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金刚经选注

湛然 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悲空双运,离幻出梦。

 

前言

大般若经乃是大乘佛法之纲要,而《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又是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纲要。

《金刚经》要旨:悲空双运,离幻出梦。

一切法皆是无明梦中事。做梦时,森罗万象;梦醒时,一切皆无。故诸法之特点是:相有而体无。因此对于一切法,既不可妄执有(以为它们真实),亦不可妄执无(连事相也予以否定),应行有无两边不住之中道,悲空双运,以幻离幻,诸幻离尽,无明梦醒。本经中,世尊反反复复开示这一要旨。

〔体、相〕体,是说一切法之实质,即诸法实相。相,是说一切法之形形色色。我们生活在无明梦中,一切法皆是梦中事,因此有其相而无其体(相有而体无 )。〔相有而体无〕在无明梦中时,诸法有森罗万象;无明梦醒时,一切皆无。《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关于诸法实相和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

《金刚经》是世尊与大弟子须菩提启发式的对话,层层深入,令须菩提及大众了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并教导如何从这众苦熬煎、生死轮回、烦恼无尽的恶梦中醒来,证入神通妙用无穷的大自在,以大智慧运行于万事万物之中。

本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受持《金刚经》的核心——离相。而在离相的修学过程中,又当以“息妄想,破我相”为重点,为下手处。

 

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福德和功德极其巨大,果报不可思议:

〔受持《金刚经》〕缘经以求法,因法以悟觉。

《金刚经》云:

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译文: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中午又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晚上再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这样经历无量百千万亿劫,每日三次均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如果另有人闻此经典深信不疑,他所得之福便胜过前者,更何况还书写、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解说,所得之福那就更不可计量了!)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金刚经》),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译文:我念及过去无央数劫,在见到然灯佛之前,曾逢八百四千万亿亿诸佛,我都供养服事,无一空过者。如果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他所得的功德,以我供养诸佛的功德与之相比,我的功德不及他的百分之一,不及他的千万亿分之一,乃至不及他的算数、譬喻都不能描述的巨大数字分之一。)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所以,受持读诵《金刚经》是福慧双修。《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序》云:“善人良士,果能勤诚修习,虔礼受持,缘经以求法,因法以悟觉,即得灭无量罪愆,即得获最胜福田。”《六祖坛经》云:“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受持读诵《金刚经》消除业障:

《金刚经》中,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译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金刚经》),而被人轻贱,这是因为過去(包括受持读诵此经之前的今生和生前各世)所造惡業,本应死后即堕恶道。现在由于受持读诵《金刚经》,因而重罪轻报,虽然今世被人轻贱,過去所造堕恶道之惡業即为消灭。

这是讲:受持读诵《金刚经》而重罪轻报,重罪是死后堕恶道,轻报是今世为人轻贱,而所得福德极大:必证佛果。

 

受持读诵《金刚经》必须信解行:

受持读诵《金刚经》,信、解、行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然而“解”这个环节却常常被忽略了。如果不解经义,“信”就没有依凭,不知道要信的是什么,而“行”也就不知道如何行,甚至行反了。所以受持《金刚经》,就一定要下大功夫来“解”,循理生信,依理起行,做到信、解、行相应。

阅读《金刚经》,要在见文、得义、了心,亦即闻而解,思而悟,修而证。其落足点是:如说修行。

〔了心〕息灭妄心。

正文

一、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佛对须菩提说道:‘诸大菩萨(诸菩萨摩诃萨),应当这样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种类的众生,诸如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者,我都要度他们成佛。这样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成佛,却实无众生受度成佛之事。’

这是说菩萨度生不住度相,便可降伏其心。

〔卵生〕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胎生〕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湿生〕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化生〕无所依托,仅凭业力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的天人等。〔有色〕指欲界和色界中具有色身的众生。〔无色〕此类众生无色身,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有想〕在一切的天中,除了无想天和非想非非想天之外,其余的都是有想天。有想天的众生,有思想感情,故称为有想。〔无想〕无想天在色界之第四禅天,此天之众生,五百大劫之间住于无心。〔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天是三界中的最高层天,此天众生住于禅定,无粗想,故曰“非有想”,尚有细想,故又曰“非无想”。〔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十八天〕色界的十八层天,其中初禅天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天也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天也有三天,即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天共有九天,即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都要度他们成佛。〔涅槃〕全名是般涅槃,不生不灭之意。汉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这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无余涅槃〕菩萨变易生死之因尽,叫做“有余涅槃”(小乘证阿罗汉果,亦名有余涅槃),要到变易生死之果尽,不留一毫生灭妄相,获得佛之常身后,才叫做“无余涅槃”。

