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课程205教材

大念住经注

湛然 注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序章

一、身念住

 
   

(一)观呼吸

   

(二)观动作

   

(三)观无常

   

(四)观不净

   

(五)观四大

   

(六)观尸体

 

二、受念住

三、心念住

四、法念住

 
 
   

(一)观五盖

   

(二)观五蕴

   

(三)观根尘

   

(四)观七菩提分

   

(五)观四圣谛

 

结语

 

 

学佛,贵在实修实证,了生死,出轮回。故当首先伏烦恼,然后断烦恼。佛在《大念住经》中具体详明地开示了如何伏烦恼、断烦恼:对身、心、世界的生灭变化,持续地觉知和观照——这是从知苦到灭苦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如说修行,就能够:“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爱憎取舍〕贪爱、憎恶、逐取(追逐、求取)、斥舍(抗拒、排斥)。

佛临入涅槃时,弟子们公推阿难问道:“佛住世时,依佛安住;佛入灭后,依何安住?”佛回答说:“我入灭后,汝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四念处亦名四念住)安住。”而且,本经一开始,佛就说道:“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修行大道)就是四念住。”所以,《大念住经》(即“大四念住经”)是至关紧要的修行宝典。

〔念处〕亦作念住,乃心念觉知观照之处,亦即心念安住之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应依四念处安住〕为了止息妄想,使心念正而不邪,清净无染,就把念头安住在四个念处:或者身念住(念头安住于身:或者观呼吸、或者观动作、或者观无常、或者观不净、或者观四大、或者观尸体)、或者受念住(念头安住于受:观感受)、或者心念住(念头安住于心:观心)、或者法念住(念头安住于法:或者观五盖、或者观五蕴、或者观根尘、或者观七菩提分、或者观四圣谛)。

念住经在南传巴利文经藏中出现过两次。根据巴利圣典协会出版的巴利文经典英译本:一次是在长部第22经出现,一次是在中部第10经出现,二经内容相同。不过长部的第22经中对“法念住”的开示,比中部第10经长,所以被称为《大念住经》,中部第10经则被称为《念住经》。“大念住经”和“念住经”此二经题中之“念”,是指正念地觉知和观照。

〔正念〕正确的念头。不生邪念,忆念正道,叫做“正念”。〔念住〕通过正念地觉知和观照,摄心念住于一处。《佛遗教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佛遗教经》云:此五根者(眼、耳、鼻、舌、身),心是它们的主人,因此你们应当好好在制心上做工夫。散乱之心的可怕,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就连漫天大火也没有它那样可怕。这就像有人端着一碗蜜,洋洋自得地往前走,只顾看着碗中的蜜,却看不见面前的深坑。又像没有铁钩来制驭的狂象,驰骋奔逸;又像跑进树林的猿猴,腾跃跳踯,难可禁制。心稍有散乱,就要立即折伏(收回来),无令放纵。放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将心制之一处,则无事不办。是故比丘,你们应当勤苦精进,驯服你们的心。(原文详见《佛遗教经注》)〔四念住〕即:身念住(念住于身)、受念住(念住于受)、心念住(念住于心)、法念住(念住于法)。这是通过觉知和观照,分别摄念住于身、受、心、法等四处,使之正而不邪,清净无染,于是“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世尊在这部经中,开示了如何修四念住,如何通过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和法念住来觉知和观照身、受、心、法,而达到解脱,体证涅槃。

四念住修法的要点是:如实地觉知和观照身、受、心、法,了了分明,而不执著(无有爱憎取舍)。也就是说,以平等心来觉知和观照身、受、心、法,不取不舍。这是般若熏无明,久久熏习,则无明灭。

在觉知和观照时,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昏不散。注意力若是移散,就要立即摄还。

〔不昏不散〕不昏沉,不散乱。

 

(注:本篇是经文的注释。为了便于理解和查阅,每段之前贯有编号和标题,它们都不属于经文。 )

序章

(阿难)是这样听说的:有一次,世尊在拘楼国剑磨瑟达磨城中,与拘楼人在一起。当时,世尊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比丘们回答:世尊!世尊接着说了以下的开示: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四念住之宝贵,由此可知!

〔阿难〕阿难是佛的堂弟,出生于佛成道之夜。后来随佛出家作佛的侍者,以“过耳不忘、多闻第一”著称。阿难出家时,佛已说法二十年,因此请佛将此前所说,均为他补说;同时阿难又得法性觉自在三昧,能于定中彻了一切法。故佛灭度后,摩诃迦叶尊者于摩揭陀国大石窟结集经藏时,五百大阿罗汉共聚一处,大众公推阿难升座复述经文。

修行,有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了分段生死出离轮回;第二阶段:了变易生死圆证佛果。对我们初心学人而言,当务之急是了分段生死出离轮回。而轮回之根源,就是对身、心、世界有所贪著。因此,命终之后,神识(自性)随着业力的牵引而投胎。应入地狱者,就将刀山剑树,看成美丽的园林。应堕畜生者,就将马腹驴胎,认作华丽的殿堂。持戒作善者,则生人道或天道。在本经中,世尊开示如何通过四念住的修行,“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因而了分段生死,出离六道轮回。

〔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已了分段生死之圣者,在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此六者,乃众生轮回之道途,故曰六道。〔业力〕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有部毗奈耶四十六》云:“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超越执著〕对身、心、世界种种生起的现象和种种灭去的现象无有爱憎取舍。

是哪四个念住呢?

