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王阳明:知行合一

 

王守仁(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创出‘知行合一”的学说,在北京城里广收弟子,大讲学问名声越来越响,他的‘知行合一’之教渐渐传播天下。老友顾磷当然也知道了这事,早就想找机会和王守仁仔细探讨一番学问。可惜身不由己,始终没有碰面的机会。这次顾磷因事进京,就抓住机会跑来和王守仁见一面,叙叙旧。

〔王守仁(1472-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

故友相逢欣喜异常,王守仁赶紧烫了壶酒,备了一桌简单的菜肴给顾磷接风洗尘。喝了两杯酒,说了些闲话,两个人渐渐把话题扯到学问上头来了。顾磷笑指王守仁说:“自从京师一别多年没见,想不到你的学问越做越好,名声越来越响,已是一代宗师,可以和娄一斋、陈献章相提并论了。可惜我这些年都被困在官场,整天操心劳神,竟没时间钻研学问。”

听了这话王守仁立刻说:“东桥这话可不对!咱们所说的学问其实是孔夫子的‘克己’功夫,这套功夫是随时随处都可以做的。尤其做官的人责备重大每每要以良知判断是非,又要护善去恶,若能把处理公务看成克己功夫认真去做,肯定比一般人收获更大。”

王守仁的说法很新奇,顾磷笑着问:“当官的人该怎么做学问?

王守仁略想了想:“你看,审案的官员牵涉是非曲直,一句话说错,一件事办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官员们不但要公正清廉,还要冷静沉稳不能因为案子复杂就起怒心,不能因为原告或被告会拍马屁就起喜心,不能因为原告或被告走了后门就刻意重办人家,不能因为原告或被告哀告乞怜就忽视了法律,不能因为自己事忙就随意乱判案子,不能因为怕别人说他判案不公,或者希望老百姓赞一声‘青天大老爷’,就依大众的意思去判案。上述种种都是私念,这些私心杂念都藏在这个当官的心里,别人不知道,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如果这个官员能认真下一番良知功夫,把这些私心邪念克制掉,这不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道理吗?格的什么‘物’?就是日常工作、日常事务致的什么知’当然就提炼良知呀。”

王守仁这番话说得极好!由此推之,做官的人可以在处理公务时提炼良知,生意人可以在买卖之中提炼良知,工匠艺人可以在做手艺时提炼良知,农夫可以在种田时提炼良知,学生可以在学习功课时提炼良知。由此推之,世上的人随时、随处、随事都可以提炼良知。

“这就是你平时讲的‘知行一’的境界吧?

听顾磷动问,王守仁坦然答道:知行一,本该如此。”顾磷笑道:“你那个‘知行合一’的道理我早听人说了,可在我想来,这个道理未必讲得通。”

这些年王守仁宣讲“知行合一”之道,常有人来找他辩论,现在顾磷也这么说,王守仁丝毫不觉得奇怪,只是笑道:“你说说怎么讲不通?

顾磷略想了想:请问:有这么一个人,他嘴里整天说‘孝顺’,说得天花乱坠,可是回到家里却根本不孝敬父母,这样的人是有的吧?单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知’和‘行’根本就是两回事,你说对不对?顾磷是个大才子,他说的道理一般人驳不倒。

可王守仁经过龙场悟道之后,这些年一直苦学深思,于“知行合一”四个字已经彻底领悟,再无疑问,马上说道:“你说的这个人,我只送他八个字,叫作‘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守仁说出的这八个字,是他自己苦苦求索,吃了很多苦头才慢慢领悟到的。可顾磷没有这样的经历,对这八个字也就无从理解,忙问:这八个字究竟何解?

王守仁微笑道:“我说的知行合一,这个知是‘良知’这个行,就是‘践行良知’。你刚才举的是个‘孝’的例子,这孝是个‘良知’没有错你刚才说的那个人,他嘴里总谈一个‘孝’字,可真正到了父母面前却不能尽孝,因为他嘴里所说的并不是心中所想这个人对别人说‘孝顺’, 不是他想孝敬父母,而是用这些话骗人,让别人以为他是个孝子,得到别人的敬意和信任,然后从这上头捞取好处。其实他自里并没有产生‘孝’这个良知良知没有产生,怎么去践行呢?当然就没有行动了,这叫‘知而不行 ’。为什么此人心里没有产生‘孝亲’这个良知呢?因为孝只是一个‘亲情’,偏偏他心里对父母并没有生出亲情来,他从根子上就不知道什么是‘孝’,这叫‘只是未知’。”