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是悲(“悲”——拔除他人痛苦的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不著相,知道灭度众生一事是幻象,这是空。悲空等持、双运互融,贯穿了《金刚经》始终。这是因为悲空双融才是正定,方能圆成佛果。若落入偏空(认为甚么都没有)乃至无记(寂而不照),大都种畜生因,或堕声闻灭尽定,或受生无色界。所以世尊在本经中反反复复地讲无住布施(无住是空,布施是悲)。修道人随境起舞,固然糊涂;但如果变得冷漠孤寂,这也是错误的,千万要注意!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世尊告诫我们,度众生时不可著度相。因为,度众生是要教他离相而出无明梦,如果自己都著相,怎能教人离相?譬如救溺水之人,是要救他出水,而不是连自己也一道沉没海底,同归于尽。

云何降伏其心?度尽众生亦不著相。这是说:成就再高,功德再大,亦不著相。著相即非菩萨行,因为菩萨行是要转迷为悟,而著相就是以幻入幻,迷而更迷。

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成佛之心),就要发愿“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并且要“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高屋建瓴之势:我们是要度尽一切众生的大菩萨,怎么可以不端严自重?怎么可以伤害众生?怎么可以同他们争名夺利?怎么可以和他们对立?怎么可以与他们计较?这样一来,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杀盗淫妄、贪瞋痴慢、人我是非等等,自然冰消,所做功德亦三轮体空,其心不降自伏。

〔三轮体空〕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之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

所以,菩萨降伏其心之法是:普度众生成佛(“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不著度生之相(“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悲空双运,慈悲度生而不著度相。

二、离却四相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世尊说:为什么要“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呢?须菩提!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算不得菩萨。

〔相〕表现于外、想象于心的各种事物的相状。〔我相〕妄执五蕴身心为实有,并以之为“我”而生心,例如得失、逆顺、荣辱等等。〔人相〕妄执对方、他人是实有而生心,例如爱恶、是非、高下等等。〔众生相〕这里“众生”是指人群,例如按照亲疏、好恶、友敌、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地区、种族、肤色、国家等等来区分的人群,众生相就是妄执这些人群为实有而起分别心。〔寿者相〕妄执寿命实有,而计较其长短。迷惑众生最为关切者,莫过于寿命,故将寿者相从我相中分出来,单立一项。离寿者相 ,就是要做到夭寿不二。

这四相是妄执我、人(对方、他人)、众生(人群)、寿命为实有,于是站在“我”的立场上来分别、计度、对待、起行。四相一立,即不能够了知诸法如幻,为其所缚,而不得解脱。

四相当中,我相为首。此相一立,其它三相相应而生。于是私心、私利、私欲篷然而起,烦恼业报也就相随而来。擒贼先擒王,学佛人第一要破我相,因为有我相,便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无我相,即无一切相,当体空寂,一切智慧自然现前。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大心众生,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必须信解诸法实相,因为诸法实相才是佛道。有四相者,这是妄执五蕴身心为实有的具体表现,说明并没有信解诸法实相,所以不是菩萨。(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异。但由于无始劫来,未曾了悟,妄执身心(色受想行识)为自己(我相),故生爱恶取舍等情。于是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例如以东为西、以南为北等等),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自性迷,就是妄认这个有名字、有形象、有性别、有身份、有年龄的五蕴身心为自己——“我”,于是造业受报,轮转生死。

问:既然五蕴身心不是我,那么,哪一个是我?

答:自性是我。身体是自性的躯壳、住宅。《六祖坛经》云:“色身是舍宅。”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全靠)里头人。”这是说色身如木偶,而操纵这个色身的是里头的自性。禅宗所谓的“见性”,即是体悟到自性,找到这个主人公,称之为“开悟”。(关于自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自性有觉与迷这两种状态。《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问:离四相是受持《金刚经》的核心,那么,怎样来离四相?

答:可分两步来做:

第一步,对这五蕴身心和一切境缘都不要误以为实而起执著。《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言:“诸修行者,若于境界起有无执(若是对于境界起了有、无之执——执著是有、是无,例如妄执牛有角而兔无角等等),则著我、人、众生、寿者。”在境缘中,时时体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第二步,当你已经具备念起不续的功力时,离四相即是离四想。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就是在你心中浮现的关于我、人、众生和寿命的念头,所以有的《金刚经》译本,将四相译成四想。鸠摩罗什(350-413年)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而真谛三藏(499-569年)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一切菩萨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受者想。”

所以只要有关于我、人、众生或寿命的念头浮现,就要立即将它息灭(观心功夫深了,就可以做到),切不可让它相续成想;要做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之名,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修心诀》云:“故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不让它相续成想)。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妄亦不起,不照而照),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详见《修心诀精解》

圭峰大师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详见《修心诀述要》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禅源诸诠集都序》

〔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然无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宗〕主要的目的和意图。

离四相的操持要点:不取不念。

《起信论》云:“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

译文:知道一切万法皆是自心妄动入无明梦而见,实际上并无现前的境界,于是修远离法。由于如实知道没有现前境界的缘故,以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知幻即离),持之以恒,乃至久远。(由于不取不念之)熏习力的缘故,无明则灭。 (详见《起信论注》

