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天泉证道记(注)

湛然 注

(原文录自《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一·天泉证道记》)

 

人生就是修行,令自心完善。

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

一代英豪,万世楷模。

真四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了生死。

彪炳青史,千古圣雄。

 

 

一、正文

   结语

   人生真谛

 

二、答疑

 

三、原文

 

四、诗七首

 

 

 

阳明先生去两广平乱的前夕,在天泉桥上,应门人钱德洪和王龙溪的求证,对“四句教”做了全面的阐释和总结。这一历史性事件,被称为为“天泉证道”。记载这一事件的《天泉证道记》,是心学的纲领性文件

〔四句教〕阳明先生每与门人论学,举四句为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详见《四句教(注)》

“心学”,阳明先生云:“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王阳明全集·重修山阴县学记》)

“圣人之学,心学也”,这有两层意思:一、心学是圣人所传之道(这是心学的传承);二、心学是成为圣人之道(这是心学的宗旨)。

“学以求尽其心而已”,这是心学的核心。通过心学的修学,令自心完善:明其明德,复还本体。

 

 

心有两种状态:本心和识心(见上图)

本心是心的本原状态,寂然无念,圆满光明,大德大能,无善无恶,亦无生死。由于“意之动”(最初的一念无明),心即由本心转化成识心,在有念的识心境界,则有善有恶,有生有死。

本心寂然无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妄念是粗念,正念是细念,微细念是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本心寂然无念”的“无念”是说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均无。〔无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意之动〕四句教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详见《四句教(注)》

 

识心有两种状态:天理和人欲(见上图)

无私欲之心是天理,由良知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私欲之心是人欲,由三毒(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关于天理与人欲,详见《天理人欲图》

〔私欲〕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私欲乃是万恶之源,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之大敌。《论语·颜渊》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君子为人处世的准则。小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朱子(朱熹)云:“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回归)于礼。”《论语集注》)《后汉纪·灵帝纪中》云:“从小人之邪意,顺无知之私慾,殆者之危,莫过于今。”《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小人〕品格卑下的人。

〔天理〕无私欲之心。阳明先生云:“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全集》)〔人欲〕私欲之心。朱子云:“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九卷》)这是说:私欲之心是人欲,无私欲之心是天理。

朱熹云:“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朱子语类·卷十三》)

〔良知〕《孟子·尽心上》云:“所不虑(没有人我、亲疏、毁誉、得失等等的考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未被染污之本原道德意识即是良知,它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 ,是客观、公正、如实之知。〔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恼怒),痴是愚痴(违背义理,颠倒行事)。

 

令自心完善之心学,其功夫有两段(如上图所示)

一、明其明德:将私欲之心(人欲)转变成无私欲之心(天理),亦即“存天理去人欲”。其方法是:致良知(格物致知)。其目标是:成君子、贤人、圣人,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其明德〕彰显自己光明正大之性德。这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集福消灾、改造命运的关键。《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明其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自己光明正大之性德;在于教化养育百姓,使他们过上好日子;在于使整个社会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享有丰足、富裕、和谐、安乐的生活。)〔性德〕本具之德。此光明正大之性德,人人本具,但为私欲所蔽,犹如宝镜蒙尘。只要格除私欲,光明正大之性德自现(尘尽光出)。

存天理去人欲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云:“只要存天理去人欲,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动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全集》)(详见《天理人欲图》

〔格物致知〕格除私欲之物,令本有之良知显发。详见《论格物致知》〔致良知〕令本有之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身语意(而不是由贪嗔痴来支配身语意)。

除私欲之障蔽,按其如实之知(良知)而思、语、,这就是致良知。要时时刻刻、事事物物致良知,随事随物而致。

二、复还本体:将识心还原成本心其方法是:即本体,并辅以致良知(格物致知)。其目标是:了脱生死,成就圣位。

本体〕心的本原状态,即本心。〔复还本体将识心还原成本心。阳明先生云:“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阳明先生又云:“中根以下之人,未尝悟得本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心与知物,皆从有生,须用为善去恶工夫随处对治,使之渐渐入悟,从有以归于无,复还本体,及其成功一也。”(详见后文)所以,不仅上根人要复还本体,就是中根以下之人,也要以复还本体为究竟目标。

〔即本体〕首先,悟得本体;然后,做不离本体的功夫:悟而守之,须臾不离。本文中,阳明先生云:“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一了百当,即本体便是工夫,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即本体之修持方法,详见《修心法要》

〔超凡入圣〕超凡入圣是通过“复还本体”来达到。这里的“圣”,是出世间之圣人。“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世间圣人。超凡入圣有两大阶段:首先做到了脱生死(超越生死轮回),然后成就圣位。

阳明先生《别诸生》诗曰:“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不离日用常行内〕不离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随时随地做内在的修心功夫(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直抵心的本原状态(本心)。

 

明其明德的功夫,详见《论格物致知》《心学功夫》;复还本体的功夫,详见《修心法要》

 

“四书之首”的《礼记·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自己光明正大之性德;在于使百姓过上好日子;在于使整个社会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享有丰足、富裕、和谐、安乐的生活。

〔四书〕《礼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大学〕“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明明德〕明其明德。即彰显自己光明正大之性德。〔亲民〕关怀爱护百姓。具体来说,即是教化养育百姓,使他们过上好日子。《论语·宪问》中,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孔子说:“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修己,即是明明德;以安百姓,即是亲民。〔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彰显自己光明正大之性德〕光明正大之性德,人人本具,但为私欲所蔽,犹如宝镜蒙尘。只要格除私欲,光明正大之性德自现(尘尽光出)。〔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己(明明德)以教化养育百姓(亲民)。所以,修身的落足点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济世利民,而不是做独善其身的自了汉。这是君子、良吏、贤臣、明君的人生道路。〔教化养育百姓〕提升老百姓的道德水平,并使他们过上好日子。

《礼记·大学》又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全都要)以修身为本。”注释详见《大学之道》

 

关于天泉证道,据阳明先生嫡传弟子钱德洪所纂之《王阳明年谱》记载:

“嘉靖六年丁亥1527年)(阳明先生)五十六岁,山阴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五月命(被任命)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征广西思恩、田州。九月,出征广西思恩、田州。出发前夜,天泉桥上证道,与钱德洪、王畿(王龙溪)立善恶四句教法,谓‘天泉证道’。”

〔王阳明(1472-1529年)〕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教育家,与孔子、孟子、朱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用兵奇正由心,变幻莫测,从无败绩。集“立德、立功、立言、了生死”于一身,真四不朽,享“千古圣雄”之誉,光耀后世。

〔钱德洪(1496-1574年)〕字洪甫,号绪山。浙江余姚(现由宁波市代管)人,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尝读《易》于灵绪山中,人称绪山先生。明朝中后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的学生,是王阳明之后儒家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于同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王龙溪齐名。

〔王龙溪(1498-1583年)〕王畿(),字汝中,号龙溪,明代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人,阳明先生大弟子之一,他与钱德洪代师授教,被称为教授师。〔王龙溪先生全集〕共二十卷。是王龙溪生平所著,由他的两个儿子王应斌和王原吉合编。“天泉证道记”是《全集》中的第一篇,足见其重要性。在此文中,以编者的语气,称王龙溪为“先生”,称阳明先生为“夫子”。

〔天泉桥〕阳明先生山阴县故居(伯府第)前碧霞池上的一座桥。嘉靖六年(1527年),阳明先生离开绍兴去广西平乱的前夕,门人王畿(王龙溪)和钱德洪以其“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向他求证。于是,师生三人在宅前的天泉桥上,讨论印证,史称这次事件为“天泉证道”。正德十八年(1524年)的中秋夜,阳明先生52岁,侍者设席于碧霞池上,他和一百多位弟子歌于天泉桥,留下《居越诗三十四首》,其中著名的有《月夜二首》。

