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论格物致知

湛然

 

格物致知,是心学的核心,成圣之道。

格物致知,是圣门教人第一义。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格物致知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困惑着:《礼记·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究竟什么意思?为了找出正确答案,现剖析如下:

 

《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全都要)以修身为本。”

因此,“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修身的基础,是通过“格物、致知”来做到诚意、正心、修身,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目中,以修身为本

〔明明德〕彰明其明德。〔明德〕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这是人人本具,但被私欲所锢蔽而不显。〔性德〕人人本具之德。〔诚意〕诚其意。即:令意真诚无欺,不自欺欺人(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他人),不占别人便宜。〔不占别人便宜〕凡事总要彼此无欺(不占对方便宜),方为公允(公平恰当)。〔正心〕令心端正无邪。〔修身〕修养好自身的思想和言行。〔齐家〕整治好其家,做到父母慈祥,儿女孝顺,兄弟姐妹友爱,妯娌和睦,上下有序。〔治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教,官吏清廉,百姓安乐,民富国强。〔平天下〕让各国和睦相处,天下太平。〔庶(shù)人〕平民。

按:在《礼记·大学》这段话中的“齐家”,原指经营好自己的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包括土地上劳动的农民。采邑盛行于周朝,类似于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秦统一后,确立郡县制,接受封爵的主要是功臣,虽仍有封邑,但在封邑内没有统治权,以所征的赋税作为俸禄。对于现代人,“齐家”可以理解为:做好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工作。

 

 

 

然而,历来对于“格物致知”有着不同的诠释。由于诠释的不同,实践的路子也就不同,其果效也就不同。例如,1900年以前,我国翻译西方物理学著作并没有采用“物理学”一词,而是译成“格物学”或“格致学”。如1879年美国人林乐知将罗斯古编写的一本物理书翻译成汉语并命名为《格致启蒙》,其中第二卷为格物学。在他们看来,格物,就是穷究万物;致知,就是获得关于物的知识。所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万物,从而获得关于物的知识。于是,称西方的自然科学为“格致学”,称西方的自然科学家为“格致家”。

显然,这样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完全是互不相干的两码事。因此,它并不是《礼记·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也不是儒学和心学所说的“格物致知”。

所以,必须弄清楚:在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段文中,所格的“物”,究竟是什么?所致的“知”,究竟又是什么?

 

其实,在上面《礼记·大学》的这段文中,已经蕴含着答案,现在推理如下:

是什么样的“知”,才能够做到“诚意,正心,修身”呢?显然,这个“知”绝对不是知识的“知”,而是导致“内心的转化,由邪转化为正,由恶转化为善,由堕落转化为上进”的那个“知”。这样的“知”,实际上在《孟子》里已经揭示出来,就是良知

《孟子·尽心上》云:“所不虑(没有人我、亲疏、毁誉、得失等等的考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未被染污之本原道德意识即是良知,它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是客观、公正、如实之知。

因此,“致知”的“知”,即是良知。“致知”,即是致良知: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这样就能够“诚意,正心,修身”,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由此可知,“致知”就是“致良知”

〔致良知〕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

 

对于“致知(致良知)”,阳明先生曰(见《传习录》):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wù,讨厌)。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阳明先生开示道:良知只是个是是而非非之心,是是而非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è)。只要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è),就完全做到了是是而非非。只要是是而非非,就完全能够应付万事万变。

〔是是而非非〕是是:第一个“是”表示肯定,第二个“是”指正确的。非非:第一个“非”表示否定,第二个“非”指错误的。“是是而非非”,即是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这是对是非、善恶区分得完全正确、清楚,而且态度鲜明。〔是非只是个好恶〕是是而非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也就是说:好善,恶恶,则;好恶,恶善,则

【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又开示道:是是而非非,是个大规矩。其具体运用之巧妙,那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人但得好(hào)善如好(hào,喜爱)好色(美色),恶(wù,讨厌)(è)如恶(wù)(è)臭,便是圣人。

人只要喜爱善如同喜爱美色,讨厌恶如同讨厌恶臭,便是圣人。

〔好(hǎo)色〕美色。《说文解字》:“好(hǎo),美也。”

这是说,只要完全由良知来支配身(行为)(言语)(思想),便是圣人。所以,格物致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是成圣之道(途径)。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你那一点良知,是你自家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的准则。你意念所着之处,那是对的,你的良知便知道是对的,那是错的,你的良知便知道是错的,丝毫不能够欺骗他。

〔准则〕言行等所依据的原则。

【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你只要不因为私欲而障蔽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要昧良心),切切实实地依着你的良知去做:是善便保持,是恶便去除。

【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极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

如此行之,何等安稳快乐(自然而然地就走上了成圣的金光大道)!这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极功。若不靠着这秘要,如何去格物?