三、妙行无住

妙行无住,这里的“无住”是了知万法皆空,因而不攀缘、不染著,行而不著于行(无爱憎取舍),是谓妙行。无住是空,布施是悲,无住布施是悲空双运。

〔无住〕不著相。也就是说,对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和非法相无所住著(不妄执为真)。本经云:“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莲宗宝鉴》云:“离相则无相,无相则无住,无住则入佛境界;此乃无上正真大菩萨道。”〔著相〕著相就是把相当真了,于是欲生念起,跟着欲望和念头跑。因而造业,因而生死轮回。所以,不要执相为真,被它牵动。本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法相〕妄执诸法(包括道法)为实有。〔非法相〕否定诸法(包括道法),妄执诸法为无,沦于顽空〔道法〕修道之法,即了生死证涅槃之法。

 

【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行于布施。也就是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来布施,不住于相。

这是说,菩萨要离相布施,在布施时不要著境生心,为境所转。 《六祖坛经》云:“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法〕泛指一切事、物,包括思想、言语、文字,统统叫做“法”。〔于法无住〕了知万法皆空,因而不攀缘、不染著。布施以自己有的给予别人。布施有三种:财施,以财物去救济病弱穷苦的人;法施,以正法导人出苦;无畏施,解除别人的恐怖和畏惧。〔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心,使自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攀缘之境: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嚐味,身受触,意知法。

前五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包括感官所能及的一切物质境界,法尘包括心思所能及的一切精神境界。所以“色声香味触法”六字是指一切境,第十分中“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一切境都不可著。佛言六尘,每每先说色,然后继之以声香味触法,这是因为色尘(眼所见者)最容易迷惑人,在六尘中影响力最大,故单独先提,以示警戒。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世尊再次强调: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于相不起分别心)。因为,布施是要以幻离幻,而不是以幻入幻,是要消融自我,而不是膨胀自我。《六祖坛经》云:“有我即是罪,忘功福无比。”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世尊解释为什么“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因为“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也就是说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大极了,大得来心思都不能想象。

《了凡四训》云:“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著於善,虽终身勤励,止於半善而已。”

下面是讲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是如何的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

这是说,不住相布施,其福德犹如十方虚空那样深广无尽,不可思量。

〔十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方、东北方、西南方、西北方,以及上方、下方。〔四维〕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称为四维。

可思量不?不也。”这里的两个“不”,都读“否”;“不”,在古文中同“否”。纵观全经,须菩提回答“不也”共有十多处,都是明确的否决意,故读“否也”;若按习惯读“弗也”亦可。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的“住”是住心于境,而生分别、执著,起爱憎取舍,为境所转。

四、如理实见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有一切相,都是幻象。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相皆是幻象。在《诸法实相》一文中,对此做了详细的阐述。圭峰大师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禅源诸诠集都序》)〔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然无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

在这里,世尊告诉我们最究竟的真理:所有一切的相,既非实有,也非全无,而是幻象。(它们就像梦中事,并非全无,因为对梦中人而言,确有其事,且有深切的感受;但又并非实有其事(梦醒即无)。故以幻象、虚妄、空等词而名之。世人皆因妄执诸相为真实,故受其诱惑和驱使,而起惑造业,枉受轮回。)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一句,指示如何智慧观照,这是受持《金刚经》的下手处。《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这是受持《金刚经》做功夫的关键处,离幻!例如,在看立体电影时,冷不防猛虎扑来,吃了一惊,随即会心地一笑:假的!多看几次,也就无动于衷了。但是,在梦中猛虎紧追,即仓惶逃命,苦不堪言,因为当真了。这就是觉和迷的区别。

世尊在这里为我们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切相都是幻象。仔细一想,这真是令人惊骇不已。如此一来,宇宙中万事万物哪一样不是幻象?无怪乎世尊在第十四分中说道:“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众生无始劫来就是把“相”当真了,心随境转,造业受报,轮回六道。所以世尊告诉我们离相。离相就是:见相不迷不生心(如镜映物),不为境转,知是幻、无爱憎、不攀缘,这是受持《金刚经》的关键处。《心经》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里,“般若波罗蜜多”是确知诸相皆幻而离之的妙智,也就是离相行——见相不迷,不为境转。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离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原因和方法:为什么要离四相?因为它们都是虚假的。如何离四相呢?牢牢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幻即离,不假方便。

这就如同看电视连续剧一样,如果很投入,则随着虚幻的情境,就爱憎取舍、喜怒哀乐不止。无始劫来,起惑造业、受报轮回,就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我们边看边提醒自己:这是假的!这是假的!甚至淡然一笑。我们就会愈来愈无动于衷,以致没兴趣和耐心把这数十集的连续剧看完。所以,离相(见相不迷,不为境转)的办法是:经常观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把它变成自己的观念,变成自己的意识、言语、行为,这就是在觉悟。同时,每当境缘现前,就不断提醒自己:身、心、世界都是幻,“过眼般般分好丑,到头事事不相干”。在是否“识破幻相,不为所转”中,勘验自己的觉悟和功夫。观想、勘验,勘验、观想,这就是在除习,这就是在破无明,这就是在修行。这样绵密地做下去,诚如六祖所言:“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见相不迷,不受其害;见相入迷,后患无穷。迷财者,死在财上;迷名者,死在名上;迷色者,死在色上。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是见到所有的相,都了悟到它们并非真实(非相)而是幻象,不被牵动,就见到自己的本性佛(如来)。

