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修心诀述要

湛然

照查。

任运寂知。

无念,觉知那个无念。

 

一、心觉是佛

二、顿悟渐修

三、如何顿悟

四、如何渐修

五、定慧等持

    (一)定慧之顿门

    (二)定慧之渐门

    (三)由渐而入顿

六、再三叮咛

 

《修心诀》一书(详见《修心诀精解》),乃修心之秘籍,出世之宝筏。为了便于阅读,特用白话述其要义,这也可以作为研习《修心诀》之台阶。

修心诀”的意思是:修心的要诀。核心是讲解,为什么要修心,以及怎样来修心。其宗旨是:顿悟渐修,定慧等持。

 

心之作用,无比重要!

《心字偈》云:“三点如星现,一钩似月斜;披毛(畜生)从此出,作佛也由他。”

憨山大师云:“佛说: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言三界上者,乃出世四圣,谓佛、菩萨、声闻、缘觉也。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谓天、人、修罗三善道,及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也。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梦游集·示徐清之》)

《佛说五苦章句经》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

通常,在经论中,自性是体,心为其用。而在《修心诀》中,体用不分,所以“心”既是众生之本体(主人公),也包含其用。

 

《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

〔若离妄想〕离妄想有三个层次:粗念灭,细念灭,乃至微细念灭。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修心诀》中所说的无念,即是粗念和细念均息。〔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一切智〕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自然智〕不假功用,自然而生之智。〔无碍智〕自在无碍的智慧,即佛的智慧。

华严经》又云:“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即教彼众生修习圣道令离妄想;离妄想已,证得如来无量智慧,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华严经(八十卷)·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

所以,佛法修行的核心就是离妄想,依次息灭粗念、细念、乃至微细念,这也是如来所教之圣道圭峰大师云:“故虽备修万行(因此,虽然尽修各种各样的行),唯以无念为宗。”(《禅源诸诠集都序》)佛言:“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佛藏经》

〔宗〕主要的目的和意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一、心觉是佛

三界之中,众苦熬煎,身热心恼,犹如处于熊熊大火正在焚烧的住宅之中,难道你还愿意忍耐逗留,甘心蒙受了了无期的痛苦吗?欲要出离三界而免除生死轮回,最好不过是求作佛,若要求作佛,关键是改变自心。心是本体(主人公),色身只不过是心之住宅。

自心迷,是众生;自心觉,即是佛。所以,出离三界而免除生死轮回,作菩萨,成佛,都是通过修心,由迷转觉来实现。

〔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者是六凡,后四者是四圣。

如果不修自心,令其觉悟,而是向外求索,纵经尘劫,烧身炼臂,敲骨出髓,刺血写经,长坐不卧(俗称不倒单),日仅一食,乃至转读一大藏教,修种种苦行,皆如蒸沙作饭,不过是增加自己的辛劳而已。

〔尘劫〕尘点劫的简称。〔尘点劫〕即“三千尘点劫”: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为墨,每经一三千大千世界便下一点,墨完了,而所经过的世界又全部碎为微尘,再以每一微尘当作一劫来计算,这是历时非常久远的比喻。〔不倒单〕夜间不睡觉,结跏趺坐,或念佛,或参禅,或看话头,盘踞终日,不分昼夜。〔日仅一食〕每日只在午前食一餐。〔卯斋〕每日只在卯时(早晨六点)食一餐。

你只要识得自心,多如恒河沙的法门,以及无量妙义,皆不求而得。

二、顿悟渐修

顿悟渐修,就是首先顿然体悟到是主人公的那个心,然后通过渐修令心由迷转觉。

凡夫迷时,以四大为身,妄想为心,误认这个身心就是自己,而不知道真正的主人公。顿悟,就是要找到那个主人公。之所以称为顿悟,是因为体认到那个主人公就在一瞬间,顿然悟明:啊!这就是主人公,这才是我。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色身是由四大合成,死时四大分离。

