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选注)

 

禅宗四祖道信 撰
(原文录自《楞伽师资记》)
湛然 注

 

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

念念相续

常在道场

实相忏悔

忽然澄寂

忆佛心谢

常现在前

不可具尽

小结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共分三个部分:主体、问答和杂录,本篇选注主体部分。为了更容易理解,对于不熟悉诸法实相的读者,建议事先阅读《诸法实相》一文。

注释中之译文,为了更容易阅读和理解,在编排上也采用了引号,但引号内并非原文,请读者留意。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意即:入道安心的重要方便法门。这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的开示,令心寂然不动,而证入无漏圣道之要门。

〔道信(580-651年)〕俗姓司马,生于永宁县(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隋唐高僧,禅宗四祖。开皇十二年(592年),向禅宗三祖僧璨求法,后在吉州符寺受戒,26岁时被三祖授以衣钵。武德八年(625年),道信大师于黄梅破额山正觉寺传经讲法,唐太宗闻大师之道风,三次下诏促其入京,大师皆上表辞谢不就。太宗第四度遣使时说道:‘如再不起(如果再不动身赴京),即取首(头)来。’使者至山谕其旨,大师乃伸颈待刃,神色俨然。使者不得已,乃还京入奏。帝愈加叹慕,赐以紫衣。贞观十八年(644年)传法于弘忍(禅宗五祖),于永徽二年(651年)坐化。〔俨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入道〕证入无漏圣道。〔无漏〕清净没有烦恼。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六根门(眼、耳、鼻、舌、身、意)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谓之漏。有烦恼云有漏,离烦恼云无漏。〔安心〕令心安然不动。〔方便〕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方便”是相对于“实相”而言。〔实相〕实际情形。《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师资〕师徒。〔楞伽师资记〕全一卷。唐代净觉(北宗神秀之弟子)集于景龙二年(708年),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本书记述《楞伽经》八代相承传持之经过。我国禅宗初期,原有南北宗之分,而各宗所撰之传承史皆以其本宗之传承为正统。本书是以神秀一系为禅宗正统,阐明北宗禅之法系(传承史)。由于初期宗师之传法特重《楞伽经》,故名为“楞伽师资记”。其内容次序如下:(一)楞伽经之译者求那跋陀罗,(二)菩提达磨(达摩祖师),(三)慧可,(四)僧粲,(五)道信,(六)弘忍,(七)神秀、玄赜()、老安,(八)普寂、敬贤、义福、惠福等八代传承。以上均属北宗系统。

〔南北宗〕禅自初祖达磨(达摩)至五祖弘忍为一味。弘忍之下有惠能神秀二弟子,形成南北二宗。惠能之宗风,行于江南,故谓为南宗;神秀之行化,盛于地处北方之京城,故谓为北宗。此后极其隆盛者,为南宗。〔一味〕唯一无二。

一行三昧

【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我这入道安心法要,是依据《楞伽经》之“诸佛心第一”,以及《文殊说般若经》之一行三昧,即:念佛之心是佛,妄念之心是凡夫。

〔诸佛心第一〕《楞伽经》云:“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在大乘种种得度的法门中,诸佛之心是第一法门——无相门。(详见《楞伽经选注》)〔诸佛之心〕即后文所说的澄寂之心。《佛藏经》中,佛言:“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文殊说般若经〕全名《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经》。〔一行三昧〕心定於一行而修三昧(正定)。《三藏法数》云:“一行三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

【《文殊说般若经》云:“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文殊说般若经》云:“文殊菩萨问道:世尊,什么是一行三昧?佛回答道:法界一相,系缘这个一相之法界(理法界),就叫做一行三昧。

所以,一行三昧就是系缘一相之法界(理法界)。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可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体性,名“理法界”。〔法界一相〕一相之法界,这是理法界。《佛藏经》云:“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译文:一切诸法之相,实际上都是同一个相,这个“相”就是:无。)详见《佛藏经选注》。〔无〕世俗说:牛有角,兔无角。他们所说的“无”,是相对于“有”而言。而这里的“一相”之“无”,超越世俗所说的有无之无,是六祖惠能所说“本来无一物”之“无”。(详见《六祖坛经精解》)〔法界一相,系缘法界〕这是系缘理法界。

