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天理人欲图

湛然

 

惟善为宝。

宇宙法则:福善殃恶。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行善获福,作恶遭殃;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去人欲。

施之于人,返诸于己。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劝君莫把欺心使,昭昭因果放过谁?

 

 

 

心有两种状态(见上图)天理和人欲。无私欲之心是天理,由良知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私欲之心是人欲,由 三毒(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

〔私欲〕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私欲乃是万恶之源,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之大敌。《论语·颜渊》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君子为人处世的准则。小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朱子(朱熹)云:“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回归)于礼。”《论语集注》)《后汉纪·灵帝纪中》云:“从小人之邪意,顺无知之私慾,殆者之危,莫过于今。”《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小人〕品格卑下的人。

〔天理〕无私欲之心。阳明先生云:“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全集》)〔人欲〕私欲之心。朱子云:“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九卷》)这是说:私欲之心是人欲,无私欲之心是天理。

〔良知〕《孟子·尽心上》云:“所不虑(没有人我、亲疏、毁誉、得失等等的考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未被染污之本原道德意识即是良知,它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 ,是客观、公正、如实之知。〔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恼怒),痴是愚痴(违背义理,颠倒行事)。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与福的降临,没有别的缘由,全都是自己的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招感而来。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的善恶之报应,就如同影子紧随着身形相应而动,作恶遭祸,为善获福。人要是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知作恶必得祸殃,即便强迫他作恶亦不敢从;知为善必得福禄,虽然阻拦他为善也不肯止。

 

私欲愈重的人(贪嗔痴也就愈重),就愈邪、愈恶、愈堕落。反之,私欲愈轻的人(贪嗔痴也就愈轻),就愈正、愈善、愈上进。

是私欲令人堕落。依据私欲之由重至轻,乃至于无,人可依次分为:恶人、常人、君子、贤人、圣人。

纯净毫无私欲之人,其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全由良知所支配,因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圣人。

要时时觉照,以省察克治来格除私欲。

〔省(xǐng)察〕反省检查。〔克治〕克服对治。

 

程子云:“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二程遗书·卷二十四》)

所以,“存天理,去人欲”的关键,即是灭除私欲

〔程子〕对宋代理学家程颢(hào)、程颐(yí)兄弟的尊称。

朱子(朱熹)云:“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

朱子又云:“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九卷》)这是说:私欲之心是人欲,无私欲之心是天理。

阳明先生云:“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全集》)

阳明先生又云:“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逐渐达到)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天理)存养扩充去耳。”(《王阳明全集》)

阳明先生又云:“只要存天理、去人欲,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动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全集》)

阳明先生又云:“此心无私欲之蔽(遮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传习录》)

 

“念念存天理、去人欲”:每一念都要站在天理(无私欲)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人欲(私欲)的立场上。贤臣清官,其原因就在于站在天理(无私欲)的立场上;奸臣贪官,其原因就在于站在人欲(私欲)的立场上。随时随地,人们总是面临着抉择:是站在天理(无私欲)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人欲(私欲)的立场上?这就是天人交战。例如:“他面对金钱的诱惑,经过一番天人交战,终于决定拒绝贿赂,秉公处理。”心学功夫,就在这里做!

在《了凡四训》一书中,有许多“存天理,去人欲”的鲜明实例,集福消灾改造命运。(详见《了凡四训(注释)》

 

《论语·里仁》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晓得的是利益。)所以,

君子为官,以权为公,是贤臣清官,造福人民,他们是在治理国家,是国家的栋梁;

小人为官,以权谋私,是奸臣贪官,欺压人民,他们是在败坏国家,是国家的蛀虫。

 

中国血泪斑斑的历史,再再证明地方治乱,国家兴亡,关键在于:是君子当权,还是小人当权。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沉痛地说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君子当权〕君子当权,必能亲贤、任贤、举贤、让贤。〔贤〕德才兼备之人。

 

心学宗旨:格物致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亦即去人欲而存天理),由此诚意、正心、修身,成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

所以,心学是培养君子,心怀苍生,成为经邦济世之才,使国家长治久安。

〔心学〕阳明先生云:“圣人之学,心学也。”(《王阳明全集·象山文集序》)又云:“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王阳明全集·重修山阴县学记》)〔学以求尽其心〕通过学习它(心学)使自心完善。

阳明先生的一生,即是心学宗旨的具体实践,正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先生一生,详见《王阳明传》

 