虽然找到了主人公,但他处于迷的状态,所以要通过渐修将其由迷转觉,其过程是:先由不觉而始觉,再由频频地小觉,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而至究竟觉。祖师大德常用月亮来譬喻:月黑天(没有月光时)是不觉,一线新月出现,这是始觉的开始,随着修道的进展,月亮逐渐转盈,愈趋圆满,当成为满月的时候,即是究竟觉而成佛。

三、如何顿悟

《五灯会元》记载:祖(达摩祖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慧可)说法,秖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性(慧可用了种种讲说来回答什么是心性),曾未契理。祖秖遮其非(达摩祖师只说这不是心性),不为说无念心体(而不给他说无念时所呈现的心体即是心性)。可忽曰:‘我已息诸缘(我已止息所有的缘虑,即处于无念)。’祖曰:‘莫成断灭去否(莫不是昏过去)?’可曰:‘不成断灭(没有昏过去,了了分明)。’祖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这时你所体悟到的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的空寂之知,就是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

〔心性〕心体。性者,体也。心体,即自性。自性乃心之体,心为其用。〔秖(zhǐ)〕古同“祇”,仅仅。〔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外,止息一切攀缘;内,心不起念;心,要如墙壁一般,万法莫入(尘境不能令其起心动念);这样,可以入道。〔空寂之知〕亦名灵知。〔灵知〕禅修中,当念头消亡,而又了了分明时。这个了了分明,即是空寂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那个“知”,而称之为灵知。

 

体悟到空寂之知,禅林称之为“见性”,亦名“自见本来面目”。憨山大师云:“夜气清明,摄心端坐,返观内照,寂然不昧处,自见本来面目。”(《梦游集·示陈生资甫》)

〔寂然不昧〕寂然,即一念不生;不昧,即了了分明。

 

《修心诀》说:

《修心诀》作者知纳国师曰:“见性有多条途径,现在给你指一条,令你返本还源(找到主人公)。你还听见鸦鸣鹊噪之声么(鸦鸣鹊噪这是古时寺庙里常见的情形)?”学人答曰:“听见。”师问曰:“你返闻你那个能够听见的闻性。现在还有许多声音吗?”学人答曰:“到这里,一切声、一切分别,皆不可得。”师曰:“奇哉!奇哉!这是观音菩萨入理之门(返闻自性)。我更问你,你说道:‘到这里一切声音、一切分别,皆不可得。’既不可得,那时候莫不是虚空么?”学人答曰:“元来不空,明明不昧。”师问曰:“如何是这不空之体?”学人答曰:“也无相貌,言之不可及。”师曰:“体认到这空寂之知,就是见性(找到了主人公),更不要再有任何怀疑也。”

师曰:“悟此(空寂之知)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六道)而长劫轮回。”

〔坐一如〕“坐”:坚守。“一如”: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坐一如”:坚守一如。就具体行持来说,就是:善恶都莫思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四、如何渐修

渐修,就是守此空寂之知,以净除妄想,先保后任,直至无为。《修心诀》云:“故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念起不续:不让它相续成想)。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妄亦不起,不照而照),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

〔保任〕保护和任运,这是见性后除习的两个阶段。“保护”,就是尽力照顾圣胎(无念心体)使祂不受伤害;“任运”,就是圣胎成长后,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于是随顺境缘而自然运作,在顺逆境缘中进一步的磨炼,以成就四忍。以戒毒为喻,最初阶段是远离一切毒品,这是保。当毒瘾已经完全戒掉,就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做到即便毒品唾手可得,也不动心。〔四忍〕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柔顺忍,是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而自然能忍,此时之心,柔和善顺;无生忍,是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寂灭忍,是果位圣人,彻证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

