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湛然

 

问:如何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答:《金刚经》云:“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说,不应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生染著之心,而应生无有染著之心。这里的“住”是染著(爱憎取舍)的意思。

〔爱憎取舍〕贪爱、憎恶、逐取(追逐、求取)、斥舍(抗拒、排斥)。没有爱憎取舍,便了断生死。圭峰大师云:“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便不受轮回之身,了断生死)(见《景德传灯录》)

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说,生其心而无住,即生其心而无所染著(没有爱憎取舍)。具体来说,如果自己“任”的功夫尚未成就,那就是一心正念,例如:禅人提起话头或疑情,念佛人提起佛号,此即无所住而生其心

〔保任〕悟(见性)后起修有保和任两个阶段:一、保。保护自心,不跟境界跑,以伏烦恼。二、任。任运自心,不跟境界跑,以断烦恼。〔任运〕任心自然运作。

《六祖坛经》记载:“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六祖惠能)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心地法门〕心空境自空,万法无缚,本自解脱。

不断百思想:这里“不断百思想”不是不断妄想,而是“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这是定慧等持境界,亦即是《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所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能够明鉴万法,而心不为这些幻象所动——没有爱憎取舍。)

〔第一义〕至高无上的义理,即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

对境心数起:六祖的对境心数起不是住境生心,而是前面所说的“使六识出六门,於六尘中无染无杂(没有爱憎取舍),来去自由,通用无滞”。这里“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是任的阶段,境界是很高的。如果没有前面“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之“保”的功夫,那么“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就会是“不断百妄想,心随境乱转”的轮回境界。

菩提日日长:卧轮还住著在“菩提日日长”的相上,故六祖深而言之:“菩提作么长?”——从诸法实相而言,哪有什么菩提?更何况菩提日日长?指引他要会相归性,入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超越一切相对、差别的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说无垢称经·不二法门品第九》云:“生灭为二,若诸菩萨了知诸法本来无生,亦无有灭。证得如是无生法忍,是为悟入不二法门。”〔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无性〕没有实体,是幻象。

这里,卧轮与六祖是两个境界。卧轮“保”的功夫成就,却以为这是究竟;六祖“任”的功夫已经成就,于是开示道:还必须做“任”的功夫:“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而不染著,此即无所住而生其心。在禅林中,卧轮的境界称之为大死,六祖的境界称之为大活。(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卧轮做到了“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六祖进而做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参考阅读:

金刚经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