道(1568-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明朝湖北省公安县长安里人,知名文学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人称“三袁”,先後皆举进士,皆好禅宗。世以为宏道是三袁中,文学成就最杰出者,有《袁中郎全集》传世。据《净土圣贤录》记载:万历中,宏道为吴江知县,後为礼部主事。谢病归,初学禅於李卓吾,信解通利,喜辩论。已而自验曰:“此空谈,非实际也。”遂回向净土,晨夕礼诵,兼持禁戒。因博采经教,作《西方合论》,圆融性相,入不二门。其论五种行门(信心行、止观行、六度行、悲愿行、称法行),尤为切要。书成,而宗道、中道,同时发心回向净土。已而宏道起故官,再迁至稽勋司郎中。复移病归,抵家不数日,入荆州城,宿于僧寺,无疾而卒。......弟中道,官南礼部郎中。乞休,老於家,居常勤於礼诵。万历四十二年望夕,课毕趺坐,形神静爽。忽入定,神出屋上,飘然乘云,有二童子导之西行,俄而下至地。......至一楼下,一人下迎,其颜如玉,衣如云霞,长丈馀,见中道,喜曰:“弟至矣。”谛视之,则宏道也。......中道问:“兄生何处?”宏道曰:“我净愿虽深,情染未除,初生此少时,今居净土矣。......我与汝空王劫时,世为兄弟,乃至六道,莫不皆然。幸我得善地,恐汝堕落,方便神力,摄汝至此。净秽相隔,不得久留。”时宗道已卒,因问其生处。宏道曰:“生处亦佳,汝后自知。”忽陵空而逝。中道起步池上,忽若坠水,跃然而醒,自为记如此。

书九

卅六年春闰二月朔日

 

君闻我说真如三昧,不知与观无念是一事,可知元明以来,马鸣宗虽在人口,其学荒矣。起信论以真谛本为定。何也?贤首依此疏故,龙树依此造论故。唐译止作参考,裂网疏不佳。善说法性者,法相融归法性。此疏多涂附名相,教初学差可,通法性有碍。起信以贤首为正宗。不可以难解而置之(商务印书馆有义记讲义)。此论是吾国佛法第一导师,不可忽。

〔起信论〕大乘起信论之略名。马鸣菩萨作,有二译:一、梁,真谛译,一卷;二、唐,实叉难陀译,二卷。为使起正信,说大乘之极理者。

来书述所学无念观,全不是。君当知学观为种善根。我今问汝,以何者为种子?种在何处?如何播种?吾今教汝曰:种在法界心上。(法界心即汝无明心是、其体即真如。)法界心如田,信自心有佛性(即汝觉性)是种子,以般若观心是播种。(不分别而观心本体、自然明白。)久观则定慧生,是善根生。再观是善根增长。大彻悟是善根成熟。君修无念,而分别心多,怎得与般若相应?

吾念君求法甚殷,今当教以发胜义菩提心:

劝发真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甲、事前自省四件。 (不是静坐时用的,在事前应先知之。)

一、为何事? (如为利益愿求则因不正。当求明心见性。)

二、洗旧解。 (应将旧见旧闻、洗涤净尽。)

三、用何心? (当远离觉知之心,所谓离心意识、不用心 。)

四、修何行? (不杂法相、唯观心。守心不动一法。)

乙、正行法。 (此法依据达摩大师所传四句。有真信者俱可学,不信则勿学。)

一、外息诸缘。 (把根尘事,抛撇净尽。)

二、内心无喘。 (喘者动也,言心不动。)

三、心如墙壁。 (言分别不起,离能所也。)

四、可以入道。 (此句是果,用功只在上三句。)

每日跏趺坐,照三句观心。心念若起,亦不制止,亦不随逐。须观妄念无性,其体是空,心自寂矣,妄念息时,心源空寂,般若相应,真性始现。此法即是无念行,无住行,不动行,即是真如三昧;与起信论一鼻孔出气,一念顿证。(观中不宜现境界,至要。坐之次数与久暂,随便。)

丙、受法仪式 须沐浴已,礼佛白言:‘弟子某某,今从某大德所,学发菩提心,信乐欢喜,终身奉行,誓不敢忘。’如是三白,三顶礼。以后但行,不须启白。从此不得懈怠一日。

诵念可减少,金刚经可诵,孰谓凡经皆日日诵。今但发菩提心,直入圣域矣,何必贪多?