比丘们!比丘

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以去除对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

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以去除对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

持续地就心观察心,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以去除对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

持续地就诸法观察诸法,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以去除对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

四个念住就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和法念住。这是通过精勤、觉知、持续地观察身、受、心、法,而随时随地彻知无常(了悟身、心、世界是幻),以去除对于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

“精勤”,这是态度。“觉知”、“观察”,这是方法。“时时彻知无常,以去除对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这是目标。“身体”、“感受”、“心”和“诸法”,这是观察觉知的对象。

〔身、心、世界是幻〕身是舍宅,心是六尘缘影,世界是轮回梦境。〔心是六尘缘影〕心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出来幻影:妄想、分别、执著。人一死,六根消亡,心也就没有了。所以,身心并不是你,切勿在里面注入自我感(人我、利害、得失、荣辱、爱憎、取舍),否则自寻烦恼,更不可受其操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对于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通常称之为:对于身、心、世界的执著——这是把身、心、世界当成真实的,并注入自我感。

对于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源。去除了对于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就了断生死轮回而证果。众生之所以对于身、心、世界起爱憎取舍,是因为妄执身、心为我,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然而身心并不是你,身体里面那个不生不死的自性(神识)才是你。(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无常〕一切都会过去。世间所有的事物生灭变化,迁流不住,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未曾有一事一物,不被无常吞没。〔时时彻知无常〕无常是这个娑婆世界的特征,对有生命的动植物(人类也在其中)而言,有生、老、病、死;对没有生命的矿物、器具、乃至山河大地而言,有成(生成)、住(维持)、坏(败坏)、空(消散)。彻知无常,就明白有生必有灭,有聚必有散,一切都会过去,转眼皆空,了生死才是头等大事,便不会对愉悦的事物和情境起贪爱、对恼人的事物和情境起憎嗔,以断除生死轮回的根源!同时,彻知无常,就会时时警策自己:生命短促、国土危脆,必须抓紧时间修行,一息不来,即属后世。《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大智度论》曰:“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出息时不能够保证还会有入息)。佛言:是名精进,善修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对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是生死轮回的根源。所以,去除对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这是修行的核心。(参阅《莲池大师:一笔勾》

一、身念住

比丘们!比丘如何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呢?

(一)观呼吸

本节“观呼吸”和下一节“观动作”,是培养觉知力的基本功,这是后面各观的基础,基础一定要打牢。

觉知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其功用是:一、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二、驯心,将散乱的心静定下来。心就像一头野象,狂躁不安,破坏性极大,所以必须驯服,才能够化害为益,为我们工作。

觉知呼吸看似容易,其实颇难。原因是注意力随时会被妄想牵离。所以,对治的办法是:旋失旋收。也就是说,只要一发现忘记了觉知呼吸,就马上把心收回来,专注地觉知呼吸。功夫上手后,只要是在觉知呼吸,即无妄念。功夫再深一些,妄念纷飞时,只要专注地觉知呼吸,妄念即息,此乃“斩魔剑”盛名之由来。故云:妄念纷起,观息为锚。

常见的呼吸主要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本文之呼吸是采用腹式呼吸的顺呼吸法,即吸气时扩张腹肌(腹部上升),呼气时收缩腹肌(腹部下降),鼻呼鼻吸。这种呼吸方法,比较胸式呼吸而言,对身体健康的好处甚多。(详见《腹式呼吸》

当你吸气时,腹部会逐渐上升;这时就专注地觉知腹部上升的过程,在心中标记“上”。当你呼气时,腹部会逐渐下降;这时就专注地觉知腹部下降的过程,在心中标记“下”。要点是:要持续地保持对腹部起伏的觉知。开始练习时,可以把手置于腹部,来感受腹部的起伏。

只要是在觉知腹部的起伏,就不会有妄念。若是妄念生起,就说明失掉了觉知,就要立即把注意力收回来,专注地觉知腹部的起伏。失掉,收回来;失掉,收回来;......。如果整整一个钟头都是在这样打拉锯战,你这一个钟头都没有白费。随着不断地练习,你会发现失掉觉知的次数愈来愈少,失掉与收回来之间的时间间隔愈来愈短,这就是进步。

当觉知腹部的起伏比较有把握时,便进一步去觉知腹部起伏过程中的感受(而不要去注意腹部的外形)。

在觉知腹部的起伏时,如果妄想炽盛,收回来比较困难,就不要再勉强去收,而是专注地观察妄想,看它要想什么,并将妄想分类标记:“分心”,“乱想”,或“计划”,等等。待到妄想削弱后,便又回到觉知腹部的起伏上来。

修持时,就只有觉知腹部的起伏和观察妄想这两件事,而且是以觉知腹部的起伏为主,二者灵活地交替运用。(请注意,觉知腹部的起伏时,就不要去观察妄想,而是专心地觉知腹部的起伏。)

在专练时间之外,要尽可能见缝插针地练,而且要尽量保持对日常活动中各个动作的觉知(可参考《觉知禅》中“觉知动作”一章)。总之,抓紧一切机会练习觉知,培养觉知力,这是修行的基本功力。绝不要轻忽每一个两三分钟的练功机会!

