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心学功夫

湛然

 

心学功夫的核心是格物致知:格除私欲致良知 !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格物致知

铲除意恶,一心向善;是善便存,是恶便去。

心转命转,惟善为宝。

 

 

心有两种状态:本心和识心(见上图)

本心是心的本原状态,寂然无念,圆满光明,大德大能,无善无恶,亦无生死。由于“意之动”(最初的一念无明),心即由本心转化成识心,在有念的识心境界,则有善有恶,有生有死。

本心寂然无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妄念是粗念,正念是细念,微细念是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本心寂然无念”的“无念”是说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均无。〔无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意之动〕四句教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详见《四句教(注)》

 

识心有两种状态:天理和人欲(见上图)

无私欲之心是天理,由良知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私欲之心是人欲,由三毒(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

〔良知〕《孟子·尽心上》云:“所不虑(没有人我、亲疏、毁誉、得失等等的考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未被染污之本原道德意识即是良知,它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是客观、公正、如实之知。〔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恼怒),痴是愚痴( 违背义理,颠倒行事)。它们是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一切恶行的根源,被称之为“三毒”,一切烦恼皆由此而生起。

 

阳明先生云:“只要存天理、去人欲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动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全集》)

〔天理〕无私欲之心。阳明先生云:“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全集》)〔人欲〕私欲之心。〔私欲〕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后汉纪·灵帝纪中》云:“从小人之邪意,顺无知之私慾,殆者之危,莫过于今。”《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

无私欲之心天理,是良知支配着身(行为)(言语)(思想)。反之,私欲之心人欲,是三毒(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言语)(思想)

 

《论语·里仁》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晓得的是利益。)所以,

君子为官,以权为公,是贤臣清官,造福人民,他们是在治理国家,是国家的栋梁;

小人为官,以权谋私,是奸臣贪官,欺压人民,他们是在败坏国家,是国家的蛀虫。

《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二程云:“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二程遗书·卷二十四》)

〔二程〕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朱熹云:“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

“念念存天理、去人欲”:每一念都要站在天理(无私欲)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人欲(私欲)的立场上。贤臣清官,其原因就在于站在天理(无私欲)的立场上;奸臣贪官,其原因就在于站在人欲(私欲)的立场上。随时随地,人们总是面临着抉择:是站在天理(无私欲)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人欲(私欲)的立场上?这就是天(天理)人(人欲)交战。例如:“他面对金钱的诱惑,经过一番天人交战,终于决定拒绝贿赂,秉公处理。”心学功夫,就在这里做。

《了凡四训注释》《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注释》二书中,对于“存天理,去人欲”的道理和方法都阐述得非常透彻,并且有许多鲜明的事例。

 

心学功夫的核心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就是格除私欲,而致良知。致良知,就是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身语意;否则,不可谓致良知。(详见《论格物致知》

当私欲格除,光明正大之性德自现(明明德),本有的良知显发支配着身语意(致知),意自然就真诚无欺(诚意),心正不邪(正心),修养好自身的思想和言行(修身)所以,明明德、致知、诚意、正心及修身之功,只是个格物(格除私欲)同时,可以通过意是否诚、心是否正、身是否修,来检查格物致知做得怎么样。

〔格物〕格除私欲。〔致良知〕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而不是由贪嗔痴来支配身语意。除私欲之障蔽,按其如实之知(良知)而、而、而,这就是致良知。要时时刻刻、事事物物致良知,随事随物而致。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正己化人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合乎道义的事,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做;违背道义的事,就要坚定不移地拒绝。〔不履邪径〕不走歪门邪道。〔不欺暗室〕即便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化人〕劝化他人。

 

格物致知,即是存天理去人欲,这是真切的道德实践功夫,其目的是“立己立人”“成己成物”,所以这是成人之教,成就君子、贤人和圣人。

〔格物致知,即是存天理去人欲〕无私欲之心是天理,由良知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私欲之心是人欲,由三毒(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所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即是:存天理,去人欲。(见下图,图中的“心”是识心)〔立己立人〕自己做好立身处世,并且帮助他人做好立身处世。〔成己成物〕成就自己,并且成就他人。这里的“物”,是指自己以外的人。

 

 

 

