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无念为宗

湛然

 

修行妙门

三无功夫

修无念行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译文:每一个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但由于妄想,颠倒执著,因此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所以,修行的关键是:离妄想。也就是说,要以无念为宗

〔颠倒执著〕认同妄想,以为所想之事是真实的(颠倒),于是受制约地按照某种方式来思考、感受和行动(执著)。

 

修行妙门

圭峰大师云:

“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空寂之知〕空寂之知是无念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因此也称之为“灵知”。(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这个空寂之知的“知”字,是众妙之门。

“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

〔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悟到诸相是幻,心中自然不起念想;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它所转,当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息灭。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

“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但得无念之知和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

〔但得无念知见〕但得无念之知和见。也就是说,只要做到知而不起念、见而不起念。亦即是如镜映物,不“知见立知”。〔知见立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禅宗)六代相传皆如此也。至荷泽(唐代洛阳荷泽寺神会大师,六祖之高足弟子)时,他宗竞播,欲求默契,不遇机缘。又思达磨悬丝之记,恐宗旨绝灭,遂明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空寂之知这个知是众妙之门)。”(《禅源诸诠集都序》)

〔达磨悬丝之记〕圭峰大师《圆觉经大疏钞》云:“缘达摩悬记,六代后命如悬丝。”这是说,禅宗在六祖之后的传承,有如千钧一发之危殆。事实上,六祖之后,“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神秀及其弟子普寂为首的北宗以渐悟之说取代禅宗心髓:顿教。若非神会大师以死相搏,滑台一战重定宗旨,哪有后来禅宗真传遍播天下的鼎盛时代。〔滑台一战〕神会大师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冒着生命危险,在滑台(今河南滑县)举办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的“滑台之会”,与“两京名播,海外知闻”之名僧崇远公开辩论,批判神秀北宗“师承是傍,法门是渐”,重立六祖之顿教宗旨。

〔两京法主,三帝门师〕“两京”指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三帝”指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顿教〕“直指本源,不历诸阶,见性成佛”的教法。其宗旨是:顿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性即佛。〔不历诸阶〕通常菩萨由凡夫修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历时三大阿僧祇劫。而禅宗的修行速度要快得多得多,不一一经历这些阶位。〔阿僧祇劫〕汉译为“无央数劫”。〔见性成佛〕见自本性,然后依性起修,圆成佛道。

 

问:什么是正念?

答:净宗的宗旨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对净宗而言,念佛之念是正念,其余之念是妄念。例如,“临终正念”、“正念往生”、“提起正念”的正念,都是指念佛之念。而禅宗的宗旨是明心见性,直至无上菩提。所以,对于禅宗而言,正念是空寂之知,亦即无念之知。永明大师云:“正念者,无念而知,若总无知,何成正念?”(《宗镜录》)故古德云:“有念皆妄。”

三无功夫

摘自《六祖坛经精解》

 

三无——无念、无相、无住,这是《坛经》的核心功夫。无念,于念无念;无相,于相离相;无住,于境不思。做到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无念是大定,无相是大戒,无住是大慧。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六祖大师开示大众说: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而人的根性自有利钝不同。愚迷的人渐次修入,觉悟的人顿然契入。只要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彼此就没有差别了。所以立有顿悟和渐修之假名。

〔假名〕虚假的名字。诸法无实,本来无名,是人给它们假设了名字。《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我这个顿教法门,从达摩祖师以来,首先立无念为宗旨,无相为自体,无住为根本。无相者,于相离相,不为相转。无念者,于念无念,不念上生心,不为念牵。无住者,这是人之本性,对于世间的善恶好丑,乃至冤、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都知道这都是幻象(并将为空),不思酬谢或报复,念念之中,不思量当前尘境(于境不思)。若前念、今念、后念相续不断,念上生念,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都不住于境而生心,无染无著,即无束缚而得自在。这是以无住(于境不思)为根本。

〔无相〕不著相,于相离相。〔于念无念〕不要压念不起,而是:念若起时,知而不随。压念不起,不仅全身紧张,而且一旦不压,妄念更加活跃。〔无住者,人之本性〕人之本性是无住,了知万法皆空,因而不攀缘、不染著;而人之习性是有住,妄执万法为实,因而攀缘、染著。〔不思前境〕不思量当前尘境(于境不思), 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荡荡心无著。

《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受境缘的影响(诱惑、困厄、威逼)而行直心。故应在当下一念上做功夫,这是即境驭心之妙法。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不为所转,名为无相;能够离相,则自性法体清净。这是以无相为自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于一切境缘上,心不染著,称为无念。无念就是:于自念上常离诸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于境上生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若以为无念只是“百物不思,要除尽一切念头”,这是大错!因为念绝即死,到别处受生,仍在轮回。学道者要深思此理!若自己不识正法真意,自错犹可,要是以此错误的方法更劝导他人,自己愚迷不见道不说,又蒙诽谤佛经之罪,后果极其严重。所以,要立无念为宗旨。

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这就是:“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于自念离境,莫放法上生心。

问:六祖云:“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而四祖道信大师云:“大道虚旷,绝思绝虑。”这两种说法相反,当依哪种?