开始时,主要是在坐、卧的情形下专练。然后逐步做到行、住(站立)也练。(经行,乃至日常步行时,可以四步一吸,四步一呼。)这样,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在做功夫,功力就长进得快,而且适应性强。

 

问:标记是否就是心中默念?

答:不是。如果随着腹部的起伏默念“上”、“下”,那么当你念得熟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实际上已经忘掉了觉知腹部的起伏,心中却还在机械式地念“上”、“下”。而标记是:当你觉知到腹部上升时,告诉自己这是“上”;当你觉知到腹部下降时,告诉自己这是“下”。没有觉知到,就没有标记。

 

比丘们!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把注意力放在嘴巴周围的区域,保持觉知,觉知呼吸时气息的出入情况。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

〔把注意力放在嘴巴周围的区域〕把注意力放在鼻端和上唇之间这一区域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比丘们!就像技术熟练的木匠或他的徒弟,当他锯木作一次长拉锯的时候,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长拉锯”﹔当作一次短的拉锯时,他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短拉锯”。

比丘们!就像这样,比丘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感受全身而入息,感受全身而出息。——这是非常简捷而且有效的修行方法。

于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持续地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超越执著〕不起爱憎取舍的习性反应。〔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这就断除了生死轮回的根源,而出离生死轮回。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二)观动作

这一段是以觉知行、住(站立)、坐、卧来讲说,修行人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清楚地觉知,了了分明,而不要陷入妄想。所以,觉知动作非常重要,生活在觉知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前去请教佛陀说:我怎么才能够开悟呢?佛陀说:你是做什么的呢?她说:我是打水为生的。佛陀就告诉她:你打水时,对每一个动作,心中都要了了分明(不要出现未觉知到的下意识动作)。这个妇人按照佛陀的教导认真去做,而得开悟。

一般人,在许许多多的时候都是在下意识地动作,与此同时在打妄想。也就是说,一边动作,一边妄想。这是修行人的大忌。所以,二六时中,要觉知每一个动作,有意识地做每一个动作,精进无懈。

据说,有一只苍蝇飞来停在佛陀的脸上,佛陀用手轻轻挥去。接着,又做了一次挥手的动作。弟子奇怪地问道:“世尊,您第一次挥手是驱赶苍蝇,第二次挥手是为了什么?”佛陀答道:“第一次是无意识的动作,没有觉知到,所以有觉知地做了第二次动作,改正过来。”佛陀的这一示现,是教导弟子:每一个动作都要了了觉知;没有觉知的动作是无明,要立即改正过来。

怎样来觉知动作,详见《觉知禅》中“觉知动作”一章。

 

又,比丘们!

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

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着。”

在坐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着。”

在躺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着。”

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

于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持续地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三)观无常

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是这个娑婆世界的特征,对有生命的动植物(人类也在其中)而言,有生、老、病、死;对没有生命的矿物、器具、乃至山河大地而言,有成(生成)、住(维持)、坏(败坏)、空(消散)等四相。彻知无常,就明白有生必有灭,有聚必有散,有升必有堕,一切都会过去,转眼皆空,了生死才是头等大事,便不会对愉悦的事物和情境起贪爱 、追求,对恼人的事物和情境起憎恶、抗拒,而爱憎取舍是生死轮回的根源。同时,彻知无常,就会时时警策自己:生命短促、国土危脆,一息不来,即属后世,必须抓紧时间修行。

〔生住异灭四相〕正如生物有生老病死四相,所有的事物都有生住异灭四相。生相,生成(诸缘聚会,由无而有);住相,维持;异相,败坏;灭相,消散(诸缘分散,由有而无)。此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这就是无常,是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修行人一定要对这一客观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否则,在四相彼此转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爱憎取舍的执著,这是痴迷、颠倒。观无常就是要随时随地体悟无常,以去除和超越爱憎取舍的执著。

《涅槃经》云:“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瀑水幻炎。”

〔犹如电光瀑水幻炎〕形容此身无常,犹如闪电、瀑布、幻、炎。闪电、瀑布是形容短暂,转瞬即逝。幻、炎是形容虚幻不实。“幻”,譬如幻师幻作象、马。“炎”,即“阳焰”,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遥望似水,渴鹿思饮,终不可得。《楞伽经》云:“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见春天之阳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既然一切皆无常,有什么可以爱乐?有什么可以贪著?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感叹:乐极生悲!乐的后面是悲、是苦。《红楼梦》中“好了歌”曰:“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全真七子传》云: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朝走西,暮走东,人生犹如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又云:

三皇治世久,五帝建大功。

尧舜相揖逊,禹疏九河通。

成汤聘伊尹,文王访太公。

五霸展谋略,七雄使心胸。

赢秦吞六国,楚汉两争雄。

吴魏争汉鼎,刘备请卧龙。

东晋与西晋,事业杳无踪。

南魏与北魏,江山属朦胧。

〔南魏与北魏〕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时期的第一个鲜卑人政权,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南魏,是由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北海王元颢于孝基元年(529年)领兵攻入洛阳,改元建武,叛魏所建立的政权。不久,被北魏尔朱荣派尔朱兆、贺拔胜反击,元颢兵败逃至临颍被杀,南魏遂亡。

唐宋到于今,许多富贵翁。

试问人何在?总是一场空!