若见诸相非相”,妄念自息,这是明心(明澈自心);“即见如来”,这是见性。“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一句,是明心见性的要径。

《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

什么是见性?见相知幻,不为所转,即是见性。《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云:“但於自心中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在这一段经文中,世尊告诉须菩提:不仅身相是幻象,所有一切相,都是幻象。若见一切相都体认到这是幻象(而不是迷糊当真),就不为境转,处之泰然,狂心顿歇,见到人人本具的本性佛。明心见性,是佛法修学的中心。见性即是开悟——悟得诸法皆幻。此后的任务是:依悟而修,渐除习气,做到不为念牵,不为境转,圆成道果。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段开示,太重要了!如果我们现在时时锻炼自心,了悟一切相都是幻象,不去攀缘追逐,不去贪求,不去执取,心都空净了。那么一旦这肉体坏时,四大(地、水、火、风)分散了,神识出来之后即能做主,不为境转而不入胞胎。生时潇洒自在,死后任他幻境变现,也无心可动。若如此,即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来去自由,而随缘赴感,无不自在,这就真了生死。《传心法要》云:“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

所以,众生心只要一切放下,就得大自在了。“过眼般般分好丑,到头事事不相干。”随时随处,看破(诸相非相)、放下(不为境转),看破、放下。《大念住经》云:“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要特别注意的是:所谓离相,是不执于相,而不是灭相。执相即著有,灭相即著空,这是一切众生之通病。正确的是,不执相,亦不灭相,而是以幻离幻,幻尽梦醒。所以,无四相是离此四相(不执著于四相),而非灭此四相,要用相而不为相所用。

《金刚经》的修持核心是离相——知幻即离,递递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诸幻既除,无明梦尽,即名诸佛。世尊在经中还反反复复地告诫我们:在离幻的过程中,定要以幻灭幻,切莫以幻入幻。

五、生清净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应住六尘生缘虑心,而应生离相之清净心,此乃修行之要诀。现在世尊开示:“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应当无所住著地生心)。”

〔而应当无所住著地生心〕这是说,所起之心念皆不著相。这里的“住”,是著相。〔著相〕把相当真,而爱憎取舍。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因此,须菩提!诸大菩萨,应当这样生清净心

是故”,是承上启下之总结词。世尊告诉须菩提:如上所说,如来得法是幻、菩萨修行庄严佛土亦是幻。所以,明白了一切相都是幻,实无所作亦无所得,因此诸菩萨摩诃萨,应当这样生清净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等众生无始劫来,轮回六道,受尽熬煎,就是因为著相生心,而所著的却是幻象,这真是天大的冤枉!所以《金刚经》大白真相,销我亿劫颠倒想。

〔菩萨摩诃萨〕大菩萨。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攀缘尘境(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而生缘虑心(分别计度、爱憎取舍之心);应无所住著而生清净心(应当无所住著而生不受尘境污染的心)。也就是说:不应著相生心,而应生不著相之心(生清净心)

这里的“住”是著相而起分别心——妄执境相为实而爱憎取舍。“生心”,是生起心念。著相生心是迷昧,不著相生心是智慧。这里的“取”,是求的意思;“舍”,是避的意思。《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云:“菩萨之心,心常空寂,无诸妄念,不生不灭,不动不摇,即是清净心也。凡夫之心,无明起灭,妄想颠倒,取舍善恶,凡圣等见,是名浊乱心也。‘不应住色生心’者,心若清净,即不被诸境惑乱也。”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两层境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是对境不起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起念而无住(不把色声香味触法当真而受其牵缠)。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这是《六祖坛经》中卧轮禅师“对境心不起”的境界。这也是有一定高度的境界,但是有定无慧,因此还不究竟。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六祖“对境心数起”的定慧等持境界,亦即是《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所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能够明鉴万法,而心不为这些幻象所动。)亦即是六祖所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第一义〕至高无上的义理,即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是住著——把境缘当真(著相)。“无所住”,就是不把一切境缘当真(离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应当不把任何境缘当真(离相)而生其心,亦即后面经文“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中所说的“应生无所住心”。这个无所住的心,是梦中知梦的菩萨清净心。(本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太虚大师云:“梦中之心,凡夫心也;梦中知梦之心,菩萨心也;梦觉之心,佛心也。”(《唯识观大纲》)所以本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若菩萨不住相布施(无所住而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无所住而度众生)。”《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学观品》云:“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无所住)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无著”,即不著相,就是离相。

禅宗四祖道信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这里“心若不强名”,就是无所住而生其清净心。

弥勒菩萨云:“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梦游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

《六祖坛经·定慧品第四》云:“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故不应著境生心,即“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对念佛人来说至关紧要。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中说道:“不应住者,令学人应于识上觉照,不起攀缘分别耳。”“念佛功夫,虽未能做到念而无念。但能行愿真切,仗弥陀悲愿力,亦蒙接引往生,便同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即是初住地位。如修他法,至此地位,须经久远劫数,今一生即令办到,其为方便之方便,更何待言!......然行愿真切,必须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谓之真切。若一面念佛,一面又起尘浊之想,则行愿不真切矣。所以念佛人于断念一层,纵令未易办到。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两句,务必要做到。不然,则愿不切,行不真,何能蒙佛接引乎!何以故?尘浊气重,与清净二字太不相应,则佛亦未如之何也已矣!”