〔绍兴〕阳明先生所处的明代绍兴府,管辖八个县:会稽、山阴、诸暨、上虞、新昌、嵊县、余姚、萧山,都是“绍兴”,习惯上称“越中”。阳明先生出生于余姚县,幼时跟随父亲从余姚县迁居山阴县。阳明先生在绍兴讲学最重要的场所,就在山阴县自己家(伯府第)。

〔府第〕贵族官僚或大地主的住宅。〔伯府第〕伯爵府邸。正德十六年(1522年,先生五十岁)十二月,阳明先生诏封新建伯,按照明代封爵的规制,皇帝赐新建伯府第。《山阴县志拾零抄》记载:伯府第的规模是“府周二里百二十步(六尺为步),规模恢宏博大,建筑庞大考究,梁架均用楠木,为绍兴府首。”明代岭南大儒黄佐在其《庸言》中说:他于正德十七年冬天,来绍兴拜见阳明先生,就知行合一与先生论辩,还在伯府第住了7天。其中提到,伯府第的房子有50多间。因为阳明先生弟子众多,所以在建造伯府第时,除了大厅豪华,其他地方都力求简朴,让更多的弟子可以住进来。伯府第不设台门而设门墙,门墙也不高设,这样,来这里学习的人就不会有师门高不可攀的感觉。〔台门〕具有一定规模、封闭独立的院落。

一、正文

【“阳明夫子之学,以良知为宗。】

钱德洪对王龙舒说道:老师王阳明之学,以良知为宗旨。(其潜台词:因此,心学的核心就是致良知。)

〔夫子〕旧时学生称老师。〔良知〕《孟子·尽心上》云:“所不虑(没有人我、亲疏、毁誉、得失等等的考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未被染污之本原道德意识即是良知,它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 ,是客观、公正、如实之知。

致良知”令良知显发,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

然而,人们本有的良知被私欲遮蔽不能显发。是贪、嗔、痴在支配着他们的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令其堕落。

〔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恼怒),痴是愚痴(违背义理,颠倒行事)。

 

私欲愈重的人(贪嗔痴也就愈重),就愈邪、愈恶、愈堕落。反之,私欲愈轻的人(贪嗔痴也就愈轻),就愈正、愈善、愈上进。

是私欲令人堕落。依据私欲之由重至轻,乃至于无,人可依次分为:恶人,常人,君子、贤人、圣人。

纯净毫无私欲之人,其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全由良知所支配,因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圣人。

要时时觉照,以省察克治来格除私欲。

〔省(xǐng)察〕反省检查。〔克治〕克服对治。

 

《论语·里仁》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晓得的是利益。)所以,

君子为官,以权为公,是贤臣清官,造福人民,他们是在治理国家,是国家的栋梁;

小人为官,以权谋私,是奸臣贪官,欺压人民,他们是在败坏国家,是国家的蛀虫。

《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致良知”,是通过格除私欲,令本有的道德意识显发出来,由它来支配人们的身语意,于是诚意、正心、修身,成为君子,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而私欲,是通过为善去恶来息灭的。所以,“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格物(通过为善去恶来格除私欲)令其本有的良知显发(致知,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

《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即:

〔格物〕格除私欲。〔致知〕致良知,即:令本有的良知显发,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详见《论格物致知》

〔明明德〕彰明其明德。〔明德〕光明正大的性德。这是人人本具,但被私欲所锢蔽而不显。〔诚意〕诚其意。即:令意真诚无欺,不自欺欺人(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他人),不占别人便宜。〔不占别人便宜〕凡事总要彼此无欺(不占对方便宜),方为公允(公平恰当)。〔正心〕令心端正无邪。〔修身〕陶冶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齐家〕整治其家,做到父母慈祥,儿女孝顺,兄弟姐妹友爱,妯娌和睦,上下有序。〔治国〕治理自己的国家,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教,官吏清廉,百姓安乐,民富国强。〔平天下〕让各国和睦相处,天下太平。

按:在《礼记·大学》这段话中的“齐家”,原指经营好自己的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包括土地上劳动的农民。采邑盛行于周朝,类似于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秦统一后,确立郡县制,接受封爵的主要是功臣,虽仍有封邑,但在封邑内没有统治权,以所征的赋税作为俸禄。对于现代人,“齐家”可以理解为:做好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工作。

贪嗔痴在人们心中犹如一棵大树,遮覆良知,而私欲即是大树之根。阳明先生有一形象的譬喻:“譬如方丈地(一丈见方之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大树的巨大之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粮食作物),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细小)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王阳明全集》)

〔嘉谷〕五谷的总称。〔五谷〕五种谷物,通常指稻、黍、稷、麦、豆。也用为粮食作物的总称。

所以,要去除贪嗔痴,令良知显发,就要在格除私欲上痛下功夫,所谓“欲伐毒树,直断其根”,而不是寻枝摘叶。阳明先生云:“只要存天理、去人欲(私欲),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动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全集》)

无私欲之心天理,是良知支配着身(行为)(言语)(思想)。反之,私欲之心,是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言语)(思想)

【每与门人论学,提四句为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学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

(老师阳明先生)每与门人论学,举四句为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学人依循这四句用功,各有所得。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无善无恶之心是心的本原状态(本心),有善有恶之心(识心)是因为意之动,于是由本心转化而来。这两句阐明心的两种状态(无善无恶之本心与有善有恶之识心),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四句教的意思是说:

寂然无念之本心,无善无恶;(无善无恶心之体

由于“意之动”(最初的一念无明),而转化成识心,在有念的识心境界,则有善有恶;(有善有恶意之动

如实地知善知恶,这是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这是格物。(为善去恶是格物

(注释详见《四句教(注)》

 

按:上文“阳明夫子之学,以良知为宗。每与门人论学,提四句为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学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以及下文“此是师门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都是钱德洪所说。文中把“绪山钱子谓”插在他所说之话的中间,表示强调语气。实际上是,绪山钱子谓(钱德洪对王龙溪说道):“阳明夫子之学,以良知为宗。每与门人论学,提四句为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学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此(以良知为宗)是师门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因此,“绪山钱子谓”(相当于插入语)后面跟的是逗号而不是冒号。

 

【绪山钱子谓,“此是师门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

钱德洪接着说:“以良知为宗(潜台词:因此,心学的核心就是致良知),这是老师教人之定本,一毫也不可更易。”

〔绪山钱子〕即钱德洪,字洪甫,號緒山。“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定本〕究竟唯一之版本。

 

按:上文中,钱德洪认为阳明先生的教法就是致良知(“阳明夫子之学,以良知为宗”),并以四句教为证,强调不可另有他说。王龙溪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致良知只是识心境界,心学还应该包括本心境界,而且主张悟得无善无恶心体(本心),即从无处立根基,并不看重致良知功夫,故在下文中予以反驳。两人争持不下,于是去老师(阳明先生)那里求证。阳明先生开示道:他的教法原有两种:“四有”和“四无”。“四有”之说是为中下根人立教(其核心是明其明德),“四无”之说是为上根人立教(其核心是复还本体)。并开示了与之相应的两种修心方法:致良知和即本体。并明确指出:上根人虽已得悟‘四无’,但凡心未了,习气仍在,必须随时用致良知之渐修工夫以对治贪嗔痴习气(修正王龙溪轻视致良知的片面性观点),这就是上乘必须兼修中下乘之法(致良知)。

