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心、自性、如来藏

 

湛然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一、自性、本性(如来藏)、识性

二、心、本心、识心

三、识心的运作过程

四、心之一字

五、一切唯心造

六、转识成智

 

心、自性、本性、佛性、如来藏、法身等,是佛法中的基本概念,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经论,特介绍如下。

一、自性、本性(如来藏)、识性

自性者(又名心性),妙明万德之灵能也,又称之为本体。操纵身体的是祂,见闻觉知的是祂,在六道中轮回的是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是祂,做菩萨、成佛的也是祂。

〔灵能〕古时没有“能量”这一术语,而称自性为“灵焰”。仰山慧寂通智禅师参沩山灵祐禅师,问曰:‘如何是真佛住处?’沩曰:‘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师(仰山)于言下顿悟。(《五灯会元》)

〔本体〕即自性。六祖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云:“自从达摩西来,为传此经(《金刚经》)之意,令人悟理见性。只为世人不见自性,是以立见性之法,世人若了见真如本体,即不假立法。”《传心法要》云:“世人不悟,秖(古同“祇”)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见闻觉知〕乃识心接触外境之总称。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识、舌识和身识之用为“觉”,意识(第六识)之用为“知”。

《修心诀》云:“百骸溃散(色身溃烂),归火归风(四大分离);一物长(永远)灵,盖天盖地。”此长灵之物,就是自性。

〔百骸(hái)〕指人的各种骨骼或整个躯体,这里指整个躯体。〔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此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

对众生而言,身体是自性的躯壳、住宅。《六祖坛经》云:“色身是舍宅。”

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全靠)里头人。”这是说色身如木偶,而操纵这个色身的是里头的自性。

二六时中(二十四小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瞋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之自性。正如祖师所说:“四大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只汝目前历历孤明无形段者,始解说法听法。所谓无形段者(那个没有形相的),即是汝(你)之自性。”

〔二六时〕十二时辰。旧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因此用“二六时”表示一天到晩,整天整夜。

 

自性有觉与迷这两种状态。《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本具妙明万德,这是佛。当自性迷时,便失去妙明万德,而由佛堕为众生。这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由于磁分子排列混乱,而失去吸力,成为普通的顽铁。修行成佛,就是自性由迷转觉的过程,即宗门所说的返本还源。

自性觉,这是自性的本原状态,称为本性。《六祖坛经》云:“祖知悟本性(这时,五祖知道惠能证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本性又名佛性、真如。本性是佛,故名佛性;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如常不变,故名真如。《六祖坛经》云:“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真如〕真,是本原的意思;如,是其体如常不变的意思。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其体如常不变,故本性名真如。诸法实相是诸法的本原状态,其体如常不变,故诸法实相亦名真如。此外,在形容“本原而其体如常不变”时,也常常用“真如”一词。〔其体如常不变〕就像一群亿万富翁,一些人在做乞丐梦,贫苦不堪;另一些人清醒自在,逍遥富足。实际上,那些正在做乞丐梦,受贫苦熬煎的,仍然还是亿万富翁(其体如常不变)。

明心见性,就是彻见自本性。《六祖坛经》云:“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云:“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

本性(佛性)亦名如来藏。《大般涅槃经》中,佛言:“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云:“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名曰佛性。”由此可知,真我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来藏,即是本性。佛性和如来藏乃是本性(真我)之异名。

《起信论》云: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又云:“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由此可知,真如即是如来藏,心性无动(微细念灭)即是如来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

《大乘入楞伽经》云:“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

〔蕴、界、处〕即五蕴,十八界(六根、六尘和六识)和十二处(六根和六尘)。〔五蕴〕色、受、想、行、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

慈恩(窥基大师)云:“法身本有,诸佛共同(共相等同,无有差别)。凡夫由妄覆,有而不觉,烦恼缠裹得如来藏名。”(《真心直说》)

《悲华经》云:“若有众生欲分别入于如来藏,闻佛说法,更不从他闻,即得分别入如来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

《大乘密严经》云:“金刚藏,如来常住恒不变易,是修念佛观行之境名如来藏,犹如虚空不可坏灭,名涅槃界亦名法界,过现未来诸佛世尊,皆随顺此而宣说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

《入楞伽经》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入自内身智慧境界,得无生法忍三昧。”

在《大方等如来藏经》中,释迦牟尼佛连举九喻来开示如来藏(详见《大方等如来藏经注》。例如:“尔时世尊,告金刚慧及诸菩萨言:......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是故诸佛出兴于世,为开身内如来法藏,彼即信受净一切智,普为众生开如来藏,无碍辩才为大施主。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有如来藏,故为诸菩萨而说此法。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贫人家,内有珍宝藏。

主既不知见,宝又不能言。

穷年抱愚冥,无有示语者。

有宝而不知,故常致贫苦。

佛眼观众生,虽流转五道,

大宝在身内,常在不变易。

如是观察已,而为众生说。

令得智宝藏,大富兼广利。

若信我所说,一切有宝藏(一切众生皆有珍宝藏)

信勤方便行,疾成无上道。

复次,善男子!譬如庵罗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于核内。......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如像果种长成大树王)。”

〔五道〕亦名五趣,为有情众生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

 

自性迷,就是自性妄认五蕴身心为自己,于是逐境造业,而生死轮回。《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译文: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自性迷悖,起种种颠倒,认妄为真,这就是无明。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形成的肉体为自己的身、六根接触六尘所现的幻影(念想)为自己的心。这就像眼睛发花,妄见空中有花并有第二个月亮。善男子!实际上,空中并没有花,这是病眼者妄执的幻象,由于妄执的缘故,不仅妄执虚空是实有,而且还以为真有花从那里生出来。众生由于颠倒迷惑而妄认幻现的身心是实有,并执之为我,于是生死轮回,所以称之为无明。)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自性迷的状态,称为识性亦即通常所说的“神识”),这是自性无始以来,生心缘境所养成根深蒂固的习惯状态。《修心诀》云:“凡夫无始旷大劫来,至于今日,流转五道,生来死去,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与成性。”

识性,亦名识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世尊开示道:如来之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译文: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转化为识藏。详见《楞伽经选注》中“迷一心为八识”一节。)世尊又开示道:“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憨山大师《观楞伽宝经阁笔记》云:“以此经直指众生识藏即如来藏,显发日用现前境界,令其随顺观察自心现量,顿证诸佛自觉圣智,故名‘佛语心’。”

经文中,“如来之藏,......名为识藏”,这是就体而言,阐明如来藏与识藏是一体之二态。

〔就体而言〕在经论中,常常分别从体和相这两个方面来论说,在阅读时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是就体而言、还是就相而言。例如:“识藏如来藏,非一非异。”非一,是就相而言,二者不同;非异,是就体而言,二者是同一个体。

憨山大师《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云:“如来藏本自清净。第(但)以无始恶习所熏。而为识藏。”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经云‘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是则迷如来藏而为识藏。”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

修行,就是要把自性由识性状态(识藏)还原成本性状态(如来藏),于是由众生而成佛。

 

识性,即通常所说的“神识”。以一期生命来说,人之始,始于神识入胎;人之终,终于神识离体。

《方广大庄严经》云:“当有菩萨,降神(降临神识)入胎。”

〔命根〕今生寿命的依据。〔已谢〕已经逝去。

《方广大庄严经》云:“问:何谓为死?答曰:夫言死者,神识去身(神识离开身体),命根已谢。”

《过去现在因果经》云:“太子又问:‘何谓为死?’优陀夷言:‘夫谓死者,刀风解形,神识去矣,四体诸根,无所复知。’”

