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参究念佛

 

(参禅念佛融为一体)

湛然

 

黄金法则:但有觉知,即无妄念。

尽除妄念是修,彻见本性为悟。

其修也,有从入之阶;其证也,有自得之实。

用参究塞断意根,令妄想不行。

参究,贵勇猛精进,不狠狠逼自己一把,就说不上是努力。

参究的核心:照顾好疑情(觑究而别无它念)

源源不断地向内觑究。

切切觑究,昼夜莫废;把握心态,做好过程。

入门第一步:一分钟禅定。

一念妄心仅动,即具世间诸苦;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

任运寂照。

 

〔参禅念佛融为一体〕憨山大师云:“禅净二行,原无二法,永明大师,示之于前矣(永明大师以前就已经开示了)。”(《梦游集·示沈大洁》)

 

对于专修净宗者,只须读至本篇的“唯存佛号(万念归一)”一章即可,因为万念归一即是一心不乱的境界。

 

 

 

一、序言

 

二、前行

 

三、参究

 

  (一)唯存佛号(万念归一)

 

  (二)一念不生(一归于无)

 

  (三)定慧等持

 

  (四)能所双亡(明心见性)

 

四、保任

 

五、答疑

 

一、序言

参究念佛(参“念佛是谁”),是源于禅宗的话头禅。禅宗自南宋大慧禅师倡导话头禅以来,主要是参个“无”字,也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话头,例如庭前柏树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无佛性、放下著、须弥山,等等。

然而,禅人要明心见性,就已经非常困难了。在明心见性(断见惑)之后,还必须做保任功夫,直至断尽思惑,才能够了生死,这真是难之又难。所以,能够单靠参话头来了生死者,如凤毛麟角。

〔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

于是明代楚山绍琦、毒峰本善、天奇本瑞、憨山德清等禅宗大师就开始提倡参“念佛是谁”。例如,憨山大师开示道:“今云参究念佛,意在妙悟(明心见性)者,乃是以一声佛(佛号)作话头参究请注意,参究念佛的话头是佛号,而不是“念佛是谁”,所谓念佛参禅公案也。如从上诸祖,教人参话头,如庭前柏树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无佛性、放下著、须弥山等公案。随提一则,蕴在胸中,默默参究,借此塞断意根,使妄想不行。久久话头得力,忽然㘞(huò)地一声,如冷灰豆爆,将无明业识窠臼,一拶百碎,是为妙悟。即参究念佛亦如此参,但提起一声佛(佛号)来,即疑审是谁?深深觑究,此佛(佛号)向何处起,念的毕竟是谁?如此疑来疑去,参之又参,久久得力,忽然了悟(明心见性)。此为念佛审实公案,与参究话头,原无两样。”(《梦游集·答湖州僧》

因为这是以佛号作为话头,如果禅人具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只要修成万念归一(这就是净宗的一心不乱),命终就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了生死,而且是上品往生。而对于参禅来说,万念归一只是初步功夫,容易成就(事实上,只要方法正确,精勤努力,人人能够达到,故永明大师云:“万修万人去。”),其难易较之于断见思惑,实有天渊之别。因此参“念佛是谁”,就成为明代以后禅宗的主流。

〔而且是上品往生〕觉明妙行菩萨云:“如是念者,烦恼尘劳,无断无缚,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为执持名号,方得名为一心不乱,净业功成,直趋上品。”(详见《西方确指注释》

在这个时候,净宗也开始提倡在念佛时参“念佛是谁”,并称之为参究念佛,因为这样容易摄心归一,做到一心不乱,而且进一步可以成就念佛三昧。

参究念佛的优点是:以参究抵住妄念,令功夫成片,达到一心不乱。所以莲池大师(净宗第八祖)非常提倡这一修法,并誉为妙法莲池大师云:“提话头,是宗门(禅宗)发悟最紧切工夫。修净土人(信愿俱足者方是修净土人),即以一声佛号做个话头请注意,参究念佛的话头是佛号,而不是“念佛是谁”此妙法也。”(《云栖净土汇语》)而且参究念佛修到“无念无不念”,也就是一念不生境界,即证入念佛三昧(详见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

〔功夫成片〕念佛时不夹杂妄念——念佛之念相续成一整片。印光大师云:“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之谓也。”(《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西居士书四》)憨山大师云:“要将此一声佛(佛号)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不求成片而自成片矣。”(《梦游集·示净心居士》)