 

来书又问:起信论云‘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彼佛即弥陀乎?真如法身又如何观?答曰:彼佛即弥陀,亦即自心。何以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自他不二故。观真如法身,即是观自心。何以故?无明实性即佛性(佛性即真如),幻化空身即法身故。(法身即真心。)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这是引自永嘉大师《证道歌》。

 

附:指月录初祖说法记

别记云:祖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只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性,曾未契理,祖祗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可忽曰:我已息诸缘。祖曰:莫成断灭去否?可曰:不成断灭。祖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弘恕敬录,以供同修者之参阅。)

书十

卅六年春三月朔日

 

手书已悉。最可喜者,领解甚晰,闻法不舍众生,悲心流溢,实有种性,堪学大法。虽初来从事,错谬层出,不得不为君铲除之。谛听谛听!

一、不辨法门高下。君修观程序五条(皈敬求加,诵咒调息,推散四大,谛观无念,回向发愿),及钞录止观述记一段,是三乘妙法,为中下根说,须三僧祇劫成佛途径。达摩法是圆顿法,为上上根说,一念成佛途径。如何糅杂为一,高下不分?

二、不依先圣口传。先圣止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两句。达摩添成四句,已是增语,何可再增?

三、破坏心法。五种程序,对世人营逐五欲六尘,而以净缘五种易之,诚为殊胜。今说明心见性,染缘净缘都要停息,始为外息诸缘。君只息染缘,而不息净缘,则初句(外息诸缘)破坏矣。(染净是缘,执染缘为有,固不得见性,执净缘为实,亦不得见性,故诸缘俱息乃能见性。此三乘与一乘之分,亦是诸佛为实施权苦心。)有程序则生心动念,第二句(内心无喘)破坏矣。不知三宝在心,而发愿回向外境之他佛,分别炽盛,能所宛然,则第三句(心如墙壁)破坏矣。欲学法而反破之,可乎?果如尊意,便是倒行逆施,岂能入道?

四、违反起信。凡说无念行,而不达真如三昧,皆门外汉也。五种程序之极端不可者,何哉?起信论已拣除之矣。彼论云:‘不依气息,不依地水火风。’等,君未之见乎?

初祖之法,则与起信论全同。吾念君函札往返,经十余年,虽有善根,不得其门,故特教以发菩提心,非必强君学宗门也。(圆顿教发心皆同,能发此心,学其他宗,俱可。如学宗门,须具大福德,任君自择。)凡学法而随境界流,不以观心为本,皆是外道

三乘人观心,不深不彻,唯一乘人,顿见本性,顿成如来。法华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正对邪,直对曲,不舍方便,即是邪曲。不明心性,亦是邪曲。)君狃(niǔ,拘泥)于方便,如何能行深般若波罗蜜耶?君解发心为道心,太肤廓了。吾为君下一定义,发菩提心者,发见性之心也。此是透骨透髓之语。真正确实之解。无境可缘,始能见性,所谓无门为法门。君修无念,而不知此,岂非南辕北辙?古德云:‘若不观心,法无来处。’言净缘不能起也。故知观心与不观,实为学法生死关头。学佛不发心,只得人天因果。如能发此胜义心,则得诸佛授记,且能入劫超劫。其余妙义尚多,不能悉数。

君问种子。染法种子,是根尘熏习而成。净法种子,在法身上(即法性上)是本有的。见性则净种显,法身上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之种子俱全,见性即得矣。故见性后,为旧佛新成。

发菩提心,不得刊布,有缘者自得闻。此是古法,知者甚多,举世少人行。吾之不许宣传者,《坛经》云:‘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盖一乘法,闻之而信,世世有益,闻而生疑,则陷彼入地狱矣。说法之可畏如此,可不慎乎?吾以君有十余年之信仰,欲教之尚如此之难。他人于我无信仰,于法不尊重,如何可说?

