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真心直说精解

高丽国普照国师知讷 撰

湛然 注释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认法身,勿认色身;

认灵知,勿认妄念。

 

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
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

 

 

〔灵山就在汝心头〕六祖云:“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若离妄想这有三个层次:粗念灭,细念灭,乃至微细念灭。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大乘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修满十地),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圭峰大师云:“若微细流注(微细念)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一切智〕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自然智〕不假功用,自然而生之智。〔无碍智〕自在无碍的智慧,即佛的智慧。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真心性净明体〕性净明体,性本清净的明妙之本体。从语法结构来说,“性净明体”是同位语,用来修饰“真心”这一名词。〔轮转〕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离轮回。〔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圭峰大师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禅源诸诠集都序》)

空寂之知亦名灵知。〔灵知〕禅修中,当念头消亡,而又了了分明时。这个了了分明,即是空寂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那个“知”,而称之为灵知。《修心诀》云:“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故圭峰大师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关于“空寂之知”,详见《知之一字一文。)〔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然无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


 


 

普照国师简介:

知讷(1158-1210年,相当于我国的南宋时期),又作智讷(),朝鲜曹溪宗之开山祖师。京西洞州(黄海道瑞兴县)人,号牧牛子。大师俗姓郑,八岁从曹溪山宗晖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与同学十余人结社,修习定慧。二十五岁时僧科合格,住昌平清源寺,以览《六祖坛经》而有得。二十八岁,移居下柯山普门寺,得唐代李通玄《华严经合论》(即《新华严经论》),悟禅之宗旨与华严之教相合,后于八公山居祖寺制《定慧结社文》以实修自励。数年之后,隐栖于智异山无住庵,专修内观。一日,阅《大慧语录》而豁然大悟。神宗三年(1200年),又于松广山吉祥寺结社,前后十一年致力广宣曹溪禅,提倡顿悟渐修与定慧等持。其后,创建亿宝山白云精舍、积翠庵、祖月庵等。熙宗元年(1205年),改松广山定慧寺为曹溪山修禅社,而成朝鲜禅之根本道场。

熙宗六年(1210年)春,大师预知时至。圆寂前夜沐浴时,侍者在旁不断地求教,大师都从容地一一作答。次日(三月二十七日)黎明,众人前来送行。大师命侍者击鼓集众,手持锡杖健步迈入法堂,升座讲法。大师说:“禅法的灵验是不可思议的,今天我来到这里,准备把这个不可思议的奥秘给大家说清楚,你们现在随便上来问,老汉我肯定一一给你作回答。”众人纷纷发问,大师随机应答,辩才无碍。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大师把锡杖向地下拄了几下,说道:“说一千,道一万,都在这了。”说完之后安然不动,泊然而化。

大师世寿五十三,法腊三十六,谥号‘佛日普照国师’。著有《真心直说》、《修心诀》、《法集别行录节要并入私记》、《圆顿成佛论》、《看话决疑论》、《念佛要门》、《六祖坛经跋》等。法嗣有慧谌、正宣、守愚等人。

〔具足戒〕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僧科〕朝鲜高丽时代至李朝初期所实施的僧侣考试制度。分为宗选与大选。宗选由寺刹主持,大选由国家主持。宗选合格始得参加大选。大选分为禅宗大选与教宗大选,前者在禅宗总本寺广明寺,后者在教宗总本寺王轮寺。每三年举行一次大选。〔李通玄(635-730年)〕世称李长者,又称枣柏大士,是唐代的华严学者,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人。青年时钻研易理,到四十余岁时,专攻佛典,潜心《华严经》。当时正值“八十华严”译成。于开元七年(719)春,他携带新译《华严经》到太原孟县西南同颖乡大贤村高山奴家,造论阐明经义。三年足不出户,据说每天只是早晨食枣十颗、柏叶饼一枚,由此世称枣柏大士。他后来携带论稿移居神福山原下的土龛(即太原寿阳方山土龛)继续撰述,经过五年告成,这就是《新华严经论》四十卷。继而又作《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四卷。开元十八年(730年),一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三月二十八日圆寂,寿九十六岁。〔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因行果德的要典。此经汉译本有三种: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二、唐武则天时代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释题

【真心直说】

本篇中之“真心”,即一般所说之自性。“直说”,就是照实说,坦白直率地说出来。

《真心直说》从以下十五个方面,对真心(自性)进行全面的论述:真心正信、真心异名、真心妙体、真心妙用、体用一异、真心在迷、真心息妄、真心四仪、真心所在、真心出死、正行助行、真心功德、真心验功、真心无知、真心所往。阐明人人本具之真心(自性)、迷悟之根源,以及修行之途径和得证之境界。

《真心直说》是《修心诀》之姊妹篇(详见《修心诀精解》)。

 

自性是体,心是自性之用。心有两种状态:本心和识心。本心,是心之本原状态,灵明洞彻,卓然独立。《六祖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识心又名缘虑心——攀缘分别六尘而起之心,即佛在《圆觉经》中所说的“六尘缘影”,也就是我们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亦即现前一念之心,其特点是分别计度、欣厌取舍。起心动念、见闻觉知(这里的“知”是分别之知),这都是识心在起作用。

本心无染,故又名自性清净心。本心无知而无所不知,所以本心亦被称为灵知心。要注意的是:灵知的“知”是无知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宗镜录》云:“般若无知者,无有取相之知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修行,就是将这散乱的识心(缘虑心)平息下来,进而达到本心(灵知心)状态,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传心法要》云:“息念忘(亡)虑,佛自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修行是要返本还源,将识心状态转(攀缘六尘而分别之心)转变成本心状态(空寂灵知之心)。悟,是悟此空寂灵知之心;修,是守(守护)此空寂灵知之心。先保后任,直至无为。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一般的论述中,常常将本体的体、用和迷、悟,都分别立名。例如《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本体的体、用和迷、悟分别立名:自性是体,心为其用。自性觉的状态,名为本性(如来藏、佛性);自性迷的状态,名为识性(识藏)。心悟的状态,名为本心(真心);心迷的状态,名为识心(妄心)。然而,在《真心直说》中,除了偶尔使用“妄心”一词,通常仅用“真心”一词,体用不分,迷悟共用。对此,在“第二章 真心异名”中,辨析甚明,并且说道:“若达真心,诸名尽晓;昧此真心,诸名皆滞。故于真心,切宜仔细。”因此,对于文句中之“真心”,是体还是用,是迷还是悟,应根据上下文辨认清楚。

 

说明:注解中,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将引用的原文译成白话时,亦加引号。例如原文:华严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而注释译文:华严经云:‘信为道之源、功德之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注释中引号内的文字并不一定是原文,请读者留意。

一、真心正信

【华严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唯识云:‘信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故。’是知,万善发生,信为前导。故佛经首立‘如是我闻’,生信之所谓也。】

《华严经》云:‘信为道之源、功德之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成唯识论》云:‘信如水清珠,能澄清浊水的缘故。’因此知道,万善发生,信为前导。所以佛经都是以‘如是我闻’开首,就是要令读者对经文生起信心。

〔信〕相信而且喜乐。这段文中的“信”,是指对正法之信,故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云:“信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故。”〔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信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故〕正法之信,犹如水清珠能够澄净浊水,能够澄净杂乱之妄心。〔水清珠〕语云:西天有宝,名曰水清珠。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澄净。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则所有浊水亦随之而澄净。〔如是我闻〕这是我(阿难)的亲自见闻(并非辗转传闻的)。“如是我闻”是取信,证明此经确是佛说,而且记载的经文正确无误。句中的“我”,是集经者阿难自称。阿难是佛的堂弟,出生于佛成道之夜。后来随佛出家作佛的侍者,以“过耳不忘、多闻第一”著称。阿难出家时,佛已说法二十年,因此请佛将此前所说,均为他补说;同时阿难又得法性觉自在三昧,能于定中彻了一切法。故佛灭度后,摩诃迦叶尊者于摩揭陀国大石窟结集经藏时,五百大阿罗汉共聚一处,大众公推阿难升座复述经文。

 

【或曰:祖门之信与教门信有何异耶?曰:多种不同。教门令人天信于因果:有爱福乐者,信十善为妙因,人天为乐果;有乐空寂者,信生灭因缘为正因,苦集灭道为圣果;有乐佛果者,信三劫六度为大因,菩提涅槃为正果。】

问曰:祖门(宗门、禅宗)之信与教门(教下)之信有什么不同呢?答曰:二者有多种不同。教门是令人道和天道的众生信因果:有爱享福享乐者,就告诉他们信‘十善为福乐之妙因,生人生天为乐果’;有喜乐空寂者,就告诉他们信‘生灭因缘为空寂之正因,证得四圣谛(苦集灭道)为圣果’;有喜乐佛果者,就告诉他们信‘三阿僧祇劫之六度妙行为成佛之大因,证得菩提涅槃为正果’。

〔教门〕以经教为入道之门。禅宗自称祖门(由祖师以心传心入道),常称他宗为教门。〔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一、“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为相。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人生的真相。二、“集谛”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贪爱而造业,于是受苦、轮回。三、“灭谛”是说明息灭诸苦的真理。当所有的苦集(贪爱)都永断无余,无染无著,就不再受苦、轮回,这就是灭谛。四、“道谛”是说明如何永断苦集(贪爱),亦即灭苦之道——八圣道。四圣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世人即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坏苦是偶而出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八苦〕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怨憎之人会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五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

〔八圣道〕又名八正道,八条圣者的道法: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和生活;六、正精进,即正确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圣道,便可证得阿罗汉果。〔三阿僧祇劫〕这是菩萨修行成佛的时间。阿僧祇劫,汉译“无数长时”。菩萨修行直到成佛的阶位,一共有五十位。其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共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过后,即证佛果。

 

【祖门正信,非同前也。不信一切有为因果,只要信自己本来是佛:天真自性人人具足,涅槃妙体个个圆成,不假他求从来自备。三祖云:‘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志公云:‘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故知,众生本来是佛。】

宗门之正信,不同于前面所说教门之信。宗门不信一切有为法之因果,只要信自己本来是佛:天真自性人人具足,涅槃妙体个个圆成,不假他求从来自备。禅宗三祖僧璨云:‘天真自性,圆同太虚,无欠无余,都是由于有取舍之心,所以本性不现(不如)。’宝志公云:‘有相身(色身)中有无相身(真心),无明路上有无生路(涅槃路)。’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故知,众生本来是佛。”

〔有为因果〕有为法之因果。〔有为法〕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如〕一切万物真实不变之本性。此本性极难用语言文字来形容,故借“如”字来做代表。本性即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易、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都同一相,故名为“如”。〔实相〕法的真实情形。“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情形。《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关于诸法实相的详细论述,见《诸法实相》一文。)〔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这是说:无名是佛性所起(真心在迷),色身是法身幻现。

《传心法要》云:“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通“亡”)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

又云:“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

〔五十二位〕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问:禅宗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什么意思?