〔此妙法也〕莲池大师是参究念佛的过来人,半月前就预知时至。憨山大师《莲池大师塔铭》云:“初,师(莲池大师)发足参方,从参究念佛得力,至是遂开净土一门,普摄三根,极力主张。”(译文:当初,莲池大师行足参礼各方善知识,从参究念佛得力,这时就开净土一门,以普摄上中下三根,并且极力主张参究念佛。)故知,参究念佛一法,普摄上中下三根。《塔铭》又云:(莲池大师)临终时,预于半月前,入城别诸弟子及故旧。”

〔参究念佛一法,普摄上中下三根〕修参究念佛,下根者可成就临终十念相续,中根者可得一心不乱,上根者可证入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无念无不念境界。印光大师云:“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详见《念佛三昧摸象记》)净宗开山祖师慧远大师云:“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念佛三昧是什么呢?那就是专思寂想。详见《慧远大师传》《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佛告阿难:念佛三昧云何是耶?所谓非色相生,亦非受想行识生,非前後边际智慧生,亦非现在见闻所生。......其念佛三摩地,不可思议,於诸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无说、无示、无相、无名。此即名为念佛三昧。”专思寂想专思,就是心不旁骛;寂想,就是一念不生。《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憨山大师云:“四字佛号,相继不断者,是名系念,非净念也。......无念乃为净念。”(《梦游集·答湖州僧》)〔三摩地〕即三昧。

〔无念无不念〕这是无念而念,以无念(一念不生)来念佛,是实相念佛,念法身佛。〔实相念佛〕以“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此)‘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此)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所谓无生无灭,无相无为。”

 

所以,参究念佛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就禅宗之禅人来说,因为这是以佛号作为话头,如果具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只要修成万念归一(这就是净宗的一心不乱),命终就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了生死,这比断尽见思惑而了生死要容易得太多太多。禅宗称这种修法为“参念佛是谁”或“念佛审实公案”。憨山大师在《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中,具体开示了怎样通过念佛来参禅而禅净双修(注释详见《禅净要旨·念佛参禅》),既能够明心见性,又能够确保今生了生死,免遭三世冤

〔三世冤〕因为今生修行,来生便享福报,于是倚福作恶,而导致再来生之堕落。即使地狱业消,又再转生饿鬼、畜生,要想复得人身,难之又难了!所以佛以手上土问阿难说:“我手中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阿难回答说:“大地土多。”佛说:“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因而“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所以,修行人若是今生不了生死,则三世之后,苦难恶报无穷无尽,故称“三世冤”。三世冤的实例详见《三世冤》一文。

二、就净宗之念佛人来说,如果直念抵不住妄念,于是采用参究来摄心,抵住妄念。净宗称这种修法为“参究念佛”或“体究念佛”。由于参究念佛是以佛号作为话头,对于真修之士而言,要达到一心不乱绝非高不可攀,而要做到十念相续(不夹杂妄念地念十句佛号)、百念相续(亦名百句不乱),根本不在话下。要是将十念相续积习成性,做到临终十念相续,便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详见《往生的条件》)。所以,参究念佛是万修(这里的“修”是真修)万人去的路子。对于专修净宗者,只须读至本篇的“唯存佛号(万念归一)”一章即可,因为万念归一即是一心不乱的境界。

如果直念抵不住妄〕精进修持的念佛人,有两种情形:一、蓦直念去,随着时日的增长,妄念愈来愈少,直至一心不乱。这样的人,适宜于直念念佛。二、蓦直念去,随着时日的增长,妄念不见减少。这样的人,适宜于参究念佛。〔真修〕方法正确,刻苦努力,昼夜莫废,持之以恒。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大师开示道:“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念佛之念不被妄念间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必须策励自己、约束自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永享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

于是,随着参究念佛的兴起,禅净终于合流,参禅念佛融为一体,禅净双修遂行天下。

 

在《梦游集·示西印净公专修净土》中,憨山大师开示道:“世人但知祖师门下,以悟为上。悟心本意,要出生死,念佛岂不是出生死法耶?参禅者多未必出,而念佛者出生死无疑。所以然者,参禅要离想,念佛在专想。以众生久沈妄想,离之实难。若即染想而变净想,是以毒攻毒,博换之法耳。故参究难悟,念佛易成。若果为生死心切,以参究心念佛,又何患一生不了生死乎?”(译文:世人只知道祖师门下,是以悟心为上。然而悟心之本意,是要出生死,念佛难道不是出生死之法吗?参禅者大多不能够出生死,而念佛者出生死必无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参禅要离想,而念佛在专想。由于众生无始劫来久沉妄想,要完全离掉,实在是难。若将染想变为净想,这是以毒攻毒,用佛号来取代妄念,此乃置换之法,故为容易。所以参究难悟,而念佛易成。如果真为生死之心切,以参究心来念佛,又何患一生不了生死呢?)