〔念而无念〕以无念(一念不生)来念佛,这是实相念佛,念法身佛。(详见《念而无念》一文)

无所住而生其心”,知诸法幻,不为其所牵、所缚、所转,即《六祖坛经》所言:“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

《宗镜录》云:“安国和尚云: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者,不住色、不住声,不住迷、不住悟,不住体、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即是一切处而显一心。若住善生心,即善现;若住恶生心,即恶现;本心即隐没。若无所住,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信知‘风幡不动,是心动’。”

《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云:“众生之心,本无所住,因境来触,遂生其心。不知触境是空,将谓世法是实,便于境上住心。正犹猿猴捉月(水中月),病眼见花(空华),一切万法,皆从心生。若悟真性,即无所住。无所住心,即是智慧,无诸烦恼,譬如大空,无有挂碍。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尘竞起,譬如浮云往来不定。”

六、离相成佛

无烦恼名“寂”,无生死名“灭”,无烦恼无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离相寂灭”,即是下面经文所说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离了一切相,即名之为佛。

〔即名诸佛〕即名之为佛。“诸”在这里犹如“之”,例如:“能事诸乎?”

由此可知,如何成佛?离一切诸相,这就是成佛之道。所谓离相,就是见相不迷,不为境转;不为一切境转,便是佛。第七分(无得无说分)中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一切贤圣,皆以不为境转(离相)的程度而有所差别。

〔离相〕了悟相皆虚妄,而无爱憎取舍。〔著相〕把相当真,而爱憎取舍。〔无为法〕无为法就是离相而为之法。例如,不住相布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及无非法相,即是无为法。黄檗祖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古尊宿语录》)

离一切诸相”,有两大内容:一、破我执,绝凡情;二、破法执,去圣解。 佛言:“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法华经·方便品第二》)离诸著,就是离诸相。

这是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离相,这就是无为法。这种修行方法,不同于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修行方法,这是一佛乘的心法,这是不经历五十二个阶位,直了成佛的最直捷、最圆顿之法。

本经修法,就是《圆觉经》上,佛所说的如幻三昧:“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特别注意需要的是:在离幻过程中,务要以幻离幻,切莫欲离反入。例如,不住相布施,是以幻离幻;而住相布施,则是以幻入幻,求升反堕。

离幻的要害是离欲,首当为之。吾佛教人出世,以离欲之行为第一也。故曰:“离欲寂静,最为第一。”(《佛说四十二章经》)

离相(见相不迷,不为境转),是全经宗旨。《金刚经》的修持核心是离相——知幻即离,递递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诸幻既除,无明梦尽,即名诸佛。世尊在经中还反反复复地告诫我们:在离幻的过程中,定要以幻灭幻,切莫以幻入幻。

《圆觉经》云:“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七、离相发心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因此之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上文说第一波罗蜜是幻,忍辱波罗蜜是幻,是说应离相而修。现在更进一步说,发心时就应离相而发。故知,“离一切相”自始至终贯穿整条菩提道。

〔是故〕承上起下之辞。〔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及法相与非法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成佛度众生之大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爱憎取舍之心。若心有所住著,此住著即是错误的。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若心有住著,此住著即非(即为非住)。为什么呢,因为若心有住,即为境转,这就是迷。“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再次回到须菩提在本经开始时所问的“云何应住”。所以,云何应住的答案是:不住于相。

《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云:“黄檗禅师云:......‘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即便是究竟也。’‘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者,真如之心,本无所住。若不住诸法相,即与道相应也。若住于法,即违正教,既违正教,即为非住也。”

如何不住于相?六祖在《坛经》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开示:“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无爱憎取舍),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将爱憎取舍之心损之又损),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就是“生无所住心”。

这里,世尊再次讲保任功夫:即保护自心不跟境界跑,和任运自心不跟境界跑。最初的阶段是保护自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当保护功夫成熟,就去掉保护,做任运功夫,让心任运自在,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应生无所住心”)。以戒毒为喻,第一阶段是保护阶段,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吸毒的危害性,严格与毒品隔离;这段功夫成熟后,就是任运阶段,毒品虽在身边唾手可得,也不会被诱惑。