〔悟后牧牛行〕大慧禅师云:昔沩山问懒安:‘汝十二时中,当何所务?(二十四小时中,你在做什么?)安云:‘牧牛。’山云:‘汝作么生牧?(你怎样牧?)安云:‘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只要牛一离开正道,就猛拉鼻绳拽回来。意思是:只要妄念一起,就抖擞精神提起话头。)山云:‘子(您)真牧牛也!(您真正在牧心牛啊!)学道人制(制止)恶念(由于妄念十分可恶,故大慧称之为恶念),当如懒安之牧牛,则久久自纯熟矣(妄念不起)。”(《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若能这样念念修习(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不忘照顾定慧等持(如何定慧等持,详见下章),则爱、恶之心自然淡薄,慈悲和智慧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烦恼尽时,生死即了。若微细流注(微细念)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能够现千百亿化身于十方国中,赴感应机,似月现九霄,影分万水,应用无穷,度有缘众生,快乐无忧,名之为大觉世尊(佛)

〔恶〕讨厌;憎恶。〔慈悲和智慧〕这是佛菩萨所必备的二种德性,也叫做“悲智二门”。智是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是下化众生,属于利他。〔微细流注〕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即微细念,为阿赖耶识之相。〔似月现九霄,影分万水〕就像明月高挂天空,其影遍布万水。〔九霄〕天空的最高处。

 

问:怎样做到“念起不续”?

答:当“向一念未萌前究”的功夫深了,妄念若起,就能够立即察觉;再将“究”稍微加力,妄念自息。圭峰大师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

〔向一念未萌前究〕详见《参禅法要》

五、定慧等持

〔定慧等持〕寂知即是定慧等持。寂是定,知是慧。达摩祖师《绝观论》云:“心性寂灭为定,常解寂灭为慧。”这是说:当心性处于寂灭(无念)的状态,称之为定;了了常知此时心性是处于寂灭状态,称之为慧。(通俗地说,无念是定,觉知到那个无念是慧。)所以,定是寂,慧是知。定是体,慧是体之用。定慧等持,就是寂知

〔寂知〕无念(寂),而且觉知到那个无念(知),如珠吐光,还照珠体。寂(譬如珠体)是体,知(譬如珠光)是体之用。

此空寂之灵知,又常常称之为“照”,定慧等持即是寂而照,照而寂。大愚法师云:“寂(无念)(觉知到那个无念)照寂,切忌用力(不假造作,任运自在地寂照),成佛作祖,无他秘密。”《圆觉经》中,佛言:“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这里,清净觉相是定,圆照是慧,圆照清净觉相即是定慧等持。

〔本起因地〕佛当初在因地时。〔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

 

定慧等持有二门:任运门和对治门。前者是顿门,后者是渐门。

随时随地保持“寂知”的状态(任运寂知),这是顿门(任运门)。如果还做不到任运寂知,而是昏沉、散乱,就要先以渐门(对治门)来对治昏散,逐渐做到能够随时随地保持“寂知”的状态(任运寂知),直至无功用行。

〔昏散〕昏沉、散乱(妄念纷飞)。〔无功用行〕无须强制身口意,在自然状态下,任运自如地修行,称之为无功用行。

(一)定慧之顿门

定慧等持之顿门(任运门):任运寂知。

通达之人分上,定慧等持之义,是不落功用,原本无为,更无特定的地点和时节(即《六祖坛经》中所说的不入不出之大定,详见《六祖坛经精解》之“机缘品第七”)。见色闻声时是这个样(寂知),著衣吃饭时是这个样(寂知),屙屎送尿时是这个样(寂知),对人交谈时是这个样(寂知),乃至行住坐卧,或语或默,或喜或怒,一切时中,都是这个样(寂知)。就像无人之舟漂泊在大海上,随着浪头之高下而高下一样,又如溪水绕山而行,随着地势的曲直而曲直一样,并不因为境缘而起心动念(任随境缘,始终保持寂知)

今日腾腾任运,明日任运腾腾,随顺众缘,无障无碍。于善于恶,不断不修,朴实正直无有谄伪,视听寻常(不起分别)。这样一来,不与一尘作对,何劳遣荡烦恼之功?无有一念生情,故不须假借忘缘之力。

