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实用内观练习

缅甸·马哈希尊者 著
林武瑞 译

 

一、觉知身心现象

1.修习内观,是要禅修者努力去正确了解在他自身所发生的身心现象。身体现象是每个人可以明显觉知到的。每个人所觉知到的身体,是由一组物质所构成的(称作“色”)。心理或精神现象,是心识或觉知的作用(称作“名”)。要清楚的察觉到这些身心现象(合称“名色”),可从每当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想到的那一时刻,用观察来觉知它们,并且给予注意(或标记):“看、看”、“听、听”、“闻、闻”、“尝、尝”、“触、触”、“想、想”。

2.每次当他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想到,他就要对这个事实给予注意(或标记)。但是初学者不可能对每个发生的现象给予注意,所以,他必须先开始注意那些显著和易于观察的现象。

二、注意呼吸

1.每次呼吸时,腹部就会上升及下降,这种运动一直很明显,这就是物质的性质,称作风大(或风界)。应开始注意这个运动,用心观察腹部。当你吸气时会发觉腹部上升,呼出时腹部便下降。腹部上升时,内心要注意“上升”,下降时,内心要注意“下降”。如果这运动不明显时,可以用手放在腹部上。但不要改变呼吸,不可故意减慢或加快呼吸的速度,也不可太用力呼吸。如果改变呼吸,会令你觉得疲倦。要自然地呼吸,并注意腹部上升和下降的运动。要用内心给予注意(或标记),而不是用口念。

(编者注:常见的呼吸主要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本文之呼吸是采用腹式呼吸的顺呼吸法,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腹部上升),呼气时轻轻收缩腹肌(腹部下降)。这种呼吸方法,比较胸式呼吸而言,对身体健康的好处甚多。)

2.在内观禅修中,名称及所说的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去知道、去觉察。注意腹部的上升,须从运动的开始,一直到整个上升过程完毕,如同用眼睛看到一般。注意下降的运动也是如此。注意上升的运动时,要使觉知之心与上升的运动一致,运动及觉知要同步,就如丢一粒石头正中目标一样。下降的运动也如此。

三、注意心念

1.当注意腹部的运动时,心可能会到处游荡。这时内心注意说:“游荡、游荡”。如此注意一两次后,这游荡的心便会停止,此时我们便回到注意腹部升降的运动。如果发觉心到达某处时,就标记“到达、到达”,然后又回到腹部的运动。如果想到遇见某人,就标记“遇见、遇见”,然后又回到腹部的升降。如果想到某人并和他谈话,就标记“谈话、谈话”。

2.总之,如有任何思想或回忆产生时,就须给予注意(或标记)。如果你想像,就对“想像”给予标记。如果你思考,就对“思考”给予标记。如果你计画,就对“计画”给予标记。如果你察觉,就对“察觉”给予标记。如果你回忆,就对“回忆”给予标记。如果你感觉快乐,就对“快乐”给予标记。如果你感觉无聊,就对“无聊”给予标记。如果你感觉高兴,就对“高兴”给予标记。如果你感觉气馁,就对“气馁”给予标记。注意所有这些心识的活动,就称作“心念住”。

3.由于我们没有注意这些心识的活动,我们就将这些认同为“人”或“个人”。我们以为想像的、思考的、计画的、觉察的是“我”。以为有“一个人”从孩童开始就一直活着和思想着。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人存在,只有那些持续不断的心识活动而已。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些心识的活动并知晓它们是什么。这是为何我们要注意每一个心识活动的生起。当它被给予注意时,它就消失。接着,我们就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

四、注意感受

1.坐着禅修一段长时间后,身体会有紧及热的感受,这些也须仔细给予注意;同样的,也有疼痛及疲倦的感受。所有这些感受就是苦受(苦的感受),注意这些感受就是“受念住”。不懂得或忽略注意这些感受,你会以为“我感到紧,我觉得热,我感到疼痛。刚才我还好好的,现在我因为这些不快的感受而不舒服。”将这些感受与“自我”认同。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实际上并没有牵涉到“我”,只有一个接一个不快的“感受”在持续发生。