 

又,比丘们!

当比丘来回行走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看着正前方或侧面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搭衣持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在吃、喝、咀嚼或尝味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大小便利时,时时彻知无常﹔

当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沉默时,时时彻知无常。

对无常时时觉知和观察,这是要去除和超越对于身心世界的执著:对于顺情之境的贪爱、追求,对于逆情之境的嗔恚、抗拒。是否彻知无常,就是看你是否对于身心世界还有爱憎取舍之执著。去除和超越对于身心世界的爱憎取舍之执著,这是全经的核心,也是修持的核心!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彻知无常。

(四)观不净

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皆污秽不净。修此观以祛除淫欲。

 

又,比丘们!比丘仔细思惟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不净。他这么想:“在这身体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就好像有一只有两个出口的粮食袋,里面装满各种的豆谷,诸如:稻米、糙米、绿豆、豌豆、芝麻、白米﹔而且就如同有位能分辨这些豆谷的人,当他打开这只袋子时,他可以看到里面所装的东西,告诉人说:“这是稻米、这是糙米、这是绿豆、这是豌豆、这是芝麻、这是白米。”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观察身体污秽不净。

(五)观四大

四大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又如植物,其枝干是坚性的地大;内在的水分是湿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发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气吐出氧气是动性的风大。

观四大是观:色身是幻。

〔色身〕由四大等色法所组成的肉身。

《圆觉经》云:默然静坐,恒作是念:我现在的身体,是地火水风四大和合。所谓头发、汗毛、指甲、牙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大;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大;暖气归火大;动转归风大。要是四大各离,现今这个身体将在哪里呢?于是知道此身毕竟没有永恒的实体,而是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原文详见《圆觉经精解》)这段经文是说:色身是四大和合,分散即无,因此色身是幻。

人一死,身体溃烂无存,骨肉归地,湿性归水,暖气归火,呼吸归风,此时身在哪里!所以身体并不是你。《修心诀》云:“百骸溃散(色身溃烂),归火归风(四大分离);一物(自性)(永远)灵,盖天盖地。”那盖天盖地长存之自性才是你。既然身体不是你,依此而立之身心世界有何可贪?有何可嗔?人生不过是在做轮回梦。修行就是要从这个梦中醒来。

修行之关键,首先要看破色身、放下色身。色身的寿命,短者数十年,长者百来岁,终归死亡。修行人当然知道色身是舍宅,但由于习气作祟,就是难于放下,而且有意无意地总是把它当成我。所以要通过修学,真真实实地放下。若真放下了,即便要妄想,亦无可妄想者。因为在妄想中一定有个“我”,而这个“我”是以色身为依据,而有名字、身份、过去、未来,等等。由于有了这个“我”,于是就有我的,他人、他人的,以及“我”所处的世界。如果没有了这个“我”,心自不动。如果妄念生起,一定是又在执著这个“我”;要是醒悟了,妄想也就息灭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要不断地、反复地做“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的功夫:念头起来,就看它为什么会起?究竟是以什么方式在执著于“我”?为什么放不下?想深想透。反反复复地做,直到真正放下色身。

所以,看破、放下,首先是看破放下色身(色身不是我),如伐毒树,直断其根。

 

又,比丘们!比丘仔细思惟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这么观想:“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这就是身体!”

比丘们!这就像技术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杀了一条牛并将它分解成块后,他们坐在十字路口。

意思是:这就像屠夫,或屠夫的学徒,杀了一头牛并将它分解成块后,摆在十字路口卖。过往行人各买一块带走,这时候哪里还有牛呢?用来譬喻死后尸体腐烂,四大分离,哪里还有身体呢?所以身体不是我,从而超越对身体的执著(以为身体就是我)。

比丘们!相同地,比丘仔细思惟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的组成要素,他这么观想:“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这就是身体!”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观察身体。

(六)观尸体

深深地进入这样的观想:你的肉体正在死亡,接着就是心(感受、思想和情绪)之终结,世界也随之消逝。然而你——自性,还在那里。如果自性是觉悟的,这时候就得到解脱,超越生死,永受法乐;如果自性仍然痴迷,便在业力的驱使下,继续在六道中生死轮回。

国人传统,历来避讳言死,以为身体一死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一说到死,阴森恐怖便油然而生。其实,身体只不过是自性的住宅,住宅有成有坏,而自性长存。观墓园就是要了悟到身体并不是你,因而不要再贪爱执著它。通过观身体死后各相,就会厌弃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而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执著。