〔心学〕阳明先生云:“圣人之学,心学也。”(《王阳明全集·象山文集序》)又云:“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王阳明全集·重修山阴县学记》)〔学以求尽其心〕通过学习它(心学)使自心完善。

人事(人之所作所为)与天理之所以不一,是由于私欲;而私欲之生,在于一念之发,所以必须于其发动处下功夫。

因此,格物(格除私欲)的功夫就是在起心动念处做:常起觉照,狠斗私欲一闪念。这是念念致良知的工夫。

那么,具体在事上怎样来致良知呢?阳明先生开示道:“意(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私欲之心)而归于天理(无私欲之心),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王阳明全集》)这是说,若要在某事上致良知,只须将对于此事的私欲格除,则良知将于此事显发,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例如,县官断案时,要仔细省察:对于此案,自己是否有私欲在作祟?如果有,就一定要克服对治,将其除掉,令本有的良知显发,依它(良知)而、而、而致良知必须在事上运用、磨练和勘验。

要时时觉照,以省察克治来格除私欲,显发良知,切己自修。

〔省(xǐng)察〕反省检查。〔克治〕克服对治。

 

心学功夫有一个基本要求铲除意恶,一心向善;是善便存,是恶便去。

“凡有贪、淫、戾气(邪恶之气)、妄想等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之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者,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

请牢牢记住:铲除意恶,一心向善;是善便存,是恶便去。随时检点:是否有意恶生起?是否是一心向善?是否做到存善去恶?

(最好把上面这段文背下来,蕴含在胸中。时时默诵,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对照检查自己。日日如此,坚持不懈,累积效应极其巨大,心转命转,将改造你的命运。)

《菜根谭》云:“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菜根谭〕谭同“谈”。《菜根谭》之书名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菜根谭·序》云:“谭(谈)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

书中,作者认为心的本来状态是寂静澄明的,但在气的感通下心会受到物欲与情识的遮蔽,这二者均属于人的私欲。而要使心体回归到寂静澄明的原初状态,就要破除私欲对心体的遮蔽,时时检点,做“一念常惺”的克欲工夫。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开出的处世之方偏重心态和人事,悟虚妄真实之理。指出贫富、尊卑、穷达,是由于心念令善恶、祸福相互转换。告诫世人及时转念,戒贪少欲,取中庸之道。

《菜根谭》的思想意境和普世价值自明代初刻出版后就广为流传,其现实意义更被人们津津乐道。此书与《围炉夜话》和《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对于“致知(致良知)”,阳明先生曰(见《传习录》):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wù,讨厌)。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阳明先生开示道:良知只是个是是而非非之心,是是而非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è)。只要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è),就完全做到了是是而非非。只要是是而非非,就完全能够应付万事万变。

〔是是而非非〕是是:第一个“是”表示肯定,第二个“是”指正确的。非非:第一个“非”表示否定,第二个“非”指错误的。“是是而非非”,即是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这是对是非、善恶区分得完全正确、清楚,而且态度鲜明。〔是非只是个好恶〕是是而非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也就是说:好善,恶恶,则;好恶,恶善,则

【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又开示道:是是而非非,是个大规矩。其具体运用之巧妙,那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人但得好(hào)善如好(hào,喜爱)好色(美色),恶(wù,讨厌)(è)如恶(wù)(è)臭,便是圣人。

人只要喜爱善如同喜爱美色,讨厌恶如同讨厌恶臭,便是圣人。

〔好(hǎo)色〕美色。《说文解字》:“好(hǎo),美也。”

这是说,只要完全由良知来支配身(行为)(言语)(思想),便是圣人。所以,格物致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是成圣之道(途径)。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你那一点良知,是你自家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的准则。你意念所着之处,那是对的,你的良知便知道是对的,那是错的,你的良知便知道是错的,丝毫不能够欺骗他。

〔准则〕言行等所依据的原则。

【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你只要不因为私欲而障蔽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要昧良心),切切实实地依着你的良知去做:是善便保持,是恶便去除。

【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极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

如此行之,何等安稳快乐(自然而然地就走上了成圣的金光大道)!这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极功。若不靠着这秘要,如何去格物?