2.这些就像新而持续不断的电流通到电灯。每当身体有不悦的接触时,就有一个个的苦受产生。这些感受要仔细地注意,无论它们是紧、热或是疼痛的感受。初学者开始练习时,这些感受显得强烈,以致于有改换姿势的欲望,就要对这“欲望”给予注意,而后再回到注意紧、热等感受。

3.“忍耐导致涅盘”,这句话用于精进禅修是最恰当的。禅修时必须有耐心。如果因为不能忍受紧或热等感受而经常移动或改换姿势,就不能产生“定”,如果不能培养“定”,就不能获得智慧,不能获得导致涅盘之道果和涅盘。这就是为何禅修时需要忍耐的原因。最要忍耐的是身上不悦的感受,如紧、热、疼痛,以及其他难以忍受的感受。禅修者不可在这些感受产生时,就立刻放弃禅修并改换禅修的姿势。他应继续耐心地对“紧、紧”或“热、热”给予注意。如能耐心地注意,这些中等的感受将会消失。当注意力强而集中时,即使很强的感受也会消失。而后,他又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

4.如果注意了一段时间而这感受仍没有消失或无法忍受这感受时,当然须要改换姿势。这时应开始注意:“欲换、欲换”。如果提起手,就注意“提起、提起”,如果移动手,就注意“移动、移动”。要轻柔地改换这些姿势,并注意:“提起、提起”、“移动、移动”和“接触、接触”。

5.如果身体摇动,就注意“摇动、摇动”;如果提脚,就注意“提起、提起”;如果移动,就注意“移动、移动”;如果放下,就注意“放下、放下”。如果没有改变,而只是静止休息时,就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注意之间不可有间断,只有一个注意接续另一个注意,一个定力接续另一个定力,一个智慧接续另一个智慧。只有这样,禅修者的智慧才能持续并逐步地成熟。只有这种积聚的动力,才能获得道和果的智慧。禅修的过程,犹如努力不停地磨擦两块木头,以获得所需的热力来生火。

6.同样的,在内观禅修中的注意(或标记),不论是什么现象产生了,都应持续不断地注意,当中不可间断。例如,如果有难以忍受的痒的感受生起而想要抓痒,那么禅修者就需注意这“感受”和要抓痒的“欲望”,不可立刻为了要消除痒的感受而直接抓痒。

7.如果持续不断地注意,痒的感受逐渐消失了,禅修者就可再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如果痒的感受实际并没有消失,那么当然就可用抓痒以消除它,但是,事前须注意到这个抓痒的“欲望”。所有消除痒的动作都要注意到,特别是“接触”、“拉”、“推”和“抓”的动作,最后,再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和下降。

五、改换姿势

1.每次改换姿势时,就先注意这个要改换的意念或欲望,接着仔细的注意每一个动作,例如从坐姿起身、提起手、移动它、伸出它。姿势的改换与注意之心要能一致。当身体向前摇动时,要注意它。起身时,身体变轻和上升,将心注意于这些动作上,轻柔地注意(或标记)着“上升、上升”。

2.禅修者须举止如一个衰弱的人。健康的人起身容易,快捷或突然。衰弱的人就不如此,起身缓慢而柔和。背痛的人也一样,需缓慢的起身以减少背部的痛楚。

3.禅修者也是如此,在改换姿势时要缓慢而柔和,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正念、定力及内观。所以,开始时动作要轻柔、缓慢。起身时,禅修者要轻柔犹如衰弱者,同时注意“升起、升起”。不但如此,对眼睛所看到的,就当作不曾见到一样;对耳朵所听到的,亦是如此。禅修时,禅修者只在乎注意(标记),而不必去理会所见或所听的。因此,不论看到或听到奇特或显著的东西,他就当作没有看到或没有听到一样,只要细心地注意(标记)。

