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守护本心

湛然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

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

 

见性后,时时不忘守护本心,极其重要,这就是保任功夫。《修心诀》云:“悟此(本心)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六道)而长劫轮回。”(详见《修心诀精解》

〔见性〕瞥见自性,找到了主人公。例如禅宗公案中的直指见性。(详见《开悟》〔本心〕本心空寂无念,没有污染,故又名清净心。本心无知而无所不知,所以本心亦被称为灵知心。要注意的是:灵知的“知”是无有取相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宗镜录》云:“般若无知者,无有取相之知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修行,就是将这散乱的识心(缘虑心)平息下来,进而达到本心(灵知心)状态,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传心法要》云:“息念忘(亡)虑,佛自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修行是要返本还源,将识心状态(攀缘六尘而分别之心)转变成本心状态(空寂灵知之心)。悟,是悟此空寂灵知之心;修,是守(守护)此空寂灵知之心。先保后任,直至无为。

〔坐一如〕“坐”:坚守。“一如”: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坐一如”:坚守一如。就具体行持来说,就是:善恶都莫思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六祖云:“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妙用无穷如恒河沙数)。”(详见《六祖坛经精解》)〔保任〕悟(见性)后起修有保和任两个阶段:一、保。保护自心,不跟境界跑,以伏烦恼。二、任。任运自心,不跟境界跑,以断烦恼。〔任运〕任心自然运作。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若离妄想这有三个层次:粗念灭,细念灭,乃至微细念灭。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大乘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修满十地),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圭峰大师云:“若微细流注(微细念)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一切智〕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自然智〕不假功用,自然而生之智。〔无碍智〕自在无碍的智慧,即佛的智慧。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真心性净明体〕性净明体,性本清净的明妙之本体。从语法结构来说,“性净明体”是同位语,用来修饰“真心”这一名词。〔轮转〕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离轮回。〔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问:如何悟此而守之?

答:即《修心诀》所说:“故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亦是念起不随),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

“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这是渐修的具体方法(见性是顿悟)。而要能够做到“长须照察,念起不随”,必须要有观心功夫。观心的方法,详见《观心》一文。

〔妄念忽起,都不随之〕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译文:觉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中自然没有妄念。妄念若起,说明自己迷糊了(如人打盹做起白日梦来)。就要立刻凛然一觉,醒悟过来。一旦醒悟过来,妄念也就立刻消失了。修行的妙门就在这里啊!)〔牧牛行〕《禅苑瑶林注》记载:昔日懒安参访百丈禅师,礼而问曰:“学人欲来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你就是佛,还说什么欲来识佛)。”曰:“识后如何(识佛后如何?即悟后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自性返本还源)。”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不知道自始至终应当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妄念忽起,都不随之)。”

 

《碧岩录》记载:马祖与弟子百丈同游,见野鸭飞过。祖云:是什么?丈云:野鸭子。祖云:什么处去(勘验百丈是否住色生心)?丈云:飞过去。祖遂扭百丈鼻,丈负痛失声。祖云:何曾飞去!丈于言下有省(xǐng,百丈于言下醒悟)

百丈第一句回答“野鸭子”,如镜映物,这是对的;但是第二句“飞过去”,即是住色生心,随境逐物,没有守护住本心(失掉正念)。所以马祖扭他的鼻子,要他扭转回来守护本心。百丈在疼痛中听师道:何曾飞去?(野鸭是幻,哪有去来?)豁然醒悟:“应如是生清净心。”(马祖扭百丈的鼻子,就是要他时时不忘守护本心,而不可随境逐物。)

〔百丈〕唐代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禅师怀海,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大师始创禅门之规式,所谓“百丈清规”。〔何曾飞去〕摄相归性,并将为空。〔摄相归性〕将森罗万象销归于诸法实相,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不离相,难以悟道,故马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霹雳手段,闪击百丈不悟之心。《金刚三昧经》云:“‘若失本心,即当忏悔’之法,是为清凉。”由此,严师高徒的行径可见一斑,令我等亲切的感受到“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灯会元》云:“师(百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问曰:‘汝忆父母邪(古同“耶”)?’师曰:‘无。’曰:‘被人骂邪?’师曰:‘无。’曰:‘哭作甚么?’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同事曰:‘有甚因缘不契?’师曰:‘汝问取和尚去。’同事问大师曰:‘海侍者(百丈是马祖的侍者,名怀海,故称其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我)说。’大师曰:‘是伊(他)(领悟)也。汝自问取他。’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师曰:‘适来哭,如今笑。’同事罔然。次日,马祖升堂。众才集,师出(百丈出列),卷却席(把拜席收卷起来)。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师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师曰:‘鼻头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

问:百丈大哭什么?大笑什么?