对于死亡,人人都知道自己会死,然而在潜意识中,却往往不是这样。在潜意识中,人们通常有以下几种观点和立场:一、我不会死;二、我会死,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得过且过;三、我会死,人人都会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所以要尽量享乐;四、我会死,但是我能够在死亡中解脱,永远不再遭受生老病死之苦,而安乐自在。这些潜在的观点立场,指导乃至操控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观点立场是指实际指导和操控着你的思想和行为的观点和立场,而不是你以为的观点和立场。例如,从道理上来说,每个人都知道有生必有死,甚至还可以向别人解说一番。但是在境缘中,自己的实际思想和行为却不是那样,例如“终朝(整天)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就是这种情形。

修行人首先是要在死亡一事上,建立起正确的观点和立场:我会死,但是我能够在死亡中解脱,永远不再遭受生老病死之苦,而安乐自在。并且在境缘中不断地磨练,使此观点和立场愈来愈坚固,愈来愈深入地贯彻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念一时中。下面通过观尸体的体悟,来警醒自己:一定要站稳正确的观点和立场,放下万缘,精进修行。

 

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变成肿胀、瘀黑且溃烂,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被乌鸦、秃鹰、猎鹰、苍鹭所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所咬或被其它种种生物所食时,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骸骨、附着在骨上的一些血肉、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没有皮肉、只有一块块血迹的骸骨,和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血肉不存,散开的骸骨,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一堆骨节支解的骨头,四散各处:这儿是手骨,那里是脚骨﹔这儿有踝骨,那里有膝骨﹔这里有大腿骨,那里有骨盆骨﹔这是脊椎骨,那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颈骨、下颚骨、牙齿及头盖骨,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壳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经过年余、堆积成堆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骨头腐蚀成粉,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二、受念住

六根接触六尘,就会生起感受,要时时对自己当下的感受清清楚楚。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境。〔法尘〕储存在阿赖耶识中的业种子。(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中“识心的运作过程”一节。)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

观察感受观察感受,从而超越对感受的执著。〔执著〕对某事物注入自我感,粘住不放,不能超脱。

比丘们!

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

在他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没有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快乐的感受。”

在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没有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痛苦的感受。”

 

问:可以说执著快乐,痛苦时巴不得它快快离去,怎么可以说执著痛苦呢?

答:执著痛苦,就是对痛苦这一情境注入自我感而抓住不放。譬如你受到某人的无端辱骂,久久不能够释怀,这就是执著痛苦。其实,身心皆幻(见下一章“心念住”之注释),因此感受也是幻。许多痛苦不是物理上的痛苦,而是心理上的痛苦。物理上的痛苦,可以通过医疗来解决。而心理上的痛苦,则须要心药来治。心理上的痛苦,根源于你对某个情境注入了自我感,并且抗拒这一情境的出现,这就是执著。注入的自我感愈强烈,抗拒得愈凶猛,也就是说,愈执著,则痛苦也就愈大、愈持久。如果你抽掉情境中的自我感,并且没有抗拒地接纳它,只是静静地观察它所引起的感受,痛苦就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对于物理上的痛苦,可以这样来观痛:就初学者而言,打坐大约半小时或四十五分钟之后,你将发现你的四肢开始隐隐作痛,或感到刺痛等不舒服的感觉。当这类感觉生起时,这是观“苦受”的好机会,洞察疼痛的真实本质,以见到疼痛的生和灭。具体的观法,详见《正念禅修》中“观痛的技巧与过程”一节。

当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没有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于是,他於内部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於外部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同时於内部、外部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持续地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感受!”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三、心念住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译文: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自性迷悖,起种种颠倒,认妄为真。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形成的肉体为自身相、六根缘六尘之缘虑心(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就像眼睛发花,妄见空中有花并有第二个月亮。)

〔六尘缘影〕心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出来妄想、分别、执著,故称之为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现的幻影。〔空中华〕即空中花。“华”,古同“花”。

这是说身和心都是幻象,而众生妄执为真,这就像眼睛有病,妄见空中有花(空中本来就没有花)并有第二个月亮。观心就是看清楚这个心,并且了悟到心是六根缘六尘的产物,身体一死,六根消亡,心也就没有了。所以,身心并不是你,切勿在里面注入自我感,否则自寻烦恼,更不可受其操控。

 

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呢?

观察心观察心是在怎样地运作,怎样地操控你,从而摆脱它的操控。

比丘们!

当心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

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

当心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有愚痴;当心没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没有愚痴。

当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当心涣散时,清楚了知心涣散。

当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当心狭隘时,清楚了知心狭隘。

〔心广大〕心量广大,包含容纳。

当心向上(正面心态)时,清楚了知心向上;当心向下(负面心态)时,清楚了知心向下。

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当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当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心解脱〕没有妄念,清净自在,不受境缘的牵缠。

于是,他持续地就内在的心观察心,持续地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持续地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因此,他持续地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心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内在的心〕攀缘内境的心。〔外在的心〕攀缘外境的心。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心!”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

四、法念住

〔法念住〕把念头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一)观五盖

观五盖,通过观察五盖来息灭这五种烦恼。

〔五盖〕五种烦恼。“盖”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嗔恚、瞌睡、掉悔、疑法。瞌睡禅修时的昏沉、思睡。〔掉悔〕掉举(心念动摇)和后悔。这两种心理,都能使人的心不得安宁和烦恼。〔疑法〕怀疑道法非正真之道,故不敬、不信、不受、不行。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盖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

