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莲池大师:自警七条

原文录自《云栖大师遗稿·自警》

湛然 注

 

未被观测到的业力在掌控你的人生,

其结果必然是六道轮回;

若是做到愿力当权,

其结果则必然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够有所作为。)人生苦短,世事茫茫,能成就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智慧抉择,以及对这一抉择的执行和坚持。有所为者,大事也;有所不为者,琐事也。对于念佛人来说,当以一心不乱为大事,余者皆琐事;若是已经达到一心不乱,则当修念佛三昧,以明心见性为大事,余者皆琐事。莲池大师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我等务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照大师的自警七条,规约出自己的自警七条,朝夕恪守,一心正念

〔自警〕自我警诫。莲池大师在这自我警诫的七条中,明确规定了哪些事情不可做,以保持一心正念。

现将莲池大师之《自警》一文,注释如下: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衰残,奚啻惜分,一弹指顷,毋杂用心。】

古人说:‘大禹是圣人,都要惜寸阴,我辈则应当惜分阴才是。’我如今年迈体衰,岂但要惜分阴,就是一弹指顷,也不可杂用心啊!

〔先民有言〕晋朝名将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我辈当惜分阴。”〔寸阴〕短暂的光阴。语出《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光阴〕时间。〔尺之璧〕直径一尺之璧玉。〔璧玉〕上等美玉。〔奚啻,xī chì〕何止;岂但。

【“毋杂用心”者,谓本参正念外,才起一念杂想,即便扫除,摄归正念,不可时刻延捱。】

所谓“不可杂用心”,这是说除本参正念外,才起一念杂想,便要立即扫除,摄归正念,不可有片刻的拖延。

〔本参正念〕莲池大师是通过参究来修念佛三昧,所以本参正念即是“阿弥陀佛”。莲池大师云:“提话头,是宗门发悟最紧切工夫。修净土人,即以一声佛号做个话头,此妙法也。”又云:“今当於妄想纷飞时,只轻轻举佛(佛号)一声,即住了,看他是谁念佛?久之念起(妄念若起),又如是举,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着。”(《云栖净土汇语》)关于参究念佛和念佛三昧,详见《参究念佛》《念佛三昧摸象记精解》

【今略开七事,真为生死出家,直欲一生了办,务力守之,时时自警。】

今略举七事,真为生死而出家,直欲一生了办大事者,务必尽力守之,时时自警。

【一、不得畜资财,造房屋,买田地,置一切精致好物。即经像等传自太古,出自名家,皆勿留恋,一心正念。】

一、不得畜积资财,建造房屋,购买田地,办置一切精美的物品。就是传自太古的经像等,即便出自名家,也都不得留恋,一心正念。

〔一心正念〕莲池大师云:“有志于学者,只是一个正念,常在胸中。逢静时也如此,逢闹时也如此,凭他静闹变迁,而我者(同“这”)个念头,断然无有移易。如是方无间断,谓之善做工夫也。岂不见古人道:智者除心,愚者除境。如必嫌喧取静,则境界恐无有静之时,亦无有静之处。夫求静者,莫如深山之中。然深山静矣,而樵斧闻于隔云,牧笛鸣于斜照,则耳畔又安能静也?然樵斧牧笛,或可使屏绝之,使不交于吾耳;至于清宵而猿啼虎啸,白昼而鹊噪鸦鸣,又安能静耶?然猿啼虎啸,鹊噪鸦鸣,或可驱逐之,使不交于吾耳。至于狂风起而万窍怒号,迅雷发而千山震撼,则此时嫌喧取寂者,将屏绝之耶?驱逐之耶?以此推之,境界決无有静之时也,决无有静之处也。学人但患志不猛烈耳!存一猛烈之志,则何之而不可?”(《云栖法汇》)

【二、不得作种种非紧要福缘事,姑俟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今且权置万行门,一心正念。】

二、不得作种种不紧要的福缘之事,姑且待他日大事已明,再作未晚。现今权且搁置万行门,一心正念。

〔大事〕这里指明心见性。对尚未达到一心不乱的念佛人而言,念佛一心不乱则是了生死之头等大事。〔万行门〕“万行”,一切之行法。“门”者,入出义也。沩山灵祐禅师云:“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

【三、不得于好色好味等起贪爱心,于好言赞誉我者,起贪爱心。不得于恶色恶味等起瞋恼心,于恶言讥毁我者,骂辱我者,种种拂逆我者,起瞋恼心。乃至过去未来事,或顺或违,皆悉屏绝,坚壁固守,一心正念。】

三、不得于妙色美味等起贪爱心,于好言赞誉我者,起贪爱心。不得于恶色坏味等起瞋恼心,于恶言讥毁我者,骂辱我者,种种拂逆我者,起瞋恼心。乃至过去未来之事,或顺或违,都要全部屏弃断绝,不起爱憎取舍之心,坚壁固守,一心正念。

〔坚壁〕坚固壁垒。

【四、不得吟作诗文,书写真草题帖对联,修饰尺牍,泛览外书,议论他人得失长短,乃至教凭臆见,而高心著述,禅未悟彻,而妄意拈评。缄口结舌,一心正念。】

四、不得吟诗作文,书写楷书(真书)、草书之题帖对联,以及修饰书信(尺牍),翻阅外书。不得议论他人得失长短,乃至仅凭个人的私见,而自以为是地(高心)著述。参禅尚未悟彻,不得妄意拈古评唱。应当缄口结舌,一心正念。

〔修饰尺牍〕修改润饰书信之文辞,使其完美。〔外书〕佛之教典为内典,此外之书皆称外书。〔臆见〕个人的私见。〔拈评〕拈古评唱。“拈古”,拈出古则公案以点化参禅之学人;“评唱”,品评提倡古人之说。

【五、不得交结亲朋,应赴请召,游山玩景,杂话间(闲)谈。凡种种世谛中事,除理所当为,决不可已者,余悉休罢,一心正念。】

五、不得去交结亲朋好友,参加请召等应酬活动,游山玩景,杂话闲谈。凡是种种世间事,除理所当为而决不可推辞者,其余一概免去,一心正念。

【六、不得贪著放逸,恣纵睡眠。大事未明,提劳忍苦,一心正念。】

六、不得贪著放纵逸乐,恣任睡眠。大事未明,必须勤劳忍苦,一心正念。

【七、不得与世人竞才竞能,争名争势,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诳称知识,妄自尊高。惟应执卑守愚,终身居学地,而自锻炼,常精当进,一心正念。】

七、不得与世人竞赛才能,争名争势,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诳称自己是善知识,妄自尊高。只应当执卑守愚,终身居于学人的地位,而自锻炼,精进不已,一心正念。

〔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自己未得圣法,而言已得;未证道果,而言已证。

 

 

参考阅读:

莲池大师:警众

莲池大师:一笔勾

莲池大师塔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