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论致良知

湛然

 

心学的核心: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格除私欲,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身语意;

否则,不可谓致良知。

 

心学的核心是:格物致知,也就是格除私欲,而致良知。(详见《论格物致知》

〔心学〕令自心完善之学。阳明先生云:“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王阳明全集·重修山阴县学记》)〔圣人之学,心学也〕这有两层意思:一、心学是圣人所传之道(这是心学的传承);二、心学是成为圣人之道(这是心学的宗旨)。〔学以求尽其心而已〕通过心学的修学,令自心完善 。

〔私欲〕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私欲是万恶之源,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之大敌。《后汉纪·灵帝纪中》云:“从小人之邪意,顺无知之私慾,殆者之危,莫过于今。”《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小人〕品格卑下的人。

关于私欲的详细论述,见《天理人欲图》

〔良知〕《孟子·尽心上》云:“所不虑(没有人我、亲疏、毁誉、得失等等的考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未被染污之本原道德意识即是良知,它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 ,是客观、公正、如实之知。

致良知〕格除私欲,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

除私欲之障蔽,按其如实之知(良知)而思、语、,这就是致良知。要时时刻刻、事事物物致良知,随事随物而致。

 

良知原是人人本具。那么,是什么障蔽了人们本有的良知呢?这就是私欲!是它障蔽了人们本有的良知。而格除私欲,便能显发良知,由它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从而成为君子、贤人、圣人。阳明先生云:“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王阳明全集》)

因此,致良知的着手处,就是格除私欲!但凡昧着良知行事者,都是私欲在作祟,自欺欺人

要时时觉照,以省察克治来格除私欲,显发良知,切己自修。

〔省(xǐng)察〕反省检查。〔克治〕克服对治。

阳明先生云:“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财)、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清静无为)时在。”(《王阳明全集》)

为善去恶也是格除私欲的有效方法。关于怎样为善去恶,详见《了凡四训注释》《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注释》《太上感应篇注释》。书中对于为善去恶的道理和方法都阐述得非常透彻,并且有许多鲜明的事例。尤其宝贵的是,揭示了:怎样通过为善去恶而格除私欲,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阳明先生曰(见《 传习录》):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wù,讨厌)。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阳明先生开示道:良知只是个是是而非非之心,是是而非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è)。只要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è),就完全做到了是是而非非。只要是是而非非,就完全能够应付万事万变。

〔是是而非非〕是是:第一个“是”表示肯定,第二个“是”指正确的。非非:第一个“非”表示否定,第二个“非”指错误的。“是是而非非”,即是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这是对是非、善恶区分得完全正确、清楚,而且态度鲜明。〔是非只是个好恶〕是是 而非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也就是说:好善,恶恶,则;好恶,恶善,则

【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又开示道:是是而非非,是个大规矩。其具体运用之巧妙,那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人但得好(hào)善如好(hào,喜爱)好色(美色),恶(wù,讨厌)(è)如恶(wù)(è)臭,便是圣人。

人只要喜爱善如同喜爱美色,讨厌恶如同讨厌恶臭,便是圣人。

〔好(hǎo)色〕美色。《说文解字》:“好(hǎo),美也。”

这是说,只要完全由良知来支配身(行为)(言语)(思想),便是圣人。所以,格物致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是成圣之道(途径)。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你那一点良知,是你自家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的准则。你意念所着之处,那是对的,你的良知便知道是对的,那是错的,你的良知便知道是错的,丝毫不能够欺骗他。

〔准则〕言行等所依据的原则。

【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你只要不因为私欲而障蔽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要昧良心),切切实实地依着你的良知去做:是善便保持,是恶便去除。

【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极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

如此行之,何等安稳快乐(自然而然地就走上了成圣的金光大道)!这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极功。若不靠着这秘要,如何去格物?

......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清楚明白。符合良知的判断,便是对的;不符合良知的判断,便是错的。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心印〕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所悟之心相印证。

 

阳明先生又云:“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觉悟到良知),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王阳明全集》)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

事物来临,只须尽我心之良知来回应(依照良知而思、而语、而行),这就是‘诚心尽力,推己及人,那就离道不远了’。

〔忠恕〕诚心尽力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违〕离也。〔忠恕,违道不远〕《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但凡处置事物,有善的抉择却做出不善的抉择,及有终日劳碌而失常之患者,都是牵缠于毁誉得失,不能够真正致其良知的缘故。

〔困顿〕终日劳碌。〔失次〕失常。

【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若能真正致其良知,然后见到平日自以为善者,并非是善,而是不善,这正是被毁誉得失所牵缠,扼杀了自己的良知啊!

 

阳明先生又(见《王阳明全集》)

【是非之心,知也,人皆有之。子无患其无知,惟患不肯知耳;无患其知之未至,惟患不致其知耳。故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分辨是非之心,这就是知,人人皆有。你不用担心你不知是非,唯一要担心的是你不肯如实地知而已(私欲在作祟);不用担心你还没有达到分辨是非之知,唯一要担心的是你不能按其所知而(私欲在作祟)。所以说:知,并不难;行,才是最难的。

【今执途之人而告之以凡为仁义之事,彼皆能知其为善也;告之以凡为不仁不义之事,彼皆能知其为不善也。途之人皆能知之,而子有弗知乎?】

如果你拉住路人,告诉他们所有那些为仁为义之事,他们都能知道这是善;告诉他们所有那些为不仁不义之事,他们都能知道这是不善。就连路人都能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身为儒生的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今〕假使,如果。例如,《墨子·公输》:“今有人于此。”

【如知其为善也,致其知为善之知而必为之,则知至矣;如知其为不善也,致其知为不善之知则必不为之,则知至矣。】

如果知其为善,就一定去做,则‘致其知为善之知’到位;如果知其为不善,就一定不去做,则‘致其知为不善之知’到位。

【知犹水也,人心之无不知,犹水之无不就下也,决而行之,无有不就下者。决而行之者,致知之谓也。此吾所谓‘知行合一’者也。

知,就像水一样。人心之无不知善知恶,犹水之无不只要排除阻塞,水就一定会向下流;只要排除私欲的障蔽,人之知就一定会如实地知善知恶。排除私欲之障蔽,按其如实之知(良知)而,这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我所说的‘知行合一

这是说:依照如实之知,知其善而必行之、知其不善而必不为之,才是致知(致良知),才是知行合一;否则,不可谓致知(致良知),不可谓知行合一。

〔决〕排除阻塞物 。

 

所以,致良知,就是格除私欲,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身(行为)(言语)(思想),按其如实之知(良知)、而、而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正己化人;否则,不可谓致良知。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合乎道义的事,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做;违背道义的事,就要坚定不移地拒绝。〔不履邪径〕不走歪门邪道。〔不欺暗室〕即便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化人〕劝化他人。

 

 

参考阅读:

天理人欲图

大学之道

论格物致知

天泉证道记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