〔刀风〕人临终时,备受死苦,四大分离。其中风解肢节如刀,名为刀风。〔四体〕指整个身体,身躯。〔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

 

识性(识藏),是由八个识组成: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其中,阿赖耶识为本识,其馀七个识皆由阿赖耶识所派生。《大乘入楞伽经》云:“意从赖耶生,识依末那起,赖耶起诸心,如海起波浪。”这是说,末那识(意)从阿赖耶识生,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依末那识起,故前七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是阿赖耶识所派生出来的,总共八个识,常简称八识。由于前七识是由阿赖耶识派生出来的,故又常以阿赖耶识作为识性之代称。

〔意从赖耶生〕这里的“意”,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根,即末那识;“赖耶”,即阿赖耶识。

永明大师《宗镜录》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又云:“迷一心而为八识。”这是说:如来藏(本性)迷,转为识藏(识性)而有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八个识。

〔一心〕纯一之心体,即本性(如来藏)。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又云:“迷一心而为八识。”又云:“所谓寂灭者,名为一心。即性自性清净第一义心,一切诸佛皆证此心。”〔一切诸佛皆证此心〕这是说:一切诸佛皆证此一心(如来藏)。〔心体〕心之体,即自性。

 

六祖在《坛经》中说道:“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译文:自性能含万法,故名含藏识。自性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出六门(眼、耳、鼻、舌、身、意),见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是十八界(六识、六门和六尘),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若邪,这十八界就起十八邪用;自性若正,这十八界就起十八正用。若恶用,就是众生用;善用,就是佛用。用从什么来?从自性来。)

在这一段经文里,六祖对自性作了极其重要的开示:自性迷(起思量)即是转识(阿赖耶识及其所派生的其余诸识,即识藏)。轮回,是自性在轮回;解脱,是自性解脱;成佛,是自性成佛。《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自性的迷与觉这两种状态分别立名,但实际只是一物,就像一人沉醉时与清醒时言行大异,但毕竟还是那个人。所以在经论中,常常不加区分地使用自性、佛性、本性、真心、真如,等等。这在《真心直说》的“真心异名”一章中,辨析甚明,并且说道:“若达真心,诸名尽晓;昧此真心,诸名皆滞。故于真心,切宜仔细。”(详见《真心直说精解》

〔酒醉之喻〕自性的迷与悟这两种状态,就像人沉醉时与清醒时言行大异,然而都还是这个人之所作所为。《大般涅槃经》云:“世尊,譬如醉人,不自觉知,不识亲疏、母女、姊妹,迷荒淫乱,言语放逸,卧粪秽中。时有良师与药令服,服已吐酒,还自忆识,心怀惭愧,深自克责:‘酒为不善诸恶根本,若能除断,则远众罪。’世尊,我亦如是,往昔已来轮转生死,情色所醉,贪嗜五欲,非母母想、非姊姊想、非女女想,于非众生生众生想,是故轮转受生死苦,如彼醉人卧粪秽中。如来今当施我法药,令我还吐烦恼恶酒。”

 

问:什么是本来面目?

答:本来面目就是自性。例如,你的本来面目就是你的自性,而不是你现在是男是女、是高是矮的这个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譬如伎儿(戏剧演员),变现诸趣。”(译文:自性就像戏剧演员一样,穿戴上不同的戏装和面具,扮演六道中各色各样的众生。)在《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对惠明说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正在这个时候),那(哪)是明上座(你)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一切都不想之无念状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一切都不想,在此一念不生之际,回光返照(向内觑究),哪个是你本来面目?

 

问:许多经论中都讲诸法无自性,为什么这里说众生有自性?

答:自性一词,在佛学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妙明万德之灵能,如上所述;一是实体的意思。“诸法无自性”的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实体,皆是幻象,如梦中事。无自性,又称作无性。《唯识论》云:“一切法皆无自性。”《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

另外,在《楞伽经》中,自性一词是指事物的属性。例如,《大乘入楞伽经》云:“譬如牛无马性,马无牛性,非无自性。”译文:譬如牛无马之属性,马无牛之属性,诸法并非没有各自的属性。详见《自性三义》一文)

〔属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事物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

 

问:谁在见闻觉知?谁在做、在写、在说、在思惟?谁在感受喜怒哀乐?

答:这都是自性。自性通过身体器官在见闻觉知,通过身体器官做、写、说、思惟,通过身体器官感受到喜怒哀乐。所以,当身体器官出了故障,见闻觉知,做、写、说、思惟,和感受喜怒哀乐,都会相应的“不正常”。所有这一切,都是自性在迷的状态下所为。

 

问:谁作众生?谁作佛?

答:这都是自性。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问:经论中常提到“一心”。一心是什么?

答:“一心”有数义:一、指如来藏(本性)。《入楞伽经》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二、指一念之心。《三藏法数》云:“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周遍,虚彻灵通,散之则应万事,敛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恶,若圣若凡,无不皆由此心。以心本具万法,而能成立众事。经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是也。”三、只此一念,别无它念,谓一心,例如“念佛一心不乱”。在经论中,一义数名及一名数义的情况相当普遍,遇到这种情形,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究竟是何含义。

〔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问:法身与如来藏是何关系?

答:法身者,佛之真身也,湛然清净,周遍法界。在前面讲本性时说:已出无明壳之本性,名法身;尚在无明壳中之本性,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云:“譬如庵罗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于核内。......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如像果种长成大树王。”这里,果种喻如来藏,大树王喻法身。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马祖云:“在缠(被垢衣所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净法身。”(《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问: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是何关系?

答:阿赖耶识是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中之第八识。由于前七识是阿赖耶识所派生,故又常常用阿赖耶识作为八个识之总体的代称。在谈到“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是何关系”时,阿赖耶识是作为八个识之总体的代称。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是一体二态,有如一块黄金可以作成瓶,也可以作成盘。中峰大师云:“佛佛唯心,钗钏(chuàn,镯子)瓶盘,尽从金出。”(《中峰三时系念》)古德亦喻之以水与冰:自性处于觉的状态时是如来藏,犹如一池H2O以水的形态出现;处于迷的状态时是阿赖耶识,犹如H2O以冰的形态出现。永明大师云:“众生迷故,成阿赖耶;如来悟故,成如来藏。......但随染缘之时,迷作阿赖耶;随净缘之时,悟成如来藏。”(《宗镜录》)

 

问:若是一池H20有一部分冰融化成水,处于有冰有水的状态,这是喻指如来藏还是阿赖耶识?

答:全部是水的状态喻指如来藏;全部是冰或者冰水皆有的状态喻指阿赖耶识,冰愈少,阿赖耶识之觉的程度愈高。

 

问:禅宗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什么意思?

