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心不颠倒

湛然

 

心不颠倒有二义:

临终心不颠倒和命终心不颠倒。

临终心不颠倒,感得佛迎,这是自力;

命终心不颠倒,往生极乐,这是佛力。

所以,净土法门是自力兼仗佛力之二力法门

 

临终颠倒者,由其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
......乘此颠倒,
随业受生,依旧轮回。

 

〔二力法门〕印光大师开示道:“自力感,则佛力应。”又开示道:“所以,净土法门有如是之高上者,因为普通教理修心,全仗自力(全仗自力了生死)。惟有净土(唯有净土法门)是兼仗佛力(是自力兼仗佛力了生死)。”(《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自力感”,念佛人以临终正念感佛来接引;“则佛力应”,则阿弥陀佛应感前来接引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提起正念并保持正念,这是自力,以感得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在阿弥陀佛的接引下,命终心不颠倒,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则是佛力。详见《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一文。

〔自力感,则佛力应〕莲池大师云:“内凝正念(临终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阿弥陀经疏钞》)

 

问:xx法师《正解“临终正念”(三)》中,“依据”《弥陀略解圆中钞》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关于“心不颠倒”的开示,说道:“我们能够(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完全不是自己的功夫。”是这样吗?

答:他说:“我们能够(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完全不是自己的功夫。”是“依据”《弥陀略解圆中钞》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关于“心不颠倒”的开示。实际上,xx法师是通过曲解这些开示,而得出这一错误的结论,用来反对念佛人平日须修正念而反对念佛人平日须修正念,正是xx法师邪说的中心点,这与本愿法门同出一辙。

〔平日须修正念〕莲池大师开示道临终颠倒者,由其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乘此颠倒,三界七趣,随业受生。”(《阿弥陀经疏钞》)更多的临终正念开示,详见《临终正念》《临终正念答客问》。〔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七趣〕地狱、饿鬼、畜生、人、神仙、天、阿修罗。“趣”是趣向的意思。

〔临终正念〕临终正念就是临命终时心不颠倒。通常,这是通过临终十念相续来实现。详见《往生的条件》一文。

 

首先,我们剖析在《弥陀略解圆中钞》中,经、疏、钞是怎么说的;然后,再来看看xx法师是怎样曲解的。

《弥陀略解圆中钞》云:

 

 

【经】是人终时(此人四大分解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疏】乘弥陀愿力摄持,不为平昔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正念现前,故云心不颠倒。

【钞】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见思烦恼),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这里,“经”,即《佛说阿弥陀经》;“疏”,即大佑法师之疏文;“钞”,即传灯法师之钞文。

〔疏、钞〕“疏”是对经文的注解,“钞”是对“疏”的进一步阐释。〔浩浩见思,实未伏断〕浓厚的见思烦恼,实际上并未伏断掉。〔垂终〕四大分解之时。所以传灯大师在这里用“垂终”,而不是“临终”。

自力了生死者,必须断尽见思烦恼,才能够做到终时(垂终,即四大分解之时)心不颠倒而了生死、出轮回。但断尽见思烦恼,其难度极大。而念佛人只须做到临终正念,因而感得阿弥陀佛前来接引,于是在阿弥陀佛的慈悲加祐下,终时(四大分解之时)心不颠倒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见思烦恼〕即见思惑。〔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轮回。

请特别注意:这里大佑法师之疏文和传灯法师之钞文是对“是人终时(此人四大分解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一句经文的注释。所以这里的“心不颠倒”是指终时(即四大分解之时,而不是“临终”)心不颠倒

 

《佛说阿弥陀经》这段经文是:“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就要命终之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此人四大分解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段经文是说:由于成就了一心不乱,所以能够做到临终正念,而与佛感应道交。于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慈悲加祐,令此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详见《阿弥陀经注》

〔感应道交〕众生之感与阿弥陀佛之应,相互交通。

在这段经文中,有两个阶段:

一、首先,是人临终(此人就要命终之时),以正念(一心不乱)感得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其经文是:“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就要命终之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二、然后,是人终时(此人四大分解时),阿弥陀佛慈悲护佑,令心不颠倒,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经文是:“是人终时(此人四大分解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所以,“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是在感得阿弥陀佛来了以后的事。)

请特别注意:上面大佑法师之疏文和传灯法师之钞文,是对第二阶段经文“是人终时(此人四大分解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的注释,即阿弥陀佛来了以后护佑此人命终之时(而不是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注释。

 