......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清楚明白。符合良知的判断,便是对的;不符合良知的判断,便是错的。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心印〕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所悟之心相印证。

 

阳明先生又云:“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觉悟到良知),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王阳明全集》)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

事物来临,只须尽我心之良知来回应(依照良知而思、而语、而行),这就是‘诚心尽力,推己及人,那就离道不远了’。

〔忠恕〕诚心尽力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违〕离也。〔忠恕,违道不远〕《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但凡处置事物,有善的抉择却做出不善的抉择,及有终日劳碌而失常之患者,都是牵缠于毁誉得失,不能够真正致其良知的缘故。

〔困顿〕终日劳碌。〔失次〕失常。

【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若能真正致其良知,然后见到平日自以为善者,并非是善,而是不善,这正是被毁誉得失所牵缠,扼杀了自己的良知啊!

 

阳明先生又(见《王阳明全集》)

【是非之心,知也,人皆有之。子无患其无知,惟患不肯知耳;无患其知之未至,惟患不致其知耳。故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分辨是非之心,这就是知,人人皆有。你不用担心你不知是非,唯一要担心的是你不肯如实地知而已(私欲在作祟);不用担心你还没有达到分辨是非之知,唯一要担心的是你不能按其所知而(私欲在作祟)。所以说:知,并不难;行,才是最难的。

【今执途之人而告之以凡为仁义之事,彼皆能知其为善也;告之以凡为不仁不义之事,彼皆能知其为不善也。途之人皆能知之,而子有弗知乎?】

如果你拉住路人,告诉他们所有那些为仁为义之事,他们都能知道这是善;告诉他们所有那些为不仁不义之事,他们都能知道这是不善。就连路人都能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身为儒生的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今〕假使,如果。例如,《墨子·公输》:“今有人于此。”

【如知其为善也,致其知为善之知而必为之,则知至矣;如知其为不善也,致其知为不善之知则必不为之,则知至矣。】

如果知其为善,就一定去做,则‘致其知为善之知’到位;如果知其为不善,就一定不去做,则‘致其知为不善之知’到位。

【知犹水也,人心之无不知,犹水之无不就下也,决而行之,无有不就下者。决而行之者,致知之谓也。此吾所谓‘知行合一’者也。】

知,就像水一样。人心之无不知善知恶,犹水之无不只要排除阻塞,水就一定会向下流;只要排除私欲的障蔽,人之知就一定会如实地知善知恶。排除私欲之障蔽,按其如实之知(良知)而,这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我所说的‘知行合一

〔决〕排除阻塞物。

这是说:依照如实之知,知其善而必行之、知其不善而必不为之,才是致知(致良知),才是知行合一;否则,不可谓致知(致良知),不可谓知行合一。

 

所以,致良知,就是格除私欲,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身(行为)(言语)(思想),按其如实之知(良知)、而、而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正己化人;否则,不可谓致良知。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合乎道义的事,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做;违背道义的事,就要坚定不移地拒绝。〔不履邪径〕不走歪门邪道。〔不欺暗室〕即便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化人〕劝化他人。

 

那么,是什么遮蔽了人们本有的良知呢?这就是私欲!是它遮蔽了人们本有的良知。而格除私欲,便能显发良知,由它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从而成为君子、贤人、圣人。阳明先生云:“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王阳明全集》)

〔私欲〕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私欲乃是万恶之源,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之大敌。朱子(朱熹)云:“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回归)于礼。”《论语集注》)《后汉纪·灵帝纪中》云:“从小人之邪意,顺无知之私慾,殆者之危,莫过于今。”《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小人〕品格卑下的人。〔格除〕摒除。

子(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是说:自己不愿意的,不可施加于他人。这是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而私欲,却是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朱子在解说“克己复礼为仁”时,说道:“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自身)私欲也。复,反(通“返”,回归)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回归)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论语集注》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礼,即是天理的具体体现。〔天理〕无私欲之心。阳明先生云:“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全集》)〔人欲〕私欲之心。朱子云:“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九卷》)这是说:私欲之心是人欲,无私欲之心是天理。(详见《天理人欲图》

所以,“克己复礼”即是战胜私欲,使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符合于“礼”。

 

私欲之心(人欲)当家时,是三毒(贪嗔痴)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因而使人邪、恶、堕落。私欲愈重的人,就愈邪、愈恶、愈堕落。

〔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恼怒),痴是愚痴(违背义理,颠倒行事)。

无私欲之心(天理)当家时,是良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因而使人正、善、上进。私欲愈轻的人,就愈正、愈善、愈上进,进而成为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贤人、圣人。

例如:

“抵抗不住金钱的诱惑,他决定接受贿赂,枉法处理。”这就是私欲之心(人欲)当家,由三毒(贪嗔痴)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

“面对金钱的诱惑,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决定拒绝贿赂,依法处理。”这就是无私欲之心天理当家,由良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