答:明心见性”的意思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见性成佛”的意思是:见自本性,然后依性起修,圆成佛道。所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然后依性起修,圆成佛道。(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既生正信,须要解滋。永明云:‘信而不解,增长无明;解而不信,增长邪见。’故知,信解相兼,得入道疾。】

既生正信,就须要解来滋养。永明大师云:“信而不解,增长无明;解而不信,增长邪见。”因此知道,信解相兼,则能够疾速地入道(明心见性)。

〔入道〕明心见性。就禅宗而言,入道之前是前行,入道(顿悟)之后是修道(渐修),然后是证道。证道的境界,如永嘉大师《证道歌》所言。唯识宗有修行五位之说,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

 

【或曰:初发信心,未能入道,有利益不?曰:起信论云:‘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是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念顷正思惟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又、般若经云:‘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问曰:初发信心(信自己本来是佛),未能证入圣道,有利益吗?答曰:《起信论》云:‘若人闻是法(自己本来是佛)已,不生怯弱,当知是人一定是成佛的种子,必为诸佛之所授记。假使有人能够度化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念顷正思惟此法(自己本来是佛),后者之功德远远超出前者而不可喻说。’”又、《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授记〕佛预先记名(记载姓名):过了多少年代,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

 

【是知,欲行千里,初步要正;初步若错,千里俱错。入无为国,初信要正;初信既失,万善俱退。故祖师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是此理也。】

因此知道,欲行千里,第一步一定要正;第一步若错,此后所行之千里也都全错。入无为国(真心),初信一定要正(一定要信自己本来是佛);若是初信失之于正,则万善俱退。故祖师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就是这个道理啊!

〔无为〕无因缘造作。〔无为国〕真心的别名(见下章“真心异名”)。

二、真心异名

【或曰:已生正信,未知何名真心?曰:离妄名真,灵鉴曰心,楞严经中发明此心。】

问曰:已生正信,但不知道什么叫真心?答曰:离妄名真,灵知曰心,《楞严经》中阐明此心。

 

【或曰:但名真心,别有异号耶?曰:佛教祖教立名不同。且佛教者,菩萨戒呼为心地,发生万善故;般若经唤作菩提,与觉为体故;华严经立为法界,交彻融摄故;金刚经号为如来,无所从来故;般若经呼为涅槃,众圣所归故;金光明号曰如如,真常不变故;净名经号曰法身,报化依止故;起信论名曰真如,不生不灭故;涅槃经呼为佛性,三身本体故;圆觉中名曰总持,流出功德故;胜鬘经号曰如来藏,隐覆含摄故;了义经名为圆觉,破暗独照故。由是寿禅师唯心诀云:‘一法千名,应缘立号。’备在众经,不能具引。】

问曰:你讲了什么叫真心,真心还有别的名称吗?答曰:教门和宗门,对于真心各自有不同的名称。在教门中,《菩萨戒经》呼为心地,发生万善的缘故;《般若经》唤作菩提,与觉为体的缘故;《华严经》立为法界,交彻融摄的缘故;《金刚经》号为如来,无所从来的缘故;《般若经》呼为涅槃,众圣所归的缘故;《金光明经》名曰如如,真常不变的缘故;《维摩诘经(净名经)》名曰法身,报化依止的缘故;《起信论》名曰真如,不生不灭的缘故;《涅槃经》呼为佛性,三身本体的缘故;《圆觉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名曰总持,流出功德的缘故;《胜鬘经》名曰如来藏,隐覆含摄的缘故;《圆觉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又名为圆觉,破暗独照的缘故。因而永明大师《唯心诀》云:‘一法有千名,应缘而立号。’教门中真心的种种名称,都在众经之中,不能一一具引。

〔菩萨戒经〕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为一卷,以便诵持。天台宗智者大师名之曰“菩萨戒经”。〔般若经〕宣说般若波罗蜜深妙道理的经典的总称。

 

【或曰:佛教已知,祖教何如?曰:祖师门下杜绝名言,名不立何更多名?应感随机,其名亦众。】

问曰:教门中真心的种种名称已经知道,那么宗门又有哪些名称呢?答曰:祖师门下杜绝名目与言句,名尚且不立,哪会更有多名呢?不过应感随机,真心的叫法也是挺多的。

 

【有时呼为自己,众生本性故;有时名为正眼,鉴诸有相故;有时号曰妙心,虚灵寂照故;有时名曰主人翁,从来荷负故;有时呼为无底钵,随处生涯故;有时唤作没弦琴,韵出今时故;有时号曰无尽灯,照破迷情故;有时名曰无根树,根蒂坚牢故;有时呼为吹毛剑,截断尘根故;有时唤作无为国,海晏河清故;有时号曰牟尼珠,济益贫穷故;有时名曰无鑐锁,关闭六情故;乃至名泥牛、木马、心源、心印、心镜、心月、心珠。】

有时呼为自己,众生本性的缘故;有时名为正眼,鉴诸有相的缘故;有时号曰妙心,虚灵寂照的缘故;有时名曰主人翁,从来都是祂在起作用的缘故;有时呼为无底钵,随处寄生涯的缘故;有时唤作没弦琴,韵出今时的缘故;有时号曰无尽灯,照破迷情的缘故;有时名曰无根树,根蒂坚牢的缘故;有时呼为吹毛剑,截断尘根的缘故;有时唤作无为国,海晏河清的缘故;有时号曰牟尼珠,济益贫穷的缘故;有时名曰无鑐锁(没有簧片的锁),关闭六情的缘故;乃至名曰泥牛、木马、心源、心印、心镜、心月、心珠,如此等等。

〔海晏河清〕大海无浪,黄河水清。〔牟尼珠〕即摩尼珠,亦名如意珠。〔鑐〕锁中的簧片。

 

【种种异名,不可具录。若达真心,诸名尽晓;昧此真心,诸名皆滞。故于真心,切宜仔细。】

真心之种种别名,不能够一一列举。若是通达真心,则对于真心的种种叫法都会明白这是在讲真心;若是迷昧此真心,则对于真心的种种叫法都会感到碍难,不知道是否是在讲别的什么。因此对于真心的种种叫法,一定要根据上下文,非常仔细地辨认。

这里须要说明的是,在经论中出现的这种一体异名、一体多名的情形,是为了破除学人对名相的执著,古代禅门中也惯用这种“一法千名,应缘立号”的手法。然而一体多名,这对于从小就受科学教育的现代人来说,是难于接受的。甚至有人就此加以指责和诘难,认为这是错误的,不科学,逻辑混乱。因为在科学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本书、一篇论文若要使用一个专业术语,就必须先给出明确的定义(教科书中熟用者例外),而且自始自终都只使用这个名词。如果有例外,就必须注明。所以,我们在研读经论时,如果遇到这种一体异名、一体多名、甚至还有交叉的情况,应当知道这不是古人逻辑混乱,他们自有用意。而自己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这个那个名称,究竟指的是什么,做到“若达真心,诸名尽晓”,以避免错解。

三、真心妙体

【或曰:真心已知名字,其体如何耶?曰:放光般若经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起信论云:‘真如自体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

问曰:我已经知道了真心的种种名称,真心之体又是怎样呢?答曰:《放光般若经》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起信论》云:‘真如自体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皆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真心之体固有地(性自)满足一切功德。’

〔前际、后际〕过去,名前际;未来,名后际。

 

【据此经论,真心本体,超出因果,通贯古今,不立凡圣,无诸对待。如太虚空遍一切处,妙体凝寂。绝诸戏论,不生不灭,非有非无,不动不摇,湛然常住。唤作旧日主人翁,名曰威音那畔人,又名空劫前自己。一种平怀,无纤毫瑕翳,一切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万象森罗,染净诸法,皆从中出。】

根据这些经论,真心本体,超出因果,通贯古今,不立凡圣,无诸对待(没有彼此之相互对待)。如太虚空遍一切处,妙体凝寂。绝诸戏论,不生不灭,非有非无,不动不摇,湛然常住。唤作旧日主人翁,名曰威音那畔人,又名空劫前自己。一种平怀(平等地对待一切),无纤毫瑕翳,一切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万象森罗,染净诸法,皆从中出。

〔戏论〕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威音那畔〕威音王佛以前,又作威音王佛出世以前。威音王佛是极其久远的过去世所出世的佛,禅林假此佛名表示过去极其久远的时候。“那畔(pàn)”,那边。“威音那畔”,乃是禅林常用以指点学人自己本来面目之语句,意同“父母未生以前”。〔空劫〕四劫之一,即此世界坏灭之后,在此期间只有虚空。〔四劫〕在一个大劫中,有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之四个中劫,每一中劫又各有二十小劫。所谓“成”,即世界由众缘集合而组成;“住”即众生安住,有动植物,有国境,有历史;“坏”即开始毁坏,初十九小劫,坏一切动植物,后一小劫,坏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空”即坏尽后,一切俱成虚空。世界就是这样不停的成、住、坏、空,周而复始。〔平怀〕平等的心怀,无爱憎取舍。

 

【故圆觉经云:‘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圭峰云:‘心也者,冲虚妙粹,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非中非外,洞彻十方。不灭不生,岂四山之可害?离性离相,奚五色之能盲?’故永明唯心诀云:‘夫此心者,众妙群灵而普会,为万法之王;三乘五性而冥归,作千圣之母。独尊独贵,无比无俦,实大道源,是真法要。’】

故《圆觉经》云:‘善男子,如来(无上法王)有大总持法门,名为圆觉。它不断地流出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来教授菩萨。’圭峰大师云:‘心也者,冲虚妙粹,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非中非外,洞彻十方。不灭不生,岂是四山(生老病死)所能害?离性离相,哪是五色(青黄赤白黑)所能盲?’故永明大师《唯心诀》云:‘夫此心者,众妙群灵而普会,为万法之王;三乘五性而冥归,作千圣之母。独尊独贵,无比无俦,实大道源,是真法要。’

〔冲虚〕恬淡虚静。〔炳焕〕鲜明华丽。〔三际〕亦名三世,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四山〕譬喻生老病死之四相。谓生老病死,逃避无所,如四山合来也。《涅槃经》云:“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四大山者,即生老病死也。”〔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性〕法相宗将一切众生的根机,分为五类,叫做五性。一、有可修成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声闻。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缘觉。三、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四、兼有以上二种或三种的无漏种子,则将来所证之位,遇缘成熟,并不一定证何种果者,名不定性。五、并无以上三乘的无漏种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者,名为无性。〔无俦chóu〕没有能够与之相比。

 

【信之,则三世菩萨同学,盖学此心也;三世诸佛同证,盖证此心也;一大藏教诠显,盖显此心也;一切众生迷妄,盖迷此心也;一切行人发悟,盖悟此心也;一切诸祖相传,盖传此心也;天下衲僧参访,盖参此心也。】

相信如上所说,则三世菩萨同学的,是学此心;三世诸佛同证的,是证此心;一大藏教所诠显的,是诠显此心;一切众生迷妄,是迷于此心;一切修行人开悟,是悟得此心;一切诸祖相传,是传此心;天下衲僧参访,是参求此心也。

〔盖〕文言发语词。

 