书十一

卅六年夏四月十三日

 

两缄俱悉。精诚耿耿,为法为人,赞叹不已,惭悚实深。殷勤如此,只得许君刊印矣。讲录出弟子手,错脱殊甚,兹当一一改正。发菩提心尚无记录,兹嘱廖君录奉一份,虽两人手,并印无妨。君如卷尾作跋,切不可有溢美夸大之词。吾平生接引人,多用净土观,成者始授以一乘。

凡学深观,有二条件:第一、依止数年,明审根性。第二、净土观成,通晓缘起。具此二者,乃可为说。奈何初谈发心,便欲倾筐倒箧耶?达摩法与台贤,其归是一,而入手不同,君试从我所授者行之,不可生疑。如今问径已得,当一心用功,莫虚度时光,至要!至要!

 

兹录宝积经偈相勉 :

假使造宝塔,其数如恒沙;

不如刹那顷,思惟于此事。

虽尽未来际,遍游诸佛刹;

不求此妙法,终不成菩提。

〔思惟于此事〕“思惟”即观察,“此事”即心性。


以下是华严经偈:

佛子始发生,如是妙宝心,

则超凡夫位,入佛所行处,

生在如来家,种族无瑕玷,

与佛共平等,决成无上觉。

 

每日坐倦,便诵此偈,兴趣盎然,又能精进矣。勉之!勉之!

书十二

卅六年夏五月十一日

 

细阅尊札,恳到无比,真诚披露,得未曾有。(复礼)既老且病,指僵手颤,无力作书,问如泉涌,如何酬对?(余近年应酬,只小柬数十字而止,从无答君之冗长者。)然万里远问,又何可拂,姑择要答之。利人须先自利,成己始能成人。(印书尽可不必,荒乱之年,尤宜惜费。)望君沉默观心,勿以文字为障。所钞之稿,一一核过。所问各节,另纸批答。足下当知此稿皆是略说,起人正信。若欲实修,更有详细教授。(不结印亦可观心,故于坐法,未曾详列。)凡经典皆有含义,待人引申,何独此耶?故劝君力行观心,自得多闻。

吾今批答来函,任意涂乙,殊不恭也。但知吾贤实心求法,于跋中颇解吾意。心地观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妙法,一经于耳,须臾之间,摄念观心,熏成无上大菩提种。’又云:‘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唯观实相真性如,能所俱亡离诸见。’以上经偈望 贤时时温习修炼,则吾愿满矣。君分别心太炽,当知分别即是妄想,即是惑业,与发心修无念行,正相反。讲录全本经论,无一字无来历,一一注出,文当倍增,大可不必。

答问五条,列后:

一、问发心与达摩法,及其他圆顿法,异同如何?

答:名异实同,唯三乘法稍异,宗门进行略异,同以见性为归。圭峰云:达摩一宗,是佛法通涂(同“途”),禅教共依,唯入手取径不同。

二、问何故宗门须具大福德?

答:刳(,挖空)心见性,中间毫无境界,与观行有别,须具真实信心,始能起行。观门有境界可缘,较易。大信仰即是大福德,非根器薄弱者所能。

三、问:观心完毕,回向何处?

答:观心即是回向真如实际,他佛自佛同一体故,更有何惑?君初入法门,回向他佛亦可。

四、发心文中,似应增入防魔、除障、证相等文,以为何如?