......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清楚明白。符合良知的判断,便是对的;不符合良知的判断,便是错的。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心印〕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所悟之心相印证。

 

朱子云:“熹(朱熹自称)衰病,今岁幸不至剧,但精力益衰,目力全短(视力甚差),看文字不得。冥目(闭上眼睛)静坐,却得收拾放心。”(《朱子晚年定论·答潘叔度》)

收拾放心,是要自己来主宰心念,而不是被妄想拖着跑,这是心学的基本功,所以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收拾放心〕将走失了的心找回来。孟子曰:“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译文:人要是自己的鸡狗走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自己的心走失了,却不晓得去找回来。做人的学问,没有别的什么,就是把那走失了的心找回来罢了。)〔学问之道〕这里的“学问”不是指系统的知识,而是心性的涵养,做人的学问。〔放心〕走失的心,即通常所说的打妄想。〔求其放心〕找回走失的心,不打妄想。

 

《传习录》记载:“问:‘世道日降,太古时气象如何复见得?’先生曰:‘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译文:有人问:‘世道日渐衰微,远古时的清明气象如何能再看见呢?’阳明先生说:‘每一天即为一个开始。清晨起床后坐着,还未应事接物,此时心中的清明景象,就好象遨游在伏羲时代一般。’)

〔一元〕事物的开始。

阳明先生的这一开示,表明他已经成就“求其放心”的功夫,所以清晨起床后坐着,还未应事接物,心中无思无虑,是一片清明景象。一般人做不到,因为此时虽然尚未应事接物,但已经在东想西想,陷入浊世,哪里还有什么清明景象?

 

朱子云:“孟子言‘学问之道,惟在求其放心’,而程子亦言‘心要在腔子里’。今一向耽著文字,令此心全体,都奔在册子上,更不知有己,便是个无知觉不识痛痒之人。虽读得书,亦何益于吾事邪(对于自己的修身又有什么益处呢)?”(《朱子晚年定论·与吕子约》)

〔更不知有己〕没有结合自己来读。〔程子〕对宋代理学家程颢(hào)、程颐(yí)兄弟的尊称。

 

《朱子语类》:(程子曰:)‘心要在腔壳子里。’心要有主宰。继自今(自今日起),便截胸中胶扰(便截除胸中搅扰),敬以穷理。”

〔心要在腔壳子里〕心要在胸腔里。这是喻指心要在本位上,即无思无虑,不要走失在事事物物中。〔心要有主宰〕自己要能够主宰心念,需用时起念,不用时息念。好比掌握了自来水龙头,要开便开,要停便停。

念头有两种,意念与浮念:一、自己主动起的念,自己做得了主,要起就起,要停就停,称之为意念;二、不由自主而起的念头,自己做不了主,起停由不得自己,这种念头称之为浮念,例如“头脑中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通常也叫做妄想。

现在社会,物质丰富,人们不再遭受饥寒交迫等实际之苦,而主要的苦常常是来自精神上的折磨。其肇事者就是浮念,控制不住、无休无止思前想后的浮念。例如,事情早已经过去,自己也明明知道它对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遏制不住的痛苦回忆啮食着你的心,并且引起许多身体和精神上的疾病。

 

《朱子语类》:(学人)问:“‘心要在腔子里。’若虑事应物时,心当如何?”(朱子)曰:“思虑应接,亦不可废。但身在此,则心合(应当)在此。”(学人)曰:“然则(那么)方其应接时,则心在事上;事去,则此心亦不管著(则此心不再思量)。”(朱子)曰:“固是要如此(一定要这样)。”

 

《朱子语类》:或问“心要在腔子里”。(朱子)曰:“人一个心,终日放在那里去(终日走失在外),得几时在这里?孟子所以只管教人‘求放心’。今人终日放去(今人之心却终日走失在外),一个身恰似个无梢工(艄公)(的)船,流东流西(喻打妄想),船上人皆不知(自己却浑然不觉)。某尝谓(我常说):‘人未读书,且先收敛得身心在这里,然后可以读书求得义理。’而今硬捉在这里读书,心飞扬那里去(心却飞去别处),如何得会长进!”

