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见性与明心见性

湛然

 

本来面目

见性

明心见性

顿悟渐修

渐修顿悟

 

为了答疑,便于修学,现将本来面目、见性、明心见性、顿悟渐修、渐修顿悟,阐释如下:

一、本来面目

问:禅宗常说“本来面目”,请问什么是本来面目?

答:《六祖坛经》记载:六祖惠能对惠明说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正在这个时候),那(哪)个是明上座(你)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不思善,不思恶〕一切都不想之无念状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一切都不想,在此一念不生之际,回光返照(向内觑究),哪个是你本来面目?〔明上座〕这是对惠明的尊称。〔上座〕寺院的职位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以外,更无人高出其上,故名为“上座”。

惠明言下大悟,是体悟到内在的自性,那个真正的自己。所以,“本来面目”就是自性。通常,人们都将五蕴身心误以为是自己,其实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本来面目又称作本地风光、本分田地、自己本分、本分事等。在禅宗,体悟到内在的自性,称之为“见性”。(关于自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五蕴身心〕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

 

真正的你——本来面目,是自性,而不是你现在是男是女、是高是矮的这个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譬如伎儿(戏剧演员),变现诸趣。”(译文:‘自性就像戏剧演员一样,穿戴上不同的戏装和面具,扮演六道中各色各样的众生。’而戏装和面具下的那个,就是本来面目。

对众生而言,身体只是自性的躯壳、住宅。《六祖坛经》云:“色身是舍宅。”而住在舍宅里的那个,就是本来面目。

《修心诀》云:“百骸溃散(色身溃烂),归火归风(四大分离);一物长(永远)灵,盖天盖地。”此长灵之物,就是本来面目——自性。

〔百骸(hái)〕指人的各种骨骼或整个躯体,这里指整个躯体。〔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此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

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全靠)里头人。”这是说色身如木偶,而操纵这个色身的是里头的自性。所以,禅林常称自性为主人公

自性有觉与迷这两种状态。《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详见《六祖坛经精解》)觉的自性名为本性,迷的自性称为识性

〔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分不清东南西北),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这段经文阐明:众生之所以生死轮回,就是由于妄认肉体(四大)为我身,妄想(六尘缘影)为我心,以此身心为我,而不知道自性才是真正的我。所以,要出离生死轮回,必须找到真我——自性,也就是本来面目。六祖云:“不离自性,便是福田。”(《六祖坛经》)

见性(体悟到本来面目)后,最重要的是要让自性这个真我做主。《修心诀》云:“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注释详见《修心诀精解》

 

身体并不是我,却为它遭罪、受苦、生死、轮回。所以,继续妄执身体为我,是修行的最大障碍。《修心诀》云:“若欲获宝(得道),放下皮囊!”

若欲获宝,放下皮囊”这一句,至关重要。否则,抱桩摇橹,百事不成。虚云老和尚说:“我们这个躯壳子,一口气不来,就是一具死尸。我们所以放不下,只因将它看重,方生出人我是非、爱憎取舍。若认定这个躯壳子是具死尸,不去宝贵它,根本不把它看作是我,还有什么放不下?”(详见《虚云禅法》)所以,只要放下这个皮囊,心自不染著,诸法不受,何事不办?

〔抱桩摇橹〕一只手拼命摇橹想渡河到彼岸,而另一只手却死抱住此岸拴船的木桩不放。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放下臭皮囊》说道:“这个臭皮囊是借我们住的,但我们却往往为了它造无量无边的业。”“身体就像房子一样,会坏的,即使再怎么修补,还是有破绽。我们要将这假体放下,不要太保护它,毕竟它是幻化的,但我们要好好利用它修行。”

 

《中峰三时系念》云:“诸苦尽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这是说:诸苦全都是从贪欲而起,那么贪欲又是从何而起呢?答案是下面两句: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自性弥陀佛〕众生自性本具如来智慧,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故称之为自性弥陀佛。只是众生自性在迷,不能证得。《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由于忘却自性才是自己,而以此五蕴身心为我(入轮回梦),便生种种爱恶等情,而妄想(异念)纷驰。于是贪欲随情随想而起(着魔),在贪欲的驱使下造种种业,因业而受报,招来诸苦,生死轮回不息。