答:哀哀大哭的是:无始劫来,就因为不知道“摄相归性,守护本心”,冤冤枉枉地受尽熬煎,沉沦至今;哈哈大笑的是:如今受此妙法,只要努力认真做去,今生定成正果,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正是:修行无别修,只在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

 

《六祖坛经》记载: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遯(同“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译文:一日,我(六祖惠能)独自思惟:时机成熟,现在应当弘法了,不可永远隐遁在山林里。于是出山,来到广州法性寺,正遇着印宗法师讲《大般涅槃经》。这时有风吹动旗幡,一僧说:这是风吹动幡。另一僧说:这是幡自己飘动。争论不已。我就走向前说道:不是风吹动,也不是幡自己飘动,是您们两位心动(没有守护住本心)。众人一听,十分惊讶。

〔印宗法师〕吴郡(江苏吴县)人也,从师出家,精涅槃经。唐咸亨元年抵京师,敕居大敬爱寺。固辞,往蕲春谒弘忍大师(禅宗五祖)。后于广州法性寺讲涅盘经,遇六祖能大师始悟玄理,以能为传法师。又采自梁至唐诸方达者之言,著心要集盛行于世。先天二年二月二十一日终于会稽山妙喜寺,寿八十有七。〔幡〕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仁者〕佛教语,对他人的尊称。“仁者”的原义是有德行的人,或者有恩情的人。〔一众〕众人。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风动、幡动,这是无明梦中事。世间俗人争一争风动还是幡动,未尝不可,本来就沉迷在无明梦中;然而修行人是要从无明梦中觉醒,就应当紧紧把握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守护本心不为境转,方能了脱生死。《楞严经》中,佛言:“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道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所以这两位僧人在那里争论风动还是幡动,这是执相为实,心随境转,用诸妄想,实非修行人行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这是说从觉的观点来看(摄相归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本来无一物”,哪有什么风动、幡动?而“仁者心动”一语,说到根本:“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占察善恶业报经》)憨山大师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观楞伽记》)〔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心生故种种法生”,是说心生(最初动念)而入无明梦,故有种种法出现;“心灭故种种法灭”,心灭(微细念灭)而无明梦醒,则梦中所见之种种法灭。

惠能这是从根本上平息了这场争论,足见其境界之高(所谓境界之高,并非什么玄言妙语,而是根尘相对时如如不动的实际功夫),故“一众骇然”。“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语,真是石破天惊!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

 

六祖惠能本是南海不识字的卖柴汉。见一客诵经,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途经三十余日,至黄梅(湖北黄梅县东禅寺)礼拜五祖,便说出:“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南海〕郡名,属广东粤海道。

在求法途中的三十余日和破柴踏碓的八个多月,惠能就是在这段经文上痛下功夫,不到十个月便大悟,得继祖位。(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这段经文〕《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等众生无始劫来,轮回六道,受尽熬煎,就是因为著相生心,而所著的却是幻相,这真是天大的冤枉!所以《金刚经》大白真相,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攀缘尘境(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而生缘虑心(分别计度、爱憎取舍之心);应无所住著而生清净心(不受尘境污染的心)。详见《金刚经精解》

 

《大乘起信论》云:“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译文:深信自己的本性是佛,知道这是心在妄动,实际上并无现前境界,于是修远离法(“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由于如实道知没有现前境界的缘故,以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由于熏习力的缘故,无明则灭。由于无明灭的缘故,心不起念。由于心不起念(微细念灭)的缘故,境界随之而灭。由于因缘俱灭的缘故,心(缘虑心)与相都消亡,名得涅槃,成就自然业智。(详见《起信论注》

〔无前境界〕没有当前的境界。境界的出现是由于心妄动而出现的幻象。〔熏习〕熏即熏发,习即长期重复地做而成为本能(习惯成自然)。不断地攀取染净之缘,则熏发心体而成染净,故名熏习。无明是染熏之因,明是净熏之因。起妄想见,是无明;离妄想见,是明。〔因缘俱灭〕心妄动,这是境界现的因;而境界现,又成为心妄动的助缘,令心更加妄动。相因相成,愈演愈烈。“因缘俱灭”即是心不妄动,境界亦灭。〔自然业智〕即后得智。〔后得智〕二智之一。境智无异,不起分别,名“根本智”;分别一切差异之相,慧照分明,即名“后得智”。

 

 

参考阅读:

见性与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