4.当移动身体时,禅修者须缓慢地移动,犹如衰弱的人,轻柔地移动手脚,弯曲或伸直它们,低头或抬头,这些动作需轻柔。当从坐姿要起身时,他的行动需缓慢,注意“起身、起身”。当伸直身体及站立时,注意“站立、站立”;当向四处看时,注意“看、看”。当走时,注意步伐是左或是右,并觉知所有从提足到落足的连续动作。注意每一个步伐是右脚或左脚,这是走得快时所应该注意的方式。当快步走时和走较远路时,只需如此注意(标记)就够了。

(以上是讲坐禅。)

六、行住坐卧

1.至于慢步走时或来回经行时,在每个步子中,须注意三个阶段:提足、往前移足及落足。要从提足和落足的动作开始注意。提足时要好好觉知,落足时也如此,要好好觉知落足的重感。

2.走时须注意每一步的“提起”及“落下”,经过大约两天后,这种注意就会变得容易。其后就注意三个阶段:“提起、前移、落下”。开始时,只注意一或两个阶段就已足够:走快时,只需注意“右步、左步”,走慢时就注意“提起、落下”。如果走时想坐下,就注意“想坐下、想坐下”。坐下时,就专注身体坐下时的重感。

3.坐下后,就注意安置手脚的动作。当没有这些动作而身体静止不动时,就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如此注意时,如果肢体上感到紧和热的感受生起,就注意它们。而后再回到腹部的“上升、下降”。如果这时生起躺下的欲望,就注意它并在躺下时,注意脚和手的动作。手的提起、手移动、手肘碰地、身体转移、伸脚、慢慢的准备躺下时身体的倾侧,这些动作都需给予注意。

4.当躺下时须给予注意,这是重要的。在这动作的过程中(躺下时)可获得特别的睿智(道智和果智)。当“定”和“智”强时,这睿智随时可能产生,它可在一个弯臂或一个伸臂时产生。这就是阿难尊者证得阿罗汉的过程。

5.阿难尊者勇猛精进,想在第一次结集佛法的前夕证得阿罗汉。他整晚练习身念住的内观方法,注意他的步伐:右和左、提起、前移、落下,注意一个接着一个现象的发生:走的欲望和走时身体的动作。虽然他不停地练习直到将近凌晨,但还无法成功证得阿罗汉果。他觉察到他已过度练习行禅。为了要平衡“定”和“精进”,他应修习卧禅一下子,因此他就进入卧室。他坐在床上,接着躺下。当他如此做,并注意“躺下、躺下”时,他即刻证得阿罗汉果。

6.在躺下前,阿难尊者只是预流果(须陀洹果)。从预流果,他继续练习禅修,依次达到一来果(斯陀含果)、不还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只在片刻之间,他获得这三个相继的果位。试记取阿难尊者证得阿罗汉果这个例子,这种证悟随时可以出现,不须花很长的时间。

7.这就是为什么禅修者须每一时刻都要精进地注意。不可放松注意力,不要以为“这一点点的懈怠不会有多大的影响”。所有的动作,包括躺下时如何安置手、脚,都需小心和毫不放松地给予注意。如果没有动作而静止时,就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即使时间已晚,到了睡眠时间,也不可不再注意。一个认真和勇猛精进的禅修者必须一直练习正念,好似他可以放弃睡眠似的,他要继续禅修直到入睡。如果禅修进展很好,他不会入睡。如果昏沉,他就会入睡。当他想睡时,他须注意“欲睡、欲睡”;如果眼皮垂下时,就注意“垂下、垂下”;如果感到眼皮沉重,就注意“沉重”;如果眼睛感到酸痛,就注意“酸痛”。这样的给予注意,昏沉可能会消失而眼睛就变得“明亮”。那么,禅修者须注意“明亮、明亮”,然后继续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及下降。