因此,首先必须有临终正念感得佛迎,否则便随业受生,而六道轮回。

对此,莲池大师开示道:临终颠倒者,由其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将舍暖触之时将四大分解之时,一生所作,俱现于前,心神惶怖,动止挥霍。应入地狱者,刀山剑树,视作园林。应堕畜生者,马腹驴胎,认为堂宇。就令作善,合为人天,未免憎爱父母。乃至小圣初心,犹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谓颠倒也。乘此颠倒,三界七趣,随业受生。今既一心不乱,则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阿弥陀经疏钞》)

译文:临终颠倒者,都是由于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将四大分解之时,一生所作,俱现于前,心神惶怖,举止失措。应入地狱者,就将刀山剑树,看成美丽的园林。应堕畜生者,就将马腹驴胎,认作华丽的殿堂。即便作善者,应生人道或天道,入胎时也不免爱母憎父而作男身,或者爱父憎母而作女身。乃至小乘初果及初发心菩萨,犹有隔阴之迷,不能够正知地入胎出胎。这统统都是颠倒。由于临终的颠倒,于是就在三界中的七趣,随业而受生。如今既然已经成就念佛一心不乱,则临终时,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径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由此可知,临终正念者,感佛来迎,往生极乐;无有正念者,随业受生,六道轮回。(关于临终正念,详见《临终正念》《临终正念答客问》

所以,平日勤修正念,至为重要。道绰大师开示道:“智者勤摄心,临终意不散。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详见《道绰大师净土教法》

 

由以上经文可知“是人终时,心不颠倒”的“是人”是指已经达到一心不乱的善男子、善女人,由于临终正念已经感得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因此其人四大分解之时,在阿弥陀佛的加祐下,心不颠倒(终时正念),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在这段经文中,有两个正念:临终正念终时正念。其中:临终正念是自力,而终时正念是佛力。

这一段经文,玄奘大师所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讲述得更为详细:“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详见《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注》

这段经文说:达到系念不乱的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以其临终正念感得阿弥陀佛前来接引,然后在四大分解时(“是人终时”),阿弥陀佛慈悲加祐,令心不乱,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逻辑顺序是:

系念不乱(即一心不乱)→临终正念(自力)→感得佛迎→终时正念(佛力)→往生极乐。

这里,感得佛迎的临终正念是自力,阿弥陀佛“慈悲加祐,令心不乱”之终时正念是佛力。

 

人们常常问道:这些善男子、善女人既然已经达到了系念不乱(一心不乱),为什么又讲阿弥陀佛来后要“慈悲加祐,令心不乱”?

这是因为:系念不乱(一心不乱)是感得佛迎,然而系念不乱(一心不乱)是浅层次的功夫,不足以在四大分解、苦逼魔现之时,继续保持其心不乱,所以阿弥陀佛“慈悲加祐,令心不乱”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称扬诸佛功德经》云:“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念佛之念)不忘舍(这就是临终正念,感得佛迎),阿弥陀佛将(带领)诸众僧(声闻弟子菩萨众)住其人前,魔终不能毁坏斯等(此善男子或善女人)正觉之心。”这里,“魔终不能毁坏斯等正觉之心”,就是由于阿弥陀佛“慈悲加祐,令心不乱”。

 

由此可知,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的临终正念,这是自力;四大分解、苦逼魔现之时,前来接引的阿弥陀佛“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所保持的正念(终时正念),这是佛力。所以,念佛的关键,是自己要做到:临终正念(自力),感得佛迎。之后,自有阿弥陀佛的慈悲加祐(佛力),顺当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平时不修正念,那就肯定做不到临终正念,也就不能够感得阿弥陀佛前来接引;而自己又没有断尽见思烦恼(平时连正念都没有修,离断尽见思烦恼那真是天地悬殊),因此终时心必颠倒,于是随业受生,依旧六道轮回。

 

再强调一下:

《佛说阿弥陀经》云:“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对于这一句经文,大佑法师之疏文云:“乘弥陀愿力摄持,不为平昔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正念现前。”

传灯大师之钞文云“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浓厚的见思烦恼),实未伏断(实际上并未伏断掉),而能垂终(四大分解之时)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垂终〕四大分解之时。所以传灯大师在这里用“垂终”,而不是“临终”。〔虽非正念,而能正念〕这是说,四大分解时,你自力做不到正念,但是阿弥陀佛慈悲加祐,令你心不颠倒,而正念现前。

要特别注意的是:大佑法师和传灯大师在这里所说的正念,乃是“是人终时(此人四大分解时),心不颠倒”的正念,即阿弥陀佛慈悲加祐的终时正念,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感得佛迎的临终正念,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所以,感得佛迎的临终(临终心不颠倒)是自力,而阿弥陀佛慈悲加祐的终时正念(终时心不颠倒)是佛力。因此,净土法门是自力兼仗佛力之二力法门(详见《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一文)。