〔四有〕心、意、知、物四者,皆有善有恶。这是“意之动”后的境界,即识心境界。〔四无〕心、意、知、物四者,皆无善无恶。这是“意之动”前的境界,即本心境界。

修正王龙溪轻视致良知的片面性观点〕龙溪先生不仅悟得本体,而且生性淡泊,所以只须用即本体功夫便可,这是对于他个人的情形而言。然而作为教法,必须考虑大多数人的情形,以免疏漏、误导。大多数的上根人,虽已得悟‘四无’,但凡心未了,习气仍在,必须随时用致良知功夫以对治贪嗔痴习气,所以阳明先生特别强调:上乘必须兼修中下乘之法(致良知)。〔淡泊〕(对名利等)超脱,不去追逐;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生性淡泊龙溪先生云:“吾人今日讲学,先要一切世情淡得下,此是吾立定脚跟第一义。‘淡’原是心之本体,有何可厌?唯心体上淡得下,便无许多劳攘,便自明白,便能知几,可与入德,直入至无喜无怒、无声无臭。只是淡到极处,立心为己,便是达天德根基。”(《龙溪王先生全集》)

〔知几〕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立心为己〕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意思是说: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而现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却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所谓“为己”是说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提高自己的德行,做一个真正的人。〔天德〕天的德性。

 

【先生(王汝中,即王龙溪)谓:“夫子(阳明先生)立教随时,谓之权法,未可执定。】

王龙溪说:“老师(阳明先生)讲致良知,这是应机立教,是权法(权宜之法),不可死执,以为这就是教法的全部,是究竟。

〔立教随时〕随顺时宜来设立教法,即应机设教。〔应机立教〕针对不同根性的人,设立与其根性相应的教法。阳明先生所倡导的“致良知”,这是针对中下根人而设,既不是先生心学的全部,也不是究竟之教法,故王龙溪谓之权法。后文阳明先生的总结性开示,指明:致良知是针对中下根人的教法。

〔致良知,这是针对中下根人而设,既不是先生心学的全部,也不是究竟之教法〕后文中,阳明先生云: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一了百当,即本体便是工夫,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

接着,王龙溪阐述关于“心、意、知、物皆是无善无恶”的本心境界。

【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

体、用之显与微,只是一机;四句教中之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能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这是本心境界),那么在此境界,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

〔机〕事物发生的枢纽,这里指萌芽的一念。

心是无善无恶之心,那么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简称为“四无”,这是本心境界;而“心是有善有恶之心,那么意即是有善有恶之意,知即是有善有恶之知,物即是有善有恶之物”,简称为“四有”,这是识心境界。

【盖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己,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

无心之心则密不可得,无意之意则应事皆圆,无知之知其体寂然,无物之物其用如神。天命之性,纯正完美,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己(在此境界已经无我),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这是本心境界)

〔盖〕文言发语词。〔粹然至善〕纯正完美。这里的“善”不是善恶之善,而是“好、美好”的意思。〔不容己〕无人无己。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己,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这是本心境界。

【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着于有矣。】

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意在物上起分别),非自然之流行,因而着于有,为其所转,落入识心境界。

〔非自然之流行〕因为善恶之见在干扰,故其流行非自然。

“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着于有矣”,这是识心境界。

【自性流行者,动而无动;着于有者,动而动也。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皆有,心亦不可谓之无矣。”】

自性流行者,动而无动(不受物的牵缠);着于有者,动而动也(受物的牵缠)。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都是有善有恶,心也成为有善有恶的识心了。

动而无动,这是真谛;动而动也,这是俗谛。

〔动而无动〕物体虽然在动,其实并没有动。这里,“物体在动(动而动也)”是就无明梦中而言(俗谛),“其实并没有动”是就诸法实相而言(真谛)。对于“动而无动”,僧肇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述:“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物不迁论》)

(译文:猛风吹倒山岳而常静,江河竞相奔注而不流,尘埃飘流鼓荡而不动,日月经巡天空而无升落。——用极其华丽的文句来论述“动而无动”。)

此段文中之“旋岚偃岳”、“江河竞注”、“野马飘鼓”、“日月历天”,这是就俗谛而观。然而,以真谛来看,旋岚、江河、野马和日月根本就不存在(本来无一物),哪里还有什么偃岳、竞注、飘鼓、历天呢?故以常静、不流、不动、不周,来否定偃岳、竞注、飘鼓、历天。

〔不迁〕没有改变。《物不迁论》是僧肇的代表作之一,论述一切万物(宇宙间所有的事物)实际上并无变化、生灭、运动。〔旋岚〕凶猛的飓风。〔旋岚偃岳〕凶猛的飓风吹倒山岳。〔野马〕喻指尘埃。此言春天阳气发动,遥望湖泽草野之中的尘埃,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俗谛、真谛〕俗谛,即诸法之事相——无明梦中之森罗万象。真谛,即诸法之实相——毕竟空、无所有,这是无明梦醒之境界。哲学的最高境界,即是无明梦醒,彻见人生宇宙之真相。

阳明先生云:“道无生死,无去来。士鸣则既闻道矣,其生也奚以喜?其死亦奚以悲?”(《王阳明全集·祭杨士鸣文》)

(译文:大道说:没有生死,也没有去来。士鸣你既然已经悟道,明白没有生也没有死,没有去也没有来,哪里还会因生而喜、因死而悲呢?

阳明先生所言“无生死,无去来”,即是诸法实相。以俗谛观之,有生有死,有去有来;以真谛观之,无生无死,无去无来。

〔诸法〕一切事物及现象。〔诸法实相〕一切法的实际情形。这个实际情形就是:一切法根本不存在。即通常所说:本来无一物。所以,一切法是幻象,犹如梦中事。因此阳明先生云:“道无生死,无去来。”

所以,王龙溪所说之“四无”(心、意、知、物四者,皆无善无恶)是讲本心的境界,而且是以与本心相应的诸法实相(真谛)来阐述。

【绪山子谓:“若是,是坏师门教法,非善学也。”】

钱德洪说:“若是这样说,便是坏破师门教法,非善学也。”

钱德洪由于未悟本体和诸法实相,故执著于“四有”(心、意、知、物四者,皆有善有恶),以俗谛为究竟,而且否定“四无”。

【先生谓:“学须自证自悟,不从人脚跟转。若执著师门权法以为定本,未免滞于言诠,亦非善学也。”】

王龙溪说:“修学必须自证自悟,不随从他人脚跟转(不要没有主见地跟着他人之见跑)。若死执师门之权法以为这就是全部、是究竟,未免停滞于字面上的解说而没能领悟到言外之意,亦非善学也。”

 

按:后文阳明先生说:“汝中(王龙溪)所见,我久欲发,恐人信不及,徒增躐等之病,故含蓄到今。”所以钱德洪与王龙溪都只听到过老师讲致良知。钱德洪由于未悟本体,自然认为致良知是心学唯一的教法,而且是究竟的教法。王龙溪由于自己悟得本体,当然明白致良知不是心学唯一的教法,而且是为中下根人所设立的权宜教法,并不究竟。

 

【时,夫子将有两广之行。钱子谓曰:“吾二人所见不同,何以同人?盍相与就正夫子?”】

这时候,老师(阳明先生)即将去两广。钱德洪说:“我们二人都所见不同,怎么能够让大家的见解一致?这样一来,岂不乱了?何不我们一道去请求老师指正?”

〔两广之行〕嘉靖六年丁亥(1527年),阳明先生五十六岁,被任命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出征广西的思恩和田州平乱。〔吾二人所见不同,何以同人〕钱德洪与王龙溪代师授教,被称为教授师,是阳明先生门下的领头羊。若是他们二人都所见不同,其他人之所见怎么会一致?这样一来,岂不乱了!