【达此心,则头头皆是,物物全彰;迷此心,则处处颠倒,念念痴狂。此体是一切众生本有之佛性,乃一切世界生发之根源。故世尊鹫峰良久,善现岩下忘(通“亡”)言,达磨少室壁观,居士毗耶杜口,悉皆发明此心妙体。故初入祖门庭者,要先识此心体也。】

通达此心,则头头是道,物物全彰妙理;迷昧此心,则处处颠倒,念念痴狂妄想。此心本体是一切众生本有之佛性,乃一切世界生发之根源。故世尊灵山会上沉吟良久,须菩提岩下宴坐无言,达摩祖师少林寺壁观,维摩诘居士毗耶离城杜口(闭口),都是以无言之言发明此心妙体。故初入祖师门庭者,必须先识此心体也。

〔头头是道〕指开悟以后的境界:心境融合,内外打面一片,乃至吃饭穿衣、挑水打柴、一举一动、开口闭口,无一事不与“妙道”冥合。所谓“头头是道,法法本圆成”。〔鹫峰〕灵鹫山,简称灵山,亦译为耆阇崛山。因山形似鹫,且山上鹫鸟又多,故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释迦牟尼佛说法之地。〔世尊鹫峰良久〕世尊在鹫峰(耆阇崛山)法华会上沉吟良久才开示经义,此前三次止说,佛言:“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善现〕须菩提之译名。〔善现岩下忘言〕须菩提岩中宴坐(默然静坐),诸天雨华(花)赞叹。尊者云:‘空中雨华赞叹,复是何人?’答云:‘我是梵天。’尊者云:‘汝云何赞叹?’梵天云:‘我重尊者善说般若波罗蜜多。’尊者云:‘我于般若未曾说一字,汝云何赞叹?’梵天云:‘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说般若波罗蜜多。’又复动地雨华。〔少室〕为嵩岳之别峰。魏孝文为佛陀禅师于此立少林寺,即初祖达磨九年面壁之处。〔毗耶〕毗耶离城,维摩诘居士之居处。〔居士毗耶杜口〕维摩诘尝就不二法门与众菩萨问答,彼等纷纷以言说申论不二之义,最後文殊菩萨问维摩诘,维摩诘杜口,默而不答,文殊菩萨乃叹服。盖不二法门乃言诠所不及者,故维摩诘之一默胜於诸菩萨之言说。

 

古有“香严击竹”公案:香严智闲禅师,青州人也。厌俗辞亲,观方慕道。在百丈时,性识聪敏,参禅不得。洎,到、及)丈迁化(及至百丈禅师圆寂),遂参沩山。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此乃)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师被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底(的)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屡乞沩山说破。山曰:‘我若说似汝(我要是给你说破),汝已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师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乃泣辞沩山。直过南阳,睹忠国师(慧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一日芟shān,割草)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急)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一举一动都是在显扬古仙人道——见性成佛),不堕悄然机(不空守枯寂)。处处无踪迹(真心妙体),声色外威仪(真心妙体之威仪超乎声色)。诸方达道者,咸言(都说)上上机。’沩山闻得,谓仰山曰:‘此子彻(大悟)也。’仰曰:‘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某甲(我)亲自勘过。’仰后见师曰:‘和尚(沩山)赞叹师弟发明大事(明心见性),你试说看。’师举前颂。仰曰:‘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别更说看。’师又成颂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立锥)之地(万念归一之境界);今年贫,锥也无(立锥之地也没有了,一念归无之境界)。’仰曰:‘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师复有颂曰:‘我有一机,瞬目(眨眼,一眨眼工夫)视伊(他)。若人不会,别(转过去)唤沙弥。’仰乃报沩山曰:‘且喜闲(智闲)师弟会祖师禅也。’(《五灯严统》)

〔如来禅〕指达摩西来之前,东土盛行的禅法,例如安般禅、五门禅,等等。其特点是:依教修观,摄心入定,主张禅定解脱。〔祖师禅〕指达摩祖师所传之禅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坛经》云::“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教外别传〕禅宗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心印,称为“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释尊拈花示众,并不说法,一时百万人天,皆不解其意,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此为禅宗的起源。所以,祖师禅也是起源于如来,不过是教外别传。〔正法眼藏〕佛的心眼彻见正法,名“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叫做“藏”。

〔我有一机〕五蕴身心常被喻为机关木人(被机关驱动的木头人)。“我有一机”句中之“机”,是譬喻驱动木人(五蕴身心)之机关(自性)。《智度论》云:“都无有作者,是事是幻耶?为机关木人,为是梦中事。”《楞严经》云:“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瞬目视伊〕这便是《六祖坛经》中五祖弘忍所说‘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说见便见)’之境界。所以仰山印可香严会祖师禅。〔言下〕一言之下;顿时。〔别唤沙弥〕师(仰山)为沙弥时,有僧问石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石霜云:‘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绳出得,此人即答汝西来意。’僧云:‘近日湖南畅和尚出世,亦为人东语西话。’石霜唤沙弥:‘拽出这死尸著。’师后问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耽源云:‘咄,痴汉!谁在井中?’师往问沩山。沩山召:‘慧寂(仰山之名)!’师应诺。沩山云:‘出也!’师住后常举前话,谓众云:‘我在耽源处得名,沩山处得地。’(《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宗初祖达摩自西天来此土传法,其要旨是什么?

四、真心妙用

【或曰:妙体已知,何名妙用耶?曰:古人云:‘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乃妙体起用也。】

问曰:真心妙体已知,真心之妙用又是怎样呢?答曰:古人云:‘境风动则心如树摇,障云生则性如尘起,若是把身边的事物当真为其所转,就迷失了本来人。’此乃真心妙体起用也。

这一段是说,即便在迷妄中之所作所为,也是真心妙体在起作用,不过这是真心迷妄时之邪用。《六祖坛经》云:“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译文:自性(真心)能含万法,故名含藏识。自性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出六门(眼、耳、鼻、舌、身、意),见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是十八界(六识、六门和六尘),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若邪,这十八界就起十八邪用;自性若正,这十八界就起十八正用。若恶用,就是众生用;善用,就是佛用。用从什么来?从自性(真心)来。)

 

【真心妙体,本来不动,安静真常。真体上妙用现前,不妨随流得妙。故祖师颂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寔(同“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故一切时中,动用施为,东行西往,吃饭着衣,拈匙弄筯,左顾右盻,皆是真心妙用现前。】

真心妙体,本来不动,安静真常。真体上妙用现前时,不妨随流得妙。故祖师颂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无爱憎取舍)。’故一切时中,动用施为,东行西往,吃饭着衣,拈匙弄筯,左顾右盻,皆是真心妙用现前。

这段是说,若是“随流认得性”,则一切动用施为皆是真心觉时之正用。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了知一切法,不为所动。《维摩诘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诸法之相),于第一义(诸法实相)而不动。”《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第一义谛〕至高无上圆满究竟之真理。〔随流认得性〕随着时间的迁移流动,总是认得所接触到的诸法相之本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这就是“会相归性”: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不昧,寂照现前。这样就不会被境相缠缚、牵转——随流得妙。

 

【凡夫迷倒,于着衣时只作着衣会,吃饭时只作吃饭会,一切事业但随相转,所以在日用而不觉,在目前而不知。若是识性底人,动用施为不曾昧却。故祖师云:‘在胎名身,处世名人,在眼观照,在耳听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知之者为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凡夫迷惑颠倒,穿衣时就只以为是穿衣,吃饭时就只以为是吃饭,一切所作所为都随相转(没有“随流认得性”),所以真心在日用而不觉,真心在眼前而不知。若是识性的人,动用施为就不会昧却真心。故祖师云:‘真心在胎叫做身,处世叫做人,在眼是观照,在耳是听闻,在鼻是辨香,在舌是谈论,在手是执捉,在足是运奔。真心遍现时,包容恒河沙数的世界(形容真心遍现时之巨大);真心收缩时,能包含在一粒微尘之中(形容真心收缩时之微小)。识者知道这是佛性,不识者就唤祂作精魂。’

〔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这是讲真心能大能小。〔沙界〕恒河沙数的世界。恒河沙数是形容数目很多很多。

 

【所以道吾舞笏,石巩拈弓,秘魔擎杈,俱胝竖指,忻州打地,云岩师子,莫不发明这着大用。若于日用不迷,自然纵横无碍也。】

所以道吾舞笏,石巩拈弓,秘魔擎杈,俱胝竖指,忻州打地,云岩师子,无不是在发明真心之妙用。若于日用中不迷惑颠倒,自然纵横无碍也。

〔道吾舞笏〕僧问道吾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道吾)以简(竹板)揖曰:“喏”。〔笏〕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用以记事。〔石巩拈弓〕抚州石巩惠藏禅师常以弓箭接人。三平到,师作挽弓势云:“看箭。”三平作避势。师云:“平生架一张弓一只箭,只射得半个圣人。”〔秘魔擎杈〕秘魔岩和尚嗣马大师(马祖)。师常提杈子,每见僧参,蓦项便杈云:“那个魔魅教你出家?那个魔魅教你受戒?那个魔魅教你行脚?道得亦杈下死,道不得亦杈下死。速道速道。”其无对。师便打趁出。

〔俱胝竖指〕俱胝(zhī)和尚,初住庵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绕师三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三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尼曰:‘道得即住。’师又无对。尼去后,师叹曰:‘我虽处丈夫形,而无丈夫气。不如弃庵往诸方,参寻知识去。’其夜山神告曰:‘不须离此,将有肉身菩萨来为和尚说法。’逾旬,果然天龙和尚到庵。师即迎礼,具陈前事。龙竖一指示之,师当下大悟。自此凡有学者参问,师唯举一指无别提唱。有一童子,每见人问事,亦竖指。人谓师曰:和尚,童子亦会佛法,凡有问,皆如和尚竖指。师一日潜袖刀子问童曰:闻汝会佛法,是否?童曰:是。师曰:如何是佛?童坚起指头。师以刀断其指。童叫唤走出。师召童子,童回首。师曰:如何是佛?童举手不见指头,豁然大悟。师将入寂,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禅,一生用不尽。’言讫示灭。〔提唱〕又作提倡、提纲、提要。提纲唱要之意。即禅林向学徒拈提宗门之纲要。一般多就古德之语要而唱说之,故又称为拈古、拈弄。这是因为禅宗之宗旨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故虽讲说语录,亦唯提示宗门之纲要,学人欲明个事,更须勤学励参。其他宗派则称为讲释、讲义。

〔忻(xīn)州打地〕忻州一位僧人,自从在马祖那里开悟后,自隐其名。凡有学人前来求教,都只是以棒打地而示之。大家就称他为打地和尚。“忻州打地”中之“忻州”,是古时以地代名的尊称用法,这里是代表打地和尚。〔云岩师子〕药山禅师问云岩禅师:“听说你很会舞狮,是这样吗?”云岩禅师道:“是的。”药山禅师道:“舞得几出?”云岩禅师道:“舞得六出。”药山禅师道:“我也能舞狮。”云岩禅师道:“和尚舞得几出?”药山禅师道:“我舞得一出。”云岩禅师道:“一即六,六即一。”云岩禅师契悟后,曾参访过沩山禅师。沩山禅师问:“听说您在药山那里舞狮子,是这样吗?”云岩禅师道:“是的。”沩山禅师问:“不断地舞呢,还是有停歇的时候?”云岩禅师道:“要舞便舞,要歇便歇。”沩山禅师问:“歇时,狮子在甚么地方?”云岩禅师道:“歇也,歇也!”