对此,印光大师开示道:“自力感,则佛力应。”又云:“所以,净土法门有如是之高上者,因为普通教理修心,全仗自力(全仗自力了生死)。惟有净土(净土法门)是兼仗佛力(是自力兼仗佛力了生死)。”(《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莲池大师开示道:“内凝正念,外感佛迎。”(《阿弥陀经疏钞》)因此,净土法门是自力兼仗佛力了生死:以临终正念感得佛迎,这是自力;然后在阿弥陀佛的接引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出离生死,这是佛力。而本愿法门的特征,就是鼓吹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全仗佛力,不须自力。

 

现在来看xx法师是怎样曲解的:

xx法师说:“那现在从经文说,你还能够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正念现前,如入禅定,那绝对不是你自己的功夫所能够办得到的,乃是全仰靠阿弥陀佛,乘大愿船,在我们最困难的关键时刻,来慈悲加祐,来拯救我们的。”《正解“临终正念”(三)》

这是把《弥陀略解圆中钞》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关于终时正念(终时不颠倒)靠佛力的开示,移花接木偷换成临终正念(临终不颠倒)靠佛力,于是得出结论:“我们能够(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完全不是自己的功夫。”由此来反对平日须修正念。

由此来反对平日须修正念〕这是严重误导念佛人!平日不修正念者,临终必然心思散乱,不能感得佛迎,而是乘其颠倒,随业受生,依旧六道轮回。这就是谬论邪说的恶果,念佛人千万要警惕啊!

试问:如果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全仗佛力,为什么就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善男子、善女人首先要“系念不乱(一心不乱),为什么世尊反复叮咛要“如说修行”?为什么莲池大师要说“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而且还说:临终颠倒者,由其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乘此颠倒,三界七趣,随业受生。”(《阿弥陀经疏钞》)为什么道绰大师要说:“智者勤摄心,临终意不散。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安乐集》)

〔要如说修行〕佛言:“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又云:“当勤精进,如说修行,勿生疑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佛言:“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佛说无量寿经》)

xx法师的谬论与经语、佛语、祖师语完全背道而驰,严重误导念佛人!不是邪说是什么?

 

弘扬正法,度人度己,救人救己,功德无量;
鼓吹邪说,误人误己,害人害己,恶报无穷。

 

善恶到头终有报;

欺人欺事难欺天。

 

这种通过曲解经论来贩卖私货(自己的谬论邪说)的手段是恶劣的,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谬论邪说就是这样炮制出来的!

谬论邪说就是这样炮制出来的〕xx法师骨子里是本愿法门,他所鼓吹“乃至十念通平时”“只要信愿”“不用修行“不需要什么功夫”“散心念佛”以及反对平日须修正念等等谬论,与经论和历代祖师的教导完全背道而驰,所以他在讲经说法时必然是通过篡改、曲解经论和祖师的开示来贩卖这些私货(细心的听众和读者随处都可以发现)。例如,蕅益大师开示说:乃至十念属临终时。xx法师曲解成蕅益大师说:乃至十念通平时(详见《乃至十念通平时?》)。又如,蕅益大师说:必须有信愿才能够往生。xx法师通过篡改原文,曲解成蕅益大师说:只要有信愿就能往生(详见《只要有信愿就能往生?》)又如,他把《弥陀略解圆中钞》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关于“终时正念(终时不颠倒)靠佛力”的开示,偷换成“临终正念(临终不颠倒)靠佛力”,于是得出结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全仗佛力(详见上文)。

 

在这里,想真诚地劝xx法师一句:以你的情况来看,断断不至于做出如此不符合逻辑的事来,一定是被过去谤佛之业障住了。希望你能够以了生死的大决心、大毅力从中脱出来(业能缚心,心能转业),把后半生奉献于正法的弘扬,度人度己,救人救己。

〔不符合逻辑的事〕学佛弘法,本为了生死、度众生。如果自己都在明知故犯地作弊撒谎,篡改曲解,误导蒙骗,哪里还能够了生死、度众生呢?这不是在弘法,而是在谤法!干这些勾当,从道德上来说,为人所不齿;从因果上来说,恶报无穷!明白道理的人,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

善导大师开示道:“经(《观无量寿佛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观经四帖疏》)

 

 

参考阅读:

不是唯功夫论,而是如说修行

乃至十念通平时?

只要有信愿就能够往生?

如银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