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顺应

明德

 

附录:庖丁解牛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顺应,以无厚入有间。庄子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译文:将极薄的刀刃在筋骨间的空隙中运行,那是多么宽阔而有余地啊!——《庄子·养生主》)

庖丁由于掌握了牛体的结构和机理(对必然的认识),因而在间隙处行刀(对必然的顺应),所以宽阔而有余地(自由)。

 

问:难道人生就不须要努力和成就吗?

答:须要。事实上,对必然的认识和顺应,这是对客观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如庖丁解牛。不过,对于学佛人来说,须要的是真实的努力和成就——了生死出轮回,这才是大丈夫之所为!其余的都是空事,诸如争名夺利、荣华富贵、功成名就等等,不过黄粱一梦,所谓“过眼般般分好丑,到头事事不相干”。而且了脱生死,所求是我,把握尽在手中;功名富贵,须得靠人,因缘会合方能成就。所以绝大多数的人,算尽机关,拼却性命,也未必能够做到“荣华富贵、功成名就”这一步,而其间的痛苦、挫败、悔恨、熬煎以及欠下的业债又何可胜数?

《红楼梦·好了歌》曰:“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杨升庵《临江仙》曰:“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王日休《龙舒增广净土文》曰:“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方才知道自己是梦里人);万般将不去(甚么都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这才是大丈夫之所为〕《憨山大师年谱疏》记载:十岁时,母亲督促功课甚为严厉。我(憨山大师自称)觉得很幸苦,于是问母亲:‘读书为了什么?’母亲说:‘做官。’我问道:‘做什么样的官?’母亲说:‘从小做起,有能耐便可以做到宰相。’我问道:‘做了宰相又如何?’母亲说:‘罢(老、病、亡或贬谪而罢去相位)。’我说道:‘可惜一生辛苦,到头罢了,做他何用?我只想做个不罢的。’母亲说:‘似你这般不才子,只可做个挂搭僧耳。’我问道:‘什么是挂搭僧,有甚么好处?’母亲说:‘僧是佛弟子,行遍天下,自由自在,随处有供养。’我说道:‘做这个恰好。’母亲说:‘只恐你没有这个福!’我问道:‘为什么要福?’母亲说:‘世上做状元的常有,出家做佛祖,哪里是常有的呢?’我说道:‘我有此福,只恐怕母亲不能舍。’母亲说:‘你若有此福,我即能舍。’于是我将这句话暗记心中。(原文详见《憨山大师年谱疏注》)〔挂搭僧〕云游四方之僧人,亦称行脚僧。偈云:“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为了了却生死之大事),乞度过春秋(乞食度众生,年复一年)。”

问:对必然的顺应,是不是要听从命运的安排?

答:不是要听从命运的安排,而是要智慧地改造命运。了凡先生和俞净意公都是通过对必然的认识和顺应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因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详见《了凡四训注释》《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注释》。许许多多想改造命运而没有成功的人,或是对必然认识不足,或是认识错误,或是虽然有了正确的认识,却缺乏顺应的执行力。

问:对必然的顺应,是否就是要随波逐流?

答:对必然的顺应,是免去不必要的障难和险苦(犯不着用刀刃去砍骨头,间隙处有的是),而完成自己今生的使命(任何事情比起今生的使命都太微不足道了),不是漫无目的在生死海中漂流浮沉。

实际上,对必然的顺应,就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依从和运用。人们常说道:“你有从楼上跳下去的自由,就有摔断腿的自由。”这是形容那些有楼梯不走,偏要任性去跳楼的人。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原文摘自《庄子·养生主》,这是《庄子》全书的第三篇,属于内篇,是谈养生之道。此篇所说的“养生”,并非现代意义的养生,而是保身(保全自身),全生(保全天性),养亲(养护新生之机),尽年(终其天年)。

〔养亲〕养护新生之机。“亲”,通“新”,更新。例如:“亲臣进而故人退。”(《韩非子·亡徵》)