〔参究难悟,而念佛易成〕以参究心来明心见性,其难度还是很大的;而以参究心来念佛,要成就一心不乱却是容易的。
 

其实,早在唐朝“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时,在百丈清规(“丛林要则”)中开篇就说道:“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第二句“修行以念佛为稳当”是说:为了稳当起见,禅人在参禅的同时,还应当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禅净双修)。这是因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了生死,仅须伏住烦恼;而参禅要了生死,必须断尽烦恼。相比之下,前者容易得太多了,故为稳妥之途。

〔丛林〕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马祖建丛林〕禅宗自六祖慧能后,流传天下,但百余年间师徒只是以道相授,多岩居穴处,或寄住在律宗寺院。到了唐代贞元、元和(785-820年)年间,禅宗日盛,宗匠常聚徒众多人于一处,修禅办道,然未合规制。于是马祖首建专门的禅宗寺院——“丛林”,而百丈制立清规。〔百丈立清规〕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之寺规(“丛林要则”),后称“百丈清规”。〔清规〕清净之仪轨。所立之仪轨,能清净大众,故名清规。

特别注意:“修行以念佛为稳当”,这是禅宗祖师在初建禅寺时首立的寺规!哪里是禅净不两立?而且在《净土圣贤录》中,具禅师称号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比比皆是!

 

到了宋初,阿弥陀佛再来的永明大师(904-975年),他既是禅宗的大祖师又是净宗的大祖师,在《四料简》中大力倡导禅净双修: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阿弥陀佛再来的永明大师〕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所以永明大师的诞辰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就被作为阿弥陀佛圣诞。对于永明大师,印光大师赞曰:“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大慈大悲,开化众生。”(《印光法师文钞·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料简〕对义理的甄别选择。〔四料简〕四条(有禅无净土、无禅有净土、有禅有净土和无禅无净土)料简。《四料简》的注释详见《禅净双修》一文。〔有禅〕明心见性(彻见本性)。〔有净土〕真信切愿,念佛一心不乱。〔无禅〕没有明心见性。〔无净土〕没有做到“真信切愿,念佛一心不乱”。〔何愁不开悟〕何愁不明心见性。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既明心见性,又真信切愿,念佛一心不乱者,犹如虎之戴角,威猛无比,现世则为众人之师,临命终时,上品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

〔犹如戴角虎〕印光大师云:“犹如戴角虎者,以其人禅净双修,有大智慧,有大禅定,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在这段开示中,足见印光大师对禅净双修的肯定和赞叹。〔无俦(chóu)〕没有能够与之相比者。

而且,阿弥陀佛再来的永明大师,正是参究念佛的先行者。在《梦游集·示玉觉禅人》中,憨山大师云:“如永明大师,昔以念佛用心,不能造入(不能够深入进去),后于韦驮(护法神)前拈阄(jiū),得‘念佛参禅’。”这里的“念佛参禅”,就是后来称为“参究念佛”之法。又云:“如永明教人审实:念佛的是谁?”(《梦游集·示昭凡庸禅人》)又云:“如永明大师念佛审实的公案,最为稳当。即将心中,从前一切夙习知见妄想思算,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即看此念起处,审实者念佛的是谁?且念且审,又审又念。”(《梦游集·示履初崇禅人》)

〔造入〕深入进去。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李虚己侍郎,字公受,少从江南先达学作诗,后与曾致尧倡酬(以诗词相酬答)。曾每曰:‘公受之诗虽工,恨哑耳。’虚己初未悟,久乃造入。”

对于“念佛审实公案”,憨山大师在《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中开示道:“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者念佛的是谁。再提再审,审之又审,见者念佛的毕竟是谁。”又在《梦游集·示沈大洁》中开示道:“如何参究即念佛,念佛即参究耶?如今参究,就将一句阿弥陀作话头,做审实工夫。将自己身心世界,并从前一切世谛、俗习语言、佛法知见,一齐放下。就从空空寂寂中,著力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正当提起时,就在直下看觑,审实此念佛的是谁?重下疑情,审之又审,疑之又疑,如驴觑井。”所以,念佛审实公案就是参究念佛。

 

