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摄心念佛

湛然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问:什么是摄心念佛?

答:答:摄心是令心专注于一境,不散乱不昏沉。所以摄心念佛就是一心念佛。印光大师开示道:“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印光法师文钞·复刘观善居士书一》) 印光大师又开示道:“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印光法师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印光大师开示道:“诸大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佛道乎哉!”(《净土五经重刊序》)

〔净土五经〕净土三经之外,加《普贤菩萨行愿品》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合称为净土五经。〔净土三经〕净土宗所依据的三部经典:《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和《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又开示道:“如子忆母忆世尊(阿弥陀佛),直下即蒙恩。因心果觉两相契,立刻返本还源,都摄六根妙难论。”(《大势至菩萨赞》)

〔因心〕因地之心,这里是指众生的忆佛之心。〔因地、果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圆满成佛,即称果地。〔果觉〕果地之觉,这里是指阿弥陀佛之圆满大觉。

所以,念佛人必须摄心念佛(一心念佛),以确保做到临终十念相续,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对此,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和善导大师、永明大师都有明确地开示。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是证果之圣人,善导大师和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他们的话是圣言量

〔圣言量〕这是圣人所说,正确无误,定可信受。例如,佛菩萨在经论中的言教,是圣言量。又例如,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大师和永明大师、以及证道的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是圣人,他们的言教是圣言量。

 

昙鸾大师开示道(详见《昙鸾大师净土教法》

 

无他心间杂,心心相次(相继),乃至十念,名为十念相续。

临终十念相续,便得往生。

 

 

道绰大师开示道(详见《道绰大师净土教法》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大师开示道(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

 

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下至临终相续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相续即生〕临命终时只要做到念佛之念相续(不被妄念间断),即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便蒙佛接引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感应道交〕众生之感与阿弥陀佛之应,相互交通。〔念念相续〕佛号彼此之间不被妄念间断,但可以有时间间隔。〔下至十念〕这里所说的“下至十念”,结合善导大师上面开示的“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来看,明显地知道,这是“上尽一形(一生)念念相续,下至临终十念相续的省略说法,因为善导大师已经清楚地说过:“念念相续,毕命为期。”“念念相续,毕命为期”,正是为了使念念相续,积习成性,以确保临终十念相续若是平时虽然念佛而临终没有念佛,或者临终虽然念佛而是散心念佛,这都不是“念念相续,毕命为期”。所以,“下至十念”的意思是“下至临终相续的十念”。这种精要表述的修辞法,在古文中比比皆是。因此“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意思即是:临终十念,相续即生。〔十念〕念十句佛号。〔念念相续,积习成性〕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令念念相续成为本能。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他的话就是阿弥陀佛的话。怎样能够往生,当然是以他的话为凭据,这是圣言量。念佛人务必铭刻在心,信而更信,凭而尤凭。

 

按:在善导大师时代,经过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和善导大师这三代祖师的教化,临终十念相续是往生的条件,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当时念佛人的共识,也是当时念佛人的起码常识。因此“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意思明显地是:临终十念,相续即生。除非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或者别有用心的谤法恶人,否则绝不至于把“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曲解成“平时散心念佛十句即得往生”。所以善导大师采用了“下至十念”的精要表述,使整个句子简洁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便于记诵。况且善导大师明明讲清楚:“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策励自己、约束自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永享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若是“平时散心念佛十句即得往生”,又何须“念念相续,毕命为期”?又何须“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所以慧净、净宗等人将“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曲解成“平时散心念佛十句即得往生”(于是大肆鼓吹“称名必生”),是完全错误的。

 

阿弥陀佛再来的永明大师开示道《万善同归集》

 

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如要临终十念成就(如果要成就临终十念相续),但预办津梁(就要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合集功德,回向此时(回向临终之时),念念不亏(念念相续),即无虑矣。

 

〔临终十念成就〕成就临终十念相续。(详见《临终十念,相续即生》一文)〔但预办津梁〕就要预先做好充分准备。“津梁”:渡口和桥梁。“预办津梁”就是预先做好充分准备。

 

释迦摩尼佛开示道《佛说无量寿经》

 

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

 

 

参考阅读:

净宗参究念佛

怎样能够往生

往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