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话头禅

湛然

 

参究,是斩断妄想的金刚王宝剑。

 

所谓禅,就是“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之自在自主的状态。话头禅是通过参话头来达到这一境界。

要达到自在自主的境界,有四条途径:歇即菩提,直指见性,公案禅,话头禅。

一、歇即菩提

经论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因此,蓦直放下,行住坐卧皆是禅。

达摩祖师云:“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悟性论》

马祖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马祖道一禅师语录》)

蓦直放下、不忆一切法、但莫污染、平常心,这是做到自在自主最为直截省事的法子,但仅仅适合根性最上等的人。

二、直指见性

善知识直指,令学人找到主人公(明悟心性,简称“见性”),然后通过牧牛行来去除妄执的习气,达到自在自主的境界。这是大慧宗杲之前的禅法。

〔牧牛行〕《修心诀》云:“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妄执的习气〕这是众生无始劫来以幻为真的习气,故被生死所流转。庵婆女问文殊云:‘明知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被生死之所流?’文殊云:‘其力未充故。’(译文:庵婆女问文殊菩萨:‘明明知道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还被生死所流转呢?’文殊菩萨回答道:‘这是因为息灭妄执的力量还不充足的缘故。’详见《论说生死》一文。)

例如,《禅苑瑶林注》记载:昔日懒安参访百丈禅师,礼而问曰:“学人欲来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你的自性就是佛,还说什么欲来识佛)。”(懒安猛然一惊而悟,于是问道):“识后如何(见性后又当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依性起修,令自性返本还源)。”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不知道至家途中,自始至终应当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临境遇缘中,念念断除习气)。”

〔保任〕悟(见性)后起修有保和任两个阶段:一、保。保护自心,不跟境界跑,以伏烦恼。二、任。任运自心,不跟境界跑,以断烦恼。〔任运〕任心自然运作。

关于如何见性,如何来修牧牛行,详见《修心诀精解》

《修心诀》云:“故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亦是念起不随),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

三、公案禅

公案禅是通过疑言句来明悟心性(详见《公案百则》)。蒙山云:“参禅者不疑言句,是为大病。”并且通过公案的参悟来保任。此一风气倡始于唐代,至宋代大行。例如《五灯会元》记载大慧禅师悟道:

至天宁大慧到了天宁寺,一日闻悟(圆悟)升堂举:“僧问云门(云门文偃禅师):‘如何是诸佛出身处?’(云门)曰: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圆悟自称即不然忽有人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向他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大慧于言下,忽然前后际断顿然无念虽然动相不生,却坐在净裸裸处

(圆悟)谓曰:也不易,你得到这田地可惜死了不能得活,不疑言句,是为大病不见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须信有这个道理。”遂令居择木堂(朝廷之士止息处),为不厘务侍者(做一个不理侍者),日同士大夫入室每日同士大夫入室参禅

(圆悟)每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问之大慧才开口,悟便曰:不是,不是。’如此者半载(这样过了半年未蒙印可。念念不忘于心。一日同诸官客饭,师大慧把箸在手忘了吃食。(圆悟)笑云:“这汉参黄杨木禅倒缩了也。”师云:“和尚这个道理,恰似狗看热油铛(烙饼用的平底锅)相似。要舐又舐不得,要舍又舍不得。”(圆悟)云:“尔喻得极好。只这个便是金刚圈、栗棘蓬也。”

〔黄杨木禅〕俗话说“千年难长黄杨木”,言其生长迟缓,有一年长一寸之说,若是遇到闰年,不但不长,反而倒缩。黄杨木禅是借此讽喻参禅者之滞著,以其年久不悟。〔黄杨树〕是一种生长于高山峻岭、悬崖峭壁之间的常绿灌木。〔金刚圈、栗棘蓬〕圆悟云:“昔在五祖(五祖山法演禅师)白云(白云山守端禅师)拾得数个金刚圈、一篮栗棘蓬。九夏(夏季)之中与诸人共相切磋。遂举拂子云:‘大众还见么?且道。这个是金刚圈,是栗棘蓬。不容浅见衲僧会,唯许通方作者知。’”(《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杨岐和尚问僧:栗棘蓬你作么生如何吞?金刚圈你作么生如何透?”〔栗(lì)棘蓬〕栗子树(板栗树)之果实最外壳多锐刺(见下图),俗称栗棘蓬。宋代释绍昙诗云:“拟吞栗棘蓬,塞断咽喉气不通。”又云:“禅!禅!吞却栗棘蓬,透出金刚圈。”(《偈颂一百零二首》)〔作么生〕犹言如何,怎么样,干什么等。