众生无始劫来的毒瘾就是“对境生心”,所以在保的阶段,要外息诸缘,长养圣胎。在保的功夫成熟后,就应和光同尘,历境验心,证得无分别智,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偈云:“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绳鼻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和光同尘〕谓与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却不为恶浊所染。但是,要特别提醒的是,“任”的阶段是在“保”的功夫成熟之后才开始。〔无分别智〕亦云无分别心,菩萨于初地入见道位时,离一切情念分别之无相真智。〔见道位〕菩萨始登初地,通达少许二无我理,体会真如,乍见中道,故名见道位。〔二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无有实在之体;法无我是了解诸法如幻,无有实在之体。

八、离相行善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再者,须菩提!此法(指上文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平等地看待万事万物,因为真正晓了这都是幻象,故没有高下、贵贱、是非、垢净等等的一切分别,所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什么会分别执著?就是把幻象当真了!所以著相取境,故有轮转。

《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译文:这一切法都是幻相(空相);实际上并没有生和灭,垢和净,增和减。)

〔空〕在佛法中,有相而无实体(如梦中事)者,称为“空”,也就是幻相。佛说‘空’字,乃破世人妄执诸法为实有之颠倒想。《持世经》中,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不生不灭〕本未有生,故亦无灭——什么也没有。

《传心法要》云:“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著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佛说此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不取于相,平等看待)。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不分别执著),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

〔三乘〕“乘”指交通工具,这里是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法门。佛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相应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世尊在本经中反反复复谆谆教导,就是要我们从迷梦中觉醒过来,不要再分别执著。爱憎取舍、贪瞋痴慢是生死根,必须除去才能了生死,所以要在去除心中的分别执著上下大功夫。

《六祖坛经》无向颂云: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憎爱不关心〕是说憎爱之情不起于心。众生迷,就迷在著相取境,妄计分别。

《圆觉经》云:“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戒;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憨山大师注云:“此示寂灭一心,平等不二,正显清净觉相也。以缚脱憎爱等,皆二相也,由无明妄见,故有二相,今以圆照,则一切皆觉,故无二也。眼光乃八识现量圆照,诸根在眼最显,故取喻圆觉普照无二之体。”

《圆觉经》云:“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慧海,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憨山大师注云:“此‘究竟’,即以示平等佛慧也。其得念失念等,十对等法,皆迷悟边事,良以圆觉妙性,不属迷悟对待因果故。一切寂灭平等一如。以妄见而观,则有二相,若以法界海慧照之,则犹如虚空,一切诸相,了不可得矣。”(见憨山大师《圆觉经直解》)

《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怎样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世尊说道: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任何善法,都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是体悟到诸相皆幻,无求无著。

此言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关键是无四相,而不在于所修的是什么样的善法。无四相所修之善法,即是无为法。世尊在这里为我们开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普遍原则,由此亦知离四相是何等的关键!何等的重要!

〔善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习应品第三》云:“何等是善法?所谓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即八分斋戒)、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因为菩萨本来就是修六度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上述善法中未列六度。

九、不受不贪

菩萨于所作福德,应当不受不贪不可著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

须菩提!若有菩萨以充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如果另有菩萨,知道一切法皆是幻象,得以成就无生法忍,后者所得功德胜于前者。

〔恒河沙等世界〕数目等于恒河沙数这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知一切法无我〕知道一切法无有实体,皆是幻象。〔得成于忍〕得以成就无生法忍。“忍”,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元魏·菩提流支译本:“若有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无生法忍,此功德胜前所得福德。”〔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证悟到一切诸法皆是幻象,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不生不灭),安住于此理而不动。“忍”是安住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中,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大智度论·卷五十》云:“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

无生是佛法精髓,亦是修行之核心。净宗偈云:“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大智度论·七十三》云:“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舌相品第六》“是时,佛知善男子至心于一切诸法不生不灭,不出不作,得是法忍。佛便微笑,种种色光从口中出。阿难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微笑?佛告阿难:是众中十万亿人于诸法中得无生忍。是诸人于未来世,过六十八亿劫当作佛,劫名华积,佛皆号觉华。”

要成就无生法忍,不仅要断人我,还必须断法我。若是有法我来修行,其本身就是生灭心,这不可能成就无生法忍。为了更好的领会无生之理,现将《真心直说》中论说生死的一段摘录如下:

“或曰:尝闻,见性之人出离生死。然往昔诸祖是见性人,皆有生有死;今现见世间修道之人有生死事,如何云出生死耶?

“曰:生死本无,妄计为有。如人病眼,见空中华(花)。或无病人说(或无眼病之人说):无空花。病者(病眼者)不信。目病若无,空花自灭,方信花无。只花未灭,其花亦空,但病者妄执为花,非体实有也。如人妄认生死为有,或无生死人告云:本无生死。彼人一朝妄息,生死自除,方知生死本来是无。只生死未息时,亦非实有,以妄认生死有故。经(《圆觉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乃至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据此经文,信知达悟圆觉真心,本无生死。今知无生死,而不能脱生死者,功夫不到故也。故教中说,庵婆女问文殊云:‘明知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被生死之所流?’文殊云:‘其力未充故。’后有进山主,问修山主云:‘明知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却被生死之所流?’修云:‘笋毕竟成竹去,如今作篾使得么?’所以,知无生死,不如体无生死;体无生死,不如契无生死;契无生死,不如用无生死。今人尚不知无生死,况体无生死、契无生死、用无生死耶?故认生死者不信无生死法,不亦宜乎!”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为什么“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的菩萨有如此之大的功德呢?须菩提!因为他们不受福德的缘故。(这是说:不受福德,离了相,方能成就功德)