【晚坐天泉桥上,因各以所见请质。】

于是,晚上坐在天泉桥上,钱、王二人,各以所见,请老师(阳明先生)指正。

阳明先生根据钱、王二人的见解和求证,做了以下总结性的开示。

【夫子曰:“正要二子有此一问。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

老师(阳明先生)说:“正要你二人有此一问。我的教法原有这两种:‘四无’(心、意、知、物皆无善无恶)之说,这是为上根人立教;而‘四有’(心、意、知、物皆有善有恶)之说,这是为中根及下根人立教。

〔四无〕心、意、知、物四者,皆无善无恶。上文云:“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这是“意之动”前的境界,即本心境界。〔四有〕心、意、知、物四者,皆有善有恶。这是“意之动”后的境界,即识心境界。

【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一了百当,即本体便是工夫,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

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之心体(本心),便从“无”处立根基,悟得意与知、物,本自无生(“本来无一物”)。在此境界,意与知、物已不存在,故亦无善恶可言,一了百当。所以,不离本体(即本体)便是工夫,易简直截,究竟圆满(更无剩欠),这是顿悟之学。

阳明先生此番开示,十分精妙,如老艄说海,无一不中。闻之,令人雀跃不已!

〔皆从无生〕本自无生(“本来无一物”)。〔即本体便是工夫〕不离本体便是工夫。所以,“四无”的修心方法是:首先,悟得本体;然后,做不离本体的功夫:悟而守之,须臾不离。〔修心〕修养心性。〔更无剩欠〕究竟圆满之法。由于“悟而守之,须臾不离”,自无恶念可起;命终自能了脱生死。这是彻上彻下(贯通上下)之法,所以说是:更无剩欠。

〔顿悟、渐悟〕上根之人,当下悟入,这是顿悟。中下根人做不到顿悟,于是通过致良知,用“为善去恶”工夫随处对治贪嗔痴,使之渐渐悟得本体,这是渐悟;如此悟得本体之后,再做即本体的功夫,以超凡入圣。

〔悟而守之,须臾不离〕话虽这样说,但即便是悟得本体的上根之人,在最初做此功夫的时候,也办不到。原因是有生以来的起心动念,都受到贪嗔痴的支配。现在要“悟而守之,须臾不离”,虽然有此良好的愿望,但由不得你,刚守一会儿,就被贪嗔痴之妄念牵走了。所以必须做致良知的功夫,来息灭贪嗔痴习气。贪嗔痴习气愈薄弱,“悟而守之,须臾不离”的功夫就愈得力;而“悟而守之,须臾不离”的功夫愈得力,就会使贪嗔痴习气愈加薄弱。所以,即本体的功夫与致良知的功夫,如车之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而且,此二法是相辅相成。所以阳明先生在后文,语重心长地叮咛道:“但吾人凡心未了(贪嗔痴习气仍在),虽已得悟(虽然已经得悟本体),仍当随时用渐修(致良知)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这就是上乘必须兼修中下乘之法(致良知)。

〔习气仍在〕从前有个贵族,生性好怒,常为一点小事就咆哮如雷,所以人们都躲他远远的。有一位智者劝告他:“经常发怒非常不好,不仅严重伤害身体,而且自己享受不到安宁温馨的生活。”于是他痛下决心戒怒,把“戒怒”作为座右铭。但是不管用,临境遇事发起怒来,早把“戒怒”二字抛到九霄云外。于是召集众人给他出主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建议他雇人昼夜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每当他发怒时,便提醒他。他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照办。结果,当他发怒时,值班的侍从恭敬地提醒:“阁下,请不要发怒,你在戒怒。”他咆哮道:“混蛋!我花钱雇你是为了让你来教训我的吗?”当场就拳脚相加,把这个侍从解雇了。

要特别强调的是:许多按照“四无”来修之人,实际上并未悟得本体,因此做功夫时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更有甚者,凭空想出一段光景来,就当成自己的悟境,而走火入魔,行为荒诞不羁,胡乱讲说,误人误己。

〔悬空想个本体〕《王阳明全集》记载:“先生(王阳明)又重嘱付曰:二君(钱德洪与王汝中)以后再不可更(更改)此四句宗旨。此四句中人上下无不接着。我年来立教,亦更几番,今始立此四句。人心自有知识以来,已为习俗所染,今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著实。此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中根以下之人,未尝悟得本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心与知、物,皆从有生,须用为善去恶工夫随处对治,使之渐渐入悟,从有以归于无,复还本体,及其成功一也。】

中根及下根之人,未曾悟得本体,只好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于是心与知、物,皆从有善有恶这一基点出发,就必须用‘为善去恶’工夫随处对治贪嗔痴(明其明德),使之渐渐悟得本体,从‘四有’而归于‘四无’”,复还其本体(将识心复原成本心)。虽然顿悟与渐悟的途径不同,但所到达的最终目标复还本体却是相同的(殊途同归)。

〔复还本体,及其成功一也〕这是说,“四无”与“四有”的途径虽然相异,但其最终目标相同,这就是心学的最终目标:将识心还原成本心(复还本体)以超凡入圣

【世间上根人不易得,只得就中根以下人立教,通此一路。汝中所见,是接上根人教法;德洪所见,是接中根以下人教法。】

由于世间上根人极少,只得就中下根人来立教,开通此‘四有’一路。王龙溪所见之‘四无’,是接引上根人的教法;钱德洪所见之‘四有’,是接引中下根人的教法。

【汝中所见,我久欲发,恐人信不及,徒增躐等之病,故含蓄到今。此是传心秘藏,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者。今既已说破,亦是天机该发泄时,岂容复秘?然此中不可执著。】

王龙溪所见之‘四无’,我很久以来就想要开示,但恐怕学人领会不到其中真义,反而眼高手低,越位而行,修学落不到实处而误入歧途,所以含蓄至今没有讲出来。这是传心之秘藏,颜回和程颢也都是知而不敢言(不敢讲出来)。今日既然已被王龙溪说破,这也是天机该发泄(公开)之时,岂可再秘藏不宣?然而此中不可执著,以为‘四无’是唯一的教法。

〔汝中所见〕王龙溪名畿,字汝中,号龙溪。老师阳明先生以其字相称。但由于大家熟悉的称呼是王龙溪,故在译文中译成“王龙溪”。〔躐(liè)等〕逾越等级;不按次序。〔颜子、明道所不敢言〕颜回和程颢虽已悟到“四无”,顾虑到会遭谤、误导,而不敢讲出来。〔颜回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居孔门第一位。家境贫穷,但能安贫乐道;为人聪敏、好学,闻一知十;品行优越。孔子盛赞其贤德,是孔子心法传承的直系弟子,后世尊称为“复圣”。〔程颢hào〕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人称明道先生。与其弟程颐同为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提出“天理”之说。又认为知识、真理的来源在于人的内心。他和程颐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挥,世称程朱学派。

【若执四无之见,不通得众人之意,只好接上根人,中根以下人无从接授。】

若执‘四无’为定法,则不适合众人之根机,只好接引上根人,中下根人无从接授。

【若执四有之见,认定意是有善有恶的,只好接中根以下人,上根人亦无从接授。但吾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仍当随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

但若执‘四有’为定法,认定意是有善有恶的,就只好接引中下根人,上根人亦无从接授。然而我等(上根人)凡心未了,习气仍在,虽已得悟‘四无’,仍当随时用致良知之渐修工夫以去除贪嗔痴习气。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这就是上乘必须兼修中下乘之法(致良知)。

所以,修习“四无”的上根之人,当以“悟而守之,须臾不离”功夫为主,并辅以致良知,以去除贪嗔痴之习气,逐步做到:静则一念不生,动即万善相随。

所以,心学的最终目标是:超凡入圣。王龙溪也说要了生死才究竟:“吾人此生干当,无巧说,无多术,只从一念入微处讨生死,全体精神打并归一,看他起处,看他落处。精专凝定,不复知有其他。此念绵密,道力胜于业力,习气自无从而入,杂念自无从而生。此是端本澄源第一义,所谓宗要也。《王龙溪先生全集·答李渐庵书二》)

〔只从一念入微处讨生死〕龙溪先生云:“吾人年入榆暮,后来光景无多,随身资粮,作何干办?一念相应,即无生死,纵未能超,亦任之而已。”(《与存斋徐子问答》)〔榆暮〕垂老(将近老年)。