《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先要真诚其意,令意真诚无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先要致其良知,令良知显发);致知在格物(致良知在于格除私欲),物格而后知至(私欲格除后而良知至,即良知显发)。知至而后意诚(良知显发后便如实地知善知恶,于是意真诚无欺,意诚而后心正(意真诚无欺,则心端正无邪),心正而后身修(心端正无邪,故品德高尚),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全都要)以修身为本

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彰明其明德。〔明德〕光明正大的性德。这是人人本具,但被私欲所锢蔽而不显。〔诚意〕诚其意。即:令意真诚无欺,不自欺欺人(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他人),不占别人便宜。〔不占别人便宜〕凡事总要彼此无欺(不占对方便宜),方为公允(公平恰当)。〔正心〕令心端正无邪。〔修身〕陶冶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齐家〕整治其家,做到父母慈祥,儿女孝顺,兄弟姐妹友爱,妯娌和睦,上下有序。〔治国〕治理自己的国家,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教,官吏清廉,百姓安乐,民富国强。〔平天下〕让各国和睦相处,天下太平。

按:在《礼记·大学》这段话中的“齐家”,原指经营好自己的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包括土地上劳动的农民。采邑盛行于周朝,类似于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秦统一后,确立郡县制,接受封爵的主要是功臣,虽仍有封邑,但在封邑内没有统治权,以所征的赋税作为俸禄。对于现代人,“齐家”可以理解为:做好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工作。

 

问:上面说“去私欲”,这岂不是禁欲主义吗?

答:请注意:所谓“私欲”,是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私欲乃是万恶之源,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之大敌。“去私欲”怎么会是禁欲主义?!

我们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去私欲的道理。孔子曰:“己之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都不愿意遭受的, 不可施加于他人。)这是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而私欲,却是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己之不欲,勿施于人〕民间有一俗语说道:“要得公道,打个颠倒(彼此互换位置)要想公平合理,就要设身处地,多为对方着想。

为什么要“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呢?除了道德、良心乃至法律要求我们应当这样做以外,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你所发出去的,统统都会回向自身”——这就是宇宙法则。就像物理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一样,只要有作用力,就必然有反作用力;你推墙壁,墙壁就推你。你发出去什么,你就会遭受到什么。你做恶事,恶事就会加诸于你;你说恶语,恶语就会加诸于你;你起恶意,恶意就会加诸于你。反之,你做善事,善事就会加诸于你;你说善语,善语就会加诸于你;你起善意,善意就会加诸于你。助人即是助己,害人即是害己。

所以,去私欲更深层的原因是:施之于人,返诸于己。这就是宇宙法则。

有一句成语叫做“请君入瓮”,说的是武则天下面的酷吏周兴的故事。有人告密说周兴和丘神勣(jì)串通谋反,武则天便命令来俊臣审这个案子。于是来俊臣请周兴到家里作客,一边饮酒,一边议论一些案子。来俊臣对周兴说:“有些囚犯再三审问都不肯承认罪行,有什么办法使他们认罪呢?周兴说:“这很容易!只要拿一个瓮,用炭火在周围烧它,然后让囚犯进入瓮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认?”来俊臣就吩咐侍从找来一个瓮,按照周兴的办法用炭在周围烧着,于是来俊臣站起来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令我审问你,请老兄自己钻进这个瓮里去吧(请君入瓮)!”周兴非常惊慌,当即磕头认罪。

〔请君入瓮〕用此人整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

宇宙大法官也是这样,对于作恶之人,统统都会请君入瓮

常言道:“恶有恶报。”这是说,有恶因,必有恶果。智者畏因,是知道造因必受果,因此不造恶因;愚人畏果,是愚人不相信因果法则,或者是不愿意相信因果法则,造恶因时肆无忌惮,祸殃来临,就惊慌失措,怨天怨地,唯独不知道怨自己。

你所发出去的,统统都会回向自身”这条宇宙法则,对善心、善语、善行者,也同样适用。所以:“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是宇宙的因果法则,或称之为因果报应。世人都是“近视眼”,只看见目前,不知道还有未来,更不知道还有来世。就像知了(蝉)只顾享受夏天,却不知道秋天和冬天会相继到来!

在哲学上有句名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一般人以为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忘记了这个“干什么”是在造因,必然还会有果来报。你有从楼上跳下去的自由,就有摔断腿的自由;你有大吃大喝的自由,就有疾病缠身的自由;如是因,结如是果。所以,智者知道,只有对必然(因果报应)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如果你想要有得福免祸的果,你就必须造此得福免祸的因。如果你想要有健康、快乐、长寿的果,你就必须造此健康、快乐、长寿的因。

更何况格除私欲而致良知,集福消灾,改造命运,并且利益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天下。

〔利益天下〕格除私欲而致良知,以建造正义有序的社会,这是人类得以继续存在的唯一出路。

读了以上这些话,你还会认为去私欲是愚昧、是迷信,是所谓的“禁欲主义”吗?