当比丘生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贪欲”﹔当比丘不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贪欲。”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贪欲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贪欲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贪欲,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嗔恚”﹔当比丘不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嗔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嗔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嗔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嗔恚,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昏沉、思睡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昏沉、思睡”﹔当比丘不起昏沉、思睡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昏沉、思睡。”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昏沉、思睡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昏沉、思睡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昏沉、思睡,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掉举和后悔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掉举和后悔”﹔当比丘掉举和后悔不起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掉举和后悔。”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掉举和后悔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掉举和后悔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掉举和后悔,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对道法生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当比丘不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疑惑。”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疑惑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疑惑,未来不再生起。

于是,他持续地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持续地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持续地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诸法!”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

(二)观五蕴

观五蕴,就是观察身心的运作生灭,不让幻妄当权。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

心的运作过程是由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协同运作。其过程是:受→想→行→识。“受”是根(眼、耳、鼻、色、声、意)与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的领纳。“想”是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断、综合),其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则常常由第七识(末那识)从第八识(阿赖耶识)取出供给。“行”,是依“思惟”而起的心行(内心的造作),例如爱憎、好恶、取舍,以及向身、口下达行动指令等等,这就是造业。“识”,是将前面受、想、行这三个环节的全部信息汇总,形成综合的了别相——业识,经由第七识输入第八识储存起来,以备后用,这就是所谓的业种子。

〔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在心的运作过程中,“想”这个环节能够人为地控制,修行人是通过智慧的“想”,因而导致正确的“行”,来削弱和消除习气。境由心转的关键,就是在“想”这个环节上做功夫,即所谓转念。例如,一般人闻谤而怒,在《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的转念工夫是:自思“天下绝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也绝没有归咎于别人的学问。事情没有办成,都是由于自己的德行没有修好,不能感动他人支持我,与我一道同心协力来完成。凡是遇到违逆之事,我完全从自己方面来找原因。这样一来,所有的谤毁都是磨炼我、提升我、使我成就的好机会。我感激还来不及,怎麽可以生气呢?再者,受到别人的诽谤攻击,只要自己不起气,哪怕它气焰嚣张薰天,不过是举火焚空。无物可烧,火也就自动熄灭了。要是遭到别人的诽谤攻击,就生气发怒,虽然巧心力辩,也是作茧自缚,带来纠缠不已的麻烦。所以发怒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原文详见《了凡四训注释》)于是不惟不怒,反而欢然受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此,不仅削弱,甚至拔除了过去闻谤而怒的业种子——这是除习之道。

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否被无明所掌控,是否陷入了习惯的思考模式(习性反应)?如果是,就要立即跳出来,令智慧做主。其实,抗拒、不满、批评、焦虑、烦躁、等待等等,对修行人而言,统统都是无明的表现,是菩提道上的拦路虎,也是在提醒自己又陷入了无明。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ngevent),B代表信念(Belief)——对引发事件的诠释,C代表情绪和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人们总是期望好的A(事件)而躲避坏的A,并不断为之努力。却不知道B(诠释)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后果)的不是A,而是B。这里的B(诠释),就是受想行识中“想”这个环节。同样一件事,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什么呢?就是对事件的诠释不同(想法不同)!因此,圣人转心不转境,而凡夫转境不转心。所以,要有退步一想、转念一想的智慧,将当下的条件为我所用。例如,被分派担任扫地的工作。一种想法是为什么要派我去干这种琐事,感觉到委屈。转念一想,扫地扫心,这正是历境验心的大好机会,而愉快地接受。扫地的过程,由事到理,外扫垃圾,内扫烦恼,于是扫地便成了磨除我慢,修动中定的大好机会。

上面是说明智慧的“想(思惟)”,因而导致正确的“行(心行)”,所以要经常智慧观照。当然,若能除想,那就更为猛利直接,如伐毒树,直断其根。因为一切众生迷自本心,一向皆依妄想用事,故今修行,以除想为最。

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除习气了生死,关键是要做到心能转业。心能造业,亦能转业。业由心造,亦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够转业?心与道合,即能转业。业何以能缚心?心依习性,任运作受,即为业缚。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唯业所感之故,前境来报应,皆有一定,这是由于业能缚心。唯心所现之故,前境来报应,皆无一定,这是由于心能转业。若是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菩提心,修真实行,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但是正当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菩提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不定而定。然而,业乃造于以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

所以修行人应当据此而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取蕴观察诸法呢?