〔腾腾〕不停地翻腾滚动。〔忘缘〕亡缘,即外息诸缘。

(二)定慧之渐门

定慧等持之渐门(对治门):对治昏散。

如果业障浓厚、习气深重,观力下劣而心浮识扬,无明之力大,般若之力小,于善恶境界,未免被动静二相互换,心不能处之泰然者,那就不可没有亡缘遣荡之功夫也。如古德云:“六根摄境,心不跟随攀缘谓之定;心境俱空,照鉴无惑谓之慧。”

〔动静二相〕事物所具有之二种相状。动,事件发生、进行;静,事件结束、止息。〔被动静互换〕这是说心随境转。

若是掉举(心念散乱)炽盛,则应当先以定门来举理摄散,使心不随缘,契乎本寂;若是昏沉特别多,则应当以慧门来择法观空,照鉴无惑,契乎本知。这样,以定来对治乱想(掉举),以慧来对治无记(昏沉)

〔择法〕简别(甄别)诸法之真伪,取真舍伪,而趣入菩提。〔观空〕观察诸法体空的道理。

(三)由渐而入顿

〔由渐而入顿〕由对治门(渐门)而入任运门(顿门)。

对于一般人而言,见性后很难一开始就做到任运寂知,时时陷入昏沉或散乱。这就须要做对治昏散的功夫。日久功深,当动静之相消亡,则对治之功不必再用。于是对境而念念归宗,遇缘而心心契道,任运而定慧双修,方为无事人。若如是,则真可谓定慧等持啊!

六、再三叮咛

愿诸修道之人,仔细体味以上我所说的,更不要怀疑,自生退屈。若具大丈夫之志求无上菩提者,舍此顿悟渐修、定慧等持之途径何以成就?切莫执著于文句,而应当了悟文句所指示之真义,一一归就自己,契合本性,则无师之智自然现前,天真之理了然不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无师之智〕无师而独自觉悟的佛智。〔慧身〕无漏智慧之身。

而此妙旨,虽然是人人有份,若非夙植般若种智、大乘根器者,则不能一念而生正信。岂止不信,还会加以诽谤,反招无间地狱之恶报者,处处皆有。虽然他们并不信受,但是一经于耳,暂时结缘,其功德亦不可称量。如永明延寿大师《唯心诀》云:“闻而不信,尚结佛种之因,学而不成,犹益人天之福,不失成佛之正因。”何况闻而信,学而成,守护不忘者,其功德岂能度量啊!

〔不能一念而生正信〕这里的“一念”是说别无他想。

追念自己过去轮回之业,不知有几千大劫。沉沦黑暗之中,入无间地狱,受种种苦,又不知有多久!而欲求佛道时,却不逢善友,以致长劫沉沦,冥冥无觉,造诸恶业。这些情景,时时想起,不觉长叹!哪里可以放缓修持,再受前殃呢?又不知谁能再使我重值人生,为万物之灵,不昧修真之路?实在说来,这样的机会,犹如盲龟钻木孔,微草投针眼。而我却有此机会,这是多么庆幸!多么庆幸啊!

〔盲龟遇木〕为了说明暂得人身的机会极为难得。佛讲了一个譬喻:譬如大地皆成大海,有一只寿命长达无量劫的瞎眼乌龟,每百年才从海里探头出水面一次。而海上有一块木板,板上有一个孔,随风逐浪四处漂流。瞎眼乌龟要一百年才探头出水一次,想要遇到这块木板,已经是机会渺茫,更何况还要由木板的孔中探头而出?而众生想要暂得人身的机会,更难於此。〔纤芥投针〕投掷极其微细的小草,要它穿过针眼。这也是譬喻暂得人身之难。芥:小草。

我现在若自生退屈,或生懈怠,而总想以后再说。要是顷刻丧命,退堕恶趣,受诸苦痛之时,虽欲愿闻一句佛法,信解受持,以免辛酸,哪里能够呢?及到病重将死,再要后悔,也没用了!