8.但是禅修者虽坚持继续禅修,如果真正的睡意侵入时,他会入睡。睡觉并非是一件难事,其实那是件容易的事。如果躺着禅修,就会慢慢的感到昏沉,然后入睡。这就是为什么初学者不可多修卧禅,他须多修坐禅及行禅。但是,如果时间已晚,是睡觉时间,就须修卧禅,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就会自然地入睡。

9.禅修者睡觉的时间就是休息的时间,但认真严肃的禅修者须限制他的睡眠时间为四个小时。这是佛陀所订的“子夜时间”。四小时的睡眠已足够了。如果初学者认为四小时对健康尚嫌不足,他可延长到五或六个小时。六个小时的睡眠显然对健康是足够的了。

10.禅修者一睡醒,他应立刻恢复注意。真正努力禅修,欲获得道智和果智的禅修者只有在睡觉时才休息,其他清醒时间就持续注意而不休息。所以,当他一睡醒,就应注意这清醒的心态是“清醒、清醒”。如果他还不能如此觉知,他须开始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如果想从床上起来,他须注意“想起来、想起来”,接着,他应继续注意移动手和脚的动作。当他抬头和起身时,就注意“起来、起来”;当他坐下时,注意“坐下、坐下”;当他安置手脚时的任何移动,须注意这一切的动作。如果没有这些移动,只是静坐着,就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

11.洗脸和洗澡时,也须给予注意,因为这些动作比较快,所以应尽可能注意越多的动作。还有穿衣、整理床铺、开门、关门等这些动作也须尽量细心注意。

七、进餐

1.当禅修者进餐并望向桌子时,就应注意“看、看”。伸手取食物、触到食物、拿食物、把食物拿到口边、低下头并把食物放入口中、放下手臂、再抬头,这些动作都需给予适时的注意。

(注:此处注意的方式是顺乎缅甸人进餐的过程,那些使用刀叉、汤匙或筷子的人也须以适当的方式来注意每一个动作。)

2.当咀嚼食物时,须注意“咀嚼、咀嚼”;当知道食物的滋味时,就注意“知道、知道”;当品尝食物和吞下、食物经过喉咙时,都需注意这一切的发生。这就是禅修者一口一口吃时要如何注意。取汤时,所有的动作,如伸手、拿着汤匙和舀汤等都需给予注意。在进餐时要注意这些动作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有这么多动作须观察和注意。初学者可能会遗漏一些应注意的动作,但他须下决心去注意一切。当然,他可能会遗漏一些,但当他的定力增强时,他就可以对所有发生的都给予注意。

八、结论

1.好了,我已提及这么多东西供禅修者去注意,但是,简而言之,只有很少的东西须注意。当走得快时,就注意“右步、左步”;慢走时就注意“提起、落下”;当静坐时,只要注意腹部的上升和下降;躺着时,如果没有特别的东西可注意,也一样去注意腹部的升降。当注意时,如果东想西想,就注意心识活动的生起,然后回到注意腹部的升降。当紧、痛和痒的感受生起时,就注意这些感觉,然后回到腹部的升降。当肢体弯曲、伸展和移动,头低下、抬起,身体摇动、伸直时,都需注意,然后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和下降。

2.当禅修者继续注意,他就能注意到越来越多现象的发生。开始时,他东想西想,可能没有注意到许多东西。但是,他不用灰心,每位初学者都会遭遇这些相同的困难。当他修习久了,就能觉知到每次的胡思乱想,直到最后心中不再有妄念。这时,心系念于所注意的目标,他的正念就和所注意的目标(如腹部的升降)几乎同步。(换言之,腹部上升就立刻注意到,腹部下降也如此。)

3.所注意的身体对象与能注意的心是“成对”发生的。在这过程中,没有人或个人,只有所注意的身体对象与能注意的心成对发生。禅修者可以确实经历到这个过程。当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时,他能分辨出腹部的上升为身体现象,而能注意之心为精神现象。腹部的下降也如此。禅修者将很清楚的体会到精神与身体现象是同时发生。