答:六祖是针对当时有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为究竟的修行误区而言,在本经后文批评卧轮禅师的“能断百思想”,也是因为卧轮以“能断百思想”为究竟。他们错,是错在以“念尽除却”、“能断百思想”为究竟;所谓只知大死而不知大活者。

大慧禅师云:“老汉常爱真净和尚道:如今人多是得个身心寂灭,前后际断,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去,似古庙里香炉去,冷湫湫地去,便为究竟;殊不知却被此胜妙境界障蔽,自己正知见不能现前,神通光明不能发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其实,修行做功夫有保和任两大阶段。对此,禅宗四祖道信有详尽的开示。

四祖语法融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注意:“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是说法融“保”的功夫——绝思绝虑,已经成就,所以下文指示他要做“任”的功夫——任心自在。)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瞋,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融曰:“既不许作观行,於境起时,心如何对治?”师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注释详见《四祖开示法融》一文)

《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保的功夫即“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任的功夫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为什么要立无念为宗呢?因为口说见性的愚迷之人,于境上生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即从此而生。而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世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万法皆幻,故自性于法无一可得,为什么要在境上有念呢?众生迷就迷在这里。当以诸法实相的立场来看待一切,这就是道。

世人祸福得失系心,要能明白它们都是幻象,无一可得,心就空了,无有挂碍,方能入道。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无念的“无”,是无什么呢?无念的“念”,又是念什么呢?无念的“无”,是无是非、善恶、好丑等等差别相,无种种烦恼之心;无念的“念”,是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是真如自性起念,而不是眼耳鼻舌起念。真如自性起用,所以能够念;真如自性若不起用,则眼不能见色、耳不能闻声。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虽有见闻觉知,但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不受影响、不受染污)。故《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能够明鉴万法,而心不为这些幻象所动。)

〔第一义〕至高无上的义理,即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这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生无所住心”。若对境而思境逐境,即乱,即迷,即不自在。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圆觉经》云:“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

憨山大师云:(众生)一向专以妄想生灭心,当以为真,故于六尘境缘,种种幻化,认以为真。”(《梦游集·答郑崐岩中丞》)《楞严经》中,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真心性净明体〕性净明体,性本清净的明妙之本体。从语法结构来说,“性净明体”是同位语,用来修饰“真心”这一名词。〔轮转〕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离轮回。〔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修无念行

摘自《六祖坛经精解》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善知识!用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得本解脱。若得本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识自本心〕体认到心的本来状态——灵明湛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若能观心体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脱。”〔本解脱〕心空境自空,万法无缚,本自解脱。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徧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什么叫做“无念”呢?若见万事万物(一切法),心不染著(不分别计度、妄想攀缘、爱憎好恶),这就是无念。心,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出六门(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既不夹杂贪瞋痴,也不被贪瞋痴所污染,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为“无念行”。如果什么都不想,制念不起,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所以,“无念”并不是没有念头,而是: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无妄想攀缘,爱憎好恶。即《金刚经》云:“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亦即是:但于自念离境,不放法上生心。

〔当令念绝〕不许起念。〔法缚〕偏执于法,断章取义,不知灵活运用,反被束缚而不得解脱。〔边见〕偏向一边(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恶见。

本经云:“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所以正确的修行不是百物不思,而是要在见闻觉知处悟入。六根接触六尘所引生的“见闻觉知”,虽然是妄想的根源,却也是觉悟入道的要门。所谓“迷”与“悟”之间的差别,只在于能否在见闻觉知处转迷为悟,转识成智。即后文云:“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

〔悟〕见一切法,心不染著(不分别计度、妄想攀缘、爱憎好恶)。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通达一切佛法;悟无念法者,见诸佛之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的地位。

 

问:通常所说的无念,是一念不生,这是禅宗修行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为什么六祖却批评道“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答:禅宗修行有以下几个阶段:万念归一、一念不生、明心见性、随缘保任。通常所说的无念,即是一念不生。然而六祖所教是顿教,讲的是随缘保任中“任”的阶段。也就是“大死”之后“大活”的修持(见《绝后方苏》)。所以他开示道:“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徧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这段开示极其重要,把如何“大活”讲得十分透彻。 六祖之所以批评道:“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这是告诫那些不肯放舍“绝思绝虑,一念不生”之人,要他们由保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