答:明心见性”的意思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见性成佛”的意思是:见自本性,然后依性起修,圆成佛道。(“见性成佛”,并不是说见性就成佛。)所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然后依性起修,圆成佛道。(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问:佛说无我降生时又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否与“无我”相矛盾?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释迦牟尼佛诞生时,向四方行七步,举右手而唱咏:“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见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

答:一点都不矛盾。“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句中之“我”,是指本性(如来藏)。《大般涅盘经》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无我”一词中之“我”,是指五蕴身心。《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注释详见《圆觉经精解》)这是众生迷惑,妄认五蕴身心为我,所以佛开示说“无我”。而针对声闻法的“无常、苦、无我、不净”中的无我,佛又进一步开示道:“佛法有我,即是佛性。”“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大般涅盘经》)

形象地说,五蕴身心如同是一辆智能汽车,而自性是坐在里面的车主。死了,是这辆汽车坏了;投生,是自性坐进另一辆新车。六道轮回是自性在轮回,成佛是自性成佛。而最大的麻烦在于,自性在昏迷中妄自以为五蕴假合的身心就是自己——我执,从而造业受报,生生世世。我们修行,是要自性去除我执而出离轮回,不再有生老病死;进一步去除法执,而圆证佛果。

〔我执〕妄执五蕴身心为我。由于我执,便成烦恼障。〔法执〕妄执道法为实,以为有法可得、有道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证,执著于修因证果。由于有了法执,便成所知障。《菩提心论》云:“二乘之人虽破人执(即我执),犹有法执。”《唯识论》云:“由我法执(由于有了我执和法执),二障具生。”〔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妄执五蕴身心为我而起的贪瞋痴等烦恼障碍,因烦恼障而有分段生死,流转于六道轮回。〔所知障〕对于道法产生种种错误的知见,而有变易生死,障碍成佛。〔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业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中的圣者,已断见思惑,了脱分段生死。在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

“无我”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是说如来藏之无我,详见《楞伽经选注》中“无我如来藏”一节。

 

问:如来藏是否是真实体?

答:如来藏不是真实体。如来藏与其它一切法一样,都是无明梦中事,因此是幻象。所以,自性、阿赖耶识以及法身,也都是无明梦中事,是幻象。《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可得。”《大乘入楞伽经》云:“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

 

问:什么是“庵摩罗识”?

答:庵摩罗识(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汉译为无垢识、或清净识,亦即佛的清净识,这是八个识由迷的因地回归到觉的果位。经云:“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八个识),入庵摩罗。”庵摩罗识虽然也有念头,但它是觉醒的,最极清净,没有无明,境风不能动。所以,识性(识藏)按照有无染污,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没有染污的清净识和染污识。十法界中,佛的识性是清净识,例如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时,虽然也有念头,有八个识在共同运作,但这是没有染污的;其余九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识性是染污识。

〔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

 

问:“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是什么意思?是出自《华严经》吗?是佛说的吗?

答:“一法身”的“一”,是无有差别的意思。“一法身”,就是一切佛的法身彼此无有差别。在汉语中,“一”也有用来表示“相同”的意思,例如:颜色不一。“一法身”的“一”,就是表示这些法身彼此无有差别。“共同”,是说大家都这样。“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是说,所有一切佛,祂们的法身都彼此无有差别。

在《华严经》的三种译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中都没有“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一句。搜索大藏经,所有经中也没都有这一句,更不是佛说的。

问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第十》中,贤首菩萨开示道:“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能,力、无畏亦然。”这就说明十方三世佛共有一个法身,而不是彼此各有法身。

答:这里“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能,力、无畏亦然”中的“一”,是彼此无有差别的意思:法身无差别,心、智能、力及无畏亦无差别。

〔唯是一法身〕这里的“唯”,用于句首,无实义。这是古汉语的用法,例如:“唯求则非邦也与(冉有(求)讲的不就是国家大事吗)?”(《论语·先进》)

若是“一切诸佛共有一个法身,共有一个心及智能、力、无畏”,这实际上就是一佛,怎么还说“诸佛”呢?

而且,佛言:我与诸佛法身及色身相好,无有差别,除为调伏彼彼诸趣差别众生故,示现种种差别色身,是名身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这里,世尊(释迦牟尼佛)清清楚楚地开示道:我与诸佛法身,无有差别是名身等这明明是在讲诸佛法身彼此等同(身等),无有差别。哪里是说诸佛共有一个法身呢?

而且,前面说道:出无明壳之本性,名法身。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若是“一切诸佛共有一个法身”,也就是说佛与众生(众生是未来佛)都是同一个自性。这讲得通吗?释迦牟尼佛将自性还原成本性而成佛,既然我们与释迦牟尼佛是同一个自性,我们的自性也就还原成本性了,我们当然也成佛了,哪里还会是五浊恶世受苦受难的众生呢?《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请问,这佛与众生共有的一个自性究竟是迷还是觉呢?

由此可知,将“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以及“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理解成“一切诸佛共有一个法身”,是错误的。而且这是根本性的错误,会导致对于整个佛法的错误理解!危害极大。

 

问:什么是三身?

答:三身是法身、报身和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人人本具,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二、心、本心、识心

自性之用,名为心。所谓“性为体,心为用”,自性是心之体,心是自性之用。

心有两种状态:

一、本心,即心之本原状态,空寂无念,灵明洞彻,卓然独立。《六祖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本心无染,故又名清净心。本心无知而无所不知,所以本心亦被称为灵知心。要注意的是:灵知的“知”是无知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憨山大师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观楞伽记》)

二、识心。识心又名缘虑心——攀缘六尘而起之心,即佛在《圆觉经》中所说的“六尘缘影”。其特点是分别计度、欣厌取舍。起心动念、见闻觉知(这里的“知”是分别之知),这都是识心在起作用。

 

前者(本心,亦名灵知心)觉,是涅槃之根本;后者(识心,亦名缘虑心)迷,是生死之根本。

《大乘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自性)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所谓觉,就是自性离念,将其识心转化为本心。

《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中记载憨山大师梦至兜率天,闻弥勒菩萨说法:“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虚云和尚年谱》中记载:虚云老和尚梦至兜率内院“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并示偈曰:识智何分,波水一个。莫昧瓶盆,金无厚薄。”(此偈的意思是:识(缘虑心)与智(灵知心)是一体之二态,识如同动荡时的湖水,智如同静止时的湖水。用一块黄金来做器皿,无论做成瓶还是盆,都只不过形态不同而已。因此不要被形态所迷惑,实质上它们并无厚薄彼此。)

《六祖坛经》中,五祖传法与惠能时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又云“自古佛佛惟传本体(本性),师师密付本心。”达摩祖师《安心法门》云:“但有心分别计校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修行,就是将这散乱的识心(缘虑心)平息下来,进而达到本心(灵知心)状态,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传心法要》云:“息念忘虑,佛自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大乘起信论》云:“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憨山大师在《大乘起信论直解》中注云:“此证明无念为成佛之捷要也!意谓不但菩萨修断,以至无念,名为究竟;即凡诸众生二六时中,苟能观察无念者,则念念向佛智矣!成佛之要无逾此者,故特揭示于此。”又云:“一切染法皆依根本无明而生,根本无明乃最初动念也。以(因为)众生从来未曾离念,故云一切染法皆是不觉之相。意显若了无念则一切烦恼顿断,故此结指最初一念为生死苦本,欲令行人见苦知因,要知离念为修行之要也。”

〔修多罗〕在这里是指佛经。〔修断〕已起善法,增益修习,令其生长;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诸不善法,自然断除。是名修断。

圭峰大师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空寂之知),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但得无念之知和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禅源诸诠集都序》)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空寂之知,乃众妙之门。《修心诀》云:“悟此(空寂之知)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详见《修心诀精解》)〔坐一如〕“坐”:坚守。“一如”: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坐一如”:坚守一如。就具体行持来说,就是:善恶都莫思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六祖云:“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妙用无穷如恒河沙数)。”(详见《六祖坛经精解》)〔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然无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诸相非相〕所有一切相都是幻象。《金刚经》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注释详见《金刚经精解》

所以,空寂之知是本心状态,见闻觉知是识心状态。

 

下图标示心的两种状态,以及心念之因果关系。

 

 