答:不必。此是速记之稿,非著述也。(如有需者,可阅起信论。)若有真修,必须从师授受,诸境自了,非一言所能尽。

五、净土三经,与方等经,所说不同,愿闻其故。

〔方等经〕大乘经之总称。

答:净土之教,以大小弥陀观经为本。小弥陀主持名,大弥陀主发心,观经主修观而发心,此佛语也。方等经中,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虽似更进一层,其实二法,原是一义。而普被群机,但以三经为要,不应独倡方等高调,以迷中下之机。故前书云:太玄则违经。

书十三

卅六年夏五月廿一日

 

顷接校正发心稿,即为核定,可行。君拟先托《觉有情》刊布,可哉!可哉!有缘者,自能得之。无缘者,虽强之亦不信。讲录得君反覆推求,渐臻完善。回思修何行一章,似不相称,吾当改作之。足下好法乐法,真诚毕露,吾拭目盼其速成,勉之!勉之!所问者,答如下:

一、观心法门。是如来禅,但须勤修,直下超证,不必看教;如欲看教,以入楞伽经,思益经为最。君义学工浅,两经非宜,唯心地观经最宜,犹恐文多,兹先举要以饷之。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汝等凡夫,不观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诸佛菩萨,能观心故,度生死海,到于彼岸。’又云:‘难见难闻菩提正道心地法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妙法,一经于耳,须臾之顷,摄念观心,熏成无上大菩提种,不久当坐菩提树王金刚宝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偈云:‘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唯观实相真性如。能所俱亡离诸见。’又云:‘观自身心犹如枯树、墙壁、瓦砾等无有异,于一切法无有分别。我观身心,犹如幻梦,中无有实,念念衰老,其息出已,更不复入。’又云此法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萨大菩提真实正路。共二十六句(大乘心地观经卷八第二页),可知心法之重要。君此次印书,至欲割产,而吾力阻之。请看此经卷二第十四页,佛说三种十波罗密,一者十种布施波罗密多,二者十种亲近波罗密多,三者十种真实波罗密多。前二布施,未名报恩;其第三种,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乃名真实能报四恩。君须力学观心,是真布施,是真报恩,诸佛印可。

〔义学〕即名相训义之学、理论之学,又称解学。如俱舍、唯识之学,分析法相之名目与数量,并详细规定修行因果阶位之组织与文字章句之解释;亦即有关教义理论之学问。

二、所问治魔等事,举次第禅为例,异哉!邪执之甚也。禅门无量,大别唯二:一、止观禅,次第法等属之。二、如来禅,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那(哪)有魔境?试问一部《五灯会元》何章谈魔事耶?奈何以三乘而疑一乘耶?然则学如来禅,绝无魔乎?曰:有。一、因地不真,二、分别心强,三、无师妄为。何尝无魔?反之,断断无魔,何必画蛇添足耶?君乐简易而修此法,此因地不真也。应知此法是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君须生死心切,求见本性而乐修之,始为正因,余皆非正。埋头细细修,勿起分别,以悟为期。有疑尽管问,不可妄为,则魔因断尽。

三、问悟后境相。此在发心文中已说明,一切三昧神通等,皆从心现。奈何只知文,而不知义!专务外,而不务内!问名相考据,而不勤观心!三种是足下贴肉病,应力改之。(作此书时,不知仁者在编辑中,始发此种问端,罪过,罪过。然此所言,是极正极要,故仍寄阅。)

四、降魔及证相,不须列入书中。此属顿悟门,依师修行,诸佛加被,决定无魔。开悟即是无生法忍,何论证相?三乘法不能一气得无生法忍,故有各种证相,以验其伪。来书所云:眼凉腹暖,此是四禅八定法,乃止观禅,非如来禅,急宜舍去。此是无相观,不宜取境。坐时,不必限卯酉。(子午卯酉是外道之言。)佛法二六时中,四威仪内,观心不停,唯除食时。故前书云:不结印坐,亦可观心。

书十四

卅六年秋七月廿日

 