王守仁这话很有道理,顾磷却还有疑问:“一个人嘴里说‘孝顺’心里却没有亲情,这我倒能相信。只是这个人为何会如此心口不一?又是一件怪事了。

王守仁摆了摆手:“一点也不怪!此人心口不一,口是心非只因为他心里的良知已被私欲隔断,被邪念蒙蔽。你以为这个人完全不知道‘孝’为何物吗?也不是!他心里自有良知,知道‘孝”是什么,可他的私欲邪太重,‘孝亲’这种良知已经被私欲蒙蔽,以致‘知而不行了’。这样的人很多,也不止一个‘孝亲’的问题。比如,官员嘴里说要廉洁,底下却在贪污,不是他不知道廉洁,而是他人太软弱,邪念太强,硬把‘应该廉洁’这个良知给遮蔽了;商人说要诚信底下却在欺诈,不是他不知道诚信的重要性,而是他私欲太强,太喜欢银子,把‘应该诚信’这个良知给蒙昧了。良知一蒙昧,做人做事必然口不对心,自欺欺人。如此看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实在是世人身上一个顽疾,多少人病入膏肓,却还在讳疾忌医呢!”

王守仁么一解释,顾磷也听懂了,可紧接着又生出一个疑问来:“如今世道恶浊,贪婪腐败之辈比比皆是,要按你说的,这些人都是自己蒙昧了良知,任由私欲横行,才堕落至此。我想问你,一个人若是良心不被蒙蔽,纯而又纯,会是什么样子?

顾磷这一问却不好回答。王守仁想了一会儿才说:一个人的良知未被蒙蔽,纯而又纯,那他必然是心里有个良知,立刻就去践行,没有丝毫犹豫。打个比方说,一个人知道疼,必是身上有地方疼了知道冷,必是身子已经觉得冷了;觉得饿,必是因为已经饿了。这些疼痛、寒冷、饥饿都是人的本能。在这上头没有私欲隔断,没有邪念蒙蔽,所以在这些事上‘知行合一’做得最明白最透彻。一觉得疼,就赶紧躲闪:一觉得冷,就赶紧添衣;一觉得饿,就赶紧找东西吃在这些事上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无法分开。同样,一个人知道孝.必是先有了与父母之间的亲情知道悌,必是先有了与兄长之间的亲情。若没有与父母的亲情,说一百个‘孝’字也是假的;没有与兄长之间的亲情,说一百个‘悌’字也是假的。所以说,我们只要说一个‘知’,就已经有‘行’的内容在里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这两点是分不开的。若有人心口不一,嘴上说‘良知’,却不见他行动说明他嘴上说的是假话,心里的良知其实已被蒙蔽。良知一蒙蔽,就成了‘不知’,没有良知指引,践行也成了‘难行’,两个全误了,等于什么也没有做。究其病根,还在于良知被蒙蔽,所以说这个人知而不行,‘只是没找到良知’。”

听了这些解释,顾磷心服口服。半晌问道:‘这‘知而不行’的毛病怎么治呢? "

王守仁微笑道:“病根已经找到,病就好治了。‘知而不行’的病根就是良知被私欲蒙蔽,只要把良知提炼出来,病也就治好了。”

顾磷是个大才子,也是个好官,他心里的良知倒没被蒙蔽得很厉害,听了这话连连点头。又想了想,忽然问道:“既然知与行本是合一的,那古人为什么又把‘知’和‘行’分成两件事来说?”

王守仁略一沉吟,随即说道:“在我想来,古人这样说,其实是为了救人。因为世上有这么一种糊涂固执的人,糊里糊涂得只知道凭空想象,却不肯实践,对这种人,不得不强调一个‘行’,让他们赶紧出来做事,不要在家里空想;又有一种人,莽撞得很,根本不动脑子,只管无头苍蝇一样乱碰,对这种人,就要强调一个‘知’字,劝他深思熟虑之后再做事,免得一上手就把事办错了。在古人想来,把‘知’和‘行’分成两件事,对只知道‘求知’却没有行动的人,劝他多行动起来;对只知道闷着头干事却不肯学习知识的人,劝他多动动脑子这是个治病救人的办法。

 

 

参考阅读:

王阳明: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