心有两种状态:本心和识心。本心无念,这是佛的状态。识心有念,是众生状态;其中:正念趋向佛,妄念远离佛。妄念中的善念趋向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念趋向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正念〕忆念正道之念。例如念佛人的念佛之念。〔妄念〕攀缘六尘的念头。〔趣〕同“趋”。〔本心无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本心无念”的“无念”,是指究竟的无念。〔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微细念暂息,自性呈现本性状态,这就是明心见性;微细念永息,则圆证佛果。《大乘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修满十地),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圭峰大师云:“若微细流注(微细念)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

修行的过程,就是息念的过程,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由识心状态回复到本心状态,返本还源。《传心法要》云:“息念忘(通“亡”)虑,佛自现前。”万念归一,是息灭粗念,唯存细念、微细念。一归于无,是息灭细念,唯存微细念。明心见性,是微细念暂息。圆证佛果,是微细念永息,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返本还源可分为四个阶段:一、粗念相续不断,名不觉;二、粗念息,万念归一,名相似觉;三、细念息,一归于无,名随分觉;四、微细念息,法身全现,名究竟觉(成佛)。

 

自性处于本心状态(觉),即是本性;处于识心状态(迷),即是识性。《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又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以大海喻心,湛然不动的状态是本心,波起浪涌的状态是识心。本心之智是般若,识心之智是情智(六尘缘影)。无念是般若,有念是情智。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本心又名真心(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识心又名妄心(这里的“妄”是妄动之妄,乱也)。真心是觉,妄心是迷。修行是息妄显真,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心水愈平静,无明就愈淡薄,般若就愈显耀;若微细流注永断,则无明尽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名之为佛。

〔般若〕本心之智,即佛之知见。《法华经》说道: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何谓大事因缘?即是为一切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使其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大般若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汉译:大智慧度。“摩诃”意思是大,“波罗蜜”意思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舟,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

圭峰大师云:“妄念若起,都不随之,即(同“则”)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不受分段生死),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

〔微细流注〕即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

由于一切染法皆依根本无明而生,而根本无明乃是最初动念。因此,无念则一切烦恼顿断,故离念为修行之要也!《佛藏经》云:“拔诸一切戏论根本,一切永离,冷而无烟。”

 

由上述可知,众生无边生死乃至成佛,全系于一心。因此,修行就是修心,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和微细念。

以参禅为例(详见《觉知禅》,妄念是粗念,话头是细念(正念)。其修行过程是:一、粗念息(妄念息),万念归一,仅存话头;二、细念息(话头亦无),一归于无;三、微细念暂息,而明心见性(彻见本性),所谓“一念顿歇,彻见本性”、“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隐没)”——这是微细念暂息时的境界;四、通过保任,微细念永息,而圆证佛果,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若就净宗而言,妄念是粗念,佛号是细念(正念)。粗念息(妄念息)万念归一仅存佛号,即是一心不乱,命终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了生死。

 

所以,修行最直接、最锐利的方法是:息念。故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又云:“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微细念灭),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六祖云:“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传心法要》云:“息念忘(通“亡”)虑,佛自现前。”

〔妄想〕通常,妄想是相对于正念而言,例如佛号是正念,其它念头均是妄想。究竟而言,有念皆妄。在本段经文中的“妄想”,是指粗念、细念和微细念。

 

关于本心和本性,在《六祖坛经》中有透辟的开示(详见《六祖坛经精解》)。由于本心和本性已经超越思维和语言文字,故有关言说仅是标月之指,要在当人依指见月,自修自悟。

 

问:“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什么意思?

答:在《六祖坛经》中,自性是体,心为其用。但是,在一些经论中,仅用“心”一词来表示自性的体和用。这时,心既是体,亦是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佛、众生,这三者毫无差别)就是这种情形。这句话是说:诸佛与众生之本体都是自性,而且诸佛与一切众生之自性,彼此毫无差别,只是迷悟之状态不同。圆满觉悟的自性是佛,否则即是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

〔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者是六凡,后四者是四圣。〔彼此毫无差别,只是迷悟之状态不同〕就像一群亿万富翁,一些人在做乞丐梦(迷),贫苦不堪;另一些人清醒自在(悟),逍遥富足。实际上,这二者之间并无贫富的差异,仍然都是亿万富翁。所以,众生本来是佛,但因迷入无明梦,而堕落成众生。只要无明梦醒,便即是佛。(关于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中“无明梦”一章)

在众生中,又由于各自自性的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和菩萨之别。《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云:“心即是佛,佛即是觉。”又如圭峰大师云:“然达磨西来,唯传心法。故自云:‘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此心是一切众生清净本觉,亦名佛性(故知“我法以心传心”之心,是指自性),或云灵觉。迷,起一切烦恼,烦恼亦不离此心。悟,起无边妙用,妙用亦不离此心。妙用烦恼,功过虽殊,在悟在迷,此心不异。欲求佛道,须悟此心,故历代祖宗唯传此也。”(《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

 

问:何谓真心、妄心?

答:在佛学中,真心妄心二词用得相当广泛,而含义往往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将八个识分成真心和妄心两个部分,第八识(阿赖耶识)称为真心,其余七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合称为妄心。由此可知,这与本文中所讲的“本心又名真心(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和“识心又名妄心(这里的‘妄’是妄动之妄,乱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各书中术语的含义是什么。撰文者亦宜在文前将自己所用的关键术语给出明确的定义,以免读者张冠李戴,错会毫厘,谬以千里,也往往引起一些无谓的争执,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问:“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是什么意思?

答:现前一念之心有真、妄两种状态,自性做主是真,习气做主是妄。“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是说真妄不两立,要么全真,要么全妄。一念迷,整个真心转成妄心(全真成妄);一念悟,整个妄心转成真心(全妄即真)。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即真心是心的本原状态;“妄”是妄动之妄,乱也。本原状态因妄动而浊乱,真心就成了妄心。《六祖坛经》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虽然心有迷悟之别,迷则全真成妄,悟则全妄即真,而心之体(自性)了无改变(无生灭增减),所谓“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终日随缘,终日不变”。

 

问:本心(真心)知还是无知?

答: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说明无明未起之前本来有知,此即本心之知。这个知,即是般若之知。而所立之知,即是识心见闻觉知之知,乃六尘缘影。《楞严经》接着又说:“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此无见之知,即是本心之知。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永嘉大师《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云:“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心体)历历。”僧肇《般若无知论》云:“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

 

问:“知”之一字,历来颇有争论。圭峰大师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黄龙死心禅师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请问,何者为是?

答:《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句中的第一个“知”,是众妙之门;若沦于第二个“知”,即是病眼见空花,且又邀空花而结空果,是为众祸之门。憨山大师云:“佛未出世,祖未西来,现成家业,人人具足。由其具足而不知,故黄面(释迦牟尼佛)、碧眼(达摩祖师)忍俊不禁,特地出身,为人说破。灵山百万众,传灯千七百(传灯录等一千七百则公案),都皆一唤回头,顿知本有。此则‘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矣。噫!佛祖元无实法与人,岂期人人病眼空花,且又邀花结果,佛祖之心然哉?此则‘知之一字,众祸之门’也。吾人若不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见空华),何以世(继承、荷担)其家业?”(《梦游集·送无言道公住持少林序》)紫柏老人云:“知之一字众妙门,知见立知祸大矣。”(《紫栢老人集》)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所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是说:空寂之知,众妙之门。〔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见空华。诗曰:“纷纭翳膜刮金篦。”〔金篦〕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