连接两函,肝膈如见,何遽著急乃尔?吾之过也!然正不可少此雕琢也。当知与君结合,是般若因缘,不关名利,应力求清净,稍涉猜疑,便入魔网。此后尽量问答可也,唯期弟得速悟。书名定为佛法要领,避雷同也。有人谓此次释楞伽二段,可以附入,印于篇末,未知弟以为如何?快发心修,即得佛记。勉之!勉之!答问列后:

问:此观心法,依据何经?吾 师常引心地观经。其殆依据此经乎?然此经所说,是月轮观,何以不令观月,而令观心?此疑未明,幸乞教之。

答:

一、所依之经。凡观行法,必依经义。我授君此法,是依楞伽经,非心地观经也。心地观经说观心法最详,引以为证。其实此如来禅,以楞伽为本,故达摩以此传心。唐译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卷三云:“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得此善巧,于佛法中不由他悟。’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言:‘唯。’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云何名一乘行相?谓得证知一乘道故。云何名为知一乘道?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来,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此经是主脑,不得生疑,若引楞伽,其证甚多。但文句奥衍,不易了解。故以观心品为证,因此是方等通义也。

二、不授月轮观之故。此法门是正直舍方便,月轮观是有方便,其异一。此法门是无相法,月轮观是有相,其异二。此法门是离心意识,月轮观是专用六识,其异三。此法门是离能取所取,月轮观能所宛然,正与相反,其异四。此法门是直入真如性海,初修月轮观,是入独影境,其异五。有此五异,天地悬隔。不得合修。心地观经之立月轮观,另为一类之机,不得并论。

问:念佛修观,所证三昧,同乎异乎?有浅深否?敬祈示之。

答:小弥陀经持名到一心不乱,观经则有念佛三昧。余谓二经入手不同,而三昧无异。何者?弥陀(经)以持名为主,观经观依正相。观相用心较细,持名似浅。然持名能三昧念,未尝不细。一心不乱,不乱即定,定即三昧,从念佛来,故名念佛三昧。何谓二经三昧相等?论曰:三昧者,心一境性也。然三昧虽等,到此阶段,有浅有深。浅者心境不乱,依正二报,胜妙现前,不能发真无漏。深者得三昧时,便发真无漏。此浅深二机,须临时勘验,随机教授。此两等人,决定往生。浅者未必上品,深者决定上品上生。劝君发菩提心,即为将来发真张本。又,念佛三昧,诸经各异,并非一类。君前问一乘念佛(即念法身佛),此三昧为最胜,其来源从菩提心开发。试举一相以明之:如净土之念佛三昧,莲华大如车轮,或大数由旬而止。一乘念佛三昧则不然。得三昧时,其莲花座,与三千大千世界之量相等,安得谓同。何以如是差别?一乘念佛,从菩提心观来,即得法身。净土观从化身来,不知法身,所以不同。

问:禅净二门,宜专修乎?抑宜双修?净友中见吾师讲录者,莫不欢喜赞叹,称为希有。或谓:若以彻悟禅师要语,附印书后,禅净双弘,则善矣。未知尊意以为如何?

答:来书龂龂(反复计较)于禅净双修不双修,双弘不双弘,余谓此执其名,不知其实。何也?禅净二门,原是一法。发菩提心,即是如来禅,即念法身佛,已兼之矣,何必再言兼乎?念法身佛,即是实相念佛,为净宗最上乘,已弘之矣,何必再言弘乎?当知,但念化身,不知法身,生品极低。其关系在得三昧时,真无漏发与不发。如发,则悟入第一义。不发,则滞于化土。故观心一法,无论禅净,为最要义,何论兼与不兼?君必狃于名字,当以发心为主,以持名为辅,亦可。不必阑入(掺入)彻悟语录诸法门也。