因此,只要去除了私欲,本有的良知就会显发出来。私欲愈轻,则良知就愈加显发。随着良知显发的少或多,可以划分成:恶人,常人,君子,贤人,圣人。

所以,通过格除私欲这个物(这个东西),就能够显发良知,由良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因此,在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段文中,“格物”的“物”,即是指“私欲”。格物,即是格除私欲之物(格除私欲这个东西)。

由此可知,“格物”就是“格除私欲”

 

由以上推断,得出结论:格物致知,即是格除私欲,而致良知。这样就能够“诚意,正心,修身”,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且,只要私欲除尽,良知永现做主,完全由良知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于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圣人。所以,圣人可学而至。

因此,“格物(格除私欲)致知(致良知),是心学的核心成圣之道(途径)。

 

由此可知,

格物致知,即是:格除私欲,而致良知

这就是所要寻求的正确答案。如此诠释,方符合《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之本义,而且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被誉为“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心圣阳明先生,便是以自身实践证明了这一本义之活生生的范例——通得过实践验证的,才是真理。

 

下面,再来看《大学》这段文,请注意括号内的诠释。

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先要真诚其意,令意真诚无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先要致其良知);致知在格物(致良知在于格除私欲),物格而后知至(私欲格除后而良知至,即良知显发)。知至而后意诚(良知显发后便如实地知善知恶,于是意真诚无欺,意诚而后心正(意真诚无欺,则心端正无邪),心正而后身修(心端正无邪,故品德高尚),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全都要)以修身为本

当私欲格除,光明正大之性德自现(明明德),本有的良知显发支配着身语意(致知),意自然就真诚无欺(诚意),心正不邪(正心),修养好自身的思想和言行(修身)所以,明明德、致知、诚意、正心及修身之功,只是个格物(格除私欲)

〔大学〕“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那时候,在念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童蒙读物,有了初步的文化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真正开始“大人之学”的时候,要念的第一部儒家经典,就是《大学》。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美)〕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自己光明正大之性德;在于使百姓过上好日子;在于使整个社会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享有丰足、富裕、和谐、安乐的生活。〔彰显自己光明正大之性德〕光明正大之性德,人人本具,但为私欲所蔽,犹如宝镜蒙尘。只要格除私欲,光明正大之性德自现(尘尽光出)。

〔明明德〕明其明德。即彰显自己光明正大之性德。〔亲民〕关怀爱护百姓。具体来说,即是教化养育百姓,使他们过上好日子。《论语·宪问》中,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孔子说:“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修己,即是明明德;以安百姓,即是亲民。〔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己(明明德)以教化养育百姓(亲民)。所以,修身的落足点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济世利民,而不是做独善其身的自了汉。这是君子、良吏、贤臣、明君的人生道路。〔教化养育百姓〕提升老百姓的道德水平,并使他们过上好日子。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后用作学习的入门书。元朝皇庆二年规定科举考试,必须在“四书”内出题,发挥题意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根据,明清相沿不改。为了应对科举考试,各级儒学、书院、庙学甚至私学,教学内容就以《四书》等儒家经典和朱熹、二程(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等人对儒家经典的注释为主。由此,朱熹及其《四书章句集注》之权威可知!不过,这是后来。朱熹在世时,庆元二年(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以伪学欺人,攻讦其为“伪学魁首”,列有六大罪,朱熹以伪学罪被落职(罢官)罢祠。其学说被视为“伪学”遭到禁止,规定凡是“伪学”中人,一律不能做官。

〔罢祠〕免去祠禄官之职。〔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

 

问:朱子(朱熹)阐释《大学》之“格物致知”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就所有)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致也。”(《四书章句集注》)

这是说:“格物致知”中的“物”,是“凡天下之物”;“格物致知”,即是穷究天下万物,以获知其理。难道不是这样吗?

〔凡天下之物〕所有的天下之物。“凡”:所有的。例如: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是。

答:《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都应该)以修身为本。”

在关于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段文中,其中心环节是“修身”,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之前导。朱子所说“穷究天下之物,以获知其理”(请注意,这里不是说穷究十种物、穷究一百种物,而是穷究所有的天下之物!),然后以此获知之理来诚意、正心、修身,一般平民百姓能够做得到吗?他所说“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之境界,一千多年来有谁达到过?这显然不是《礼记·大学》所说的人人(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能够实行的“格物致知”。

这里有个疑问,朱子说:“必使学者即(所有的)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请问:作为一般人,如何能够“即(所有的)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而且还要“以求至乎其极”!事实上,一千多年来有哪一位(包括朱子本人和历代所有的理学家们)真正做到?既然连朱子和历代理学家们都无一人做到,怎样叫人人都能够通过朱子所说的“格物致知”,从而诚意、正心、修身呢?