 

朱子又云:“学者堕在语言,心实无得,固为大病。然于语言中,罕见有究竟得彻头彻尾者。盖资质已是不及古人,而功夫又草草。所以终身于此,若存若亡,未有卓然可恃之实。近因病后,不敢极力读书,闲中却觉有进步处。大抵孟子所论,求其放心,是要诀尔。”(《朱子晚年定论·答杨子直》)

 

阳明先生云:“只存得此心常见在(只要保持得此心常在当下),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只是让心走失罢了)!”(《王阳明全集》)

 

朱子云:“近来自觉向时功夫,止是讲论文义,以为积集义理,久当自有得力处,却于日用功夫,全少检点。诸朋友往往亦只如此做功夫,所以多不得力。今方深省而痛惩(深切地警诫)之,亦欲与诸同志勉焉,幸老兄遍以告之也。”(《朱子晚年定论·与吴茂实》)

 

朱子云:“为学之要,只在着实操存(只在扎实地做‘操存舍亡’功夫),密切体认,自己身心上理会。”(《朱子晚年定论·答窦文卿》)

〔操存舍亡〕谨守即在,放任便失。《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孔子说:谨守即在,放任便失,进出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这就是指人心而言吧?)

 

朱子云:“日用工夫,比复何如(近来又怎么样)?文字虽不可废,然涵养本原,而察于天理人欲之判(而察看自己的身语意是符合天理还是符合人欲),此是日用动静之间,不可顷刻间断底事。若于此处见得分明,自然不到得流入世俗功利权谋里去矣。”(《朱子晚年定论·答吕子约》)

〔日用工夫〕在日常生活中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工夫。这里指“存天理,去人欲”工夫。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阳明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全集》)

〔克己〕管好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孟源问:静坐中思虑纷杂,不能强禁绝。先生曰:纷杂思虑,亦强禁绝不得;只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以省察克治来格除私欲),到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专无纷杂之念,《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也。”(《王阳明全集》)

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来格除私欲!这是息灭妄想之妙法,一举两得。功夫上手了,即可推及行、住、卧,来息灭妄想。

〔省(xǐng)察〕反省检查。〔克治〕克服对治。〔物各付物〕用心若镜,物来映物,不为所转。

其实,观思虑萌动处,这是极好的观心方法。一切众生,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永处缠缚〕永远被妄想和贪嗔痴缠缚。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现在天理人欲尚未尽知),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先生(阳明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

这是说,人若随时随事不断地切实用功,分辨自己的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是符合天理还是符合人欲,符合天理即存,符合人欲即去。如此,则于自心天理之精微处,愈见愈明;自心私欲之细微处,亦愈见愈明。

在《了凡四训》一书中,有许多“存天理,去人欲”的鲜明实例,集福消灾改造命运。(详见《了凡四训(注释)》

若不用克己工夫(若不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仔细分辨、如实存去’地用功),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

〔仔细分辨、如实存去〕朱子云:“日用工夫,比复何如(近来又怎么样)?文字虽不可废,然涵养本原,而察于天理人欲之判(而仔细分辨天理人欲,此是日用动静之间,不可顷刻间断底事。若于此处见得分明,自然不到得流入世俗功利权谋里去矣。”(《朱子晚年定论·答吕子约》)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这个比喻是说:必须不断地做“仔细分辨、如实存去”的功夫,遇到困难便克服困难,遇到问题便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地前进,才能够达到尽知天理人欲。光靠口头论说和理论研讨,是不可能达到尽知天理人欲的。

今人于已知(现在,人们对于自己已经知道)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王阳明全集》)

 

“九川卧病虔州。先生(阳明先生)云:‘病(在病中),物亦难格,觉得如何?’对曰:‘功夫甚难。’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王阳明全集》)

〔常快活便是功夫〕心能转境便是功夫。阳明先生一生备受危难苦患,“常快活”三字,便是他心境的写照,所谓“不失欢喜心,无处不安乐(无论什么样的处境都安乐)”。人不堪其忧,先生不改其乐。

 

《谕泰和杨茂》(其人聋哑,自候门求见。先生以字问,茂以字答。)

(阳明先生)云: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还能知是非否?(答曰:“知是非。”)

如此,你口虽不如人,你耳虽不如人,你心还与人一般。(茂时首肯拱谢。)

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心若不存天理,是个禽兽的心;口虽能言,耳虽能听,也只是个能言能听的禽兽。(茂时扣胸指天。)