问:何谓事定?何谓理定?祈开示之。

答:外道亦有禅定;所以不如佛法,终归堕落者:佛法禅定无量,大别则为事定、理定,事定但观相,理定要入真空之理。试举例以明之:如修四无量,慈悲喜舍,外道亦修,而不能与佛法共。何也?此四法有三段义:一、众生缘,二、法缘,三、无缘。外道修此四法,只知众生缘,不知后二。众生缘是相、是事,后二是理。外道不知唯心,那(哪)能入理?佛法则不然,缘相必入理,故后二最重。净土法亦然。得三昧时,但见殊妙境界,纯是事定;得真无漏,才能入理。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即是入理之观行。又上言得念佛三昧时,真无漏或发或不发。其发者有二因:一、前生曾经熏习,二、今生发菩提心。其不发者反此,前生熏习,不能追补,(令)今生发心,得大助力。故只问发心不发心,不问双修不双修。且发心要无分别慧,无分别慧即大般若,何须论兼。毋执名字,而失真义。

问:见性之人,解脱自在,已出轮回,但不知舍此幻躯,往生何处?

答:十方净土,皆可随愿往生。如愿生西,决定上品上生。不生净土,人间天上,随意寄托,与净土等。

问:未见性人,于临终时,应如何用心,方免轮回而得解脱?幸祈教之。

答:未见性人,临命终时,安住菩提心,自然得解脱。(黄檗禅师云:“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恕注。)

书十五

卅六年秋九月十九日

 

顷奉两函,除答问外,略覆大意。吾晚年得弟,天性好道,全是宿缘。应郑重居心,不可忽过。弟病,宜善自将护。论果报,恐难长寿。论佛法,能真实发心,无(不)得长寿者。(宗镜录谓:‘种子为命根。’发心能变种,故是长寿法。又云:命根者,依心假立,命为能依,心为所依,命之依心,如情之依心矣。’)

吾当为弟回向(是缘),弟当真实发菩提心,依我修法行之,每日须二三座(是因),此是第一法。第二、要离欲。凡肺病喘咳,都由少年多欲所致,故佛藏经有离欲离见之训。第三、调饮食睡眠。第四、医药扶助。

弟虑年寿不永,此生难成。如能真正发心,即使一生不成,来生必圆。永明所谓“一出头来,一闻千悟”,终不虚也,常常熏习故。弟可学施食,勿令间断,此是长寿因故。或持观音名,亦有求必应。弟请我作序,此小小因缘,何必作?且亦勿必请人作。此次略解楞伽,是弟与李少垣君问我何故不授月轮观而令观心,故说此以示其依据。

〔略解楞伽〕洙源先生之《佛法要领》一书,有上中下三篇:上篇四句要义,中篇发菩提心,下篇略解楞伽。

余说此法,仅一句钟(即一个钟头)。廖寂慧记,一句余钟,并非夙构。廖寂慧者,贞女也。由女师大卒业,任教育廿余年。皈依我亦廿余年。两年来,答君问,尽出廖手,因我手颤,不能多写也。近住吾家已二年,修观学教,行将回家。以后替手,正费踌躇。答问列后:

一、问:动时如何用功?曰:亦如静时。观心未熟,则有动静之分。观心熟已,动静无殊。宗门云:‘在千万人中,如无一人相似;在万事纷扰中,如无一事相似。’可知动静是一。初学未得定,故祖师教人管带,言应事接物,应须常常管理携带此观心法也。君不必虑,久修自明。吾引一段楞伽经,以备君用。经云:‘观一切法,皆无自性。如空中云,如旋火轮,如乾闼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所见,不离自心。由无始虚妄见故,取以为外。作是观已,断分别缘,亦离妄心所取名义。知身及物,并所住处,一切皆是藏识境界。无能所取,及生住灭。如是思惟,恒住不舍。’此段经文,玩味在心,则生深信。 君之不能,其因有二:一、教理不熟,二、定力未成。总之,行住坐卧,须要不离观心。