〔轮回梦〕自性妄执五蕴身心为我,因而陷入迷中,这就是轮回梦,由此而有诸苦和生死轮回。

二、见性

见性,体悟到真我——自性亦称“打开本来”。而自性即是粗念和细念息,所体悟到的那个空寂之知。《修心诀》云:“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亦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善知识,密密相传底法印也。”

〔法印〕佛法的印契。这是佛法的准则,不合于法印者,即非佛法。

通常,将见性(找到了主人公)称之为开悟。这是体悟到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而五蕴身心是假我。见性,这是禅宗的入门。

〔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微细念暂息,自性呈现本性状态,这就是明心见性;微细念永息,则圆证佛果。

《指月录》记载:“祖(达摩祖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慧可)说法,只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性,曾未契理,祖祗遮其非(达摩祖师只是否定他的答案),不为说无念心体(并不为他明说答案是无念心体)。可忽曰:‘我已息诸缘(我已止息种种攀缘)。’祖曰:‘莫成断灭去否?’可曰:‘不成断灭(了了灵知)。’祖曰:‘此(灵知——空寂之知是诸佛所传心体(自性),更勿疑也。’”

〔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外,止息一切攀缘;内,心不起念;心,要如墙壁一般,万法莫入(尘境不能令其起心动念);这样,可以入道。这四句中,最后一句是果,功夫只在前三句上做。

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

〔空寂之知〕寂而知,亦名灵知。〔灵知〕禅修中,当念头消亡,而又了了分明时。这个了了分明,即是空寂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那个“知”,而称之为灵知。

对于“空寂之知”,圭峰大师还进一步做了非常精辟的开示:此空寂之知,即是真心本体。圭峰大师云:“空者,空却诸相,犹是遮遣之言,唯寂是实性不变动义,不同空无也。知,是当体表显义,不同分别也,唯此方为真心本体。”(《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又云:“即寂而知,知即真智,亦名菩提、涅槃。”(《圆觉经大疏》)

并且指明:即此空寂之知,便是达摩祖师所传之心印

圭峰大师云:“但以此方迷心执文,以名为体故,达摩善巧拣文传心,标举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体(‘知’是心也)。喻以壁观(如上所叙),令绝诸缘。问:‘诸缘绝时有断灭否?’答:‘虽绝诸念,亦不断灭。’问:‘以何证验云不断灭?’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师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诸非,更令观察,毕竟不与他先言‘’字。直待自悟,方验实是亲证其体。然后印之,令绝余疑。故云:默传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总不言,六代(从初祖达摩一直到六祖惠能)相传皆如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

译文:由于中土迷心而执著于文字,以名为体的缘故,达摩祖师善巧地拣文传心,标举其名(‘心’是真心本体之名),默示其体(‘知’才是真心本体)。教以壁观(如上文所述:‘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令其断绝一切攀缘而达到无念。然后问道:‘一切攀缘断绝时,是否断灭?’答曰:‘虽然断绝了诸念,亦不断灭。’问:‘怎样证明说不断灭?’答:‘了了自知,言语不可及。’师即印可云:‘这就是你的自性清净心,更不要有丝毫的怀疑。’若是所答不契合,只是否定其种种错误的回答,令他再继续观察,始终不与他说破‘空寂之知’的这个‘知’便是你的自性清净心。一直等到他自悟,才验实他是亲证心体。然后印可,令绝余疑。这就是所说的:‘默传心印。’所言默者,只是默‘知’字,并非什么话也不说,禅宗六代相传,都是这样。

〔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或印定之义。禅宗不立文字,不依言语,只以心传心,以佛心印定众生心,证不二相。

见性的途径很多,以直指见性和参悟公案这两种最为常见。

直指见性

善知识直指,令学人找到主人公(明悟心性,简称“见性”),然后通过牧牛行来去除妄执的习气,达到自在自主的境界。这是大慧宗杲之前的禅法。

〔牧牛行〕《修心诀》云:“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妄执的习气〕这是众生无始劫来以幻为真的习气,故被生死所流转。庵婆女问文殊云:‘明知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被生死之所流?’文殊云:‘其力未充故。’(译文:庵婆女问文殊菩萨:‘明明知道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还被生死所流转呢?’文殊菩萨回答道:‘这是因为息灭妄执的力量还不充足的缘故。’详见《论说生死》一文。)

