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守仁格竹

湛然

 

明孝宗弘治二年已酉,阳明先生十八岁,与夫人诸氏归余姚。船过广信,拜谒理学大师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而成圣”之学,先生深以为然,自是奋然有求为圣贤之志。

〔王阳明(1472-1529年)〕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教育家,与孔子、孟子、朱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用兵奇正由心,变幻莫测,从无败绩。集“立德、立功、立言、了生死”于一身,真四不朽,享“千古圣雄”之誉,光耀后世。〔娄谅(1422-1491年)〕字克贞,别号一斋,江西广信上饶人,明代著名理学家。

弘治三年庚戌,先生十九岁。依娄谅所传“格物致知而成圣”,遍读朱熹著作。朱熹将“格物致知”中的“物”,解释为“天下之物”“格物致知”,即是穷究万物,以获知其理。朱熹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穷,推究)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这是说:普遍的至理,蕴含于具体的诸物之中。因此,要寻至理,必须借助于“格物”这一手段。“格”,就是穷究。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将每一物之理,穷究周遍,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便能豁然大悟:天下万物,全是至理的呈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就是圣人的境界。

朱熹释《礼记·大学》之“格物致知”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致也。”

又云:“格物穷理,有一物便有一理。穷得到后,遇事触物皆撞着这个道理:事君便遇忠,事亲便遇孝,居处便恭,执事便敬,与人便忠,以至参前倚衡,无往而不见这个道理。”(《朱子语类·卷十五》)

因此,先生在与钱友同一起讨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时,指着亭前竹子,让他去格。于是钱子从早至夜都去穷格竹子之理,竭其心思,到了第三日,便由于劳思而致疾。先生说他这是精力不足,便自己去穷格。虽然从早至夜,竭尽心力地格,亦不得其理。到了第七日,也由于劳思而致疾,大病一场。二人只好相对叹息:“圣贤是做不得的,没有他那样的大力量去格物。”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后来,正德三年(三十七岁)在龙场悟道,先生方才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向来)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全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成为圣人所须的一切,人人本具(与生俱来)。是私欲令人堕落。按照私欲之由重至轻,乃至于无,人可依次分为:恶人、常人、君子、贤人、圣人。完全没有私欲的人,其身(行为) 语(言语)意(思想)完全是由良知所支配,便是圣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格物”是格除私欲这个东西(物),“格物致知”即是格除私欲,而致良知。

〔私欲〕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良知〕《孟子·尽心上》云:“所不虑(没有人我、亲疏、毁誉、得失等等的考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未被染污之本原道德意识即是良知,它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 ,是客观、公正、如实之知。

〔致良知〕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身语意(而不是由贪嗔痴来支配身语意)。这样人们就能够“诚意,正心,修身”,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恼怒),痴是愚痴( 违背义理,颠倒行事)。它们是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一切恶行的根源,被称之为“三毒”,一切烦恼皆由此而生起。

所以,达到圣贤的途径,绝对不是向外穷究事物之理,而是自己内心的转化。于是,先生将“格物致知”重新定义:格物,就是格除私欲对良知的缠缚和遮蔽。致知,就是致良知,令本有的良知显发出来,支配自己的身(行为) 语(言语)意(思想),而诚意正心修身,成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成贤成圣。这样,为心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格物致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

先生对于“格物致知”的诠释,更符合《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之本义。《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先致良知);致知在格物(致良知在于破除私欲的缠缚和遮蔽),物格而后知至(私欲的缠缚和遮蔽被破除后而良知至,即良知显发)。知至(良知显发)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彰明其明德。〔明德〕光明正大的性德。这是人人本具,但被私欲所锢蔽而不显。〔诚意〕诚其意。即:令意真诚无欺,不自欺欺人(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他人),不占别人便宜。〔不占别人便宜〕凡事总要彼此无欺(不占对方便宜),方为公允(公平恰当)。〔正心〕令心端正无邪。〔修身〕陶冶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齐家〕整治其家,做到父母慈祥,儿女孝顺,兄弟姐妹友爱,妯娌和睦,上下有序。〔治国〕治理自己的国家,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教,官吏清廉,百姓安乐,民富国强。〔平天下〕让各国和睦相处,天下太平。

 

后来,阳明先生《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三》云: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人们千差万别的行为,其根源总在心)

〔定盘针〕即指南针,喻指衡量是非的标准。这里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万化〕各种变化。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在心外的事事物物上寻求——朱熹的“格物”)

〔颠倒见〕误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

 

 

参考阅读:

王阳明传

论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