你如今于父母,但尽你心的孝;于兄长,但尽你心的敬;于乡党(同乡之人)邻里、宗族亲戚,但尽你心的谦和恭顺。见人怠慢,不要嗔怪;见人财利,不要贪图。但在里面行你那的心,莫行你那的心。纵使外面人说你是,也不须听;说你不是,也不须听。(茂时首肯拜谢。)

上面这一段,便是心学做功夫处。

〔乡党〕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后来用指乡亲、同乡之人。〔是的心〕无私欲之心。〔非的心〕有私欲之心。

你口不能言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凡说是非,便生是非,生烦恼;听是非,便添是非,添烦恼。你口不能说,你耳不能听,省了多少闲是非,省了多少闲烦恼,你比别人到快活自在了许多。(茂时扣胸指天躄地。)

我如今教你:但终日行你的心(但终日行你那的心),不消口里说(不须要自己用口去说什么);但终日听你的心(但终日听(顺从)你那的心),不消耳里听(不须要用耳去听别人说什么)。(茂时顿首再拜而已。)

 

阳明先生接连两次会试(考取进士)不第(落榜),泰然“同舍有以不第为耻者,先生慰之曰:‘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王阳明全集》)

“有一学者(学人)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你这是)贵目贱心。’”(《王阳明全集》)

 

“一日,论为学工夫(在与学生们谈论怎样做格物致知的实际功夫时)。先生(阳明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不可偏执于一种方法)。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待到)其心意稍定,(若是)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此时)须教他省察克治

〔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心学是要经世致用,因此静坐息虑仅只是前行,为省察克治打下基础。〔省(xǐng)察〕反省检查。〔克治〕克服对治。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不可间断),如去(驱除)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必须要有彻底根除的决心)。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财)、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刚起),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如此)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

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清静无为,这是无思无虑的境界)时在。’”(《传习录》)

以上开示,讲了格物致知的两段功夫:静坐息虑省察克治。静坐息虑是前行,为省察克治打下基础。省察克治是正行,格除私欲,显发良知。

如果没有静坐息虑之前行,就直接做省察克治功夫,大多数人会由于心思散乱(心猿意马,拴缚不定)而不得力(不能够专注地省察克治)。

所以先须做静坐息虑(求其放心)功夫,待到心意稍定(心思能够集中),即转入下一个阶段,做省察克治功夫。但静坐息虑不可停,这是基本功,必须列为每日功课,不断提升功力,直至精纯,做心念的主人而不是妄想的奴隶。

问:怎样做静坐息虑功夫?

答:可依照《但观自心》一文来修持。

 

阳明先生云:“此心无私欲之蔽(遮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传习录》)

这是就‘去人欲、存天理’而言。若就格物致知而言:此心无私欲之遮蔽,即是良知在支配(行为)(言语)(思想),以此事父便是孝,以此事君便是忠,以此交友便是信,以此治民便是仁。只在格物致知上用功便是

 

阳明先生云:“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却无实行)。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如今只管讲天理,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至其极,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王阳明全集》)

〔倏(shū)忽〕一转眼。〔义袭而取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指行事偶然合于义,并非循义而行事。

 

先德云:“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倘私欲之物,不能极力克除,则本有良知,决难彻底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於我何干?来不预计,去不留恋。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

译文:然而,要作圣人也不难,只在于彰明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要彰明自己光明正大的自性之德,必须从格物致知下手。倘如私欲之物,不能极力克除,则本有的良知,决难彻底显现。因此,当在平日起心念言语行为,常起,不使一切与理相违的情想,哪怕是短暂地萌发于心。要常使其心,虚明洞彻(无思无虑),如明镜当台,面前有什麽就仅仅是映现什么,而不要被它们牵转。是美是丑是它们自己的事,与我有何干系?来时没有期望等待,去了也没有烦恼留恋。若是违理的情想稍有萌动,就要立刻严以克服对治,剿除干净。

觉照的要点:常使其心,虚明洞彻,违理情想一旦出现,便立刻察觉,剿除干净。

〔自明其明德〕彰显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光明正大之性德,人人本具,但为私欲所蔽,犹如宝镜蒙尘。只要格除私欲,光明性德自现(尘尽光出)。〔云为〕言论行为。〔妍〕美。〔媸(chī)〕丑。

 

《传习录》记载:

问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固然)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先生(阳明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追根溯源息妄法)。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财)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未发之中〕《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zhōng,不偏不倚,不过与不及);发(表露)而皆中zhònɡ,符合)(法度),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人的情绪未表露出来时无所偏向,称为中;表露出来符合自然常理、社会法度,称为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共行的原则。达到中和者,天地各在其位生生不息,万物各得其所成长发育。)

 

《传习录》记载:

有一属官(下属官员),因久听讲先生(阳明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不能够好好修学)。”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我什么时候教你)离了簿书(官署中的文书簿册)讼狱(诉讼),悬空去讲学(讲求学问?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来修学,这是结合实际来修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例如,审问一起诉讼案件),不可因其应对无状(无礼),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为厌恶案犯有人说情而故意重判);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马虎)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诋毁诽谤、罗织罪名),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冤枉犯人、颠倒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

 

黄宗羲《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传》云:

“先生(阳明先生)之学,始泛滥(沉浸)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佛教)、老(道教)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贬谪贵州龙场三年),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词章〕诗文的总称。〔考亭〕在今福建建阳西南。相传五代南唐时黄子棱筑以望其父(考)墓﹐因名望考亭﹐简称考亭。南宋朱熹晩年居此﹐建沧洲精舍。宋理宗为崇祀朱熹﹐于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赐名考亭书院。此后因以“考亭”称朱熹。〔三变〕一、沉浸词章;二、出入佛老(佛学与仙道);三、龙场悟道。

自此以后(自龙场悟道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静坐)澄心为学。的有(确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

阳明先生正是由于成就了这段“以默坐(静坐)澄心为学。的有(确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功夫,所以后来做“致良知”功夫,特别得力。可惜学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默坐澄心〕“孟源问:‘静坐中思虑纷杂,不能强禁绝。’先生(阳明先生)曰:‘纷杂思虑,亦强禁绝不得;只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到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专无纷杂之念。’”(《王阳明全集》)〔物各付物〕用心若镜,物来映物,不为所转。

江右以后(主政江西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于收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收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

居越(浙江省东部)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愈加融会贯通),时时知是知非(起念即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息念即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凡有所言说,皆依本心良知而发——这是良知永现做主的境界),更无假借凑泊(更无须假借古人成说典故等来凑合),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一切是非、善恶、诚伪、得失,等等,都在良知的朗照下无微不显)

是学成(悟道)之后又有此三变也(其实,这是“明其明德”功夫的三个阶段)。”

〔悟道后之三变〕一、默坐澄心;二、致良知;三、臻于圆熟。

 

心学有一非常重要的功夫:能知过,能改过。知过改过,善莫大焉

阳明先生云:“人孰无过?改之为贵。......古之圣贤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是以能无过,非其心果与人异也。”(《王阳明全集》)

阳明先生又云:“勿以无过为圣贤之高,而以改过为圣贤之学”(《王阳明全集》)

 

《了凡四训》云:“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但改过者:

第一、要发耻心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深思自古以圣贤我都是大丈夫,什麽百世之,大家要向他们学习,而我的一生却像跌碎在地上的瓦片,毫无价值?

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人最大最要的就是知耻。’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是因能够知耻,就努力改,道德日新,持下去,可以做到人、人;如果不知耻,就肆意妄为,人格失,沦为禽兽。所以知耻是改键。

第二、要发畏心

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不惟是也仅仅如此。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哪怕是在私室暗地,我的所作所为,也被神明用眼睛盯著,用手指著,如在光天化日之下。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我虽然掩藏得很密,文得很巧妙,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怎麽可以不常存敬畏之心呢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洗掉)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怎)得不畏?

第三、须发勇心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多是拖延退;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不要有丝毫的犹豫停滞,这就是雷厉风行之所以十分有效的缘故。◆ 此处用了《易经》的一个卦名“风雷益”的典故。意思是说:改过要直捷迅猛,就容易成功。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便)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注释详见《了凡四训(注释)》

 

【按:实际上,心学功夫有两段(详见《天泉证道记注》):一、明其明德:将私欲之心(人欲)转变成无私欲之心(天理)。二、复还本体:将识心还原成本心。关于复还本体的功夫,详见《修心法要》。】

 

 

参考阅读:

心学功夫(续篇)

但观自心

修心法要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图

四句教(注)

论格物致知

天泉证道记(注)

吉安起兵家书序(注)

王阳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