五、体用一异

(原题:真心体用一异)

 

【或曰:真心体用,未审是一是异耶?曰:约相则非一,约性则非异。故此体用,非一非异。】

问曰:真心体和用,不知道是一还是二?答曰:就相来说是二,就性来说则是一。因此真心之体和用,非一非二。

 

【何以知然?试为论之:妙体不动,绝诸对待,离一切相,非达性契证者,莫测其理也。妙用随缘,应诸万类,妄立虚相,似有形状。约此有相无相,故非一也。又,用从体发,用不离体,体能发用,体不离用,约此不相离理,故非异也。】

怎么知道真心之体和用非一非二呢?现在为你解释一下:真心之妙体不动,绝诸对待,离一切相,没有达性契证之人,非常难于理解这个道理。真心之妙用随缘,应诸万类,妄立虚相,似有形状。就此体无相而用有相来说,真心之体和用非一。又,用是从体而发,所以用不离体;体能发用,所以体不离用。就此体和相不相离之理而言,真心之体和用非二也。

 

【如水以湿为体,体无动故,波以动为相,因风起故,水性波相动与不动故非一也。然波外无水,水外无波,湿性是一,故非异也。类上,体用一异可知矣。

譬如水以湿性为体,此体不动;波以动为相,因风而起。水性不动而波相动,因此非一也。然而波外无水,水外无波,它们的湿性是同一个,故非二也。如上所述,真心之体用一异的道理就清楚了。

六、真心在迷

【或曰:真心体用,人人具有,何为圣凡不同耶?曰:真心圣凡本同,凡夫妄心认物,失自净性,为此所隔,所以真心不得现前,但如暗中树影,地下流泉,有而不识耳。】

问曰:真心体和用,人人具有,怎么会圣人和凡夫迥然不同呢?答曰:圣人和凡夫的真心本来相同,但是凡夫以妄心执著尘境(妄心认物),失自净性,为此所隔,所以真心不得现前。这时真心就像暗中树影,地下流泉,虽然有但是隐而不现。

 

【故经云:‘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故《圆觉经》云:‘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便妄见彼摩尼宝珠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便妄自以为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也是这个道理。’

 

【肇论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此乃真心在缠也。又、慈恩云:‘法身本有,诸佛共同。凡夫由妄覆,有而不觉,烦恼缠裹得如来藏名。’裴公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故知真心虽在尘劳,不为尘劳所染,如白玉投泥,其色不改也。】

《肇论》云:‘天地(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真心),秘在形山(秘密地埋藏在色身里)。’此乃真心在缠也。又、窥基大师云:‘法身本有,三世诸佛共同。然而凡夫由于妄覆,有而不觉,烦恼缠裹得如来藏名。’裴休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故知真心虽在尘劳,不为尘劳所染,犹如白玉投入污泥中,它洁白的颜色不会改变一样。

〔肇论〕是收录后秦僧人僧肇(zhào)所作之诸论著而成,全书分为宗本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等五部分,末附刘遗民书问及答刘遗民书。僧肇是鸠摩罗什大师门下最杰出、最有影响的弟子之一,也是众弟子中最年轻且极富有才华的一位。〔如来藏〕自性之本性状态,名如来藏。(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窥基〕唯识宗的开山祖师。因住京兆大慈恩寺,人称“慈恩大师”。是唐初勋臣尉迟恭之独子,禀性聪慧,体貌魁伟。年十七岁奉敕出家,为玄奘大师高足弟子,依玄奘大师学佛教经论及天竺语文,二十五岁参与译经。唐高宗显庆四年(159年),玄奘大师译《成唯识论》等论籍时,窥基独任笔受,译出《成唯识论》十卷、《辨中边论颂》一卷、《辨中边论》三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异部宗轮论》一卷、《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其后玄奘大师又为窥基阐说陈那之《因明正理门论》,及《瑜伽师地论》等论典。因而窥基通达因明之学与五性的宗法,并大造注疏,被称为百部疏主。

 

问:什么是根本无明?

答:根本无明(亦名无始无明)乃最初动念也。由是一念起动,致使自性(真心)由觉入迷,长夜昏昧,不了真理,而生一切诸惑烦恼。

问:“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描述自性由觉入迷而起惑造业受报的过程。“三细六粗”是自性入迷,而现出来生灭流转之九种妄相: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所见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其中,前三者由根本无明而生(“一念不觉生三细”),其相微细,称为“三细”;后六者是缘境界相而长(“境界为缘长六粗”),其相粗显,称为“六粗”。其过程是

“三细”:一、无明业相,心动为业,故不觉心动(最初动念)名无明业相。二、能见相,依前之“无明业相”,心动则能见。三、境界相(所见相),依前之“能见相”能见故境界妄现。

“六粗”:一、智相,依前之境界相”,妄生智虑而分别顺逆、美丑、爱憎。二、相续相,依前之“智相”,对境缘之分别而念念相续。三、执取相,依前之“相续相”对相续之念转深而生我、我所,成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而命名种种境、事、物,形成概念语言。五、起业相,依前之“计名字相”,思惟计度而造种种身口意业。六、业系苦相,依前之“起业相”,被所造的身口意系缚而感生死之苦果。

问:众生本来是佛,因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沦为众生。若是修行成佛,会不会再次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重新沦为众生呢?

答:不会。我们现在修行成佛,就是要根除无始无明。所以,成佛后就不会再起无明而沦为众生。这就像一个人未患天花时,他是健康人,患了天花便沦为病人,他痊愈之后又是健康人,而且具有终生免疫力,永远不会再患天花。在《圆觉经》中,金刚藏菩萨也问了这个问题:“十方众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世尊回答道:“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巳成金,不重为矿。......如来圆觉,亦复如是。”(译文:善男子!如熔炼金矿,金不是因为熔炼才有;既然已经成为纯金,就不会再重新为金矿。......如来之圆满觉悟,也是这样(不会逆转)。)

七、真心息妄

 

一、觉察息妄

二、休歇息妄

三、泯心存境

四、泯境存心

五、泯心泯境

六、存境存心

七、内外全体

八、内外全用

九、即体即用

十、透出体用

 

【或曰:真心在妄,则是凡夫,如何得出妄成圣耶?曰:古云:‘妄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经云:‘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问曰:真心在妄,则是凡夫,如何得以出妄成圣呢?答曰:古德云:‘没有妄心时即是菩提,生死涅槃本来平等。’《圆觉经》云:‘彼之众生(那个修灭幻观行之人),在观想中,他的幻身灭,于是幻心(虚幻的识心)灭;幻心灭,于是幻尘(世界)灭;幻尘(世界)灭,于是所作灭幻之观行亦灭(幻灭亦灭,这是得鱼忘筌,层层遣除);观行灭,于是唯存非同幻化之净圆觉心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菩提〕汉译为“觉”,是指能够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大智慧。〔得鱼忘筌(quán)〕筌,又作“荃”(捕鱼用的竹器)。指既捕得鱼,便忘其鱼具。比喻既已成功即忘其凭借;或已达成目的,即舍弃工具、方法。〔生死涅槃本平等〕圆觉经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注释详见《圆觉经精解》

 

【永嘉亦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此乃出妄而成真也。】

永嘉大师《证道歌》亦云:‘识心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诸法是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此二者(识心和诸法)犹如镜(心体)上的痕垢,痕垢尽时镜光始现,心法双亡(根尘脱落)即成真心状态。’这就是真心出妄而成真也(由迷回复到觉的状态)。

〔心法双忘性即真〕识心与诸法双亡,即回复到真心觉的状态。古文中,“妄”通“亡”。

 

【或曰:庄生云:‘心者,其热燋(通“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间,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悬而天者,其惟人心乎!’此庄生先说凡夫心不可治伏如此也。未审宗门以何法治妄心也?曰:以无心法治妄心也。】

问曰:庄子云:‘心,激烈时热得像熊熊烈火,低落时冷得像凛冽寒冰,快速得转眼间,便可再次巡游四海之外,静下来深幽宁寂,动起来腾跃高天,恐怕就只有心才能够这样吧!’这是先哲庄子说凡夫心是如此之不可治伏也。不知道宗门以什么方法来治妄心?答曰:以无心之法来治妄心。

〔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妄心〕真心处于迷妄的状态(真心在妄)称之为妄心。

 

【或曰:人若无心,便同草木,无心之说,请施方便。曰:今云无心,非无心体名无心也。但心中无物,名曰无心。如言空瓶,瓶中无物名曰空瓶,非瓶体无名空瓶也。故祖师云:‘汝但于心无事,于事无心,自然虚而灵,寂而妙。’是此心旨也。据此,则以无妄心,非无真心妙用也。】

问曰:人若无心,便同草木,无心之说,请您详为解析。答曰:我所说的无心,并非无心体名为无心也。只要心中无物,即名无心。譬如说空瓶,瓶中无物就称之为空瓶,并非瓶体都不存在才称之为空瓶。故祖师云:‘你只要心上无事,事上无心,心体自然就虚而灵,寂而妙。’这就是真心息妄之要旨也。据此,则真心息妄是以无妄心为要旨,并非无真心之妙用也。

《传心法要》云:“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又云:“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及证道时,只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只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

〔额珠〕以额上之珠譬喻人人本具之佛性(真心)。《涅槃经》喻言:一力士与他人搏斗,以头相触,眉间之金刚珠遂没入肤中,该处乃长疮。后有良医告之,彼始知金刚珠入体。这是譬喻一切众生因烦恼覆蔽,故不知其本具佛性;一旦遇善知识,始得见其本具之佛性。

 

【从来诸师说做无心功夫,类各不同,今总大义,略明十种:】

向来各位祖师所说的做无心功夫之法,从类别上来说,各有不同,现在将它们归纳为十种,略说如下:

一、觉察息妄

【一曰、觉察。谓做功夫时,平常绝念,堤防念起。一念才生,便与觉破,妄念破觉,后念不生。此之觉智亦不须用,妄、觉俱忘,名曰无心。故祖师云:‘不怕念起,只恐觉迟。’又偈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此是息妄功夫也。】

一、觉察。做功夫时,平时处于无念状态(平常绝念),随时堤防念起。一念才生,便立即觉破,妄念破觉,则后念不生。功夫熟了,此之觉智亦不须用,妄念与觉智俱亡,名曰无心。故祖师云:‘不怕念起,只恐觉迟。’又说道:‘不用去求真心,只须息灭起心动念(唯须息见),则真心自现。’这是息灭妄念的功夫。

二、休歇息妄

【二曰、休歇。谓做功夫时,不思善不思恶,心起便休,遇缘便歇。古人云:‘一条白练去,冷湫湫地去,古庙里,香炉去。’直得绝廉纤、离分别,如痴似兀,方有少分相应。此休歇妄心功夫也。】