结论:空寂之知,众妙之门。分别之知,众祸之门。

三、识心的运作过程

识心缘虑尘境,是由这八个识协同运作。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缘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时,所产生的感知。其中,眼识是眼根缘色尘所产生见的感知,耳识是耳根缘声尘所产生闻的感知,鼻识是鼻根缘香尘所产生嗅的感知,舌识是舌根缘味尘所产生味的感知,身识是身根缘触尘所产生触的感知,意识是意根(第七识末那识)缘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之法尘所产生思的感知。(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法尘〕又名业种子、种子,储存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

现列表说明于下:

 

 

〔无覆无记〕覆,谓染法,能蔽心,令其不净。阿赖耶识非染法,故名无覆。记,谓善恶。阿赖耶识非善恶,故名无记。

 

识心缘虑尘境的过程是:

受 → 想 → 行 → 识

“受”,是六根(眼、耳、鼻、色、声、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领纳(感知)。

“想”,是第六识(意识)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其依据则是由第七识(末那识)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取出有关的法尘(业种子)供给它。例如,对于一桩国际政治事件,不同国家的人,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人,其解读都不一样,这是因为彼此的依据(观点、立场等)不同。这就是存储在阿赖耶识中的业种子,由末那识取出供给意识作为解读的依据。修行的关键,就在这个环节上:不评论,不分别,不思量。憨山大师云:“一切众生迷本真心,一向但依妄想用事,故今修习,以除想为最。”(《大乘起信论直解》)《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行”,是第六识(意识)依“想”而起的心行(内心的造作,例如爱憎、好恶、取舍),以及向身、口下达行动指令等等,这就是造业。

“识”,是将前面受、想、行这三个环节的全部信息汇总,形成综合的了别相(“全息摄影”)——业识,经由第七识输入第八识储存起来,以备后用, 这就是所谓的业种子,亦称之为法尘,为第七识(末那识)所缘。

〔业〕身口意之所作。〔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身口意之造作)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为法尘、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有一首偈(“八识歌”)描述八识在识心运作过程中的作用:

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伶俐,

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往来传信息。

〔兄弟八个一个痴〕一个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它不分别、不判断、不造作,传进来的信息好坏不拒;若从它那里提取什么信息,也从不说“不”,故称之为痴。

〔其中一个最伶俐〕最伶俐,是第六识(意识),它分别、判断、造作,最为活跃。

〔五个门前做买卖〕门前做买卖的,就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它们专对外境,应付事宜。

〔一个往来传信息〕在第六识(意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之间往来传递信息的(递进传出),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的递进传出,递进是结业(将形成的业识传递给阿赖耶识储存起来,即法尘),传出是将思惟之火的燃料(法尘)从阿赖耶识中取出,供给第六识(意识),令其继续思、想。故祖师云:“七识不死,法身焉活?”(末那识如果还继续不断地结业和攀缘法尘,怎么能够证得法身呢?)《宇宙万有本体论》云:“以(由于)不了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此无明者,亦谓七识,亦称末那,专计执我,分别之主,无明之本。往来六八(往来于第六识和第八识),递进传出,障大光明,遮蔽本来。”

〔一法界〕唯一的法界,亦即诸法实相。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在心的运作过程中,“想”这个环节能够人为地控制,修行人是通过智慧的“想”,因而导致正确的“行”,来削弱和消除习气。境由心转的关键,就是在“想”这个环节上做功夫,即所谓转念。例如,一般人闻谤而怒,在《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的转念工夫是:自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怪罪于人、归咎于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我全都反过来想),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于是不惟不怒,反而欢然受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此,不仅削弱,甚至拔除了过去闻谤而怒的业种子——这是除习之道。

又例如莲池大师教人“拨转心头,回光返照”之妙法,也是在“想”这个环节着手。大师云:“七十古稀,百年能几(七十古来稀,百岁能几人)?今此暮景,正宜开放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但以一声阿弥陀佛消遣光阴,但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我家舍。我今念佛,日后当生西方,何幸如之!发大欢喜,莫生烦恼。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拨转心头,这一声佛,急急提念,却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世界中人,奈何与世人一般见识(智慧地转变观点、立场)?回瞋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大安乐、大解脱法门也。”(《云栖法汇》)

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否被无明所掌控,是否陷入了习惯的思考模式(习性反应)?如果是,就要立即跳出来,令智慧做主。其实,抗拒、不满、批评、焦虑、烦躁、等待等等,对修行人而言,统统都是无明的表现,是菩提道上的拦路虎,也是在提醒自己又陷入了无明。正宜开放怀抱看破,哪有一点真实?《六祖坛经》无相颂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心空境自空,万法无缚,本自解脱。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情绪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信念(Belief)——对事件的看法和对待,C代表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这一结果(Consequence)。人们总是期望好的A(事件)而躲避坏的A,并不断为之努力。却不知道B(信念,也就是看法)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结果)的不是A,而是B。这里的B(信念,也就是看法),即是受想行识中“想”这个环节。

同样一件事,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什么?就是对事件的信念不同(看法不同、想法不同)!因此,圣人转心不转境,而凡夫转境不转心。所以,要有退步一想、转念一想的智慧,将当下的条件为我所用。例如,被分派担任扫地的工作。一种想法是为什么要派我去干这种琐事,感觉到委屈。转念一想,扫地扫心,这正是历境验心的大好机会,而愉快地接受。扫地的过程,由事到理,外扫垃圾,内扫烦恼,于是扫地便成了磨除我慢,修动中定的大好机会。

不同的“想”,其后果往往有天渊之殊。人们常常在灾祸之后,叹息反省地说道:一念之差!这就是“想”错了。所谓“菩萨转心不转境”,就是在B(信念,也就是看法)这个环节上做功夫,来正确地对待A(事件)。

 

上面是说明智慧的“想(思惟)”,因而导致正确的“行(心行)”,所以要经常智慧观照。每当贪、嗔之业种子起现行时,就要如理作意地思维、观照,修正身、语、意之行,将这些种子削弱、拔除;以善种子取代恶种子,以清静种子取代烦恼种子。当然,若能除想,那就更为猛利直接,如伐毒树,直断其根。憨山大师云:“一切众生迷本真心,一向但依妄想用事,故今修习,以除想为最。”(《大乘起信论直解》)

 

问:如何削弱、拔除业种子?

答:削弱、拔除业种子的关键时刻,是在业种子现前的时候;而削弱、拔除的关键一著,是不起习性反应。通常的情形是: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这就是当业种子现前时,起了习性反应(现行)而造新业,令存回阿赖耶识的业种子较前强大,因而这一业种子再现前时,就会令习性反应更加强烈。这是造成习气愈来愈深厚(即业种子愈来愈强大)的恶性循环。反之,如果业种子现前时,不起习性反应,而是正确地想,明智地对应,那么存回阿赖耶识的业种子(习气)就被削弱,因而下次再现前时,习性反应就会较弱,易于控制。这是现行倒薰种子的良性循环,直至拔除这一业种子(习气)。所以,临境遇缘时,首先停下来,以智慧来确定应当怎样想、怎样行,以切断业力驱使的习性反应,跳出惑、业、苦(起惑、造业、受苦)的恶性循环——“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所以,若是沉迷不醒,因缘具备时,就会出现习性反应的现行薰种子,习气愈来愈深厚的恶性循环,有如不断地吸毒,愈吸瘾愈大;反之,如果随时警醒,则能够以智慧觉悟的想和行来倒薰种子,来削弱乃至拔除原来的业种子(习气),有如不断地戒毒,毒瘾愈来愈小,乃至断掉。

 

问:“离心意识参”是什么意思?