〔五取蕴〕由取著而生或能生取著之有漏五蕴:一、色取蕴。二、受取蕴。三、想取蕴。四、行取蕴。五、识取蕴。“漏”为烦恼之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

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

“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灭去﹔

“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灭去﹔

“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灭去﹔

“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灭去﹔

“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灭去。”

于是,他持续地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持续地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持续地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诸法!”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三)观根尘

观六根及六尘,以了悟束缚之源。

〔六根〕即六内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是视之根,耳是听之根,鼻是嗅之根,舌是味之根,身是触之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六尘〕即六外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眼根,清楚了知色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耳根,清楚了知声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鼻根,清楚了知香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舌根,清楚了知味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身根,清楚了知触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意根,清楚了知法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意根〕八识中之第七识(末那识)为意根。〔八识〕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其中,阿赖耶识为本识,其馀七个识皆由阿赖耶识所派生。〔法尘〕意根所缘者(即阿赖耶识中之业种子)谓之法尘。

于是,他持续地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持续地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持续地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诸法!”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

(四)观七菩提分

〔七菩提分〕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一、念菩提分——时刻观念正法,令定慧均等;二、择法菩提分——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三、精进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四、喜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欢喜;五、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六、定菩提分——心住一境,而不散乱;七、舍菩提分——舍离一切虚妄之法,而力行正法。〔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有念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念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念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念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念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念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择法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择法菩提分”﹔当比丘没有择法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择法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择法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择法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精进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精进菩提分”﹔当比丘没有精进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精进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精进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精进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喜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喜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喜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喜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喜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喜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轻安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轻安菩提分”﹔当比丘没有轻安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轻安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轻安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轻安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定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定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定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定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定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定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舍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舍菩提分”﹔当比丘没有舍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舍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舍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舍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于是,他持续地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持续地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持续地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法!”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

(五)观四圣谛

贪爱,为生死等诸苦之根本。《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而四圣谛,则是息灭贪爱,了脱生死诸苦之要道。

四圣谛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集为苦之因,苦为集之果;道为灭之因,灭为道之果。也就是说:生死等诸苦(苦),是贪爱所召集(集);而要息灭贪爱(灭),只有修圣道(道)。佛言:“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道,汝应修;此是灭,汝应证。”是故,修行人务当精勤,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谛〕真实无谬的道理。〔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一、“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为相。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人生的真相。二、“集谛”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说明人生之苦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贪爱,于是取著,于是造业,于是受苦,于是轮回。三、“灭谛”是说明息灭诸苦的真理。当所有的苦集(贪爱)都永断无余,无取无著,就不再造业、受苦、轮回,这就是灭谛。四、“道谛”是说明如何永断苦集(贪爱),亦即灭苦之道——八圣道。四圣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世人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坏苦是偶而出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八苦〕一、生苦,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与怨憎之人在一起的痛苦;七、求不得苦,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五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之苦。

〔八圣道〕又名八正道,八条圣者的道法:一、正见,正确的知见;二、正思惟,正确的思考;三、正语,正当的言语;四、正业,正当的行为;五、正命,正当的职业和生活;六、正精进,正确的努力;七、正念,正确的观念;八、正定,正确的禅定。修此八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

 

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四圣谛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集。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灭。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1.苦圣谛

又,比丘们!什么是苦圣谛呢?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叹、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又,比丘们!什么是生?如果有所谓的生,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受生、形成、出生、显现诸蕴、获得内外处,比丘们!这就叫作生。

又,比丘们!什么是老?如果有所谓的老,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衰弱、老朽、牙齿脱落、头发灰白、皮肤松皱、寿命将尽、机能退化,比丘们!这就是老。

又,比丘们!什么是死?如果有所谓的死,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崩溃、散灭、命终、死亡、寿命结束、五蕴离析、身体弃舍、生命灭绝,比丘们!这就是死。

又,比丘们!什么是愁?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这些痛苦的心态:忧愁、哀愁、愁苦、深忧及深愁这些痛苦的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愁。

又,比丘们!什么是叹?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哭号、哭泣、叹息、以及哀号、哀叹的状态,比丘们!这就是叹。

又,比丘们!什么是苦?比丘们!由于身体的接触而生起身体上任何的苦楚、不适、不愉快的感受,比丘们!这就是苦。

又,比丘们!什么是忧?比丘们!心理上任何的苦楚、不适或由心理接触而生起任何痛苦、不愉快的感受,比丘们!这就是忧。

又,比丘们!什么是恼?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产生恼乱、苦恼、忧恼、燥恼这些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恼。

又,比丘们!什么是怨憎会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遇到不愉快、不喜欢的色、声、香、味、触、法,或时时处处遇到不幸、伤害、困难、不安,如果交往、相遇、接触、结合,比丘们!这就叫怨憎会苦。

又,比丘们!什么是爱别离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与所感兴趣、所喜欢、所爱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尘境分离,对那些期望他幸运、富裕、舒适或安全的人,如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亲戚等,与他们分离,不能相见、亲近、结合,比丘们,这就叫爱别离苦。

又,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生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生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轮回转生!”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老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病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病的支配!但愿我们没有病苦!”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死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死的支配!但愿我们永远不死!”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比丘们!什么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愁、叹、苦、忧、恼!”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比丘们!什么是“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色取蕴是苦、受取蕴是苦、想取蕴是苦、行取蕴是苦、识取蕴是苦。比丘们!这就是“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比丘们!这就是苦圣谛。

2.集圣谛

贪爱集苦(贪爱造成苦),是苦的根源。由于贪爱,于是取著,于是造业,于是受苦,于是轮回。贪爱是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处生起,因此要把紧六根门头,触尘起照,截断惑根,这是关键。

 

又,比丘们!什么是苦集圣谛呢?