二、问:发菩提心,即是如来禅,即念法身佛,禅净不二,已闻命矣。然则所谓一乘念佛,实相念佛,皆是发心之异名乎?答曰:是。(问:)观心与法界观,同乎异乎?有浅深否?曰:观心即是法界观,无同异,无浅深,不可循名昧实。(问:)所谓四无量心三段义者,请再教之。曰:众生缘者,谓见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皆在苦海,一一拔苦与乐也。此义外道与佛法共。法缘者,谓众生皆是蕴界处之相(五蕴十八界十二处)其中并无有人。无缘者,谓蕴界处无性是空,并无有法,只有性而已。众生缘,人法具足。法缘,有法无人。无缘,有性无法。(问:)何谓心一境性?曰:定有七名,此其一也。旧译禅支为一心支,唐三藏译为心一境性。言得禅定时,一心不乱,专住一种境界,谓之心住一境之性。此诠定相,而有有漏无漏之分。有漏是识,外道三乘皆得;无漏是真如,唯一乘得。

三、问:经典中,如与如如,其义云何?曰:如者,空也。般若云:诸法如,即是佛。又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心如如,谓心空也。境如如,谓境空也。弥勒亦如,语出净名,是论本体,故弥勒与众生同科。(问:)何谓心境不相到?曰:心境相到者,业识境也。如著衣吃饭:衣到身,饭到口。正智法性境界,非根非尘非识,空无涯际,自证乃知。(问:)云何相到?何谓心若不异?曰:杂念起为异,无杂念为如。

四、楞伽合辙所云:观察妄想本无自性。与我所说一也。何也?妄想即无明,观妄想无性,即是观无明心。佛法万法皆无自性,岂此无明而有性乎?惟彼教人,穷究妄想起处,此语大非!盖穷究须用意。此观心法,离心意识,那(哪)有用意识之理?蓦直观去便是,不必穷究。古德云:‘心光透时,余瑕自尽。’何等简要!何须推究?

五、楞伽,唐译最佳。古人以三译为一经同本而异译。吾谓三译是三种经,可互相参考。宋译在前,先德拈提,多引宋本,要不如唐译之善。若谓疏注,六朝唐人诸作俱亡,唯贤首楞伽玄义二卷尚存(金陵刻经处出版),最为微妙。龙树注此经有千卷,未译来此土。明僧疏此经,凡十余种,唯憨山、藕益稍可,都不能继贤首也。

书十六

卅六年冬十一月朔日

 

秋间,吾在成都、广汉、德阳,淹留讲演,每逢佳士。归来得弟函,何慧昭君函附焉。嘱我批答,则所不敢。绎何君意,约有三疑,兹略答之:

一、疑发心法太高,宜于上根,不宜于中下。答云:不高。不发心,不真实。华严云:譬如服药,药不对症,可数数换,唯水一味,则不可换。水,譬菩提心也。后师说念佛法,不说发心,一为愚人不知,二则其法未备。夫净土三经,大弥陀及观经,俱有发心之文。谓小弥陀无之者,非也。此经有‘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语,使先未发心,对何说不退转乎?此义从无人道,思之自明。

二、疑念佛人,兼修发心,惧其夹杂。答云:不杂。夫念佛,非求一心不乱乎?(一向不观心者,何从而知一心不乱?)发心一法,直入一心境界,恶得谓杂?且吾人念佛,从朝至暮,身口意三业,能念念不离于佛乎?处事接物,能刹那不离于佛乎?如曰:未也,离佛时多。然则于此脱离,不病其杂;一度发心,独病其杂,可乎?学法人而拒绝发心,恐无是处。

三、疑上根人少。答云:甚多。吾谓万人之中,九千九百九十九人是上根,下下根不过一人耳。曰:何以都不成?曰:彼不信也,非根器坏也。试观贤劫经中所举六种人,未发心时,谁能定其是上根乎?金刚经云:‘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儒门理学家,不准说世间无好人。佛门圆顿家,不准说众生是劣根。(未经雕琢故,琢则成器矣。)或曰:何以宗门常说须上上根耶?曰:此是警惕之词,策励向上之意。宗门发言,都是活句。若执为实,则是偏计,便是死句,岂为知言!