答:离心意识参,就是离念参究:向一念未萌前究。虚云老和尚云:“须知真话头,要向一念未萌前究。”(详见《虚云禅法》

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心、意、识”中,心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意是指第七识(末那识),识指是其余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意、识”,即是构成识心的八个识:阿赖耶识,末那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证道歌》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此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所以禅门要离缘虑心),顿入无生知见力(顿入无生无灭的知见力)。”(详见《证道歌注》

〔法财〕为“世财”之对称,指佛法。因为佛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损法财〕令真法不现前。〔灭功德〕灭去功德,最多只能够得到福德。例如着相布施仅获生天之福,而不能够出离六道轮回。〔了却心〕不用识心(心、意、识)。

“离心意识参”是说:离开识心(心、意、识)的运作来参。

四、心之一字

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不取不念。

 

一、心生故法生,心灭故法灭

二、十界唯心

三、心

四、三细六粗

五、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一、心生故法生,心灭故法灭

〔心生故法生,心灭故法灭〕心生(最初动念)而入无明梦,故种种法生;心灭(微细念灭)而无明梦醒,故种种法灭。所以,这里的“心生”是指最初动念,“心灭”是指微细念灭。

 

问:“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这是什么意思?

答:这两句出自《占察善恶业报经》(详见下文)。“心生故种种法生”,是说心生(最初动念)而入无明梦,故有种种法出现;“心灭故种种法灭”,心灭(微细念灭)而无明梦醒,则梦中所见之种种法灭。所以,这里的“心生”是指最初动念(“最初动念”详见下面“三细六粗”一节),“心灭”是指微细念灭。(关于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这犹如人在梦中,有种种境相现前,这梦中的种种境相,是依梦心而有的;等到醒来,梦心不起,一切梦境也都消失了。同样的,众生起妄念(心生)而入无明梦,于是有种种妄境(故种种法生),当妄念息灭(心灭)而无明梦醒,于是种种妄境灭(故种种法灭)。而且,不但醒来梦中的境相是没有的;就是在梦中,这些境相又何曾有真实性?

对于宇宙万有,在《大乘密严经》中,佛言:“如梦中色(如梦中的森罗万象)唯想妄见(心起念即入无明梦而见),寤(梦醒)即非有。无明梦中见男女等种种之色(在无明梦中,看见男女以及种种事物),成于正觉(真正的觉悟,微细念灭)即无所见。”

〔色〕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 〔正觉〕真正的觉悟,这是微细念灭的境界。〔成于正觉即无所见〕“众生於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诸佛於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

这段经文开示道:宇宙万有是无明梦中事,心起念即入无明梦而见宇宙万有,念灭(微细念灭)则无明梦醒,即无所见。(关于无名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圆觉经》云:“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注释详见《圆觉经精解》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云:“一切诸法,体性空虚,无常灭坏。譬如有人,于夜梦中见好园圃,山河人众茂林清泉,堂舍楼阁皆可爱乐,及其睡觉(睡醒)一无所见。”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

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心外之事物)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念起入无明梦),无实外事(这些境界是幻象,因为都是无明梦中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这都是因妄想而入无明梦,于是有所见、有所作;若无妄想——微细念灭,则无明梦醒而无所见,亦无所作)。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粗念或细念或微细念,念念相续),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相续不断),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

是生灭相(此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

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二、十界唯心

十界唯心,憨山大师《梦游集·示徐清之》中开示道:

【佛说:“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言三界上者,乃出世四圣,谓佛、菩萨、声闻、缘觉也。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谓天、人、修罗三善道,及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也。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

佛说:三界上、下的一切法,唯是一心所作。三界上者,乃是出世四圣:佛、菩萨、声闻和缘觉。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天、人、阿修罗这三善道,以及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因此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之因果,以及依正庄严,全都是由一心之所造成。然而此一心并非别的什么,乃是我们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

〔十界〕十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依正〕依报和正报。世间国土房屋器具等,为身之所依,叫做“依报”;五蕴假合之身,乃过去造业之所感,叫做“正报”。〔庄严〕“庄严”一词在这里是装饰的意思。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身云庄严;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例如,《佛说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观无量寿经》曰:“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心〕佛学中,“心”之一词用得极为普遍,含义甚多,故一定要明白句中所说的“心”其内涵是什么;否则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憨山大师在这里明确指出:十界唯心的“心”,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

〔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究竟生在十法界中之哪一法界,以及所受之正报与依报,这全都是自心念念所作之业而造就。所以,自心念念所作之业是,而生于哪一法界,以及受什么样的正报和依报是。“唯是一心作”之“作”,是造作业因。正如下文云:“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既然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则就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由因缘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了无一法当情,生佛平等,即为成佛之因。”

【既然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则就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由因缘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了无一法当情,生佛平等,即为成佛之因。】

虽然一切法皆由心作,但并不是随着念头便依次造出来,而是以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为因,受报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这就是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是由因缘而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者、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完全没有情识之分别见,生佛平等无二,即为成佛之因。

〔所作之业〕业有共业和别业。共业是众生共通之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报之业;别业是个别众生招感自身果报的业因,如身体不同、苦乐不同等,此乃正报之业。〔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言谈、行为,都叫做业,善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善业”,恶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恶业”。〔流转还灭〕造业受生死之果,谓之流转;修道证涅槃,谓之还灭。“还灭”,还归于寂灭,也就是修道证涅槃。

【故此一心,广大无外,本来清净,圆满光明。若日用念念悟此,则虽居尘劳,而为出世之人矣,此所以维摩称为不二法门也。居士若能体此而行,则一切恩怨是非人我,烦恼情根,应念化成光明藏矣。日用一切境界,试此观看,念念觉察。若不能安忍,为烦恼之所障碍,才见起处,即将六祖‘本来无一物’句提起,如金刚王宝剑,则一切烦恼,当下冰消,身心化作清凉池矣。如此力行,若能精进不退,则顿证大解脱场,又何此外别求佛法哉!】

故此一心,广大无外,本来清净,圆满光明。若日用念念悟此,则虽居尘劳,而为出世之人矣,这就是《维摩诘所说经》所说的不二法门。你若能体此而行,则一切恩怨、是非、人我,烦恼情根,应念化成光明藏矣。日用一切境界,试此观看,念念觉察。若不能安忍,为烦恼之所障碍,那么刚见妄念生起,就立即将六祖“本来无一物”一句提起,如金刚王宝剑,则一切烦恼,当下冰消,身心化作清凉池矣。如此力行,若能精进不退,则顿证大解脱场,又何必此外别求佛法哉!

〔不二法门〕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载有三十三种不二法门。〔本来无一物〕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金刚王宝剑〕斩断一切情执葛藤之利剑。见《临济录》”

 

问:经论中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是什么意思?

答:“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包含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心有觉与迷两种状态:真如态(如来藏)和生灭态(识藏)。觉的状态是如来藏,迷的状态是识藏。心是如来藏状态时,与诸法实相相应,了无一物;心是识藏状态时,是在无明梦中,便有三界六道,森罗万象。

“三界唯心”是说,究竟有无三界六道,完全取决于心是觉还是迷。心觉,无明梦醒,这是诸法实相,了无一物;心迷,在无明梦中,便有三界六道。

“万法唯识”是说,当心之功用是识的时候,才有万法;如果心之功用是智的时候,则无万法。憨山大师云:“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梦游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

 

问:什么是唯心识观

答:唯心识观,即是唯心识而观诸法,以转识成智。《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知道这都是内心在运作),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若心住念于境界),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昏昧,不清醒),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不起念),则无一法一想而能自见有差别也。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注释详见《唯心识观》

〔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当你看见一物,它就是你看见的那个样子,无所谓是长是短。是长是短,那是你内心起念与某物比较才有。同样,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等,也都是自己内心起念比较才有。所以,“若使离心(无念),则无一法一想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注大乘入楞伽经》云:“永嘉云:‘渡海先须上船,非船无以能渡。’修心必须入观(这里的‘观’是指唯心识观),非观无以明心。心尚未明,相应何日?”