 

 

问:古人云:“君子爱财,取舍有道。”这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说:君子虽然喜欢钱财,但只以正道来获取,不取不义之财。因为取不义之财是恶行,不仅道德、良心、法律都不允许,被人鄙弃,而且必致祸遭殃。所以,为人处事一定要诚信、仁义,走正道

〔不义之财〕损人损公得来之财。〔诚信〕真诚无欺和守信用。〔仁义〕仁爱和正义。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孔子说:财富和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用不正当手段得来,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君子宁可不摆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义,怎么能叫君子呢?所以,君子在任何时候,即便吃顿饭那样短暂时间里也不会违背仁义,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恶()〕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这是说,追求富贵是可以的,但必须通过正当的途径去获取,不能为了追求富贵而丧失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这个原则绝不能违背,否则还不如身处贫贱令人心安自在。

一代名臣张居正在《四书直解》里批注道:“人之所遇,有顺有逆,然取舍之间,贵于审择。且如富与贵这两件,是人人所愿欲,谁不要得而处之?然有义存焉,不可苟得。若是理上应得的,虽处之亦无不可。设使无功而受禄,无德而居位,不应得富贵而偶得之,这便是无故之获,有道者所深忧。君子见利思义,决然辞之而不处也,其能审富贵如此。贫与贱这两件,是人人所厌恶,谁不要避而去之?然有命存焉,不可苟免。若是理上该得的,其顺受固不待言。就是学成而人不见知(即便有学问而不为人知),行修而人不我用(有本事而不为人用),不应得贫贱而偶得之,这也是适然之数,于身心上无损。君子乐天知命,决然处之而不去也,其能安贫贱如此。审富贵则可以处乐而不淫(放纵),安贫贱则可以处约(节俭)而不滥。非修德体仁之君子,其孰能之。”

〔见利思义〕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居位,伤害别人的事不做,损害别人的钱不赚。

 

问:怎样能够做到“存天理,去人欲”?

答:无私欲之心即是天理。所以,做到“存天理,去人欲”的关键是破除私欲。而破除私欲的的下手处,即是为善去恶。这是因为,要为善,就必须破除不愿为善的私欲;要去恶,就必须破除要去作恶的私欲。所以,为善去恶即是在破除私欲;私欲破除之时,即是天理(无私欲之心)。因此,为善去恶即是在“存天理,去人欲”。同时,要在起心动念处做功夫:常起觉照,狠斗私欲一闪念。阳明先生云:“只要存天理、去人欲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动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全集》)

再加上省察克治之功。对此,阳明先生开示道:“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王阳明全集》)

〔货〕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诸如损人利己、损公利私、弄虚作假等等)来获取色、财、名。

 

问:宇宙法则是“福善殃恶”,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看见善人穷困,恶人发达?

〔殃〕祸害。

答:善是福之因,福是善之果;恶是殃之因,殃是恶之果。这是宇宙的因果法则。然而,因果通三世。

〔三世〕过去(包括过去生)、现在、未来(包括未来生)

善人穷困,是因为过去(包括过去生中)所造的恶债尚未还完,所谓余殃未尽,因此仍然穷困。但由于行善,已经避免了许多原来要遭的殃报,或者重罪轻报。而且善人心态好,能安贫,因此在穷困中也不会怨天尤人而加剧自己的痛苦。行善就是在加速偿还恶债,恶债还完,福报即至。

恶人发达,是因为过去(包括过去生中)所造的福报尚未享完,所谓余福未尽,因此仍然发达。但由于作恶,已经丧失了许多原来要受的福报。而且恶人心态乖戾,富贵中仍然患得患失,算尽机关,因此在富贵中也不会真正享福,而是在骄奢淫逸中逃避内心的煎熬。作恶就是在加速消耗福报,福报享完,殃报即至。

这就是谚语所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为善必昌盛,为善不昌盛者,乃其余殃未尽,殃尽必昌盛;

为恶必遭殃,为恶不遭殃者,乃其余福未尽,福尽必遭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事阴功,皆由心造,

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问:怎样来为善去恶?

答:关于怎样来为善去恶,详见《了凡四训注释》《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注释》《太上感应篇注释》。书中对于为善去恶的道理和方法都阐述得非常透彻,并且有许多鲜明的事例。尤其宝贵的是,揭示了:怎样通过为善去恶,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参考阅读:

论致良知

论格物致知

了凡四训(注释)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注释)

太上感应篇(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