【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huā然响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zhò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zhòng经首之会。】

庖丁为文惠君宰牛,手触肩顶,足踩膝抵,皮肉分离之声,进刀嚯嚯之响,全都是乐音(而非噪音),合乎桑林之舞的节奏,经首之曲的旋律。

〔庖(páo)丁〕厨师。〔踦()〕用膝顶住。〔砉(huā)然响然〕皮肉分离的声音相互响应。〔騞huō〕象声词,形容多种响声。〔奏刀〕进刀。〔中(zhòng)音〕合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经首之会〕经首,传说中帝尧时代的乐曲名;会,旋律。

【文惠君曰:善哉!技盖至此乎!】

文惠君说道:妙极了!宰牛之技竟然能够高超到如此地步!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hào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庖丁放下屠刀说道:我所爱好的是道,这已经超越了技艺的范围。我开始宰牛时,所见到的无非是整头牛。三年之后,已经目无全牛,只看到运刀的空隙处。

〔道〕事物的规律。〔进乎技矣〕超越了技艺的范围。这里,“进”是超过的意思。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通“隙”),道大窾kuǎn,空处),因其固然。技zhī,同“枝”)经肯綮,骨肉连接很紧的地方)之未尝,而况大軱,大骨)乎?】

到了现在,我根本不再用眼睛去看,而是以心神去遇合,视觉停止而心神运行。顺应牛体的本来结构,将利刃插入筋骨相连的大缝隙,再循骨节间的空隙处而行。因为完全依照牛体的本来结构运刀,即便是经络相连、筋骨交错的地方都不会碰到,何况是那些大骨头呢!

〔官〕器官,这里指眼。〔天理〕这里指牛体的本来结构。〔批大郤()〕批,刺入;郤,通“隙”,这里指筋腱骨骼间的空隙。〔道大窾(kuǎn)〕循骨节间的空隙处而行。道,同“导”,循着;窾(kuǎn),空处,这里指骨节间较大的空处。〔技经肯綮〕技(zhī),通作“枝”,指枝脉;经,经脉。“技经”指经络结聚的地方。肯,附在骨上的肉;綮(),骨肉连接很紧的地方。〔軱()〕大骨。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优秀的庖丁每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割;一般的庖丁每月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砍。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也有几千头了,而刀刃却还像新开口时那样锋利。因为骨节之间、筋结之间都有空隙,而刀刃极薄。将极薄的刀刃在这些空隙中运行,那是多么宽阔而有余地啊!所以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而刀刃却还像新开口时那样锋利。

〔族庖〕一般的庖丁。族,众。〔折也〕用刀砍。〔新发于硎〕刚刚在磨刀石上开完口。发,发刃,将刀斧等开口或磨快;硎(xíng),磨刀石。〔恢恢〕宽阔。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虽然如此,每次到了筋骨盘结的地方,我知道这是难关,便非常小心谨慎,目光盯住,动作放慢,行刀轻微。难关一过,整条牛便哗啦一声解体了,就像堆积在地上的泥土。

〔每至于族〕每次到了每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族,骨节、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怵(chù)然〕小心谨慎的样子。〔謋然已解〕整条牛便哗啦一声解体了。謋(huò),解体的声音。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于是我提刀而立,环顾四周,为此非凡的杰作而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如土委地〕就像堆积在地上的泥土。委,堆积。〔善刀〕把刀擦干净。善,擦拭。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文惠君曰:妙极!我听到庖丁这番话,领悟到养生的道理了。

〔得养生焉〕此篇所说的“养生”,并非现代意义的养生,而是保身(保全自身),全生(保全天性),养亲(养护新生之机),尽年(终其天年)。〔养亲〕养护新生之机。“亲”,通“新”,更新。例如:“亲臣进而故人退。”(《韩非子·亡徵》)

 

 

参考阅读:

蜡烛难题

You raise me up(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