三、心

偈云:

三点如星现,一钩似月斜;

披毛从此出,作佛也由他。

 

偈的头两句是描绘“心”字,这里的“心”是上文所言“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亦即现前一念之心。“披毛”,做畜生。

《十善业道经》云:“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此法会中的佛、大菩萨、大比丘、天、人、阿修罗等),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无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华严经·十回向品》偈云:“一切世间之所有,种种果报各不同,莫不皆由业力成。”

〔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言谈、行为,都叫做业,善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善业”,恶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恶业”。〔业力〕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佛说五苦章句经》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证菩提道。”

《六祖坛经》云:“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宗镜录》云:“成佛匪(不)离于当念。”

先德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四、三细六粗

问:什么是根本无明?

答:根本无明(亦名无始无明)乃最初动念也。由是一念起动,而入无明梦,长夜迷昧,不了真理,而起惑造业,于是遭受业报而流转生死。《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唯有妄心,甚难调伏。何以故?无始无明迷心性故。”关于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问:“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是什么意思?

答:这两句是描述自性由觉入迷,而起惑造业受报的过程。三细和六粗是自性入迷(入无明梦),而现出来生灭流转之九种妄相: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所见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其中,前三者由根本无明而生(“一念不觉生三细”),其相微细,称为“三细”;后六者是缘境界相而长(“境界为缘长六粗”),其相粗显,称为“六粗”。其过程是

三细”:

一、无明业相。心动为业,故“不觉心动(最初动念)”名无明业相。

二、能见相。依前之“无明业相”,心动则能见。

三、境界相(所见相)。依前之“能见相”,能见之故,境界妄现。

这三细是以无明为因,所以亦云:“无明为因生三细。”

六粗”:

一、智相。依前之“境界相”,妄生智虑而分别顺逆、好丑、爱憎。

二、相续相。依前之“智相”,对境界之分别,而思惟计度,念念相续。

三、执取相。依前之“相续相”,对相续之念转深而生我、我所,成执取相。

四、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而命名种种境、事、物,形成概念、语言。

五、起业相。依前之“计名字相”,思惟计度而造种种身口意业。

六、业系苦相。依前之“起业相”,被所造的身口意业系缚而感生死之苦果。

这六粗是境界为缘而长,故云:“境界为缘长六粗。”

九种妄相中,前面七种(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是惑第八种(起业相)是业第九种(业系苦相)是苦经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是由觉入迷的过程。

要无明梦醒,由迷返觉,就是逆流而上,反本还源而成佛:离苦→不造业→不计名字(不思量计度)→不执取(不执著我、我所)→断相续心(不妄想)→不分别(不起爱憎、美丑、逆顺之分别心)→离境界相(对境不生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离能见相→灭无明业相(断除根本无明而成佛,无明梦醒)。

反本还源的核心是:离念。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和微细念。所以最直接、最锐利的修行方法,就是在心念上做功夫:息粗念而万念归一,息细念而一归于无,息微细念而明心见性。然后通过保任,加深、巩固息念的状态,直至微细念永息而成佛。

粗念息,做到“妄念若起,都不随之(都不跟随它)”,则临命终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细念息,做到“爱恶之念已泯”,则不再有分段生死。微细念息,则了变易生死而成佛,无明梦醒。

〔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业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中的圣者,已断见思惑,了脱分段生死。在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这里讲了修行的三个层次:

一、伏烦恼(粗念息)。其要求是:妄念若起,都不随之。(请特别注意句中的“都”字。)其果效是:临命终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

二、断烦恼(细念息)。其要求是:爱恶之念已泯。其果效是:了生死(不再有分段生死),出三界(不再轮回)。

三、证佛果(微细念永息)。其要求是: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其果效是:不再有变易生死,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无明梦醒)。

圭峰大师云: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但以无始劫来未曾了悟,妄执身为我相,故生爱恶等情。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然身中觉性未曾生死,如梦被驱役而身本安闲。如水作冰,而湿性不易,若能悟此性(觉性)即是法身,本自无生,何有依托?灵灵不昧,了了常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然多生妄执,习以性成,喜怒哀乐,微细流注。真理虽然顿达,此情难以卒除,须长觉察,损之又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风虽然顿止,但是波浪却是逐渐停息,而不是立刻停息),岂可一生所修,便同诸佛力用?但可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随之(都不跟随它),即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业自然不能够系缚)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不再有分段生死),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景德传灯录》)

〔以空寂为自体〕这是究竟而言,了变易生死时该当如此。但是在伏烦恼、断烦恼阶段中(了分段生死),宜以自性为自体,便于学人下手。〔灵知〕灵知是无有取相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中阴〕中阴身,又名中有,即人死后尚未投胎之前,有一个微细物质形成的化生身来维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阴身。此中阴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经过七番生死,等待业缘的安排,而去投胎。

 

问:“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什么意思?

答:上面讲到“三细六粗”,三细:一、无明业相;二、能见相;三、境界相(所见相)。六粗:一、智相;二、相续相;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

“唯心所现”即三细中的“境界相”,此时之心,如平镜映物,是客观地反映外境。“唯识所变”是讲此时之心,如哈哈镜映物,所见到的是被识扭曲了之外境。这是六粗中的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中所见到的外境。

〔识〕心对外境之分别功能。这是由第七识(末那识)从阿赖耶识中取出相关信息(法尘,亦名业种子)供给第六识(意识)作为判断的标准来分别。此时所见到的,是被观点、立场、爱憎、利害等等因素扭曲了的外境,带有主观性。例如发生一桩国际政治事件,不同国家的人其看法常会迥然不同。人们在分别心和执著的驱使下造业受报。修行,就是要去除分别心和执著。

《宇宙万有本体论》云:“古往今来,事事物物,唯因缘起,唯心识变。”译文:古往今来的事事物物,都是由于因缘和合所生起(而不是心识变现出来的),随各自心识而有不同的看法和对待。(详见《宇宙万有本体论》

问:众生本来是佛,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根本无明),于是经过“三细六粗”而生死轮回。那么现在我们修行,成佛之后,甚么时候又会再起无明而沦为众生呢?

答:我们现在修行成佛,就是要根除根本无明。所以,根除了根本无明而成佛,就不会再起无明而沦为众生。这就像一个人未患天花时,他是健康人,患了天花便沦为病人,他痊愈之后又是健康人,而且具有终生免疫力,永远不会再患天花。在《圆觉经》中,佛对这一问题开示道:“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巳成金,不重为矿。......如来圆觉,亦复如是。”(译文:善男子!如熔炼金矿,金不是因为熔炼才有;既然已经熔炼成为纯金,就不会再重新为金矿。......如来之圆满觉悟(无明梦醒),也是这样(不会逆转)。)详见《圆觉经精解》中“三问无明”一章。

〔根本无明〕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又名无始无明。众生的无明和本具的真如,都是无始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如风飘火猛焰可制,如海涛波亦可息之,唯有妄心甚难调伏。何以故?无始无明迷心性故。”

五、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问:什么是见分、相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

答:当六根接触六尘(例如眼睛看见一条蛇)时,六识感知到六根收到的信息,这个信息就是相分;当相分传到意识(第六识)被感知,这是见分;而辨认出是蛇,这是自证分;证悟到这蛇是幻相,这是证自证分(在自证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证得其真相,故名证自证分)。