 

 

又一日问悟(圆悟)曰:闻和尚当时在五祖(蕲州五祖山法演禅师)曾问这话,不知五祖道甚么?”悟笑而不答师曰:和尚当时须对众问和尚当时应当是对着大众发问,如今说亦何妨既然许多人都知道此事,现在说说又何妨悟不得已,谓曰:我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意旨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又问:“树倒藤枯时如何?”祖曰:相随来也。”师当下释然大慧当下茅塞顿开,曰:我会也。”(圆悟)遂举数因缘诘之,师酬对无滞悟曰:始知吾不汝欺现在你就知道我没有骗你吧著《临济正宗记付之(许他继承临济宗法统,俾掌记室令他充当书记,负责寺院文案)未几,令分座(不久,又令他分坐接众)

〔分座〕禅林中首座代住持说法布教。

室中握竹篦以验学者(大慧常在禅堂中手握竹篦教化勘验学人),丛林浩然归重禅林大力推崇,名振京师右丞相吕公舜徒奏赐紫衣、佛日之号(右丞相吕舜徒奏请皇上赐紫衣佛日禅师号)

〔室中握竹篦()以验学者〕大慧在禅堂常举竹篦问僧曰:“唤作竹篦则触(触犯第一义谛),不唤作竹篦则背(违背世间常理)。不得下语,不得无语,速道!速道!”〔第一义谛〕至高无上圆满究竟之真理。诸法实相,是第一义谛。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

〔竹篦(bì)〕禅林中,师家指导学人时,大抵皆手持此物,作为点醒学人悟道之法具,又称竹篦子。据《天圣广灯录·卷十六·汝州叶县广教院赐紫归省禅师》载:归省禅师因省念禅师举示竹篦子而开悟。竹篦长约4050公分,乃剖竹作成,手握处卷藤涂漆(见下图)。一般引申为开掌打人。又于禅林中,师家或禅徒以针锋相对,往来挨拶,参究禅机之际,师家或首座持竹篦以参禅问答,称为“竹篦商量”。

 

 

〔归省开悟〕《天圣广灯录·卷十六·汝州叶县广教院赐紫归省禅师》云:(归省禅师)后游南方,参见汝州省念禅师。见师来(省念禅师见归省来),竖起竹篦子云:‘不得唤作竹篦子!唤作竹篦子即触,不唤作竹篦子即背,唤作什么?’师(归省禅师)近前掣chè,拽)得掷向阶下云:‘在什么处?’念(省念禅师)云:‘瞎!’师(归省禅师)言下大悟。”此一公案,在宋代亦为大慧宗杲所常用,后世称之为“竹篦子话”。

四、话头禅

到了宋末,人的根性陋愈劣,在牧牛行、疑言句中敌不过妄想,要通过见性后以牧牛行、疑言句除习来达到自在自主,愈加困难。于是大慧宗杲(1089-1163年)大力提倡参话头,用参究来塞断意根,令妄想不行——斩断妄想。话头禅迅即成为禅宗主流,持续至今。其具体方法详见《参禅法要》

话头禅之所以如此受到禅人的欢迎,其原因是:此法锐利,直捷精一,只要靠住一个话头(不须旁骛其它),起疑情,参到底,就可以破烦恼,了生死。这的确是实修实悟之妙法!所谓“大法至简”。

黄檗祖师开示大众道:“若是个丈夫汉(有所作为的人),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抖擞精神):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到这里,说甚么阎罗老子,千圣尚不奈尔何!不信道:直有(真有)(这)般奇特?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颂曰: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翻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传心法要》)这段开示,开话头禅之先河。