二曰、休歇。做功夫时,不思善不思恶,念起便止(不相续),遇缘便歇(不攀缘)。石霜(唐代庆诸禅师)云:‘一条白练去,冷湫湫地去,古庙里,香炉去。’直到杜绝微细之起心动念、离尽分别执著之妄见,如痴似呆,才有少分相应。这是休歇妄念的功夫。

〔一条白练去〕白练:白绢。这里,白练是譬喻心念纯一无杂,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一条白练去”是说将唯一之念亦去掉(一归于无),而进入无念境界。〔古庙里,香炉去〕古庙香炉(古庙中唯存的一点香火):譬喻心念纯一无杂,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古庙香炉去(将古庙中唯存的一点香火也去掉)”,这也是譬喻一归于无,而进入无念境界。〔廉纤〕细微。

三、泯心存境

【三、泯心存境。谓做功夫时,于一切妄念俱息。不顾外境,但自息心。妄心已息,何害有境?即古人夺人不夺境法门也。故有语云:‘是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又庞公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此是泯心存境息妄功夫也。】

三、泯心存境。做功夫时,于一切妄念俱息。不去管外境,但息自心。因为妄心已息,境又有什么害处呢?这便是古人夺心不夺境之法门也。故有诗云:‘在处有芳草(境),满城无故人(心)。’又庞居士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这是泯心存境之息妄功夫。

四、泯境存心

【四、泯境存心。谓做功夫时,将一切内外诸境,悉观为空寂,只存一心,孤标独立。所以古人云:‘不与万法为侣,不与诸尘作对。’心若着境,心即是妄;今既无境,何妄之有?乃真心独照,不碍于道,即古人夺境不夺人也。故有语云:‘上园花已谢,车马尚骈阗。’又云:‘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计庄周定太平。’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夫也。】

四、泯境存心。做功夫时,将一切内外诸境,全都观想为空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存一心,孤标独立(不缘内外诸境)。所以古人云:‘不与万法为伴侣,不与诸尘有关联(不与诸尘作对)。’心若著境,心即是妄心;现今既然无境,哪里会有妄心呢?此乃是真心独照,不碍于道,即古人夺境不夺心也。故有诗云:‘上苑(皇家的园林)花已凋谢(泯境),还有很多车马聚集(存心)。’又云:‘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计庄周定太平。’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夫也。

〔车马尚骈阗(pián tián)〕还有很多车马聚集在那里。〔三千剑客〕形容天下大乱,群雄竞出(三千剑客),图安天下。〔独计庄周定太平〕算来算去,还是庄先生高明,超然离俗(心不取境境自泯),安享太平。

不过,“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计庄周定太平”之典故源自《庄子·杂篇·说剑》:赵文王酷爱剑术,终日与剑士为伍而不理朝政。剑客蜂拥而至,达三千余人。日夜比试剑术,每年死伤都有百余人。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十分担忧,请庄子前往游说。庄子对赵文王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庶民之剑,我私下深为大王鄙薄这种做法,希望大王能握天子之剑。于是赵文王深自反省,三个月不出宫门观剑。三千剑客失宠羞愤,义不苟活,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五、泯心泯境

【五、泯心泯境。谓做功夫时,先空寂外境,次灭内心,既内外心境俱寂,毕竟妄从何有?故灌溪云:‘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净裸裸,赤洒洒。’即祖师人境两俱夺法门也。故有语云:‘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又云:‘人牛俱不见,正是月明时。’此泯心泯境息妄功夫也。】

五、泯心泯境。做功夫时,先空寂外境,然后息灭内心,既然内心外境俱寂,毕竟妄从何来?故灌溪和尚云:‘十方无窗户(壁落),四面亦无门,净裸裸(赤裸裸),赤洒洒(也是赤裸裸的意思)。’此即祖师心、境俱夺之法门也。故有诗云:‘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又云:‘人(牧童)牛(所牧的牛)俱不见,正是月明时(真心朗然独照)。’这就是泯心泯境之息妄功夫。

六、存境存心

【六、存境存心。谓做功夫时,心住心位,境住境位。有时心境相对,则心不取境,境不临心,各不相到,自然妄念不生,于道无碍。故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即祖师人境俱不夺法门也。故有语云:‘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又云:‘山花千万朵,游子不知归。’此是存境存心灭妄功夫也。】

六、存境存心。做功夫时,心住心位,境住境位。遇到心境相对时,则心不取境,境不入心,各不相到(心、境脱钩),自然妄念不生,于修道无碍。故《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就是祖师心境俱不夺法门也。故有诗云:‘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又云:‘山花千万朵,游子不知归。’这就是存境存心之灭妄功夫。

〔各不相到〕心不取境,境不入心,这就是达摩祖师传授给二祖慧可之“心如墙壁”。(详见《二入四行论精解》)〔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就应当住在法位上,而不入于心。所以,世间的种种相,也都应当常住在法位上,而不入于心。〔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明月出于东海之上,这是美景,然而有几人上楼观赏呢?这也是譬喻境与心,各不相到,互不相干。〔山花千万朵,游子不知归〕山花盛开,这是美景,然而与游子却不因此而归家观赏。这也是譬喻境与心,各不相到,互不相干。

七、内外全体

【七、内外全体。谓做功夫时,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内身外器,一切诸法,同真心体,湛然虚明,无一毫异,大千沙界,打成一片,更于何处得妄心来?所以肇法师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此是内外全体灭妄功夫也。】

七、内外全体(内外全成一体)。做功夫时,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内外身心器界,一切诸法,同是真心本体,湛然虚明,无一毫之差异。大千沙界,打成一片,更于何处得妄心来?所以僧肇大师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这就是是内外全体之灭妄功夫。

〔器界〕器物世界,这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总称。与“器世间”同义。〔大千沙界〕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八、内外全用

【八、内外全用。谓做功夫时,将一切内外身心器界诸法,及一切动用施为,悉观作真心妙用。一切心念才生,便是妙用现前。既一切皆是妙用,妄心向甚么处安着?故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志公十二时歌云:‘平旦寅,狂机内隐道人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此是内外全用息妄功夫也。】

八、内外全用。做功夫时,将一切内外身心器界诸法,及一切动用施为,悉观作真心之妙用。一切心念才生,便是妙用现前。既然一切皆是真心之妙用,妄心向甚么处安着?故永嘉《证道歌》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宝志公《十二时歌》云:‘平旦寅,狂机内隐道人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这是内外全用之息妄功夫也。

〔平旦〕清晨。〔寅〕寅时(清晨三点至五点)。〔平旦寅〕这是修道人起床的时间。

九、即体即用

【九、即体即用。谓做功夫时,虽冥合真体,一味空寂,而于中内隐灵明,乃体即用也;灵明中内隐空寂,用即体也。故永嘉云;‘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无记寂寂非。’既寂寂中不容无记,惺惺中不用乱想,所有妄心如何得生?此是即体即用灭妄功夫也。】

九、即体即用。做功夫时,虽然暗合真体,一味空寂,而于中内隐灵明,乃体即用也;灵明中内隐空寂,用即体也。故永嘉大师云;‘惺惺而寂寂是正确的,惺惺而妄想是错误的;寂寂而惺惺是正确的,无记而寂寂是错误的。’既然寂寂中不容无记,惺惺中不用乱想,所有妄心如何得生?这是是即体即用之灭妄功夫也。

〔惺惺(xīng xīng)〕神志清醒。〔无记〕昏沉。

十、透出体用

【十、透出体用。谓做功夫时,不分内外,亦不辨东西南北,将四方八面,只作一个大解脱门。圆陀陀地,体用不分,无分毫渗漏,通身打成一片,其妄何处得起?古人云:‘通身无缝罅,上下忒团栾。’是乃透出体用灭妄功夫也。】

十、透出体用。做功夫时,不分内外,亦不辨东西南北,将四方八面,只作一个大解脱门。圆陀陀地,体用不分,无分毫渗漏,通身打成一片,妄心从何处得起?古人云:‘通身无缝罅,上下忒团栾。’这是透出体用之灭妄功夫也。

〔缝罅xià〕空隙。〔忒〕太,过于。〔团栾(luán)〕圆貌;指圆月。

 

【已上十种做功夫法,不须全用,但得一门功夫成就,其妄自灭,真心即现。随根宿习曾与何法有缘,即便习之。此之功夫,乃无功之功,非有心功力也。此个休歇妄心法门最紧要,故偏多说,无(谓)文繁也。】

以上十种做功夫的方法,不必全用。只要其中一门功夫成就,其妄自灭,真心即现。所以,依随自己的根性宿习,曾与哪一种方法有缘,就采用那一种方法。这十中功夫,乃无功之功,非有心之功力也。由于这个息妄法门最为紧要,故特别多说,请不要觉得啰嗦。

八、真心四仪

〔四仪〕四威仪之略称。〔四威仪〕这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四威仪者:行、住(立)、坐、卧。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或曰:前说息妄,未审但只坐习,亦通行住等耶?曰:经论多说坐习,所以易成故,亦通行住等,久渐成纯熟故。】

问曰:前面说息妄,但不知道是否只能静坐修习,还是也可以在行、住、卧中修习呢?答曰:经论多说静坐修习,这是因为静坐修习容易成就的缘故,静坐修习久了,逐渐纯熟,也就可以在行、住、卧中修习。

 

【起信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收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起信论》说:‘若是修止,应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调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而且将除想这一念也遣除。这是因为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也不可以让心向外攀缘境界之后,才来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就要立即收回来,住于正念。此正念者,当知一切唯心,无有外境界,而且此心亦无自相,因为念念不可得的缘故。

〔修止〕做止息妄念的功夫。〔见闻觉知〕乃识心接触外境之总称。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第六识)之用为“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一切诸想,随念皆除”,这是做万念归一的功夫。“亦遣‘除想’”,这是做一归于无的功夫。〔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因为这样来“以心除心”,是以妄除妄,随妄流转。这是做修止功夫时特别要留意之处。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纯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据此,则通四仪也。】

若从座上起身,出去进来、前进停止,有所行为动作,于一切时都要使用善巧的方法随缘观察,心若驰散,即当收来,住于正念。如此久习纯熟,妄念不起(其心得住)。由于妄念不起的缘故(以心住故),定力渐渐地愈来愈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只是疑惑者、不信诽谤者、重罪业障者、我慢懈怠者除外。真如三昧,如是等人,所不能入。’根据《起信论》的这一段开示,说明真心息妄之修习,在行住坐卧中都能够进行。

 

【圆觉经云:‘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此初习也。永嘉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据此,亦通四仪耳。】

《圆觉经》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应修止(先依如来奢摩他行),为此必须坚持禁戒,安处徒众,然后宴坐于静室修习。’这是讲修止的最初阶段,要静坐修习。永嘉大师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根据这一段开示,说明真心息妄之修习,在行住坐卧中都能够进行。

〔奢摩他〕汉译“止”。〔安处徒众〕与弟子和大众和睦相处。〔宴坐〕默然静坐。

 