《文殊说般若经》的这段经文是:“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由经文可知:系缘一相之法界,是一行三昧。而修学般若经典,是入一行三昧的理论基础;不取相貌专称名字的系心念佛,是入一行三昧的途径。当念念相续之心“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即入一行三昧。

在《楞伽师资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大足元年701年)(神秀大师)召入东都,随驾往来二京教授,躬为帝师。则天大圣皇后问神秀禅师曰:‘所传之法,谁家宗旨?’答曰:‘禀蕲州东山法门。’问:‘依何典诰?’答曰:‘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则天曰:‘若论修道,更不过东山法门。’”

译文:大足元年(701年),神秀大师应召入东京(洛阳),随御驾往来于二京(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之间教授,亲自为三帝(武则天、唐中宗和唐睿宗)之师。武则天问神秀大师道:‘您所传之法,是谁家宗旨?’神秀大师回答道:‘禀承蕲州弘忍大师之东山法门。’武则天问道:‘依何经典?’神秀回答道:‘依《文殊说般若经》中之一行三昧。’则天说道:‘若论修道,没有比东山法门更高明的了。’

从这番对话,可见文殊说般若经之一行三昧极其重要。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当先阅读般若经典,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如不动地系缘一相之法界,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在本段经文中,世尊开示道:修学般若经典,是入一行三昧的理论基础。

〔般若波罗蜜〕以般若妙智渡到涅槃彼岸(成佛)。“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而是洞悉人生宇宙真相(诸法实相),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妙智,是自性的正智。《大智度论》云:“般若是诸佛母,住是般若中,能具足诸佛法。”“波罗蜜”,是梵语的音译,又译作波罗蜜多,意思是:到彼岸。我等凡夫无始以来,漂流业海,头出头没。学佛,就是要渡过这境风呼啸识浪汹涌的生死苦海,到达究竟涅槃的彼岸。《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大般若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般若经典〕阐说般若波罗蜜深理的经典之总称。例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心经》,详见《心经精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详见《金刚经精解》)等。

念念相续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在空闲的处所,去除妄想(舍诸乱意),不取相貌地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而端身正向。能够于一佛念念相续地称念,即于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念念相续〕念佛之念相续,不被妄念间断。

系心一佛,专称名字”的关键,是要做到念念相续,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

在本段经文中,世尊开示道:不取相貌专称名字地系心念佛,是入一行三昧的途径。关于怎样念佛,详见《觉知念佛》

【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为什么呢?念一佛之功德无量无边,亦与念无量诸佛之功德无二。不可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而成最正觉(成佛),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这样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一如〕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

本篇所引经文到此为止,下面是四祖的论述。

常在道场

【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欲入一行三昧者,身(行为)及心(思想),一举一动(举足下足),都应当常在道场,一切作为举止,皆在觉中(而不是无意识地)。

〔夫〕文言发语词。〔方寸〕指人的内心。例如:“方寸已乱。”(《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道信大师云:“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五灯会元》)〔心源〕心为万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道场〕修道、成道的地方。〔菩提〕汉译为“觉”。

〔皆在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一只苍蝇飞来停在佛陀的脸上,佛陀用手轻轻挥去。接着,又做了一次挥手的动作。弟子奇怪地问道:“世尊,您第一次挥手是驱赶苍蝇,第二次挥手是为了什么?”佛陀答道:“第一次是无意识的动作,没有觉知到,所以有觉知地做了第二次动作,改正过来。”佛陀的这一示现,是教导弟子:每一个动作都要了了觉知;没有觉知的动作是无明,要立即改正过来。

实相忏悔

修行深入时,常有业障纠缠。四祖在此,特别开示消除业障的第一等忏悔法——实相忏悔。

【《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

《普贤观经》(全名《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端坐念实相,这是第一等忏悔法。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念实相)能消除。”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如大海般深广的一切业障,都是从妄想而生,若要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所以,端坐念实相即能忏除一切业障。〔念实相〕无物之心(无想无念),是为念实相。(详见《禅净要旨》中“慧日除罪”一节