到了明朝,更有憨山大师为我们做出了禅净双修的光辉榜样。他不仅在实修和教理上有极高的造诣,而且本人就是修参究念佛的,不仅自在往生,而且证得金刚不坏身(详见《憨山大师的一生》)。他还具体教导怎样通过念佛来参禅(详见《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并且极力主张一切法门皆当指归净土。在《梦游集·净土指归序》中,大师开示道:若净土一门,普被三根,顿渐齐入,无机不摄,所谓横超三界,是为最胜法门。从上诸祖,悟心之士,未有一人不以此为归宿者,如龙树(龙树菩萨)、马鸣(马鸣菩萨),极力而称扬之。”又云:禅家上上根,未有不归净土者。(详见《憨山大师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本人(憨山大师)就是修参究念佛的〕憨山大师在其《年谱》中记述道:“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予(我)二十岁。......是年冬十月,云谷大师建禅期于天界(天界寺),集海内名德五十三人(召集国内有名望与德行的人共五十三位),开坐禅法门。大师极力提拔予往从,时少师翁听之(当时憨山大师所在报恩寺的住持少师祖同意他去),乃得预会(参加集会)。初不知用心之诀,甚苦之。乃拈香请益(于是燃香礼拜请教),大师开示审实念佛公案(参究念佛)从此参究,一念不移。三月之内,如在梦中,了不见有大众,亦不知有日用事。”(详见《憨山大师年谱疏注》

 

更何况,《华严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的称性极谈,素有经王之称,其结局乃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详见《普贤行愿品》)。

 

无奈历代禅净二宗中偏颇之人,妄立门户之见。那些不懂净修的禅者,肆意反对、诋毁净宗,不知误导了多少禅人(包括他们自己)不得出离六道轮回。而那些不懂禅修的净者,又肆意反对、诋毁禅宗,鼓吹散心念佛、称名必生,也不知误导了多少念佛人(包括他们自己)不得出离六道轮回。他们都自以为是在弘法度生,实际上是在谤法,误人误己,害人害己。因果昭昭,报应不爽,这真是天大的悲剧!

 

问:据说印光大师是反对参究念佛的,为何要讲参究念佛?

答:祖师接引学人是应病与药(针对所患之症来下药)。例如《梦游集》中记载,憨山大师对于有的学人教他观心,有的教他参禅,有的教他念佛,有的教他持咒,这都是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而言。因此,不可以用这一开示去否定另一开示,更不可以把某些针对当事人具体情况而言的开示,说成是祖师对于所有人而言。

印光大师并不是反对参究念佛,而是在告诫那些没有基础、或者不注重信愿之人。

〔没有基础〕没有基础,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知道自己没有基础,就按照本文中“前行”一章把基础补起来,就有基础了。在修行中,后来居上而出类拔萃的例子累见不鲜。关键是要用功,而且知道怎么样来用功。

而对于已经有基础并且信愿俱足的净宗学人,印光大师在《念佛三昧摸象记》中详细地讲述了怎样参究念佛,例如:须向者(同“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并且详细阐述了参究念佛证果的境界和利益:“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译文:说到证得念佛三昧的利益:现在虽然未离娑婆世界,却经常参加西方极乐世界的莲池海会;临到命终,则立登上品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即顿证佛乘。)

印光大师(净宗第十三祖)担心《念佛三昧摸象记》中讲参究念佛,会引起“禅耶?净耶?”的诤论,所以他在文中特别语重心长地叮咛道:勿与门外汉道也。因为,只有境界到了那一步,方知其圆融究竟。印光大师云:“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念佛三昧摸象记》

〔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虽然阿弥陀佛再来的永明大师早就开示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而且大师本人躬亲践履参究念佛,为念佛人开辟出一条金光大道。但仍然有不少净宗人,谈禅变色。偏见之深,由来久矣,连印光大师都叹息说:“遭谤定无疑!”

 

其实,是否是净土行,关键在于是否具足信愿。蕅益大师(净宗第九祖)云:“禅者欲生西方,不必改为念佛,但具信愿,则参禅即净土行也。”(《蕅益大师净土集·梵室偶谈》)

更何况,往生的条件是:临终十念相续(详见《往生的条件》一文)。对于信愿俱足的念佛人来说,怎样容易做到念念相续,乃至一心不乱,便怎样来念,这也是理所当然,没有什么可非议的。究竟是蓦直念去还是参究念佛,各人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每每念及许多念佛人念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连个百句不乱都没有做到,真是令人扼腕叹息不已。这哪里是什么根性不根性,完全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念佛方法啊!所以古德云:“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只在于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路头若识得(若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生死一齐休。”