〔精彩〕这里是“精神”的意思。〔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尘劳迥脱事非常〕完全脱掉烦恼(断尽见思惑)一事,非同寻常。〔紧把绳头做一场〕这是以牧牛为喻,紧紧把住牛鼻绳来牧心牛,而牛鼻绳就是“看(觑究)个‘无’字”。只要觑究走失,心牛就会狂奔乱跑,甚至吃人庄稼。所以要“紧把绳头做一场”,直到牛驯人闲,乃至人牛双泯。〔先河〕《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古代认为黄河是海的本源,帝王祭祀时,先祭黄河而后祭海。后用“先河”称首先创导的事物。

后来,大慧宗杲极力提倡的就是这个“看个‘无’字”,以“无”字作话头。其它还有许许多多的话头,例如庭前柏树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无佛性、放下著、须弥山,等等。

禅人将这些话头随提一则,蕴在胸中,默默参究,借此塞断意根,使妄想不行。久久话头得力,忽然㘞地一声,如冷灰豆爆,将无明业识窠臼,一拶百碎,而明心见性。

〔窠臼(kē jiù)〕老套子。〔拶()〕压榨。

憨山大师开示道: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下。丝毫不存,单提一则公案话头。如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或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或审实念佛的是谁。随举一则,横在胸中,如金刚王宝剑,将一切思虑妄想,一齐斩断,如斩乱丝。内不容出,外不容入,把断要津,筑塞咽喉,不容吐气。

如此著力,一眼觑著:这提话头的毕竟是个甚么?如此下疑。疑来疑去,疑到心如墙壁一般,再不容起第二念。才有妄想潜流,一觑觑见,便又极力提起话头,再下疑情,又审又疑,将此疑团扼塞之。心念不起,妄想不行时,正是得力处。如此靠定,一切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中,咬定牙关,决不放舍。乃至睡梦中,亦不放舍。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如有气死人相似。如此下毒手撕挨,方是个参禅用工之人。用力极处,不计日月。忽然冷灰豆爆,便是大欢喜的时节。若悠悠任意,一暴十寒,恐终无得力时也。”(《梦游集·示嵩璞恩山主》)

要特别注意的是:参话头禅要离心意识参详见《离心意识参》一文 ),而不是向话头上寻思,把卜度思量当疑情,讨分晓。憨山大师云:“此一上是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其意只是要你将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不是教你向公案上寻思,当疑情,讨分晓也。(《梦游集·示参禅切要》)

关于话头禅的具体修法,详见《参禅法要》

 

问:参禅起于何时?

答:参禅最早见于《六祖坛经》:“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明屏息诸缘不生一念,这样过了许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正在这个时候),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哪个是你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详见《六祖坛经精解》)其参究方法:一念未生之际(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回光返照:如何是本来面目?

五、念佛是谁

然而,禅人要明心见性,就已经够难了。在明心见性之后,还必须做保任功夫,直至见思惑断尽,才能够了生死,这真是难之又难。所以单靠参话头来了生死,如凤毛麟角。

〔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于是明代楚山绍琦、毒峰本善、天奇本瑞、憨山德清等祖师就开始提倡参“念佛是谁”,因为这是以佛号作为话头,如果禅人具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只要修成万念归一(这就是净宗的一心不乱),命终就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了生死。

而对于参禅来说,万念归一只是初步功夫,容易成就,其难易较之于断见思惑,实有天渊之别。因此参“念佛是谁”,就成为明代以后禅宗的主流,名为念佛审实公案,而净土宗则称作参究念佛。

六、人人能参

参“念佛是谁”流行数百年来,参的人多,坚持下去的少,最终成就的就更少。于是就形成一种看法:参“念佛是谁”,只有根性好的才能够参。

其实,这一看法是错误的。之所以“参的人多,坚持下去的少,最终成就的就更少”,究其原因有二:一、没有先打基础就硬参,结果只有根性好的能够下手,能够坚持。二、理路不清楚,全靠自己摸索前行。结果只有根性好的能够找出路子,因之成就。而盲修瞎炼者,比比皆是,没有下落。

事实是:只要打好基础,参法正确,修行精进,信愿俱足,“念佛是谁”,人人能参,人人能够以此而了生死,万修万人去。

关于怎样参“念佛是谁”,详见《参究念佛》一文。

 

 

参考阅读:

参禅法要

参究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