忽然澄寂

【摒除三毒心、攀缘心,以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摒除三毒(贪嗔痴)心及攀缘心,以觉知当念来观心念佛,心心相续(不夹杂妄念)。日久功深,忽然澄寂(念佛之念亦泯),更无所缘念。这就是《大品般若经》所说:“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什么名叫“无所念”?即此澄寂之念佛心,名“无所念”。离此澄寂之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此澄寂之心;念佛即是念此澄寂之心,求此澄寂之心即是求佛。

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忽然有一天,不称佛名亦无妄念。这是由万念归一,而进入一归于无的境界,即净宗所说的“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大品般若经》所说的:“无所念者,是名念佛。”此时更无所缘念,即入文殊说般若经之一行三昧。此境界,即是本文一开始所说的“念佛心是佛”。

〔觉观心〕觉照观察之心。这里的“觉观”,不是寻伺之义。〔攀缘心〕攀缘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之心。摒除攀缘心,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大品经〕即大品般若经。鸠摩罗什所译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二十七卷本与十卷本两部经,前者称为“大品般若经”,后者称为“小品般若经”。玄奘大师所译的六百卷般若经之全称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无所念者,是名念佛〕这就是常说的“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佛言:“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以是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佛藏经》)

【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为什么呢?因为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是也实际体认到这一道理,便是“安心”。

〔若也知此道理〕《绝观论》云:“问曰:既言空为道本,空是佛不?答曰:如是(是这样)。问曰:若空是者(若空是佛的话),圣人何不遣众生念空,而令念佛也?答曰:为愚痴众生,教令念佛;若有道心之士,即令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夫言实相者,即是空无相也。”〔即是“安心”〕“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众生之所以狂心不歇,是因为妄执诸法为实,逐取无厌,念想纷飞。若是真正了悟到诸法实相这一道理,有何可取?有何可念?于是心自无念,也就安歇下来了。虚云老和尚开示说:“只为(只因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迎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参禅的先决条件》)

忆佛心谢

【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征。】

常如此忆念佛(“无所念者,是名念佛。”),攀缘不起,则诸法之分别消失净尽而归于无相,一切诸法平等不二。入此无相位中,无念忆佛之心消陨(忆佛心谢),就不须再提起。

〔平等不二〕就诸法实相来看,一切法没有彼此之分别,完全平等。《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译文:这一切法,是幻相;实际上并没有生和灭,垢和净,增和减。详见《心经精解》。)〔诸法实相〕一切法的实际情形。《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中,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持世经》中,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关于诸法实相的详细论述,见《诸法实相》一文。)〔忆佛心谢〕无念忆佛之心消陨,入无能观、无所观之境界。这就是禅宗所说“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身心世界消陨”之亲证本性境界。〔平沉〕隐没。

百丈禅师上堂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五灯会元》)

〔妄缘〕妄自攀缘;这里“缘”是动词。〔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只要离却妄自攀缘,即是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法佛(法身佛)者,离攀缘。”《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如佛〕觉悟如如理体之佛,即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云何为化佛?云何报生佛?云何如如佛?”

憨山大师云:“看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后际断,中间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则身心世界,当下平沈,如空华影落,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日用现前,朗朗圆明,更无可疑。始信自心,本来如此。从上佛祖,自受用地,无二无别。”《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

〔前后际〕前际指过去,后际指未来。《净影疏》曰:“有为之法,前后相起。前为前际,后为后际。”〔前后际断〕无前念亦无后念,亦即一念不生的境界。《宗镜录》:“故《心要笺》云: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禅源诸诠集都序》云:“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平沈〕亦作“平沉”:隐没。

【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亦无能观、所观之意。】

即看此等心,便是如来法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诸法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称虽然无量无数,但讲的都是同一桩事,也就是无能观、无所观之意。