〔百句不乱〕在一百句佛号内,做到佛号历历分明,不昏沉,不散乱(没有妄念)。〔完全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念佛方法〕听说有位老太太,念佛时妄想不止,气急了,便用头去撞墙,边撞边说:‘我叫你妄想!我叫你妄想!’别人问她:‘撞了以后怎么样?’她说:‘仍然妄想!(这证明她是属于后一类人,蓦直念摄不住心,因此应当采用参究念)’像这等有决心的念佛人,如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念佛方法——参究念,脚踏实地修去,别说百句不乱,就是一心不乱,也能够达到。要是没有找到对她而言能够抵住妄念的念佛方法,用头去撞墙也没有用。

 

莲池大师(净宗第八祖)开示道:“毒峰、天奇,皆教参究念佛,空谷何故谓不必用此等法’?盖是随机不同这是针对不同根性而言的缘故),任便无碍(各人自便即可——各人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用就对了)。”(《禅关策进》)

〔盖是随机不同〕有的人参究契机,有实效,即可采用参究念佛;有的人直念契机,有实效,只须蓦直念去即可。

莲池大师又云:“国朝(指本朝)洪永间(洪武、永乐年间),有空谷、天奇、毒峰三大老。其论念佛,天、毒二师俱教人看‘念佛是谁’,惟空谷谓‘只直念去,亦有悟门’。此二(直念与参究)各随机宜,皆是也(都是对的)。而空谷但言直念亦可(而且空谷大师只是说直念也可以)不曰参究为非也(并没有说参究是错误的)。”《竹窗二笔》

蕅益大师《参究念佛论》云:“问:净土为主,参究可当念佛否?答:参(参究)、念(直念)皆属行摄,切则参亦往生(精进则参究也往生),不切则念亦不生(不精进则直念也不能够往生)。又、虽有切行(虽有精进之行),若信愿为导则往生,无信愿为导则不生也。”这是说:修净土者,直念可以往生,参究也可以往生,关键是要精进而且信愿俱足。

所以,若是自己觉得蓦直念去效果好,便蓦直念去,没有必要去诋毁参究念佛;若是自己觉得参究念佛效果好,便参究念佛,也没有必要去诋毁蓦直念去。因为,各人情况不一样!

 

问:据说参究念佛,只适合根性好的人,是这样吗?

答:这是由于数百年来参究念佛的人多,坚持下去的少,最终成就的就更少,因而形成一种看法:参究念佛,只适合根性好的人。

其实,这一看法是错误的。之所以“参究念佛的人多,坚持下去的少,最终成就的就更少”,究其原因有二:一、没有先打基础就硬参,结果只有根性好的能够下手,能够坚持。二、路子不清楚,全靠自己摸索前行。结果只有根性好的能够找出切实有效的路子,因之成就。而盲修瞎炼者,比比皆是,没有个下落。这样一来,造成了“参究念佛,只适合根性好的人”的错觉。

〔盲修瞎炼者,比比皆是〕且不说一般的禅人和念佛人,就看历来那些领众作开示的人,大都把“念佛是谁”当话头,更别说离心意识参(详见《离心意识参》)。

事实是:只要“打好基础,参法正确,修行精进,信愿俱足”,参究念佛人人能行,人人能够以此了生死,万修万人去。

 

问:体究念佛与参究念佛是一还是二?

答:二者是一,体究念佛是参究念佛之异名。莲池大师在其开示中,既用“参究”一词,亦用“体究”一词。例如:

在《云栖法汇》中,莲池大师云:“今‘念佛者,即在念佛上’,依旧是一门,非二事也。若参究不便,则蓦直念去亦得。”

又云:“问:参禅贵一心不生,念佛贵净念相继。兹参究念佛一门,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

又云:诚即此念佛一念所起觑得破,管取大事了毕。又不可见如是说,便作思维卜度,穿凿求通,则反失之矣。但念念体究,真积力久而自得之,方是证悟。(译文:实在来说,只要这念佛一念所起觑得破,保管明心见性之大事了毕。但又不可见我说‘诚即此念佛一念所起觑得破,管取大事了毕’,便去思惟揣测这句话的意思,牵强附会以求通达。若是这样,反失其真旨矣。你只管一心一意地在无念状态中去体悟审究,如此真正用功积力,久而自得之,这样才是证悟。)

〔思维卜()度〕思惟揣测。〔穿凿求通〕牵强附会以求通达。

又云: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竟,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