愿诸修道之人,不要放纵逸乐,不要贪财好色,一定要如同扑灭头上大火那样紧迫,念念修习,不忘照顾功夫。无常迅速,身如朝露,命若夕阳。今日虽存,明日难保,切须在意!切须在意!

〔不忘照顾功夫〕临境遇缘,都要照顾功夫,勿令走失。〔苦轮〕生死之苦果轮转不止,故云轮。

且凭世间有为之善,亦可免三恶道之苦轮,于天上人间,得殊胜果报,受诸快乐,何况此最上乘甚深法门,暂时生信,所成功德,不可以比喻说其少量。

如经云:“若人以三千大千世间七宝,布施供养你所在世界的众生,皆得充满;又教化你所在世界的一切众生,使他们证得阿罗汉果。这样无量无边的功德,都不如一食之顷,正思此法所获功德。”因此知道我这一法门,最尊最贵,其它功德都远比不上。故经云:“一念(一其念)净心是道场,胜过建造恒河沙数之七宝塔,因为宝塔毕竟会碎为尘埃,而一念(一其念)净心将会证得正觉。”

愿诸修道之人,细细研味此语,务必在意。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今若不修,万劫遭殃,今若勉力强修难修之行,逐渐深入,便不困难,而功行自然增进。

可叹啊!今时之人,饥逢御膳,却不知道下口;病遇医王,却不知道服药。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说啊!

而且,世间有为之事,其状可见,其功可验,人做成功一事,便叹为希有。我此心宗,无形可观,无状可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天魔外道毁谤无门,帝释诸天和梵天诸天称赞不及,何况凡夫浅识之流的种种言论,能够与它相类似吗?

〔心宗〕佛心宗的简称,亦即禅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若用言语表述,道就断掉了;用心思去推理、想像,道就灭掉了。此语出自《璎珞经》,意思是:究竟的真理离名绝相,不可以言说及,不可以缘虑知,非情量之所能测也。〔心行〕起心动念。《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云:“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观如来。”〔真际〕真如实际之略称。断绝相对差别之相,呈现平等一如之理体。〔法性〕诸法的本体,即诸法实相。

悲哀啊!井底之蛙哪里知道沧海之辽阔,野干怎么能够作狮子之吼呢?故知末法世中闻此法门,生希有想而信解受持者,已于无量劫中承事诸圣,植诸善根,深结般若正因,是最上根性也。故《金刚经》云:“于此章句,能生信心者,当知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又云:“(此经)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野干〕狐之一种,比喻修行未臻成熟而妄说真理者。〔狮子吼〕佛陀说法,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慑伏,好像狮子一吼,百兽降伏一样。

愿诸求道之人,莫生怯懦,须发勇猛之心。宿劫善因,未可知也。若不信自己因缘殊胜,而甘为下劣,生艰难险阻之想,今不修之,则纵有宿世善根,今断之故,于是惧其难行而止步不前,便离菩提道辗转远矣。

〔宿劫善因,未可知也〕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福德深厚之上等根性呢?就像一位天才型的拳击选手,自己不去刻苦训练,却埋怨自己没有天赋,总是打败仗。

今日既到宝所,不可空手而还;一旦失去人身,万劫也难复得。请千万当心啊!岂有智者,知道了宝所,反而不去取宝,却长怨孤贫呢?若欲获宝,放下这个皮囊(身体)

若欲获宝,放下皮囊这一句,至关重要。否则,抱桩摇橹,百事不成。虚云老和尚说:“我们这个躯壳子,一口气不来,就是一具死尸。我们所以放不下,只因将它看重,方生出人我是非、爱憎取舍。若认定这个躯壳子是具死尸,不去宝贵它,根本不把它看作是我,还有什么放不下?”所以,只要放下这个皮囊,心自不染著,诸法不受,何事不办?

 

 

参考阅读:

修心诀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