〔法性之身〕亦称法身,佛之真身也。〔无能观、无所观〕无能观之心,亦无所观之境。这是能所双亡,亲证本性的境界

常现在前

【如是等心,要令清净,常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乱。何以故?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

如是等心(即上文所说的“此等心”),要令它保持清净,常现在前(这是证性后之保任功夫),则一切诸缘,都不能够干扰烦乱。为什么呢?因为在如是等心中,所有一切事物,都是如来一法身的缘故。住于如是心中,种种烦恼,自然除灭。

〔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此义理详见《心、自性、如来藏》《诸法实相》。〔结〕结集之义,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烦恼为因而结集生死,故谓之结;又系缚众生,而不使解脱,故谓之结。

贪嗔痴若起,立即专注于“如是等心”,贪嗔痴马上就会失去力量。

【于一尘中,具无量世界;无量世界,集一毛端。于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碍。《华严经》云:“有一经卷,在微尘中,见三千大千世界事。”】

体悟到于一微尘中,具无量世界;无量世界,聚集于一毛端。因为它们本事(本来之事,指万法的真面目)如的缘故,彼此不相妨碍。《华严经》云:“有一经卷,在微尘中,见三千大千世界事。”

〔如〕字义是:彼此相同,恒常不变。这里是指一切万物真实不变之本性。此本性极难用语言文字来形容,故借“如”字来做代表。本性即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易、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都同一相,故名为“如”。〔在微尘中,见三千大千世界事〕这是讲华严之事事无碍法界,所谓每一微尘中有一切佛刹,而其中的每一佛刹又有无数微尘,这些微尘中之每一粒又有一切佛刹,重重无尽。〔事事无碍法界〕四法界之一。〔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真如能生万法,故万法即是真如,理体事相,互融互具,无碍通达,理即是事,事即是理,名“理事无碍法界”;诸法互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多相即,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相应,名“事事无碍法界”。〔重重无尽〕以尘、刹来说,每一微尘中有一切佛刹,而其中的每一佛刹又有无数微尘,这些微尘中之每一粒又有一切佛刹,如此推演下去,尘含刹,刹又含尘,一重接一重,没完没了,故曰重重无尽。

不可具尽

【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

以上只是略略讲述“法界一相,系缘法界”这一安心要法,此法深广无尽,不可能都一一说明,其中善巧,存乎一心。

小结

 

破有,亡情,绝虑,出苦
执有则情生,三毒
(贪嗔痴)蜂起,日夜焦虑,为苦熬煎。
破有则情亡,情亡则虑绝,虑绝则出苦,度一切苦厄。

有虑,则情未亡,情存则有未破。

 

本来无事为悟,亡情绝虑为修。


虽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

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就是:法界一相,系缘法界;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系缘理法界,对事法界之诸法,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法界一相,系缘法界〕这是系缘理法界。〔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对于事法界之诸法,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不执相为真,为其牵动。也就是说,不著相,不动心。〔如如〕第一个“如”是如同;第二个“如”是真如(本性)。“如如”就是如同真如,这是不动、寂灭、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境界。〔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

 

以上开示,有三个层次:

一、念念相续,这是万念归一(唯有念佛之念)的境界;

二、忽然澄寂,这是一归于无(无念)的境界;

三、忆佛心谢,这是能所双亡,亲证本性的境界。

〔能所双亡〕无能观之心、无所观之境。例如虚云禅法(详见《觉知禅》),是看话之前头,一念才生,已成话尾。因此,能够看话之前头,即是处于无念状态,但此时尚有能观之心和所观之境(话之前头)。所以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做到能所双亡,亲证本性。

 

“常现在前”一节,是讲证性之后的保任功夫。保任的中心任务是荡除习气:令“如是等心”,常现在前,通过绵密观照,将贪嗔痴习气损之又损,以致于无。

〔绵密观照〕绵密反复地做“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的功夫。〔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以致于无〕对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不再有贪嗔痴。

 

问:《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传心法要》云:“息念忘(通“亡”)虑,佛自现前。”《绝观论》云:“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怎样能够做到无心呢?

答:法界一相,系缘法界;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参考阅读:

守一不移

一分钟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