【总论功力,坐尚不能息心,况行住等岂能入道耶?若是用得纯熟底人,千圣兴来惊不起,万般魔妖不回顾,岂况行住坐中不能做功夫也?如人欲仇恨于人,乃至行住坐卧、饮食动用,一切时中不能忘了,欲爱乐于人亦复如是。且憎爱有心中事,尚于有心中容得,今做功夫是无心事,又何疑四仪中不常现前耶?只恐不信不为,若为若信,则威仪中道必不失也。】

总的来说,若是功力在静坐时,尚且不能息心,更何况在行、住、卧中,岂能入道?若是真心息妄功夫用得纯熟的人,千圣来临都不会吃惊而起,万般魔妖环绕也都置之不顾,怎么可能在行住卧中做不了功夫呢?譬如有人仇恨某人,乃至行住坐卧、饮食动用,一切时中都不能忘记;而爱乐某人,也是这样,乃至行住坐卧、饮食动用,一切时中都不能忘记。而且憎爱是有心事,尚于行住坐卧的心中容得;现今做功夫是无心事,又何必疑惑在行住坐卧中功夫不能够常现于前呢?只恐自己不相信,不去做;若是相信,并且去做,则行住坐卧中息妄功夫必不会失也。

九、真心所在

【或曰:息妄心而真心现矣。然则真心体用,今在何处?曰:真心妙体,遍一切处。永嘉云:‘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经云:‘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大法眼云:‘处处菩提路,头头功德林。’此即是体所在也。】

问曰:息灭了妄心则真心现前。那么真心之体和用,今在何处?答曰:真心妙体,遍一切处。永嘉大师云:‘(真心)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真心)不可见。’《圆觉经》云:‘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大法眼禅师(文益禅师)云:‘处处菩提路,头头功德林。’这都是讲真心妙体之所在也。

 

【真心妙用,随感随现,如谷应声。法灯云:‘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片云生晚谷,孤鹤下遥天。’所以魏府元华严云:‘佛法在日用处,在行住坐卧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举心动念又却不是也。’故知体则遍一切处,悉能起用,但因缘有无不定故,妙用不定耳,非无妙用也。修心之人,欲入无为海,度诸生死,莫迷真心体用所在也。】

至于真心之妙用,则随感随现,如山谷之回应响声。法灯禅师云:‘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片云生晚谷,孤鹤下遥天。’所以魏府老洞华严《指月录》云:‘佛法在日用处,在行住坐卧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一旦举心动念却又不是也。’故知真心妙体则遍一切处,全能起用,但因缘有无之不定的缘故,妙用亦不定,并非无妙用也。修心之人,欲入无为海,度诸生死,切莫迷惑真心体用之所在也。

十、真心出死

【或曰:尝闻,见性之人出离生死。然往昔诸祖是见性人,皆有生有死;今现见世间修道之人有生死事,如何云出生死耶?】

有人问道:听说,见性之人出离生死。然而往昔诸祖是见性之人,他们都有生死;现今看见世间修道之人也都有生死,怎么可以说‘出离生死’呢?

〔见性之人出离生死〕“见性之人出离生死”这一句话不准确,应当是:破除我执之人(例如阿罗汉)出离生死。〔我执〕又名人执,即妄执身心为我。〔出离生死〕并不是说今生的肉体不会死亡,而是说这一期寿命结束(肉体死亡)之后,神识就不会再去投生,也就不再有死亡。例如,证阿罗汉果者,这一期寿命结束后,神识就不会再去投生,而是安住在涅槃中。又例如,念佛人一旦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便是金刚那罗延身,永无老、病、众苦和死亡,直至成佛。〔涅槃〕无生死、无烦恼之解脱无为的境界。

 

【曰:生死本无,妄计为有。如人病眼,见空中华(花)。或无病人说:无空华。病者不信。目病若无,空华自灭,方信华无。只华未灭,其华亦空,但病者妄执为华,非体实有也。】

答:生死本来无,只是妄计才成为有。犹如一个人有眼病,看见空中有花(空华)。无眼病之人对他说:空中没有花。病眼者不相信。若是他的眼病痊愈,所见空中之花也就自然没有了,这时候他才相信空中无花。究竟说来,空中之花并没有灭(从来就没有生起的缘故,哪里说得上灭去呢),因为空中之花并不存在,这不过是病眼者的幻觉,以为那里有花,它并非实有也。

〔生死本无,妄计为有〕生死是轮回梦中事,本来就无。然而凡夫妄执身心为我,因此这一期寿终之后,又去投胎,另有一个身体。有生必有死,若是在这一生中继续妄执身心为我,死后又得去投胎,再另有一个身体。如此生死轮回不已。修行就是要断除妄执身心为我之我执。我执一旦断除,这一期寿终,神识就不会再去投生,也就不再有死亡。

 

【如人妄认生死为有,或无生死人告云:本无生死。彼人一朝妄息,生死自除,方知生死本来是无。只生死未息时,亦非实有,以妄认生死有故。】

迷在轮回梦中的人妄认生死为有,也是这个道理。当觉醒之人(无生死人)告诉他们:本无生死。他们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但是他们有朝一日觉醒(妄执息灭),则生死自除(出离生死),这时候才知道生死本来是无。只是妄执未息之时,生死亦非实有,这不过是因为妄执(如有眼病),才有生死(妄见空华)。

〔觉醒之人〕《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故阿罗汉生死惑业既尽,不受后有(不再受后世之身)。所以,他们圆寂后就不再有生死了。

 

【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乃至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圆觉经》说道: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认幻相为真实,犹如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形成的肉体为自身相、六根六尘所起的念想为自心相。这就像病眼发花,妄见空中有花。乃至当病眼痊愈,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它们灭处。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幻象,并无生处的缘(从来就没有生,哪里会有生处呢)。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这妄见的生灭就是所谓的轮转生死。

〔四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由地、水、火、风等四元素组成,故称之为“大”,所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六尘缘影〕即想。六根缘六尘就会产生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现的幻影。〔空中华〕即空中花。“华”,古同“花”。

 

【据此经文,信知达悟圆觉真心,本无生死。今知无生死,而不能脱生死者,功夫不到故也。】

据此经文,确知达悟了圆觉真心,就会明白本来就没有生死。那些已经知道了没有生死,而不能脱离生死者,是因为功夫还不够的缘故啊!

〔信知达悟圆觉真心,本无生死〕确知达悟了圆觉真心,就会明白本来就没有生死。所以,对于达悟了圆觉真心的人来说,六道之生死的确是幻相,要是妄执(执身心为我——我执)息灭,在他们圆寂后,自性(神识)就不会去六道投生,而脱离生死。了悟没有生死,这是断见惑;妄执息灭,这是断思惑。所以要脱生死,必须断见思惑。〔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例如在声闻乘中,断见惑即证须陀洹果,然后在断思惑的过程中,依次有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等三个阶位。当思惑断尽,即证阿罗汉果,而脱离生死。

 

故教中说,庵婆女问文殊云:‘明知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被生死之所流?’文殊云:‘其力未充故。’后有进山主,问修山主云:‘明知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却被生死之所流?’修云:‘笋毕竟成竹去,如今作篾使得么?’】

因此,经教中说,庵婆女问文殊菩萨:‘明明知道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还被生死所流转?’文殊菩萨回答道:‘这是因为息灭妄执的力量还不充足的缘故。’后来有进山主,问修山主:‘明明知道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还被生死所流转?’修山主回答道:‘虽然笋子将来毕竟长成竹子,但是现在笋子能够劈成篾片来使用吗?’

〔山主〕一山之主,乃一寺住持之尊称。

明明知道无生死,还被生死所流转,这是因为息灭妄执的力量还不充足的缘故,因此死后自性(神识)还会再受六道之生死。所以,在修学中,培养息灭妄执的力量至为重要。息灭妄执的力量,是由慧力和定力两个部分组成。慧力能够知幻,定力能够离幻。《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问:怎样来培养慧力和定力?

答:慧由定生。做“万念归一”和“一归于无”的功夫(详见《觉知禅》中“参临在禅”一章),不仅是在培养定力,也是在培养慧力。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随地运用慧力来知幻,运用定力来离幻,定慧等持。

 

【所以,知无生死,不如体无生死;体无生死,不如契无生死;契无生死,不如用无生死。今人尚不知无生死,况体无生死、契无生死、用无生死耶?故认生死者不信无生死法,不亦宜乎!】

所以,知道没有生死,不如体悟没有生死;体悟没有生死,不如契入没有生死;契入没有生死,不如在境缘上使用没有生死。今人尚且不知道没有生死,更何况体悟没有生死、契入没有生死、在境缘上使用没有生死呢?因此,妄执生死之人不相信没有生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十一、正行助行

(原题:真心正助)

 

【或曰:如前息妄,真心现前。且如妄未息时,但只歇妄做无心功夫,更有别法可对治诸妄耶?曰:正助不同也。以无心息妄为正,以习众善为助。譬如明镜为尘所覆,虽以手力揩拭,要须妙药磨,莹光始现也。尘垢,烦恼也。手力,无心功也。磨药,众善也。镜光,真心也。起信论云:‘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集一切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问曰:如前所说,息灭了妄心则真心现前。要是妄心未息灭时,是只做无心功夫来息妄呢,还是更有别法可对治诸妄呢?答曰:正行和助行有所不同也。应当以无心息妄为正行,修习众善为助行。譬如铜镜为尘垢覆盖,虽然是以手力来揩拭,但是还须要妙药来研磨,镜光才能够显现。尘垢,烦恼也。手力,无心功夫也。磨药,众善也。镜光,真心也。《起信论》云:‘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集一切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磨药〕磨镜药,古时研磨铜镜镜面的化学药品。

 

【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也?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

问曰:上面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为什么不仅仅只念真如,却还要借助于修持诸善呢?答曰:譬如大摩尼宝珠,体性虽然明净,但是矿石秽垢覆盖。若是有人虽然常念宝珠之明净体性,而不使用善巧的方法来打磨整治,则始终得不到明净的宝珠。因为心之秽垢无量,遍一切法的缘故,所以要修一切善行。

 

【如是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习,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如是真如之法体,性本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是有人虽然常念真如,不使用善巧的方法,来进行种种熏习,真如也不会空净,这是因为秽垢无量,遍一切法的缘故。所以要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这是因为修行一切善法,则自然归顺真如法的缘故。

 

【据此所论,以休歇妄心为正,修诸善法为助。若修善时,与无心相应,不取着因果。若取因果,便落凡夫人天报中,难证真如,不脱生死。若与无心相应,乃是证真如,方便脱生死之要术,兼得广大福德。金刚般若经云:‘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据此所论,应当以休歇妄心为正行,修诸善法为助行。在修善时,应当与无心相应,不要取著因果。若是取著因果,便落于凡夫人天之果报中,难证真如,不能了脱生死。若是修善与无心相应,乃是证真如、脱生死之要术,兼得广大福德。《金刚经》云:‘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今见世人有参学者,才知有个本来佛性,乃便自恃天真,不习众善。岂只于真心不达,亦乃翻成懈怠。恶道尚不能免,况脱生死?此见大错也!】

今见世人有参学者,才知有个本来佛性,便自以为既然是佛,何必修习众善。他们不但达不到真心境界,而且懈怠懒惰。这样一来,恶道尚且不能够避免,更何况想要了脱生死?所以,这种不用修善的见地是大错而特错!(《证道歌》云:“莽莽荡荡招殃祸!”)