它就是贪爱,就是造成不断轮回、为喜乐欲求所束缚,以及任何情况都不忘寻求快乐的欲望,也就是欲爱、有爱及无有爱。

〔欲爱、有爱、无有爱〕欲界中的贪爱,色界中的贪爱,无色界中的贪爱。〔无色界中的贪爱〕在无色界中没有物质(色法),所以也就没有身体、宫殿、器物等等,仅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其贪爱即是对其深妙之禅定,爱乐可意,而生贪着。

比丘们!而这贪爱从哪里生起,又从何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就有贪爱的生起和建立。

而在身心世界,什么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鼻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香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眼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耳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鼻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舌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身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意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眼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耳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鼻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舌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身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耳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鼻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舌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身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比丘们!这就是苦集圣谛。

3.灭圣谛

贪爱是苦因、轮回因。当六根接触六尘时,一旦心生染著、眷念,这就说明心已经被尘境系缚,有贪爱生起和建立。要在起心动念处修持,做到贪爱在哪里生起,就在哪里将它根除、息灭。

 

又,比丘们!什么是苦灭圣谛呢?

它是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

但比丘们!何处根除贪爱,何处息灭贪爱呢?

在身心世界中,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灭贪爱的地方。

但在身心世界中,什么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鼻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香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眼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耳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鼻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舌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身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意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眼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耳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鼻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舌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身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耳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鼻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舌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身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比丘们!这就是苦灭圣谛

4.道圣谛

道圣谛是说明修八圣道,就能够在贪爱生起之处根除和息灭贪爱,从而灭苦,这是灭苦之道。

〔八圣道〕八条圣者的道法。一、正见,正确的知见。二、正思惟,正确的思考。三、正语,正当的言语。四、正业,正当的行为。五、正命,正当的职业或生活。六、正精进,正当的努力。七、正念,正确的观念。八、正定,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便可证得阿罗汉果。

 

又,比丘们!什么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呢?那就是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见呢?比丘们!正见就是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导致苦灭之道的知见。比丘们!这就是正见。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思惟呢?比丘们!正思惟就是离欲、不染世乐的思惟,也是没有嗔恨、没有暴力的想法。比丘们!这就是正思惟。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语呢?比丘们!正语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与不绮语。比丘们!这就是正语。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业呢?比丘们!正业就是不杀、不偷及不邪淫。比丘们!这就是正业。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命呢?比丘们!正命就是圣弟子不以错误的方式营取生活,而以正确的方式经营生活。比丘们!这就是正命。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精进呢?比丘们!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防止未生的恶行、不善之心念的生起﹔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去除已生起的恶行和不善的心念﹔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开展未生的善行及善的心念,使之能生起﹔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保持已生的善念,不使它退失,使之增长、成熟、圆满地开展﹔比丘们!这就是正精进。

又,比丘们!什麽是正念呢?比丘们!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持续地就心观察心,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持续地就诸法观察诸法,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们!这就是正念。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定呢?比丘们!比丘舍离贪爱、不善之心念,产生离欲之心,伴随着寻和伺并充满喜乐,他进入初禅﹔寻、伺消失,获得内心平静和专心一致,产生离欲和无寻、无伺之心,充满喜乐,他进入二禅﹔喜消失后,他住于平等心,对感受完全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并且在身体经验到圣者所说的:“由觉知和平等心所产生的乐”他进入三禅﹔在根除苦乐以及先前的喜忧也消失之后,他因此进入超越苦、乐的四禅,充满平等心和觉知。比丘们!这就是正定。

〔四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禅: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有五支(五种)功德:觉、观、喜、乐、一心。二禅:定生喜乐。二禅具有四支功德:内净,喜,乐,一心。三禅、离喜妙乐。三禅具有五支功德:舍、念、慧、乐、一心。四禅:舍念清净。四禅具有四支功德:不苦不乐,舍,念,一心。〔寻、伺〕寻是寻思,寻求真理,指初步的思考;伺是伺察,指深入的、精细的思考。

比丘们!这就是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于是,他就这样持续地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持续地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诸法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诸法灭去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诸法!”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爱憎取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

结语

比丘们!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两种果报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阿罗汉果),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阿那含果)

〔四果〕修四圣谛有四种果位: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汉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汉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汉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汉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最高果位。〔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

比丘们!不用说七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六年,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阿罗汉果和阿那含果)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比丘们!不用说六年,....

比丘们!不用说五年,....

比丘们!不用说四年,....

比丘们!不用说三年,....

比丘们!不用说二年,....

比丘们!不用说一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个月,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阿罗汉果和阿那含果)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阿罗汉果),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阿那含果)

比丘们!不用说七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六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五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四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三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二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一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半个月,如果有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天,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阿罗汉果和阿那含果)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阿罗汉果),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阿那含果)

这就是为什么说:“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世尊如此说法后,比丘们皆大欢喜,赞叹、奉行世尊所说的法。

 

 

参考阅读:

实用内观练习

正念禅修

内观禅修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