钱德洪认为,心学就是致良知(明其明德);王龙溪认为,心学就是复还本体。

然而,阳明先生认为,心学包含两部分:致良知(明其明德)和复还本体。

从阳明先生的讲学、事迹和实践来看,他认为:人生在世,当尽孝道(所以他打消了出家的念头),而且不仅要完善自己,还应当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济世安民),不可与草木同朽,这是世间法;但人生太短太苦,且是梦境,必须了脱生死(这是超凡入圣的第一阶段),方为究竟,这是出世间法。所以他的心学包含世间法(明其明德)和出世间法(复还本体)这两部分。事实上,阳明先生不仅透彻地了悟这两部分,而且出色地完成了这两部分:在世,克尽孝道,为国为民作出卓越贡献;命终,了脱生死。这是真四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了生死。

〔济世安民〕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而且应当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王阳明靖乱录》:“明年丁巳,先生(阳明先生)年二十六岁,边任报紧急。举朝仓皇,推择将才,莫有应者。先生叹曰:‘武举之设,仅得骑射击剌之士,而不可以收韬略统驭之才。平时不讲将略,欲备仓卒之用,难矣!’于是留情武事,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研熟讨。每遇宾客宴会,辄聚果核为阵图,指示开阖进退之方。(所以后来南赣剿匪、平定宁王、两广靖乱,屡建奇功。)一夕梦威宁伯王越,解所佩宝剑为赠。既觉,喜曰:‘吾当效威宁以斧钺之任,垂功名于竹帛,吾志遂矣。’”〔王越〕明朝中期名将、诗人,以军功封威宁伯。〔伯〕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阳明先生本人,因平定宁王朱宸濠之叛乱封新建伯。(事迹详见《王阳明传》)〔五等爵位〕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间,封爵制度初步设立,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级爵,后又增设王爵,用于宗室封爵。〔竹帛(bó)〕竹简和白绢,古代可供书写。代指史册。〔功垂竹帛〕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青史〕古代在青竹片上记事,因称记载史迹的书为“青史”。

不可与草木同朽不可像草木那样,无所作为,默默无闻地死去。所以,古人常以“立德、立功、立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自励。这三条,阳明先生都切实完美地做到了,故世称“真三不朽”。〔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最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人生是梦境〕阳明先生云:“道无生死,无去来。士鸣则既闻道矣,其生也奚以喜?其死亦奚以悲?”(《王阳明全集·祭杨士鸣文》)

从生死中解脱〕阳明先生《九华山赋》云:“嗟有生之迫隘,等灭没于风泡。亦富贵其奚为?犹荣蕣(shùn)之一朝。旷百世而兴感,蔽雄杰于蓬蒿。吾诚不能同草木而腐朽,又何避乎群喙(众人的议论)之呶(náo,喧哗)呶!已矣乎!吾其鞭风霆而骑日月,被九霞之翠袍。抟鹏翼于北溟,钓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巨鳌。道昆仑而息驾(停车休息,借指栖隐),听王母之云璈(áo,即云锣,打击乐器)。呼浮丘(浮丘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于子晋,招句曲之三茅。长遨游于碧落,共太虚而逍遥。(《王文成公全书》)

〔风泡〕随风飘荡的肥皂泡,身不由己,瞬间破灭。〔荣蕣〕蕣(shùn),即木槿(jǐn),夏季开花,早开晚落,仅荣一瞬,被称之为“朝华(花)暮落”。〔子晋〕王子乔的字,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升仙。〔句曲〕山名,在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相传汉茅盈与其弟茅固和茅衷修道于此,故又称茅山,道家以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三茅〕修仙得道的茅盈三兄弟。〔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这里泛指天上。

问:怎样来做“复还本体”的功夫?

答:详见《修心法要》

【汝中此意,正好保任,不宜轻以示人。概而言之,反成漏泄。】

王龙溪所讲,说明你已悟‘四无’,正好做保任功夫,不宜轻以示人。因为概而言之(这是因为,如果说的人没能讲透,听的人没能悟透),反成漏泄,会误导大众。

〔保任〕保护任运。〔正好保任〕虽悟“四无”,正好在境缘上打磨锻炼,做保任功夫(保护、任运本心:做到静则一念不生,动即万善相随)。〔反成漏泄〕反而会误导中下根人。因为中下根人体悟不到“四无”境界,反而会诽谤、曲解“四无”,或者眼高手低落不到实处,而入狂谬之途。

【德洪却须进此一格,始为玄通。德洪资性沉毅,汝中资性明朗,故其所得亦各因其所近。若能互相取益,使吾教法上下皆通,始为善学耳。”】

钱德洪你却须进一步了悟‘四无’,才能透彻大道。钱德洪资性沉毅,王龙溪资性明朗,故其所得,也是各人因其资性所近而得(钱德洪悟得‘四有’,王龙溪悟得‘四无’)。若能互相取长补短(王龙溪须使用钱德洪所悟的致良知功夫,钱德洪须通透王龙溪所悟之本体功夫),使我的教法上下皆通(上通‘四无’,下通‘四有’),这才是善学。”

〔资性〕资质天性。〔始为善学耳〕钱德洪执“四有”为善学,王龙溪执“四无”为善学,因此而起争论,并来请教老师阳明先生:孰是孰非?阳明先生作了上述阐释后,总结性地说道:“使吾教法上下皆通(上通“四无”,下通“四有”),始为善学耳。”这是说,偏执于“四有”、或者“四无”,都不全面、不究竟;必须二者俱通(通达),方为善学,因为阳明先生的心学本来就包括这两种教法。〔两种教法〕前文,阳明先生开示道:“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道统〕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授受的系统。

【自此,海内相传天泉证悟之论,道脉始归于一云。】

自此海内相传天泉证悟之论,心学之道脉于是统一起来。

〔道脉〕即道统。〔道统〕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授受的系统。〔道脉始归于一云〕心学之道脉于是统一起来:“四有”与“四无”并非对立的两说,而是针对根性不同的两种教法。二者兼有,方为完善。应当因材施教,因材受教,不可偏执。这里的“云”,是文言助词。

 

对于上根人的教法,阳明先生开示道:“但吾人(上根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仍当随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

对于中下根人的教法,阳明先生开示道:“中根以下之人,未尝悟得本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心与知物,皆从有生,须用为善去恶工夫随处对治,使之渐渐入悟,从有以归于无,复还本体,及其成功一也。”

因此,上根之人应按“四无”的教法(即本体)来修学,复还本体,以超凡入圣,但必须辅以致良知的功夫来对治贪嗔痴之习气,否则虚浮不实。中下根人应按“四有”的教法(致良知)来修学,进而悟入本体,转依“四无”的教法(即本体)来修学,复还本体,以超凡入圣,方为究竟

〔否则虚浮不实〕这是因为,按“四无”的教法来修学,主要是是做即本体之无念功夫。然而在生活和工作中,仍须起心动念来待人处事,如果没有辅以致良知的功夫来对治贪嗔痴之习气,在起心动念时,事事处处都是私欲在作怪,所以虚浮不实。

结语

钱德洪讲的是“四有”,这是意动的修心境界;王龙溪讲的是“四无”,这是意不动的修心境界。而阳明先生的修心,已经通达这两大境界:静则一念不生,动即万善相随。所以,既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又做到了了脱生死。阳明先生一生竟能如此,可谓:

一代英豪,万世楷模。

〔又做到了了脱生死〕阳明先生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便是了脱生死之明证。而且,阳明先生云:“自经此大利(封爵位)(诛三族)、大毁(勾结宁王)(平定叛乱)过来,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岂)足以动吾一念?今日虽成此事功,亦不过一时良知之应迹,过眼便为浮云,已忘之矣(并非遗忘,而是‘不取不念’功夫臻于圆熟)!夫死天下事易,成天下事难;成天下事易,能不有其功难;不有其功易,能忘其功难。此千古圣学真血脉路。”心学到达如此境界,是大自在人,肯定了脱生死(命终之后就不再生死轮回)。阳明先生又云:“致知(致良知)在于格物(格除私欲),正是对境应感,实用力处。平时执持怠缓,无甚查考,及其军旅酬酢(应对),呼吸存亡(呼吸之间决定存亡),宗社(国家)安危所系,全体精神只从一念入微处,自照自察。一些著不得防检(防范检束),一毫容不得放纵。勿助勿忘,触机神应,乃是良知妙用(乃是良知正确判断是非取舍之妙用),以顺万物之自然(完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我无与焉(没有那个小我参与)有此境界,命终心不颠倒,必定了脱生死。(原文摘自《龙溪王先生全集·读先师‘再报海日翁吉安起兵书’序》,详见《吉安起兵家书序(注)》

〔此心光明〕这是心光焕发的境界,临终能够如此,必定出离生死。〔亦复何言〕一切都已圆满(立德、立功、立言、了生死,皆已成就),还有什么可再说的呢?这是对自己一生,画下完美的句号。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全集·年谱》记载:(嘉靖戊子七年)十一月乙卯(乙卯时,即早上的5点钟到7点钟这段时间),先生(阳明先生)卒于南安。是月廿五日,逾梅岭至南安。登舟时,南安推官门人周积来见。先生起坐,咳喘不已。徐言曰:‘近来进学(学业进步)如何?’积以政对。遂问道体无恙。先生曰:‘病势危亟,所未死者,元气耳。’积退而迎医诊药。廿八日晚泊,问:‘何地?’侍者曰:‘青龙铺。’明日,先生召积入。久之,开目视曰:‘吾去矣!’积泣下,问‘何遗言?’先生微哂(shēn,微笑)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数百年来,举世盛赞阳明先生之“真三不朽”,其实先生是“真四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了生死,故为“千古圣雄”

人生真谛

所以,心学是完善自心之学,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来成就君子,令其:在世安乐,离世解脱。这是人生的真谛,君子当好自为之。

〔安乐〕安宁快乐。〔解脱〕脱离生死轮回。

《中庸》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中庸》说:君子在自己所处的境况修道行道,做好君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不羡慕境况之外的东西。处在富贵的境况,就在富贵境况修道行道,做好君子应该做的事情。处在贫贱的境况,就在贫贱境况修道行道,做好君子应该做的事情。处在夷狄的境况,就在夷狄境况修道行道,做好君子应该做的事情。处在患难的境况,就在患难境况修道行道,做好君子应该做的事情。因此,无论处在什么 境况,都安乐自在。)

〔素〕处在。〔愿〕羡慕。〔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君子在自己所处的境况修道行道,做好君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不羡慕境况之外的东西。〔素富贵,行乎富贵〕处在富贵的境况,就在富贵境况修道行道,做好君子应该做的事情。〔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处在什么境况,都安乐自在。〔夷狄〕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这是君子立身处世之大道理!它告诉我们,怎样在现有的境况,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愚人转境不转心,智者转心不转境。

“子(孔子)曰:......发愤忘食(发愤用功而忘记了吃饭),乐以忘忧(心乐于道而忘记了忧愁),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古通‘悦’)(不是很快乐吗?)。”(《论语》)

“时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时常复习所学,温故而知新,融会贯通;二、时常实践所学,在实践中领悟所学,验证所学,发展所学。这样来学,是真学,创造性的学,当然很快乐,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孔子称赞颜回说:颜回真是贤德啊!他只有一个竹器用来盛饭,一个瓢用来饮水,住在破败的小巷子里。一般人对这样的生活,都会愁苦难熬,而颜回却仍然是自得其乐,颜回真是贤德啊!)

〔箪,读丹〕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真诚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照恕道行事,便是成就仁德最直截的路。)

〔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声类》:“以心度物曰恕。”《贾子道术》:“以己量人谓之恕。”〔仁德〕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

“九川卧病虔州。先生(阳明先生)云:‘病(在病中),物亦难格,觉得如何?’对曰:‘功夫甚难。’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王阳明全集》)

〔常快活便是功夫〕心能转境便是功夫。阳明先生一生备受危难苦患,“常快活”三字,便是他心境的写照,所谓“不失欢喜心,无处不安乐(无论什么样的处境都安乐)”。人不堪其忧,先生不改其乐。

其实,完整的人生哲学包含两大部分:经世和出世。经世,在世活好,明其明德;出世,离世解脱,复还本体。此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二、答疑

问:为什么说心学是成圣之学?

答:人的言语行为,心为主宰。《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尚书》说:圣人失掉正念,而陷入妄念、邪念,即成凡夫;凡夫克除妄念、邪念而保持正念,即成圣人。)这是说:成圣成狂,只由罔念克念而得。故成圣成狂,全在于心念的转变。所以,令自心完善的心学是成圣之学。

〔书〕《尚书》的简称。〔尚书〕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惟〕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例如: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罔念〕失掉正念,而陷入妄念、邪念。〔克念〕克除自己的妄念、邪念而保持正念。〔狂〕一般凡夫俗子。〔克念作圣〕克除自己的妄念、邪念而保持正念,就能够从凡夫变成圣人。

圣人与凡人以及小人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是觉、是迷,是正、是邪,是净是染?语云:“须臾坚忍,终身受用;一念之差,万劫莫赎。”(这是说:在关键时刻,须臾坚忍,克制住邪念而让正念做主,所得的福报,终身受用;反之,没能够保持住正念而让邪念做主,就此一念之差而失足便成千古长恨,所遭的灾殃,万劫莫赎。)

 

问:本心至善无恶,为什么“四句教”说本心无善无恶(“无善无恶心之体”)?

答:本心是心之本原状态,寂然无念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均无。善与恶是心起念进行分别才有,所以善、恶是识心境界中的概念。本心寂然无念,念都没有,哪会分别什么善与恶呢?“本心至善无恶”,这是未悟本心之说。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因为他已经悟到本心,并且也悟到与本心相应的诸法实相。先生云:“道无生死,无去来。士鸣则既闻道矣,其生也奚以喜?其死亦奚以悲?”(《王阳明全集·祭杨士鸣文》)

(译文:大道说:没有生死,也没有去来。士鸣你既然已经悟道,明白没有生也没有死,没有去也没有来,哪里还会因生而喜、因死而悲呢?

先生所言“无生死,无去来”,即是诸法实相。以俗谛观之,有生有死,有去有来,有善有恶;以真谛观之,无生无死,无去无来,无善无恶。

 

问:阳明先生“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说在中晚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批评者谓该说否定了善恶的分际,有取消道德工夫的危险。批评得是否正确?

答:这些批评者没有读懂四句教。四句教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讲两种境界,及与其相应的两种功夫。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讲“意之动”前的本心境界即阳明先生诗中所说“先天未画前”之境界),与其相应的功夫是复还本体功夫,其目标是超凡入圣(这里的“圣”,是出世间圣人)。后面三句“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讲“意之动”后的识心境界,与其相应的功夫是明其明德,为善去恶,即道德功夫,其目标是成为世间道德高尚的君子、贤人、乃至圣人(这里的“圣”,是世间圣人),哪里是“否定了善恶的分际,有取消道德工夫的危险”?