十二、真心功德

【或曰:有心修因,不疑功德矣。无心修因,功德何来?曰:有心修因,得有为果;无心为因,显性功德。此诸功德,本来自具,妄覆不显。今既妄除,功德现前。故永嘉云:‘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乃是体中自具性功德也。古颂:‘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故知无心,功大于有心也。】

问曰:有心修因,当然会有功德。无心修因,功德何来?答曰:有心修因,得有为果;无心修因,显自性功德。这些功德,本来自具,但由于妄心覆盖而不显。如今妄心既除,功德现前。故永嘉大师《证道歌》云:‘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乃是真心妙体中本具之自性功德也。古颂:‘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因此知道无心修因,功德大于有心修因也。

一念净心成正觉”,专一其念以净其心,而修成正觉(佛果)。句中的“一”是动词而不是数词,“一念”的意思是:一其念——专一其念。

〔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四智〕四种如来的智慧: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境智。成所作智是转有漏的前五识所成,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妙观察智是转有漏的第六识所成,为佛观察诸法及一切众生根器而应病予药与转凡成圣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转有漏的第七识所成,为佛通达无我平等的道理,而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慈的智慧。大圆境智是转有漏的第八识所成,为佛观照一切事相理性无不明白的智慧,此智慧清净圆明,彻见内外,如大圆境,洞照万物。

〔八解〕即八解脱,这是八种训练去除贪著的禅定。一、内有色相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若有色(物质)的想念,就会引起贪心来,应该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无从生起,故叫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即心中虽然没有想念色的贪心,但是要使不起贪心的想念更加坚定,就还要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永远无从生起,所以叫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即一心观想光明、清净、奇妙、珍宝的色,叫净解脱,观想这种净色的时候,能够不起贪心,则可以证明其心性,已是解脱,所以叫身作证,又他的观想,已经完全圆满,能够安住于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五、六、七的四种解脱,都是无色界的修定人,各在其修定的时候,观想苦、空、无常、无我,使心愿意舍弃一切,所以叫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定又名灭尽定,这是说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会领受色声香味触之五尘,领受五尘,就会生出种种的妄想来,若有灭除受想的定功,则一切皆可灭除,所以叫灭尽定。〔六通〕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洪州水潦和尚参马祖问:‘如何是西来的的意?’被马祖一踏踏到,忽然发悟。起来抚掌大笑云:‘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毛头上,便一时识得根源去。’乃作礼而退。据此,则功德不从外来,本自具足也。四祖谓懒融禅师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据祖师语,无心功德甚多,但好事相功德者,于无心功德,自不生信耳。】

洪州水潦和尚参见马祖问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被马祖一脚踏到,忽然发悟。起来抚掌大笑说道:‘太奇妙了!太奇妙了!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毛头上,便一时识得根源去。’乃作礼而退。据此,则说明功德不从外来,本自具足也。禅宗四祖道信对懒融禅师说道:‘百千法门,同归方寸(心),河沙功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根据祖师的开示,无心功德甚多,但喜好事相功德者,对于无心功德,自然不生信耳。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宗初祖达摩自西天来此土传法,其要旨是什么?〔一毛头〕指极少量、极小物或极小处。《佛藏经》云:“舍利弗,譬如蜜瓶置四衢道,而作是言,若人能食一毛头者,常不老死。”《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云:“上堂云:举一则语,教汝直下承当,早是撒屎著尔头上也。直饶(即使)拈一毛头,尽大地一时明得,也是剜肉作疮。虽然如此,也须是实到者(这)个田地始得。”

十三、真心验功

【或曰:真心现前,如何知是真心成熟无碍也?曰:学道之人,已得真心现前时,但习气未除,若遇熟境,有时失念。如牧牛,虽调到牵拽随顺处,犹不敢放了鞭绳,直待心调步稳,赶趁入苗稼中不伤苗稼,方敢撒手也。到此地步,便不用牧童鞭绳,自然无伤苗稼。】

问曰:真心现前,如何知道是真心成熟无碍呢?答曰:学道之人,已得真心现前时,但由于习气未除,若遇熟悉的尘境,有时便会失念。这就如同牧牛,虽然已经驯服到牵拽都能够随意,仍然不敢放了鞭绳,一直要等到牛已经心驯步稳,将牠赶到苗稼地中都不会伤害苗稼,才敢撒手不用鞭绳。到此地步,牧童便不用鞭绳,牛也自然不会伤害苗稼。

 

【如道人得真心后,先且用功保养,有大力用方可利生。若验此真心时,先将平生所爱底境,时时想在面前。如依前起憎爱心,则道心未熟;若不生憎爱心,是道心熟也。虽然如此成熟,犹未是自然不起憎爱。】

若道人得真心后,应当先用功保养,待到有大力用方可利益众生。若要勘验真心时,先将平生所熟悉的、易生憎爱的尘境,时时想在面前。如果仍同从前一样起憎爱心,则道心未熟;若是不生憎爱心,则是道心熟也。虽然道心如此成熟,仍然未是自然不起憎爱。

 

【又再验心,若遇憎爱境时,特然起憎爱心令取憎爱境界,若心不起是心,无碍如露地白牛不伤苗稼也。古有呵佛骂祖者,是与此心相应。今见才入宗门,未知道之远近,便学呵佛骂祖者,太早计也。】

又再验心:若遇憎爱境界时,故意起憎爱心去缘取憎爱境界,若是增爱心不起,那么此心已经无碍于境,如露地白牛不伤苗稼也。古时有呵佛骂祖者,是与此心(如露地白牛之心)已经相应。而今看见那些才入宗门,尚未知晓参禅道路之远近,便学着呵佛骂祖者,未免太莽撞了!

〔露地白牛〕禅宗指无丝毫烦恼污染之清净境地,为露地白牛。露地,为门外之空地,喻平安无事之场所;白牛,意指清净之心牛。《牧牛图》中,心牛最初全黑,在驯牧的过程中逐渐变白,直至全白。〔呵佛骂祖〕祖师们呵佛骂祖,是要点醒学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纵是经典佛像,或圣或贤,既落形迹,皆属生灭,不是如实之道。〔早计〕过早盘算。

十四、真心无知

真心无知”,是说真心没有妄心那种见闻觉知之知,而是无念无相之灵知。

 

【或曰:真心与妄心对境时,如何辨别真妄耶?曰:妄心对境有知,而知于顺违境起贪嗔心,又于中容境起痴心也。既于境上起贪嗔痴三毒,足见是妄心也。祖师云:‘逆顺相争,是为心病。’故知对于可、不可者,是妄心也。】

问曰:真心与妄心于境相对时,如何辨别是真心还是妄心呢?答曰:妄心对境有知,知道是顺境便起贪心,是违境便起嗔心,又容许对境起心,这便是痴心。既然对境而起贪嗔痴三毒,足见是妄心也。祖师云:‘逆顺相争,是为心病。’故知对于尘境有‘可(顺境)、不可(违境)’者,是妄心也。

 

【若真心者,无知而知。平怀圆照,故异于草木;不生憎爱,故异于妄心。即对境虚明,不憎不爱,无知而知者,真心(也)。故肇论云:‘夫圣心者,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勤,不可为无。乃至非有,故知而无知;非无,故无知而知。是以无知即知,无以言异,而异于圣心也。’又、妄心在有著有,在无著无,常在二边,不知中道。’】

若是真心,则无知而知。因为能够无分别地(平怀)圆照,故异于草木;不生憎爱,故异于妄心。所以,对境虚而明(灵知),不憎不爱,无知而知者,真心也。故《肇论》云:‘夫圣心者,微妙无相,不可说是有;用之弥勤,不可说是无。乃至于非有,故知而无知;非无,故无知而知。是以无知即知,不可言有、言无(无以言异),因而异于圣心也。’又、妄心在有著于有,在无著于无,常在有无二边,不知中道。

〔无以言异,而异于圣心也〕这句话的含义是:若是言有、言无,则成为异于圣心之妄心。因为有无俱泯之中道才是圣心,而言有、言无者,乃是著于二边之妄心。

 

【永嘉云:‘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学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认贼将为子。’若是真心,居有无而不落有无,常处中道。故祖师云:‘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学人不了用修行(学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还用来修行),深成认贼将为子。’若是真心,则居有无而不落于有无,常处中道。故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云:‘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无爱憎取舍),泯然自尽。’

 

【肇论云:‘是以圣人处有不有,居无不无,虽不取于有无,然不舍于有无,所以和光尘劳,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怕(泊)尔而来,恬淡无为,而无不为。’此说圣人垂手为人,周旋五趣接化众生,虽往来而无往来相。妄心不尔,故真心妄心不同也。】

《肇论》云:‘是以圣人处有而不著于有,居无而不著于无,虽然不取于有无,然而却不舍于有无,所以和光入尘劳(世俗),周旋于五趣,寂静地去,安详而来,恬淡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说圣人权巧度人(垂手为人),周旋于五趣接化众生,虽然往来而无往来相。妄心却不是这样,故真心与妄心不同也。

〔和光尘劳〕和光(隐藏菩提之智慧光)入尘劳(世俗)之中。尘劳的意思是心劳尘境,通常是作为烦恼的别名。但是在“和光尘劳”这一词中,是指世俗。〔和光同尘〕出自老子“和其光,同其尘”一语,谓与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于佛教,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须隐藏菩提之智慧光,以应化身权假方便,生于充满烦恼之尘世,与众生结缘,次第导引众生入佛法。〔五趣〕又名五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怕尔而来〕似应“泊尔而来(安详地来)”。《注维摩诘经》云:“肇曰:寂尔而往,泊尔而来。出幽入冥,孰识其动?”〔垂手〕宗门用来形容师家斟酌学人之根机,特以第二义门权巧接引之情形,犹如父母垂下双手抚爱幼儿。〔第二义门〕由向上之平等处,回入向下差别门之教理法门。在宗门中,第一义门(向上门)是指真实绝对悟境的佛道究极之旨,或不执于世缘的上求菩提之修行道法。相对于此,方便权巧,假借名言而设立之教义法门,或随顺世情以教化众生之菩萨行,则属第二义门(向下门)。

问:什么是向上一路?