例如,《传灯录》记载:“福州芙蓉山灵训禅师,初参归宗。问:‘如何是佛?’宗曰:‘我向汝道,汝还信否?’师曰:‘和尚发诚实言,何敢不信?’宗曰:‘即汝便是!’(灵训禅师正凝神待闻时,猛听到‘即汝便是!’大吃一惊,前后际断,而见性。)师曰:‘如何保任(现在既然找到了主人公,应当如何来保任以证道呢)?’宗曰:‘一翳在眼,空华乱坠。’”

〔一翳在目,空华乱坠〕“一翳在目”喻指眼睛有病,“空华(花)”喻指幻相(详见《圆觉经》)。“一翳在目,空华乱坠”的意思是:只要有了憎爱,于是幻相纷然,为其牵缠,而生死轮回。所以,“保任”就是通过保护和任运,来灭除憎爱(一翳),以了生死,出三界。

又例如,《禅苑瑶林注》记载:昔日懒安参访百丈禅师,礼而问曰:“学人欲来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你的自性就是佛,还说什么欲来识佛)。”曰(懒安猛然一惊而悟,于是问道):“识后如何(见性后又当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依性起修,令自性返本还源)。”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不知道至家途中,自始至终应当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临境遇缘中,念念断除习气)。”

〔保任〕悟(见性)后起修有保和任两个阶段:一、保。保护自心,不跟境界跑,以伏烦恼。二、任。任运自心,不跟境界跑,以断烦恼。〔任运〕任心自然运作。

《修心诀》云:“故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亦是念起不随),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

关于如何见性,如何来修牧牛行,详见《修心诀精解》

参悟公案

这是通过疑言句来明悟心性(详见《公案百则》)。蒙山云:“参禅者不疑言句,是为大病。”并且通过公案的参悟来保任。此一风气倡始于唐代,至宋代大行。例如《五灯会元》记载大慧禅师悟道:

师至天宁(大慧到了天宁寺),一日闻悟(圆悟)升堂举:“僧问云门(云门文偃禅师):‘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云门)曰:‘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圆悟自称)即不然。忽有人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向他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师(大慧)于言下,忽然前后际断(顿然无念)。虽然动相不生,却坐在净裸裸处。

(圆悟)谓曰:“也不易,你得到这田地。可惜死了不能得活,不疑言句,是为大病。不见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须信有这个道理。”遂令居择木堂(朝廷之士止息处),为不厘务侍者(做一个不理事务的侍者),日同士大夫入室(每日同士大夫入室参禅)

 

问:在禅宗公案中,常常见到“有省”一词,这是否是指见性?

答:“有省”的意思是“有所省(xǐng)悟”。通常有几种情形使用“有省”一词:见性、明白道理和找到修行方法。

见性(找到主人公),例如:“六祖大鉴禅师法嗣南岳怀让禅师者,姓杜氏,金州人也,于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诞,感白气应于玄象,在安康之分。......一日自叹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天上人间,无有胜者。’时同学坦然,知师志气高迈,劝师谒嵩山安和尚。安启发之,乃直指诣曹溪参六祖。祖问:‘甚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甚么物恁么来?’师无语,遂经八载(年),忽然有省。。”(《五灯会元》)

明白道理,例如:“慧勤,舒州人。姓江氏。字佛鉴。试经得度,每(常常)以(《法华经》中)‘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味(体味)之,有省。”(《五灯会元》)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面说。但一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找到修行方法,“师(百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五灯会元》)

百丈第一句回答“野鸭子”,如镜映物,这是对的。但是第二句“飞过去也”,即是住色生心,随境逐物,没有守护住本心(失掉正念)。所以马祖扭他的鼻子,要他扭转回来守护本心,并呵斥道:‘又道飞过去也!’

三、明心见性

当微细念暂歇,本性彻现,称之为“明心见性”。通常,将明心见性称之为大彻大悟。参禅,就是要证入这一境界。禅林常说的“以悟为期”,这个“悟”就是明心见性。憨山大师云:“学道人第一要发决定长远之志。乃至尽此形寿,以极三生五生十生百生千生万生,以至劫劫生生,直是一定以悟为期。若不悟此心决定不休,纵然堕落地狱三途,或经馿胎马腹,誓愿不舍此决定成佛之志,亦不以苦故退失今日之信心。......今日发心,定要以悟为期。”(《梦游集·示冯生文孺》)

常用能所双亡、根尘迥脱、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打破漆桶、桶底脱落等,来描绘明心见性之境界。

百丈禅师上堂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五灯会元》)

〔迥脱根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截然脱离。〔妄缘〕妄自攀缘;这里“缘”是动词。〔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只要离却妄自攀缘,即是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法佛(法身佛)者,离攀缘。”《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如佛〕觉悟如如理体之佛,即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云何为化佛?云何报生佛?云何如如佛?”