况且,穷究桌椅板凳、石头瓦块、锅瓢碗盏、鞋袜衣帽、青松翠竹、流水小桥、飞禽走兽、虾龟蟹鳖、鱼虫花鸟、林木百草、豺狼虎豹、细菌病毒、田舍城池、舟车骡马、笔墨纸砚、手机电脑、刀枪剑戟、火箭大炮、军舰战机、化武核弹、飞船卫星、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诸物,能够获知个什么理来令人诚意、正心、修身?为什么一千多年来没有一个人(包括朱子本人和历代所有的理学家们)讲得出来?究竟是这个理并不存在,亦或是这个理深奥玄妙得连朱子本人和历代所有的理学家们,世世代代相继地穷究了一千多年都未能获知?既然如此,怎样叫人人都能够通过朱子所说的“格物致知”,从而诚意、正心、修身呢?

阳明先生年轻的时候,虔诚地奉行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穷究事事物物(“格物”)以求其所谓的“理”(“致知”)。为了实践这一理论,他以院中的竹子为对象来格物致知。接连“格”了七天,无所得入,一头栽倒在地,大病一场(详见《守仁格竹》)。请问:以阳明先生天纵之资,来穷究竹子,这才只是格(穷究)一物,就劳思致疾,若要一般平民百姓来格天下之物会怎么样呢?又如何能够获知这个理,从而诚意、正心、修身呢?!

所以,朱子的诠释并不正确,不是《礼记·大学》所言人人(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能够实行的“格物致知”之义。

令人十分感叹的是:朱子提出这一“格物致知”理论时,为什么自己不去亲身实践来验证呢?(看看自己所说的“格物致知”要怎样来格,便人人都可以穷尽天下之物,而且获知个什么理来令人人都可以因之而诚意、正心、修身。结果,误导天下一千年!

正是由于对“格物致知”的错解,令儒学未能以《大学》的三纲八目来贯穿其始终而支离,真是万分可惜!

〔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详见《大学之道》

 

 

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朱子在其《四书章句集注》中阐释《大学》之“格物致知”的理论是:格物穷理,以致其知。这里的“物”,是凡天下之物。朱子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这是说:普遍的至理,蕴含于具体的诸物之中。因此,要寻至理,必须借助于“格物”这一手段。“格”,就是穷究。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将每一物之理,穷究周遍,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便能豁然大悟:天下万物,全是至理的呈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而且,朱子还说:“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朱子语类》)这样的“格物”,且不说一般平民百姓做不到,历代的理学家有谁做到过?朱子本人尽其一生也没有做到。那么,如何来诚意、正心、修身呢?!

 

问:阳明先生如何阐释格物致知?

答:对于格物、致知,阳明先生云:“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传习录》)显然,这不符合《大学》所说:“致知在(在于)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问:怎样做格物功夫?

答:为善去恶以格除私欲。同时,要在起心动念处做格物(格除私欲)功夫:常起觉照,狠斗私欲一闪念。这是念念致良知的功夫。阳明先生云:“只要存天理、去人欲,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动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全集》)

再加上省察克治之功。对此,阳明先生开示道:“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王阳明全集》)

《心学功夫》一文中,有怎样格物致知的详细论述。

〔货〕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是说,为了获取色、财、名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损公利私。

 

无私欲之心天理,是良知支配着身(行为)(言语)(思想)。反之,私欲之心人欲,是三毒(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言语)(思想)

 

问:一向都说: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为什么本文却说:心学的核心是格物致知?

答:良知是人人本有,但被私欲障蔽而不显。所以必须格除私欲,令本有的良知显发。令本有的良知显发,即是致良知。如果只讲致良知,而不讲如何致良知,就不够全面。而“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格除私欲,而致良知。标明“心学的核心是格物致知”,既讲了致良知,又讲了如何来致良知,使人当即知道怎样下手,将致良知落到实处。故说:心学的核心是格物致知

要是只讲致良知,往往会把良知当作一种光景来把玩,坐而论道,而不实落用功去格除私欲,或者误以情识、意见以及习气中的直觉本能为良知,则致良知流于虚假,播弄于口头,袖手谈心性。阳明心学末流之弊,正是没有切实把握住心学宗旨。

〔袖手谈心性〕坐谈立议,口若悬河;临境遇事,百无一能。

 

心学宗旨:格物致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由此诚意、正心、修身,成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

所以,心学是培养君子,心怀苍生(百姓),成为经邦济世之才,使国家长治久安,世界和平。这就是《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去人欲(详见《天理人欲图》无私欲之心是天理,由良知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私欲之心是人欲,由三毒(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所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即是:存天理,去人欲。由此可知,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格物致知

 

 

 

 

参考阅读:

天理人欲图

守仁格竹

四句教(注)

天泉证道记(注)

心学功夫

王阳明传

了凡四训(注释)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