4.如此,禅修者自己将清楚知道,每次的注意只有物质(身体)是所注意的对象,以及心对它给予注意。这种智慧叫做“名色识别智”,这是内观智慧的开始。正确的获得这种智慧是重要的。当禅修者继续地注意,这智慧将导致分辨因与果的智慧,这种智慧叫做“缘摄受智”

5.当禅修者继续注意,他可亲身体验到凡是生起的不久即灭去。常人以为身心现象二者在一生是持续不变的,也就是从小到大没有变,实际上并非如此。没有现象是永恒不变的。所有的现象生灭得如此之快,快到比一眨眼的时间还短。禅修者只要继续注意,他自己就能够明白这些。他将会确信所有这些现象都是无常。这种确信叫做“无常随观智”

6.这种智将引导入“苦随观智”,体验到所有无常都是苦。禅修者也可能遭到多种身体上的苦,这些都是“苦蕴”。这也是“苦随观智”。接着禅修者将确信这些身心现象是顺着自然发生的,不依任何人的心愿也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它们不是个人或自我所构成,这种体认就是“无我随观智”

7.当他继续禅修,禅修者会确实体验到所有这些现象都是无常、苦和无我,他将证得涅盘。过去诸佛、阿罗汉和圣者们都依这条道路证得涅盘。所有的禅修者须知他们现在正在这条“念住”的道路上,希望圆满证得道智、果智和涅盘法,并使他们的功德(波罗蜜)成熟。他们将体验到诸佛、阿罗汉和圣者所体验的正定和智慧。这些经验是他们从前所不曾体验到的,所以他们对这些应感到高兴。

8.他们不久将体验到如同过去诸佛、阿罗汉和圣者所体验到的道智、果智及涅盘法。其实,这些法可在一个月、二十天或十五天的禅修练习中经验到。那些已累积功德成熟的人,甚至可以在七天内体验这些。

9.因此,禅修者须有信心,将在上列的时日内获得这些法,他将灭除我见和疑惑,并能免除来世生在恶道的危险。他要有这种信心来继续禅修。

 

马哈希大师

1904年 马哈希法师出生在缅甸的谢昆村。他六岁的时候,开始在村里的一所寺院学习经典,十二岁时出家为沙弥。

1923年 在12月他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接着四年内,他顺利通过政府举办的初、中、高三级的巴利经典考试。

1928年 他到曼德勒(瓦城),接受多位博学的比丘教导。

1929年 他应邀到毛淡棉教导佛法并仔细研究《大念住经》,对内观方法深感兴趣。

1931年 他参见有名的明贡法师,在那里接受四个月的密集禅修训练。在这段禅修期间,马哈希法师已获得圆满的内观智慧。

1941年 他通过缅甸政府举办的‘正法阿阇黎’考试。

1945年 马哈希法师完成《内观禅修手册》,兼顾教理及实修,以阐释四念住的方法。其中五分之一被译成英文本的《实用内观练习》。

1949年 缅甸总里乌努(吴努及乌纯邀请马哈希法师,到仰光的禅修中心指导内观方法。

1954年 缅甸佛教在国家赞助下,举行‘第六次结集’,马哈希法师担任三藏经典最后的审订人。总共审订117册,每册约350页,在1956年完成这历史性的任务。

1957年 马哈希法师获得政府封赠‘大智者’的荣衔。这荣衔是赠予精通巴利三藏及满二十年戒腊者。

1982年 8月14日,马哈西法师入灭。享年七十九岁。

 

马哈西法师多次出国,到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印尼、美国、欧洲、新加坡、马来西亚、尼泊尔等国弘法。马哈西法师的著作等身,有《实用内观练习》、《内观禅修基础》、《念住内观禅修法》、《内观进阶》等英译本,他一生的弘法成就,使他列名在当代佛教大师的榜上。

 

 

参考阅读:

大念住经注

内观禅修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