〔鞫其根源〕穷究其根源。“鞫jú”,读“鞠”,穷究;“根源”,指本来面目(本性)。

又云:“苦从身生,身从业生等。病即苦中之一,其展转相因,亦复如是。应孜孜密密,日夕体究。究之不得,只消提一句本参念佛话头,回光自看。识得此念下落,则惑自破。惑破则展转消灭,亦复如是。”(译文:苦从身生,身从业生,业从惑生。病痛即苦中之一,所以也是惑、业、身、苦,展转相因。应当勤奋地(孜孜)、细密地(密密),日夕体究。体究不得,只消提一句本参之念佛话头(佛号),向内觑究:念佛是谁?识得此念下落,则惑自破。惑破则业破,业破则身破,身破则苦(病痛)破,如此展转消灭。)

在《阿弥陀经疏钞》中,莲池大师云:“不知体究念佛,与前代尊宿教人举话头,下疑情,意极相似。故谓参禅不须别举话头,只消向一句阿弥陀佛上著到。妙哉言乎!”

在《竹窗二笔》中,莲池大师专列“参究念佛”一章,讲到:国朝本朝洪、永间洪武、永乐年间,有空谷、天奇、毒峰三大老。其论念佛,天、毒二师俱教人看“念佛是谁”;唯空谷谓只直念去亦有悟门。

 

问:为什么蕅益大师在《参究念佛论》中说参究念佛“有大利,亦有大害”?

答:善导大师等诸位祖师都开示道:相续即生(详见《相续即生》一文)然而,当今社会,信息泛滥,物欲横流,人心躁动,直念便能够伏住妄想,而做到念念相续的上根之人,已不多见。而参究念佛是用参究来塞断意根,令妄想不行,从而令人人都能够做到念念相续,实为当今契机之妙法。——这是参究念佛之大利

至于参究念佛之大害,蕅益大师开示道:“言大害者:既涉参究,便单恃己灵,不求佛力,但欲现世发明(一定要今生就明心见性),不复愿往(而不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因疑生障,谓不能生,甚则废置万行,弃舍经典。古人本意,原欲摄禅归净,于禅宗开此权机;今人错会,多至舍净从禅,于净宗翻成破法。全乖净业正因,安冀往生彼国?”这是藕益大师在当时禅宗盛行的情形下所作的开示,虑及有人会因参究念佛而舍净从禅。

但就现在的实际情形而言,连个最起码的一心不乱都被说得神乎其神高不可攀,今生便要断尽烦恼以自力了生死而舍净从禅者,能有几人?所以,参究念佛现在已经没有蕅益大师当年所说的“舍净从禅”之大害了,唯存大利。而且,在当今“散心念佛”、“称名必生”等谬论邪说猖獗的情形下,参究念佛之大利更加显耀。学佛之人若不参究念佛,犹入宝山,空手而返。

〔当今“散心念佛”、“称名必生”等谬论邪说猖獗〕鼓吹“散心念佛”、“称名必生”的人有两类,一类是邪见入心,不能自拔;还有一类是因为长期直念做不到念念相续地一心念佛,于是跟从“散心念佛”、“称名必生”等谬论摇旗呐喊,以自我安慰、自我安心(其实心头并不踏实)。这后一类人,如果足踏实地地参究念佛,就一定能够做到念念相续地一心念佛,那时候就不会再相信“散心念佛”、“称名必生”了。这也是参究念佛大利之一。

问:蕅益大师开示道:“或因疑生障,谓不能生,甚则废置万行,弃舍经典。”这难道不是参究念佛之大害吗?

答:“因疑生障”,这是在用心意识参,把妄想当疑情。所以,“因疑生障”这一危害,根本不是由于修持参究念佛,而是由于不懂得怎样修持参究念佛,二者岂可混为一谈?详见《离心意识参》一文。

 

问:《念佛法要》一书中,为什么没有参究念佛?

答:《念佛法要》一书很好,但非常遗憾的是在选辑诸祖法语时,持“不必参究”的观点(详见该书“卷一 念佛指南”之按语),把有关参究念佛的开示排斥在外。这是该书美中不足之处,未能体察憨山大师、莲池大师等祖师在净宗提倡参究念佛的苦心,因而失去了念佛方法的精华部分(如前所述,莲池大师称参究念佛:“此妙法也。”),希望将来有人能够补上,以成全壁。

在净宗提倡参究念佛的苦心〕时至明末,人心愈下,直念而能伏住烦恼者益少,因此憨山大师、莲池大师等祖师对症下药,在净宗提倡参究念佛。怎么可以说“不必参究”呢?真是辜负了祖师的一片苦心,令参究念佛这一契机妙法沉沦至今。(详见《净宗参究念佛》

 

问:什么是禅门三关?