憨山大师云:“看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后际断,中间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彻见本性)。则身心世界,当下平沈,如空华影落(空华幻影息灭),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日用现前,朗朗圆明,更无可疑。始信自心,本来如此。从上佛祖,自受用地,无二无别。”(《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

〔前后际〕前际指过去,后际指未来。《净影疏》曰:“有为之法,前后相起。前为前际,后为后际。”〔前后际断〕无前念亦无后念,亦即一念不生的境界。要注意的是:见性时所说的“前后际断”,是细念灭的境界;明心见性时所说的“前后际断”,是微细念灭的境界。〔平沈〕亦作“平沉”:隐没。

修证明心见性,首先要做到粗念息(万念归一),然后细念息(一念不生),当一念不生打成一片,力极功纯,一旦微细念暂歇,彻见本性,这就是明心见性

虚云老和尚在其《自述年谱》中,讲述他明心见性的情形:“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五十六岁。扬州高旻mín寺住持月朗到九华,称今年高旻有朱施主法事,连旧日四七,共打十二个七。......禅堂内职不令予(我)轮值,得便修行。从此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这里是指跑香)如飞。......至腊月八七(到了腊月第八个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因述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虚云老和尚明心见性的前奏是:“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

明心见性的途径,通常有参禅(详见《参禅法要》)和观心(详见《白云心要》)这两条。

四、顿悟渐修

禅宗修行两条路子:顿悟渐修和渐修顿悟。

顿悟渐修,就是首先顿然体悟到自性(见性),然后通过渐修令其由迷转觉。

凡夫迷时,以四大为身,妄想为心,误认这个身心就是自己,而不知道真正的主人公。顿悟,就是要找到那个主人公。之所以称为顿悟,是因为体认到那个主人公就在一瞬间,顿然悟明:啊!这就是主人公,这才是我。

虽然找到了主人公,但他处于迷的状态,所以要通过渐修将其由迷转觉,其过程是:先由不觉而始觉,再由频频地小觉,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而至究竟觉。祖师大德常用月亮来譬喻:月黑天(没有月光时)是不觉,一线新月出现,这是始觉的开始,随着修道的进展,月亮逐渐转盈,愈趋圆满,当成为满月的时候,即是究竟觉而成佛。

《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本觉),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不觉);若离妄想(通过离念而返本还源),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恢复原来的本觉)。”(《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这段经文讲了三点:

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本觉),这是说众生本觉(原本是佛)。

二、“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本觉),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不觉),这是说本初佛由于妄想而颠倒执著,这就是迷(不觉),而堕落成众生。

三、“若离妄想(通过离念而返本还源),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恢复原来的本觉),这是说众生通过离妄想而返本还源成佛。所以,悟后之渐修就是离妄想,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

顿悟,就是悟此空寂之知(见性);渐修,就是守此空寂之知,以净除妄想,先保后任,直至无为。《修心诀》云:“故悟后(见性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念起不续:不让它相续成想)。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妄亦不起,不照而照),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若能如是念念修习(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不忘照顾定慧等持,则爱恶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烦恼尽时,生死即绝。若微细流注(微细念)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现千百亿化身于十方国中,赴感应机,似月现九霄,影分万水,应用无穷,度有缘众生,快乐无忧,名之为大觉世尊。”

〔保任〕保护和任运,这是见性后除习的两个阶段。“保护”,就是尽力照顾圣胎(无念心体)使祂不受伤害;“任运”,就是圣胎成长后,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于是随顺境缘而自然运作,在顺逆境缘中进一步的磨炼,以成就四忍。以戒毒为喻,最初阶段是远离一切毒品,这是保。当毒瘾已经完全戒掉,就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做到即便毒品唾手可得,也不动心。〔四忍〕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柔顺忍,是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而自然能忍,此时之心,柔和善顺;无生忍,是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寂灭忍,是果位圣人,彻证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

《修心诀》一书,详细阐述了如何顿悟渐修(详见《修心诀精解》)。

五、渐修顿悟

渐修顿悟的渐修是依次息灭粗念和细念,直至功夫打成一片;顿悟,是明心见性。《参禅法要》一书,详细阐述了如何渐修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