在《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三》中有这样一段,阐明福德与功德,译文如下:

韦刺史说:弟子听说达摩大师当初度化梁武帝时,梁武帝问道:我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多大功德?达摩大师回答说:实无一点功德。弟子不明白这个道理,愿师父为我解说。

六祖说道:梁武帝造寺度僧和布施设斋虽然甚多,实在是没有一点功德!你不要疑惑先圣之言,以为达摩大师讲错了。梁武帝心存邪见,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这是修福;不可以将福德当作功德。功德是在法身中,不在于修福。......功德必须自性内见,而不是外做布施供养所能获得。所以福德与功德是不同的。梁武帝不识如何做功德的真实道理,故所作善行虽多而实无功德,并非我祖师说错了。

《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云:“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恭敬地向佛问道:世尊!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佛回答说: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图执著,所以说不受福德。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因为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若贪著福德可得,即妄执福德实有,则有我、人、众生、寿者相,此非菩萨。

《证道歌》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译文:著相布施(有为法)至多得到生天的福报,犹如仰射虚空。箭力一尽,还会坠下来(这是譬喻天福享尽后将堕入其它五道),招得来生不如意。哪里比得上离相的无为实相门,不历诸阶而直了成佛。

菩萨如果贪著所作福德,即为相转。慧远大师《观经疏》曰:“舍相入实,名为正念。”只要不失正念,搬柴运水,即是修行;正念若失,虽闭目打坐,亦非修行。守住正念!

十、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执相为真(本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被它们牵缠。也就是说:不著相,不动心。

〔如如〕如于真如。这是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真如〕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即诸法实相。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乃是《金刚经》全篇画龙点睛之笔!这就是世尊在本经一开始时,从著衣持钵到敷座而坐,为我们所示范的;也是长老须菩提所叹为希有的。现在我们明白了,《金刚经》的宗旨:离幻——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如果遇境(外境、内境)心有所動,有愛憎好惡之感,這就是“取于相”。佛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时说:“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颠倒执著,不能证得。”而妄想颠倒执著,皆来自“取于相”(把幻象当真了)。所以,遇境要不取、不染、不念,事事处处,勤加勘验,功夫就下在点子上。

如如不动”——就是安住于真如之理,在俨然生滅中唯見无生,内熏无明。世尊在这里道出了无为法: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离相而回光返照清净自性,所谓“遣相观性”。《楞严经》中,佛言:“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真心性净明体〕性净明体,性本清净的明妙之本体。从语法结构来说,“性净明体”是同位语,用来修饰“真心”这一名词。〔轮转〕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离轮回。〔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为甚么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呢?因为著相有住是有为法,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之虚妄不实,如泡影之转瞬破灭,如朝露闪电之一现即逝,应当这样作观(于一切境缘上如是观察、体悟、勘验)。

《金刚经讲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正是指示‘如如不动’应从观一切法如梦如幻中证入。作如梦幻等观者,遣情执也。此皆经中紧要关键所在,不容忽也。”

〔有为法〕通常,有因缘造作之法,叫做“有为法”;无因缘造作之法,叫做“无为法”。在五位百法中,前面的九十四法,皆是有生灭变异的有为法;最后六法,才是清净寂灭的无为法。但在本经,从上下文来看,执相为真(著相)是有为法,不执相为真(离相)是无为法。

这里所言的有为法,是相对于第七品中“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无为法而言,亦是相对于《四十二章经》中的无为法而言。《四十二章经》云:“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江味农先生《金刚经讲义》云:“本经所说,皆是无为法。且明明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今于开示演说受持时,却令应观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此为全经经旨绝大关键,亦即学佛者紧要关键。”

所以,从经文的前后呼应来看,本品的“有为法”(有求有著),是相对于“无得无说分第七”中的“无为法”和上文“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为法)而言。这是世尊在回答为什么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为法),说道:因为“一切有为法(有求有著),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经文:“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世尊在开示结束前,再次叮咛:离相!

在第七分(无得无说分)时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过,无为法是离相而修。不住相布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即是无为法。例如,第三分中佛言“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和第四分中佛言“不住相布施”,是无为法。《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解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有为法是著相而修。佛言:“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有为法),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无为法),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第十四分)这里的布施是代表六度万行。著相之六度万行是有为法,离相之六度万行是无为法。

〔一切有为法〕修道切忌有求有著。著相而修,乃是以幻入幻,欲觉更迷。《圆觉经》曰:“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如梦幻泡影〕是说著相有住,如梦之幻、如泡之影,虚幻不实,虽然有时候显得五光十色,寻即破灭。这是因为著相有住而修,仅得人天福报,得福报后,又依福作恶,堕落得更深。所以《永嘉证道歌》中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无想诸天八万岁,福尽还归诸恶道,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及电光。”

〔无想诸天八万岁〕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云:“无色界中之非非想天也。八万岁,应即八万大劫。”

所以,在菩提道上,不仅境缘上要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道法上也要离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破除人法二执,人法双亡,乃证大道。

为甚么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离相无住(无为法)呢?因为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而取于相,这就是著相有住,著相有住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著相有住)如梦幻、如泡影,有时候虽是五光十色,寻即破灭,如朝露、闪电,一现即逝。

世尊在篇末,再次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千万、千万不要著相而修,著相而修是有为法,“如人入闇,即无所见”。有为法仅得人天福报,三界尚不能出,何况证佛果出大梦!