答:禅宗修行,成佛之路上,有六个里程碑:万念归一,一念不生,明心见性(断见惑),断思惑(断烦恼),得无生忍,圆证佛果。其中,万念归一和一念不生是前行,圆证佛果是终极目标。而明心见性(断见惑)、断思惑和得无生忍是修行途中的三道关隘(ài),被称之为禅门三关:初关(明心见性,断见惑),重关(断思惑),牢关(得无生忍)。

〔重(zhòng)关〕险要的关塞。康有为《过虎门》诗:“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何存?”〔明心见性〕彻见本性,详见《见性与明心见性》。〔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牢关〕坚牢关锁。〔无生忍〕全称“无生法忍”,证悟到一切诸法皆是幻象,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不生不灭),安住于此理而不动。“忍”是安住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

破初关(明心见性,断见惑),是初地菩萨(欢喜地);破重关(断思惑),是二地菩萨(离垢地);破牢关(得无生忍),是八地菩萨(不动地)。

二、前行

众生心思散乱,如野马狡猿,狂奔乱跳,片刻不停。在这妄念丛生的情形下就来参究,会感到难以下手,或者难以为继,甚至造成身体不适。这是许多人参究一阵子便放弃了的主要原因。所以,参究念佛之前,最好先修前行,扎下基础。基础愈牢实,以后的修学就愈顺畅、得力。

筑基的方法甚多,例如《觉知禅》中就介绍了许多种方法。本文的筑基方法,是觉知腹部的起伏(升降),以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参究念佛打下扎实的基础。

〔升降〕腹部的升降,即腹部的凸凹:腹部上升,即腹部外凸;腹部下降,即腹部内凹。

常见的呼吸主要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本文之呼吸是采用腹式呼吸的顺呼吸法(如下图),即吸气时扩张腹肌(腹部上升),呼气时收缩腹肌(腹部下降)。这种呼吸方法,比较胸式呼吸而言,对身体健康的好处甚多。(详见《腹式呼吸》

 

 

当你吸气时,腹部会逐渐上升;这时就专注地觉知腹部上升的过程,在心中标记“上”。当你呼气时,腹部会逐渐下降;这时就专注地觉知腹部下降的过程,在心中标记“下”。要点是:要持续地保持对腹部起伏的觉知。开始练习时,可以把手置于腹部,来感受腹部的起伏。

自然地呼吸,只是专注地觉知腹部的起伏,将注意力放在腹部的起伏上。

只要是在觉知腹部的起伏,就不会有妄念。若是妄念生起,就说明失掉了觉知,就要立即把注意力收回来,专注地觉知腹部的起伏。失掉,收回来;失掉,收回来;......。如果整整一个钟头都是在这样打拉锯战,你这一个钟头都没有白费,觉知力在拉锯战中会逐渐增强。随着不断地练习,你会发现失掉觉知的次数愈来愈少,失掉与收回来之间的时间间隔愈来愈短,这就是进步。

 

黄金法则:但有觉知,即无妄念。

 

祖师云:“一念不在,即同死人。”这是说:一瞬间没有觉知,这一瞬间即是死人。若是一分钟没有觉知,这一分钟即是死人。若是十分钟没有觉知,这十分钟即是死人。如此等等。

〔一念〕这里的“一念”是指一瞬间(一动念间)。

所以,修道人切莫成为行尸走肉,一定要行住坐卧、时时刻刻,都保持觉知。这是要诀!

 

问:但有觉知,即无妄念。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觉知与妄念同时并存呢?

答:这是因为觉知不专注不连贯,尚未连成片段,于是出现瞬间觉知和瞬间妄念交替进行的情形,就误以为是二者并存。所以,做觉知功夫,首先是要把觉知连成片段。觉知成了片段,在这些片段中自无妄念。平时,要尽可能多地做到:觉知而无妄念,从妄念的控制下解脱出来。前行阶段的核心是: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

 

当觉知腹部的起伏比较有把握时,便进一步去觉知腹部起伏过程中的感受(而不要去注意腹部的外形)。

在觉知腹部的起伏时,如果妄想炽盛,收回来比较困难,就不要再勉强去收,而是专注地观察妄想,看它要想什么,并将妄想分类标记:“分心”,“乱想”,“计划”,等等。待到妄想削弱后,便又回到觉知腹部的起伏上来。

修持时,就只有觉知腹部的起伏和观察妄想这两件事,而且是以觉知腹部的起伏为主,二者灵活地交替运用。(请注意,觉知腹部的起伏时,就不要去观察妄想,而是专心地觉知腹部的起伏。)

在专练时间之外,要尽可能见缝插针地练,而且要尽量保持对日常活动中各个动作的觉知(可参考《觉知禅》中“觉知动作”一章)。总之,抓紧一切机会练习觉知,培养觉知力,这是参究念佛的基本功力。绝不要轻忽每一个一两分钟的练功机会!