四分中,相分、见分和自证分是世间法;证自证分是出世间法,这是证悟诸法实相的境界。

〔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实际情形。《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详见《诸法实相》

对于婴儿来说,他有相分和见分,但是他的自证分未能有效地工作。他只知道这是一根蠕动的长条,但由于他的阿赖耶识中尚未存储有关蛇的信息,所以他辨认不出这是蛇,也就不知道那根长条的可怕,也不知道应当躲避。

谚语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小牛犊有相分和见分,但是牠的自证分未能有效地工作。牠只知道那是一只四脚动物,但由于牠的阿赖耶识中尚未存储有关老虎的信息,所以牠辨认不出这是老虎,也就不知道那家伙的可怕,也不知道应当躲避。

所以,相分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时,六识所接收到的信息,见分是相分传至意识(第六识)时所产生的感知,而自证分是末那识(第七识)从阿赖耶识中缘取与此见分相类的所有信息(法尘),传给意识(第六识),让它与此见分相比较来辨认,这个比较辨认就是自证分。

〔法尘〕亦名业种子,乃众生所造之业(身口意之造作)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它为意根(末那识)所缘,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它为意根(末那识)所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对应地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例如,眼根缘色尘,耳根缘声尘,......,意根(末那识)缘法尘。(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修道人通过修行,证悟到一切法皆幻之诸法实相,这就是证自证分。所以当他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对时,他都能够会相归性:“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注释详见《能善分别诸法相》

要注意的是,证自证分(证得诸法皆幻)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修行过程。

证得诸法皆幻的标准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诸法皆幻的证得,是从少分逐渐增至多分,最后圆满成就,犹如新月逐渐转盈,直至满月。此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通常称之为“四忍”: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和寂灭忍。

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不起贪嗔痴),先须调伏其心;柔顺忍,是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而自然能忍(不起贪嗔痴),此时之心,柔和善顺;无生忍,是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寂灭忍,是果位圣人(佛),彻证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

〔如如〕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诸法实相),故云“如如”。

五、一切唯心造

问:《华严经·觉林菩萨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什么意思?

答:这里的“法界”是指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在十法界中除了佛法界,其余九法界都是众生。“三世一切佛”是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所以“三世一切佛”就是佛(过去佛和现在佛)和众生(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也就是十法界。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说:应观十法界之因由(佛和其它九法界的众生是怎么来的),其身究竟是在哪一法界,这全由其心所造之身语意业感得的果报所致。《华严经·十回向品》云:“一切世间之所有,种种果报各不同,莫不皆由业力成。”而业由心生,故云:一切唯心造。

成佛之心:法界一心,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行圆,万德具足。

成菩萨之心:心存利他,广修六度,中道而行。

成缘觉之心:悟十二缘(十二因缘),体念入空,乐独善寂。

成罗汉之心:行四谛(四圣谛)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成天人之心:五戒十善,慈心修德,护国佑民。

成人之心:五戒坚持,全则富贵,缺则贫贱。

成阿修罗之心:戒善同天,心高意忌,姤嫉斗诤。

成畜生之心:愚痴不道,无礼敬业,横行强作。

成饿鬼之心:悭贪妄取,不义自盗,福消气尽。

成地狱众生之心:强梁无知,违上欺下,暴逆乱理。

〔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意)、言谈(语)、行为(身),都叫做业。善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善业”,恶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恶业”。〔业力〕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十善业道经》云:“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此法会中的佛、大菩萨、大比丘、天、人、阿修罗等),及大海中(及大海中的一切动物),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无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详见《十法界图说》

憨山大师云:“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既然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则就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由因缘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了无一法当情,生佛平等,即为成佛之因。”(《梦游集·示徐清之》)

译文:因此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之因果,以及依正庄严,全都是由一心之所造成。然而此一心并非别的什么,乃是我们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虽然一切法皆由心作,但并不是随着念头便依次造出来,而是以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为因而受报,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这就是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是由因缘而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者、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完全没有情识之分别见,生佛平等无二,即为成佛之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的意思是:若人想要了知三世一切佛(即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应观十法界之因由(佛和其它九法界的众生是怎么来的),其身究竟是在哪一法界,这全由其心所造之身语意业感得的果报所致。

一切唯心造〕身所趣向,唯是自业(身业、语业、意业)所牵。而业由心生,故云:一切唯心造。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将“一切唯心造”误解成:法界的一切,皆是自心变现出来的。

六、转识成智

问:什么是“转识成智”?

答:转识成智,就是转凡夫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详见《转识成智》

〔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境智。成所作智,是转有漏的前五识而成,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妙观察智,是转有漏的第六识所成,为佛观察诸法及一切众生根器而应病予药与转凡成圣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转有漏的第七识所成,为佛通达无我平等的道理,而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慈的智慧;大圆境智,是转有漏的第八识所成,为佛观照一切事相理性无不明白的智慧,此智慧清净圆明,彻见内外,如大圆境,洞照万物。〔有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

 

问:“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这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说,第六识和第七识是在因地上转(“六七因中转”),前五识和第八识于果地上(成佛时)自然成就(“五八果上圆”)。所以转识成智时,只在第六识和第七识的转化上做功夫(“六七因中转”),前五识和第八识就会随之而自然成就。

〔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果地〕相对于“因地”而言。即依因地之修行而得的果位。这里果位是指佛果。

 

问:怎样来做“六七因中转”的功夫?

答:第六识(意识)总是在分别,在妄想,在贪嗔痴,在爱憎取舍,这是生死的根源。所以要了却生死,就必须令第六识(意识)不要去分别、妄想、贪嗔痴、爱憎取舍。而第六识(意识)之所以分别、妄想、贪嗔痴、爱憎取舍,是因为第七识(末那识)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缘取法尘,供给第六识(意识)来分别、妄想、贪嗔痴、爱憎取舍,所以第七识(末那识)被称为染污识(详见《心、自性、如来藏·识心的运作过程》)。

因此,只要第七识(末那识)不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缘取法尘,第六识(意识)就不会去分别、妄想、贪嗔痴、爱憎取舍。所以,做“六七因中转”的功夫,就是息念。祖师云:“堵截意根(末那识),不令妄想生起。”

《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因此,心体离念(息念)是觉,反之是迷。《起信论》又云:“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息念),归于真如(如来藏)。”(详见《起信论注》

参禅的实质就是令第七识(末那识)去觑究(详见《参禅法要》),而不让它去缘取法尘,这样来做到息念。念一止息,这时自然就没有分别、妄想、贪嗔痴、爱憎取舍。这就是在做“六七因中转”的功夫。

而且,息念是实相忏悔,忏除业障。偈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里的“心亡”即是心念止息(息念)。《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里的“念实相”即是息念。(详见《消除旧业》034

所以,做“六七因中转”的功夫是在起心动念处做,只要一起心动念,立即转为无念!座上参禅,座下护念(不许妄想)。《六祖坛经》云:“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这是说:若于“六七因中转”处不留情,果断地转、坚决地转(这就是日用间做功夫处),即便在滚滚红尘中亦如龙潜深渊,蛰伏不动,总是处在龙定中。

关于怎样来转,憨山大师开示道:“且此体之转化不在于禅定修行,唯在(只在)日用间一切起心动念处来转。凡夫与圣人(初地以上的菩萨)都是在起心动念处转,究竟是在转智成识还是在转识成智,只在于留情还是不留情,因此而有凡圣、迷悟之别。”《梦游集·示周旸孺》

 

 

参考阅读:

诸法实相

以心转业

自性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