本经“无得无说分第七”中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为法,就是离相。这句经文是说:一切贤、圣皆因离相的浅深不同,才有了四十二个阶位的差别。这四十二个阶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妙觉就是佛。故古德云:“但尽凡情(只须断尽凡情),别无圣解。”

〔贤、圣〕菩萨修行有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就是佛。其中,十住、十行和十回向是贤(称为三贤位),十地、等觉和妙觉是圣。

永嘉大师将有为法和无为法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证道歌》 云: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有为法)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

争似无为实相门(无为法),一超直入如来地。

《金刚经》就是极圆极顿,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无为实相法门!

所以,解脱的关键是破除所有的执著,证得无分别智(亦称证得空性):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至于如何下手用功,如何作观,如何离相,江味农先生《金刚经讲义》讲得甚好:“佛说此经,本为凡夫发大心者说。此二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正是指示大心凡夫下手用功处。故前后两观,务须绵绵密密,替换行之。行之既久,必有得处。......不慧(‘我’的谦称)学佛以来,前二十年,虽修种种法,作种种观,毫无进步。一日于此四句偈忽若有悟,依此修观。初亦若即若离,若明若昧,未成片段,并无甚效。继悟应于一切境缘上极力作意以观察之。虽一极小之事,或极顺心,或极不顺心之时,皆以如梦幻等道理印之,即修持佛法亦以如梦幻等道理印之,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如是久久,虽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功夫尚浅,然实从作此观起。此心渐觉空空洞洞,于一切境相,渐能无动于中。看经时眼光便觉亮些,念佛时亦觉踏实些。今请诸君试之,必有受用。当知博地凡夫,欲回光返照,舍此无下手处也。珍重!珍重!”

〔前后两观〕观不动之本性(本性观)和观一切法皆幻(梦幻观)。《金刚经讲义》云:然而下手方法,须从未动念处觉照,即观如如不动之本性是也(本性观)。此即楞严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之义,亦即所谓依本寂之性以修止,而后得定;依本照之性以修观,而后得慧之义也。若不知从此入手,便是错乱修习,盲修瞎炼。譬如煮砂为饭,永不能成。虽初学全是无明,观之不见,然必应深明此理,勤勤圆照。如前所说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著力,非不著力,不沉不浮是也。此即一线慧光,知幻即离之最初方便。一面复遵依此偈,观一切法,皆如梦幻泡影露电,当体即空(梦幻观)。此法更为方便之方便,所谓知幻也。两种最好兼修,以此两法,互相助成故。盖觉照本性,是在本源上用功;观一切法,是在境缘上用功。又复前观修定之意居多;后观修慧之意居多。定固可以生慧,然非先开慧,其定亦不能成。故互助之中,梦幻观尤要,以观法如梦幻,即可引入如如不动故也。〔梦幻泡影露电〕如梦幻之虚妄不实,如泡影之转瞬破灭,如朝露闪电之一现即逝。〔当体即空〕不待分析,而直接体达其体本是空无。〔博地(薄地)〕卑贱下劣之位。指下贱之凡夫位。

问:偈中的“有为法”是指世亲菩萨(又译作天亲菩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有为法——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为什么不这样来解释呢?

答:单独来看这首偈,通常解释此偈中的有为法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原是不错的。但是《金刚经》是讲诸法实相,因此不仅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为法(非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也如梦幻泡影。所以,这里所言的有为法,是相对于第七品中“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无为法而言,亦是相对于《四十二章经》中的无为法而言。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将一切法归纳为一百种,前九十四种是有为法,后六种是无为法。如果“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有为法是指《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有为法,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无为法是否如梦幻泡影?

答案是:无为法也是如梦幻泡影。也就是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这样说的依据是:《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开始,世亲菩萨就说:“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也就是说,一切法空,所有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而不仅只是一切有为法才如梦幻泡影。《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中,佛言: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影、如炎。”《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言:“菩萨摩诃萨应说一切法如幻如梦。”《圆觉经》云:“生死涅盘犹如昨梦。”

〔一切法无我〕一切万法皆幻,无固有之本体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既然一切法皆如梦幻泡影,为什么佛要在这里单单只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而不说“所有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呢?所以,这里所说的有为法是指:执相为真是有为法。

 

 

参考阅读:

金刚经精解

金刚经(经文)

金刚经(读诵)

无所住而生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