〔复还本体〕“天泉证道”中,阳明先生云:“复还本体。”“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格物致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详见《论格物致知》

所以,善恶与道德功夫,这是“意之动”后的识心境界,这是四句教中后面三句“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所言。在“意之动”前的本心境界,寂然无念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均无,则心中无事无物无分别,因此无善无恶,这是四句教中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所言,是出世间圣人境界,光明圆满,无所不有,无所不能。

阳明先生云:“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王阳明全集·重修山阴县学记》)“学以求尽其心”是说,通过心学的修学使自心完善。自心完善有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意之动”后的识心境界,要通过致良知,不断地提升其道德(明其明德),以成为君子、贤人、乃至圣人;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有成后,进一步做复还本体功夫,以了生死,超凡入圣。

阳明先生的修心,就是这样做此两大阶段的功夫,其成就是:静则一念不生,动即万善相随。因而,既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又做到了了脱生死。

 

问:《天泉证道记》中的“四有”与“四无”令人难解,历来各家亦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望能予以明确阐释。

答:“四有”,是说心、意、知、物四者,皆有善有恶。这是“意之动”后的境界,即识心境界。“四无”,是说心、意、知、物四者,皆无善无恶。《天泉证道记》云:“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这是意未动的境界,即本心境界。

做“四有”功夫,这是明其明德,其要点即是“存天理,去人欲”。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去人欲。(详见《天理人欲图》

做“四无”功夫,这是在复还本体,亦是在明其明德。在《天泉证道记》中,阳明先生云:“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一了百当,即本体便是工夫,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所以,做“四无”功夫的方法是“即本体”,也就是说:首先,悟得本体;然后,做不离本体的功夫:悟而守之,须臾不离。即本体时,清净光明,一念不生,自然是无私欲之心,此即明其明德。

四有”与“四无”并非对立的两说,而是针对根性不同的两种教法。二者兼有,方为完善。应当因材施教,因材受教,不可偏执。对此,阳明先生云:“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天泉证道记》)龙溪先生云:“人之根器不同,原有此两种。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无意之意是为诚意,无知之知是为致知,无物之物是为格物。即本体便是功夫,只从无处一了百当,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下根之人未曾悟得心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有生,一切皆有,未免随处对治,须用为善去恶的功夫,使之渐渐入悟,从有以归于无,以求复本体,及其成功一也。上根之人绝少,此等悟处,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者,先师(王阳明)亦未尝轻以语人。楚侗子既已悟见心体,工夫自是省力。只缘吾人凡心未了,不妨时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其接引人亦须量人根器,有此二法。不使从心上悟入,则上根无从而接(则无从接引上根之人);不使从意念上兼修省(修身反省),则下根无从而接。成己成物,原非两事,此圣门教法也。”(《王畿集》)

〔楚侗子〕耿定向(1524-1596年),字在伦,又字子衡,号楚侗,人称天台先生。

上根之人心地清净,妄想少,烦恼(贪嗔痴)轻,若能悟得本体,即宜于按照“四无”功夫(即本体)来修持,以复还本体。但必须辅以“四有”的格物致知功夫,来对治烦恼。这里有一个检验修学是否正确的准则:如果自己的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是由良知来支配,则是正确的;如果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是由贪嗔痴来支配,则是错误的。若是出现贪嗔痴在支配身语意的情形,则表明此时没有“即本体”,而是陷入烦恼,是私欲当家,就必须立即做致良知功夫来加以对治。要是做致良知功夫来对治都感到费力,说明自己烦恼重,不具备做“四无”功夫的条件,应当改成做“四有”功夫(致良知)。待到真正心地清净,妄想少,烦恼(贪嗔痴)轻时,才转为做“四无”功夫(即本体),但仍须辅以致良知功夫,直至烦恼全无。

中下根人心地烦杂,妄想多,烦恼(贪嗔痴)重,就必须做“四有”功夫(致良知)来“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云:“只要存天理、去人欲,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动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全集》)

但问题在于,许多人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是上根人,特别是“一了百当,即本体便是工夫,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非常吸引人,于是出现了偏差。许多人根本未悟本体,所以在做“即本体”功夫时,只是悬空去想个本体,便以为这是在做“即本体”功夫。又不肯辅以致良知功夫来对治烦恼。贪嗔痴丛生,却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做“四无”功夫。更有甚者,凭空想出一段光景来,就当成自己的悟境,而走火入魔,行为荒诞不羁,胡乱讲说,误人误己。而且,做“即本体”功夫,显得既高明又洒脱。不像格除私欲那样,牵涉到自己切身的利害得失,常常要面对正义和公理来审判自心,何去何从?这也是一些人逃避做“四有”功夫,而自称是“四无”之奉行者的缘故。《明史·王畿(即王龙溪)王艮传》记载:“士之浮诞不逞者,率自名龙溪弟子。”(儒生中轻浮放荡狂妄之人,都自称是龙溪先生的弟子,是“四无”的奉行者。)这样一来,坏了“四无”的名声也造成许多人对“四无”的误会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直接从本原上悟入,跨越“四有”阶段而做“四无”功夫的上根之人,是凤毛麟角,正如王龙溪所说:“上根之人绝少。”(《王畿集》)阳明先生亦云:“上根之人,世亦难遇。”(《王阳明全集》)

上根之人的特征是:一、心地清净,妄想少,能够做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二、烦恼轻,少有贪嗔痴出现,即便出现,也能够立即觉察自省,将其除掉;三、已经悟得本体。

所以在《天泉证道记》中,阳明先生说道:“汝中所见,我久欲发,恐人信不及,徒增躐等(逾越等级)之病,故含蓄到今。此是传心秘藏,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者。”(王龙溪所见之“四无”,我很久以来就想要开示,但恐怕学人领会不到其中真义,反而眼高手低,越位而行,修学落不到实处,所以含蓄至今没有讲出来。这是传心之秘藏,颜回和程颢也都是知而不敢言(不敢讲出来)。)

因此,上根之人应按“四无”的教法来修学,但必须辅以致良知的功夫来对治贪嗔痴之习气,否则虚浮不实。中下根人应按“四有”的教法来修学,但也要在修学有成时,转入依“四无”的教法来修学,以超凡入圣,方为究竟。

〔上根之人应按“四无”的教法来修学,但必须辅以致良知的功夫来对治贪嗔痴之习气,否则虚浮不实〕这是因为,按“四无”的教法来修学,主要是是做即本体之无念功夫。然而在生活和工作中,仍须起心动念来待人处事,如果没有辅以致良知的功夫来对治贪嗔痴之习气,在起心动念时,事事处处都是私欲在作怪,所以虚浮不实。

 

问:根性是否与生俱来,与后天无关?

答: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生来心地清净,妄想少,烦恼(贪嗔痴)轻,这就是上根之人。但如果不善自保任,甚至投身名利场中,勾心斗角,也会转变成心地烦杂,妄想多,烦恼(贪嗔痴)重的中下根人,乃至善人转变成恶人。反之,生来心地烦杂,妄想多,烦恼(贪嗔痴)重的中下根人,如果认真修学,也会转变成心地清净,妄想少,烦恼(贪嗔痴)轻的上根之人。

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两个误区:

一、生来就是上根的人,自己不费多大力,便能够把握住心念,因此往往把修心看得简单容易了,不肯下苦功夫在境缘上砥砺打炼。随着年岁增长,人事纷繁,而堕化成中下根人,庸碌一生。

王安石的《伤仲永》,讲述了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后天因被父亲当作生财的工具四处去表演,没让他继续学习,结果沦落成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借鉴。顺而不学与困而苦学,其结果有天渊之别。人啊,你当自助!

二、生来是中下根的人,妄自菲薄,既没有立下远大目标,也不肯步步踏实地用功,而虚度一生。

实际上,无数人的实践证明,中下根人只要真正立下远大目标,方法正确,并且步步踏实地用功,即能上升成上根之人。而且由于是在艰难困苦中拼打出来的,功夫往往比生就的上根之人来得更扎实,心志更为坚毅,所以成就更大。

三、原文

“阳明夫子之学,以良知为宗。每与门人论学,提四句为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学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绪山钱子谓,“此是师门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

先生谓:“夫子立教随时,谓之权法,未可执定。

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

盖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己,无善可名。

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着于有矣。

自性流行者,动而无动,着于有者,动而动也。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皆有,心亦不可谓之无矣。”

绪山子谓:“若是,是坏师门教法,非善学也。”

先生谓:“学须自证自悟,不从人脚跟转。若执著师门权法以为定本,未免滞于言诠,亦非善学也。”

时,夫子将有两广之行。钱子谓曰:“吾二人所见不同,何以同人?盍相与就正夫子?”