以上三义,请婉达之。

书十七

卅六年冬十二月廿七日

 

吾平生无师,而先学经学,经学重师法,不杂乱。吾用其法,以读性相两宗之书,以治台贤两家之学。后入禅宗,门庭不紊,遂于无师中得师。回看古人,莫不如此,岂如弟之杂乱无章哉!弟好法虽切,而似杂货摊,难成在此,无师之故也。莫作过水田,始得!

弟病因看书太多,坐时用力之故。看书可以节制,静坐要一切放下,何须用力?用力即是执著,执著焉能观心。应力改,则病易愈,观易成。(信心铭云:‘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传心法要云:‘息念忘虑,佛自现前。......直下无心,本体自现。’皆明放下观心之法,弘恕附录。)

弟问更有法否?此太不理会法味之言。达摩三句,括尽一切。六祖之‘不思善不思恶’,即是‘外息诸缘’。‘正与么时’,即是‘内心无喘’。文句不同,岂有二致?做到正与么时,只是一味不动,一念万年做去,那(哪)更有法?‘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是问句,谓之发机。(教下谓之常机。佛法以心为机,故曰: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宗门云 :凡夫玄关紧闭,识锁难开。机即玄关,胜者以一言投之,击发其机,彼即顿悟耳,然此公案最重要者,是‘与么时’三字(即不思善恶时),是禅宗秘诀。发心人能如是住心,则悟不远矣。祖师云:与么时,谓之佛未生时。又谓之居顶,贵重无比。一日中能有数小时如此住心,始合法。自有发机因缘,不必要人指导。祖师云:但能与么时,不愁不彻悟。此属心法秘要,可力行之。

某君不知即心是佛,而谓观心未仗佛力,恐难生西,随他去持名可也。先德云:菩萨初发心(即观心),诸佛即摄入净土去了。(此句要牢记。)世人重持名,而轻观心,或分为两事,抑何可笑!编校宜少,观心宜勤(随处可观,不只限于静坐。一味观去,不必多看书籍),以悟为期,决不相赚。

书十八

三十七年数函节录

 

弟一味求多闻,不努力观心,去佛法太远。迅速回头,犹未为晚!最可笑者,问见性后如何?此诵文而不知义。夫见性成佛,常语也,弟全不知,何也?言见性,即成佛矣。佛者智也,菩提也。永嘉语,即智成之相。欲得智成,必须观心,汝不观心,而但诵其语,岂不可笑?学法应有大志操行,何必问人见性,只形顽懦。 弟之病:第一自用。第二想开杂货店。(欲集佛法,成一验方新编,果可如此,前人早为之矣。)第三不用功。今劝从容观心两三个月,看有瘥否?不然,难医。用功时,须要一切事都放下,放下才能观心。不必看书,反乱人心。日日做调伏工夫,心念澄清,智慧便生,此为入理方便,不可以其少而忽之。观心者,心是净土,观之即是信愿行,即生净土矣,心是真如佛性,即土也。故发心为第一义念佛法门。成都来请,不久出门,又有数月之游。(春二月二十日)

弟宜悉心修发心法,此关不通,猝难入门。此法一往观心,万事万缘一齐放下,久久自然入手。勿将迎,勿索效。‘心空及第归’,思之思之。弟好在文字上推求,不在心念上观察,入理稍难。只要一念回机,又有何难?春暮多雨,善自调护。

吾于廿四抵省(指四川省会成都),开讲楞严,用正脉疏。此经唐人疏已亡尽,惟宗镜录中略见一二,此外皆宋元诸师所作。明僧依违其间,俱未善。惟交光师著正脉疏将旧说一概驳尽,不惟明人不及,宋元诸师皆不能望其项背。因此师是学华严者,解此经为入华严方便,所以卓绝。弟问有无记录,有即寄来。无则不必悬望。又问阅何书最好,圆悟心要最好,后当寄赠一部,此次印书(指出版《佛法要领》一书),累弟太甚。印书事完,弘法之愿已了,以后专望从容修法,勿间勿断。观心与养身是一义,彻悟则诸病自愈。(四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