答:这是指言绝意断之正真大道,与“向上一著”同义。《景德传灯录》云:“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这是说,言绝意断之正真大道,是千圣不传之妙道,乃释迦所不说,达摩所不传,不由口出,不须思惟,超出言语心念之上,而自证自知之无上至真之道。因其超出言语心念之上,而达本还源,归于寂静之真如本体,故称“向上一路”。

〔千圣不传〕千圣所不能传,因为已经超出言语和思维,只有自证自知。

圆悟佛果禅师云:“大道无向背,至理绝言诠。迥出三乘,高超十地,万法不到处,特地光辉生,佛未分时,灵源独曜。不落闻见,不随色声,直下无一丝毫头,遍界全彰奇特事。直饶棒头取证,喝下承当,犹是曲为。今时更或光境俱忘,契心平等,毕竟亦非的旨。所以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到这里(微细念息)理绝、事绝、行绝,照绝、用绝,权绝、实绝,直似倚天长剑,凛凛神威,如铁牛之机,罗笼不住。今日幸对明眼人前,不敢被盖囊藏(不敢隐瞒),八字打开去也。拈拂子云:还委悉么?耀古腾今活鱍(bō)鱍,大千沙界露全身。”(《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迥(jiǒng)出〕高出。〔直饶〕纵使。〔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八字〕即雪山八字:“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涅槃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详见《雪山偈注》一文)〔委悉〕详细知晓。

 

【又、真心乃平常心也,妄心乃不平常心也。或曰:何名平常心也?曰:人人具有一点灵明,湛若虚空,遍一切处。对俗事假名理性,对妄识权号真心。无分毫分别,遇缘不昧;无一念取舍,触物皆周。不逐万境迁移,设使随流得妙,不离当处湛然,觅即知君不见,乃真心也。】

又、真心乃是平常心,而妄心乃是不平常心。问曰:什么是平常心呢?答曰:人人具有一点灵明,湛若虚空,遍一切处。祂相对于俗事,假名理性;相对于妄识,权称真心。无丝毫分别,而遇缘不昧;无一念取舍,而触物皆周(都能够照顾周全)。不逐万境迁移,却能随流得妙;不离当处湛然,觅即知君不见;此乃真心也。(这是说平常心就是真心。)

〔平常心〕无思量计较之心。

 

【或曰:何名不平常心耶?曰:境有圣与凡,境有染与净,境有断与常,境有理与事,境有生与灭,境有动与静,境有去与来,境有好与丑,境有善与恶,境有因与果。细论则万别千差,今乃且举十对,皆名不平常境也。心随此不平常境而生,不平常境而灭,不平常境心,对前平常真心,所以名不平常妄心也。真心本具,不随不平常境生起种种差别,所以名平常真心也。】

问曰:什么是不平常心呢?答曰:境有圣与凡,境有染与净,境有断与常,境有理与事,境有生与灭,境有动与静,境有去与来,境有好与丑,境有善与恶,境有因与果,这都是不平常境。不平常境细论则万别千差,上面仅举出十对,它们都叫做不平常境(有二元对立之境)。心若是随此不平常境而生,随此不平常境而灭,这随不平常境而起的生灭心,相对于前面所说的平常真心,称为不平常妄心。真心乃本具,不随不平常境生起种种差别,所以名为平常真心也。

 

【或曰:真心平常,无诸异因,奈何佛说因果、善恶、报应乎?曰:妄心逐种种境,不了种种境,遂起种种心。佛说种种因果法,治伏种种妄心,须立因果也。若此真心不逐种种境,由是不起种种心,佛即不说种种法,何有因果也?】

问曰:真心平常,没有二元对立(无诸异因),那为什么佛要说因果、善恶、报应呢?答曰:妄心追逐种种境,而不了悟种种境之实相,于是起种种心。佛说种种因果法,是用来治伏种种妄心,所以必须立因果也。若此真心不追逐种种境,于是不起种种心,佛即不说种种法,哪里还会说因果、善恶、报应呢?

 

或曰:真心平常不生耶?曰:真心有时施用,非逐境生,但妙用游戏,不昧因果耳。】

问曰:真心就总是不生心吗?答曰:真心有时施用而生心,但不是逐境而生(乃是生无所住心),仅只是妙用游戏,不昧因果耳。

〔真心有时施用,非逐境生〕此即《金刚经》中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详见《金刚经精解》

 

问:真心知还是无知?

答: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说明无明未起之前本来有知,此即真心之知。这个知,即是般若之知。而所立之知,即是妄心之见闻觉知,乃六尘缘影。《楞严经》接着又说:“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此无见之知,即是真心之知。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永嘉大师《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云: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心体)历历。”僧肇《般若无知论》云: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

问:“知”之一字,历来颇有争论。圭峰大师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黄龙死心禅师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请问,何者为是?

答:《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句中的第一个“知”,是众妙之门;若沦于第二个“知”,即是病眼见空花,且又邀空花而结空果,是为众祸之门。憨山大师云:“佛未出世,祖未西来,现成家业,人人具足。由其具足而不知,故黄面(释迦牟尼佛)、碧眼(达摩祖师)忍俊不禁,特地出身,为人说破。灵山百万众,传灯千七百(传灯录等一千七百则公案),都皆一唤回头,顿知本有。此则‘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矣。噫!佛祖元无实法与人,岂期人人病眼空花,且又邀花结果,佛祖之心然哉?此则‘知之一字,众祸之门’也。吾人若不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见空华),何以世(继承、荷担)其家业?”(《梦游集·送无言道公住持少林序》)紫柏老人云:“知之一字众妙门,知见立知祸大矣。”(《紫栢老人集》)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见空华。诗曰:“纷纭翳膜刮金篦。”〔金篦〕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

十五、真心所往

【或曰:未达真心人,由迷真心故,作善恶因。由作善因故,生善道中,由作恶因故,入恶道中,逐业受生,其理不疑。若达真心人,妄情歇尽,契证真心,无善恶因,一灵身后,何所依托耶?曰:莫谓有依托者,胜无依托耶!又莫将无依托者,同人间飘零之荡子,似鬼趣无主之孤魂,特为此问,求有依托耳。】

问曰:未达真心之人,由于迷昧真心的缘故,于是造作善因恶因。由于造作善因的缘故生善道中,由于造作恶因的缘故入恶道中,他们都是跟随所造之业而受生(逐业受生)。我对这个道理并不怀疑(其理不疑)。若是通达真心之人,妄情歇尽,契证真心,则无善因恶因,那么身后,此灵何所依托呢?答曰:不要以为有依托者,便胜于无依托者!又不要将无依托者,视同人间飘零之荡子,好似鬼道中无主之孤魂,因此特发此问,以求有依托耳。

〔身后〕死后。

 

【或曰:然。曰:达性则不然也。一切众生迷觉性故,忘(妄)情爱念,结业为因,生六趣中,受善恶报。假如天业为因,只得天果,除合生处,余并不得受用,诸趣皆尔。既从其业故,合生处为乐,不生处为非乐,以合生处为自己依托,不生处为他人依托。所以,有妄情,则有妄因;有妄因,则有妄果;有妄果,则有依托;有依托,则分彼此;分彼此,则有可不可也。】

问者曰:是这样的。答者曰:通达觉性者,则不是这样的。一切众生迷昧觉性的缘故,妄情爱念造作种种业而成为轮回之因(结业为因),故生六道中,受善恶报。假如是天业为因,则只得天果,除了在合生处(应该受生的地方——天道),余处便得不到天果的受用;其它各道,也都是这样(诸趣皆尔)。既然是随业受生,就以合生处(应该受生的地方)为乐,不生处(不受生的地方)为非乐。因此便以合生处为自己的依托,不生处为他人的依托。所以,有妄情,则有妄因;有妄因,则有妄果;有妄果,则有依托;有依托,则分彼此;分彼此,则有可生之处与不可生之处也。

〔合生处〕应该受生的地方(六道中的某一道)。〔不生处〕不受生的地方(六道中的其余各道)。

 

【今达真心,契无生灭之觉性,起无生灭之妙用,妙体真常,本无生灭,妙用随缘,似有生灭。然从体生用,用即是体,何生灭之可有?达人即证真体,其生灭何干涉耶?如水以湿性为体,波浪为用。湿性元无生灭故,波中湿性何生灭耶?然波离湿性别无故,波亦无生灭。所以古人云:‘尽大地是沙门一双正眼,尽大地是个伽蓝。’尽是悟理人安身立命处。】

如今通达真心,契无生灭之觉性,起无生灭之妙用。真心妙体真常,本无生灭;而妙用随缘,似有生灭。然而,从体而生用,用即是体,体既然没有生灭,用又怎么会有生灭呢?所以,通达真心之人即证真体,这生灭的幻象对他有什么相干呢?譬如水以湿性为体,波浪为用。湿性元本无生灭的缘故,波浪中之湿性又哪会有生灭呢?然而,波浪离了湿性就不存在的缘故,所以波浪也就无生灭。(这是譬喻波起为生,波息为死,无论是波起,还是波息,湿性这一本质总是在那里。)所以古人说:‘整个大地是和尚我的真心(尽大地是沙门一双正眼),整个大地是和尚我所住的寺院(尽大地是个伽蓝)。’所以任何地方都是悟理人安身立命之处。

〔沙门〕汉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正眼〕即真心,见“第二章 真心异名”。〔伽蓝〕僧伽蓝摩的简称。汉译: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

 

【既达真心,四生六道一时消殒,山河大地悉是真心,不可离此真心之外别有依托处也。既无三界妄因,必无六趣妄果。妄果既无,说甚依托?必无彼此。既无彼此,则何可不可也。即十方世界,唯一真心,全身受用,无别依托;又于示现门中,随意往生,而无障碍。】

既然通达真心,则四生六道便一时消失,山河大地全是此人(当人)之真心,不可离此真心之外别有依托处也。既无三界妄因,必无六道妄果。既无六道妄果,还说甚么何处依托呢?就必然没有彼处此处的分别。既然没有彼处此处的分别,那么无论在哪里也都一样(则何可、何不可也)。整个十方世界,都是唯一真心,全身受用,无别依托;又于示现门中,随意往生,而无障碍。

〔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例如人类;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例如鸟类;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例如虫类;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例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故传灯云:‘温操尚书问圭峰曰:悟理之人一期寿终,何所依托?圭峰曰:一切众生无不具有灵明觉性,与佛无殊。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无生,何有依托?灵明不昧,了了常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但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随之,则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此即前真心身后所往者也。’】

故《传灯录》说:‘温操尚书问圭峰大师曰:悟理之人一期寿终,到何处去依托?圭峰曰:一切众生无不具有灵明觉性(真心),与佛无异。若能悟此觉性即是法身,本自无生,哪里要有依托呢?法身是灵明不昧,了了常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要是只以空寂之法身为自身,不妄执色身为自身;只以灵知为自心,不妄执妄念为自心。妄念若起,都不跟随它,则临命终时,业自然不能够系缚。虽然有中阴身,而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这就是身后真心所往之处也。’

〔灵知〕乃无念之真知。亦即上一章中所讲的真心之知。灵知是无有取相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宗镜录》云:“般若无知者,无有取相之知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永嘉大师《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云:“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僧肇《般若无知论》云:“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中阴〕中阴身,又名中有,即人死后尚未投胎之前,有一个微细物质形成的化生身来维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阴身。此中阴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经过七番生死,等待业缘的安排,而去投胎。

《传心法要》云:“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觉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

 

 

参考阅读:

修心诀精解

心、自性、如来藏

诸法实相

觉知禅

业不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