晚坐天泉桥上,因各以所见请质。

夫子曰:“正要二子有此一问。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

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一了百当,即本体便是工夫,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

中根以下之人,未尝悟得本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心与知物,皆从有生,须用为善去恶工夫随处对治,使之渐渐入悟,从有以归于无,复还本体,及其成功一也。

世间上根人不易得,只得就中根以下人立教,通此一路。汝中所见,是接上根人教法;德洪所见,是接中根以下人教法。

汝中所见,我久欲发,恐人信不及,徒增躐等之病,故含蓄到今。此是传心秘藏,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者,今既已说破,亦是天机该发泄时,岂容复秘?然此中不可执着。

若执四无之见,不通得众人之意,只好接上根人,中根以下人无从接授。若执四有之见,认定意是有善有恶的,只好接中根以下人,上根人亦无从接授。但吾人凡心未了,虽已得悟,仍当随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

汝中此意,正好保任,不宜轻以示人。概而言之,反成漏泄。德洪却须进此一格,始为玄通。德洪资性沉毅,汝中资性明朗,故其所得亦各因其所近。若能互相取益,使吾教法上下皆通,始为善学耳。”

自此,海内相传天泉证悟之论,道脉始归于一云。

 

四、诗七首

《别诸生》

绵绵圣学已千年,良知二字是真传;

〔绵绵圣学已千年〕绵绵不绝之圣学已经一千多年。〔圣学〕圣人(孔子)之学。

〔良知二字是真传〕阳明先生云:“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王阳明全集》)〔滴骨〕以血滴骨认亲,引申为得其嫡传。〔良知〕《孟子·尽心上》:“所不虑(没有人我、亲疏、毁誉、得失等等的考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未被私欲染污之本原道德意识即是良知,它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是客观、公正、如实之知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知规矩出方圆。

〔欲识浑沦无斧凿〕欲要悟得先天无善无恶之本体。〔浑沦〕混沌。〔无斧凿〕即“无斧凿痕”。没有用斧头、凿子削刻的痕迹,喻其完全天然自成的境界。

〔须知规矩出方圆〕就必须知道,要用圆规和矩尺才能够画出正确的圆和方。喻指必须要以良知来辨明是非善恶,统率自己的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如此修心(修养心性),才能够悟得无善无恶之本体。〔规矩〕圆规和矩尺(又名曲尺,木工用来求直角的尺)。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不离日用常行内〕不离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随时随地做内在的修心功夫(常行内)。

〔直造先天未画前〕直抵心的本原状态,即复还本体。

握手临岐更何语,殷勤莫愧别离筵。

〔握手临岐更何语,殷勤莫愧别离筵〕握手临别要叮咛的话是:你们要勤勉地修心,切莫辜负了这次临别的聚会和赠言。〔临岐〕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中秋》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光明月〕喻指完全显发的良知。阳明先生云:“乃良知之发见流行,光明圆莹,更无挂碍遮隔处。”(《王阳明全集·答聂文蔚》)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心中本来就没有危险与平安的分别,因此当所乘木船在惊涛骇浪中颠簸时,自己的心境,丝毫无异于闲看浮云飘过太空时那样的平和安详。

阳明先生那时是乘木船渡海以逃命(躲避太监刘瑾手下的追杀),在惊涛骇浪危急万分之时,能够吟出这样的诗句,足见其修心之境界。“吾心自有光明月”,便是定海神针。所以,修心不是在嘴上讲说,而是要在境缘上打磨、勘验。

修心,要做到不动心(心定),处变不惊,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脸色)不变,麋鹿兴于左(突然出现在身边)而目不瞬。”而且不为物扰,不被境夺,在逆顺境界中(利害得失、苦乐安危、成败毁誉等等),处之泰然。

阳明先生二十岁时,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人。可是,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对他笑道:“你这次不中,来科必中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阳明先生悬笔立就,朝中诸老惊为天才。嫉妒者议论说,此人若登第,必然目中无人。二十五岁再考时被忌者所压,又未考中。同学中有人以不中为耻者,他笑道:“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因落第而动心为耻。)这说明阳明先生的修心,早就在境缘上锤炼。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宁静的夜晚,万里海涛茫茫,在明月的照临下,犹如脚踏锡杖乘着天风飞渡大海。

〔飞锡〕掷锡杖飞空。西天得道高僧,往来多是飞锡。据记载,隐峰禅师游五台,出淮西,掷锡杖飞空而往。后指僧人云游。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一》

个个人心有仲尼(孔子),自将闻见苦遮迷(自己用世俗的见闻觉知苦苦地将他遮迷)

〔个个人心有仲尼〕这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像孔子那样能够正确分辨是非,并以此来支配身语意的良知。

〔自将闻见苦遮迷〕世俗的见闻觉知充斥着私欲,将人们本有的良知遮蔽缠缚,令其颠倒愚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现在为诸君指出,良知才是真正的你)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二》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憧憧(chōng chōng)〕心神不定的样子。〔烦恼场中错用功〕在烦恼场中用功的路子不对,指没有“致良知”。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良知”二字就是圣门的《参同契》)

〔圣门〕泛指传孔子之道者。〔参同〕《参同契》(全名《周易参同契》),是道教最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被称为“万古丹经王”,是修仙证道之宝笈。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三》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人们千差万别的行为,其根源总在心)

〔定盘针〕即指南针,喻指衡量是非的标准。这里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万化〕各种变化。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在心外的事事物物上寻求——朱熹的“格物”)

〔颠倒见〕误信朱子(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阳明先生年轻的时候,虔诚地奉行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穷究事事物物(“格物”)以求其所谓的“理”(“致知”)。为了实践这一理论,他以院中的竹子为对象来格物致知。接连“格”了七天,无所得入,一头栽倒在地,大病一场(详见《守仁格竹》)。后来贬谪贵州龙场而悟道,才明白过来:所谓“格物”是格除心中的私欲这个物(格除心中私欲这个东西),令私欲所障蔽的良知显发出来(“致知”)。所以,《礼记·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是格除私欲而致良知。(详见《论格物致知》)故阳明先生叹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来)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全集》)

〔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朱子云:“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即凡(就所有)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穷,推究)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这是说:普遍的至理,蕴含于具体的诸物之中。因此,要寻至理,必须借助于“格物”这一手段。“格”,就是穷究。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将每一物之理,穷究周遍,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便能豁然大悟:天下万物,全是至理的呈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就是圣人的境界。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四》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这是立脚于宇宙万物之根基)

〔无声无臭〕臭:气味。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为人知。〔独知〕能见自心。这是修心功夫甚高的境界,不为妄想和境缘所牵缠。

抛却自家无尽藏(世人却抛弃掉自家的无尽宝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像贫儿一样沿门乞讨度日,不知道去找回自家的无尽宝藏)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本心光明圆满,无所不有,无所不能,这是自家本有的无尽宝藏。当本心转化成识心时(犹如亿万富翁抛却自家无尽宝藏变成贫儿),黯淡无光,贫困潦倒,只好沿门乞讨,在熬煎中度日。所以阳明先生在“天泉证道”时说,心学的最终目标是:将识心还原成本心(复还本体)。

 

 

参考阅读:

王阳明传

四句教(注)

论格物致知

天理人欲图

心学功夫

修心法要

吉安起兵家书序(注)

了凡四训(注释)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