开始时,主要是在坐、卧的情形下专练。然后逐步做到行、住(站立)也练。(经行时,可以四步一吸,四步一呼。)这样,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在做功夫,功力就长进得快,而且适应性强。

躺下来睡觉时,也要觉知腹部的起伏,直到入睡前的最后一刻。

当对腹部起伏的觉知清晰专一时,便可进入参究念佛。而且在参究念佛阶段,也不要忘记经常抽时间来觉知腹部的起伏,以加深和巩固基本功。基本功愈牢实,参究就愈顺畅、得力。

 

这里介绍一个对于身心非常有益,性命双修的功法:无念深呼吸。其方法是:每一个呼吸是15秒(可以对着有秒针的钟表来练),呼气的时间等于或者略长于吸气的时间,还可以在吸气与呼气交换之间屏息(停住呼吸)两三秒钟。在呼吸过程中,要清楚地觉知到腹部起伏的情形,因而无念。每天做两次,每次10分钟。并且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地做。

 

问:标记是否就是心中默念?

答:不是。如果随着腹部的起伏默念“上”、“下”,那么当你念得熟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实际上已经忘掉了觉知腹部的起伏,心中却还在机械式地念“上”、“下”。而标记是:当你觉知到腹部上升时,告诉自己这是“上”;当你觉知到腹部下降时,告诉自己这是“下”。没有觉知到,就没有标记。

问:禅修时,采用什么样的坐姿?

答:禅修贯穿于行住坐卧。佛弟子要有威仪,外具威仪,内则心正。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打坐时,选择一个能让你坐得长久的姿势。你可以盘腿坐,或者是在椅凳上正坐(背要离开椅背,令气脉通畅),两腿下垂。坐定之后,让背部与头部保持挺直(这一点很重要),但不僵硬。

 

对于初学者而言,在练功时有三种情形:一、失掉觉知;二、在觉知,但有妄念,这说明觉知不连续;三、觉知而无妄念,这说明觉知连续。应当避免第一种情形,保持第二种情形,以达到第三种情形。

三、参究

 

一、唯存佛号(万念归一)

二、一念不生(一归于无)

三、定慧等持

四、能所双亡(明心见性)

 

参究念佛的方法是:提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即回光返照向内觑(qù)究:念佛是谁?久了妄念若起,又提一句佛号,又如是回光返照向内觑究:念佛是谁?若是妄念不起,就只是觑究着。

莲池大师开示道:“今当於妄想纷飞时,只轻轻举佛一声(提一句佛号),即住了(就停下来)(向内觑究)看他念佛是谁?久之念起(妄念若起),又如是举,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着。”(《云栖净土汇语·答余姚孙居士大珩》)

只要是在专注、连贯地觑究,即无妄念生起;若有妄念生起,说明精神涣散,觑究松懈,甚至走失。这时就要立即提一句佛号,再次集中精神回光返照,专注、连贯地觑究:念佛是谁妄念是在觑究的间断处生起,在走失了觑究时炽盛。

 

 

〔妄念是在觑究的间断处生起〕对于初学者而言,觑究是不连贯的,虽然自己以为是在聚精会神地觑究。所以,在参究念佛的初期,就是要令觑究连贯,哪怕是短暂时间的连贯。只要按照上面介绍的参究方法坚持不懈地参下去,自会出现短暂时间的连贯。在这短暂时间内便处于无念,而只有觑究,通常称为生起疑情。日久功深,这些短暂时间的疑情,就会连成段,乃至打成一片。

当参究功夫上手了,实际上是在念佛的同时便已开始向内觑究。佛号与佛号之间可以有时间间隔,但觑究不要有时间间隔,连绵不断。

 

向内觑究的要点是:不要去管有无妄念,而是全力以赴地觑究,源源不断地觑究。由于习气的缘故,人们在觑究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注意是否还有妄念,这样反而使得妄念不能够息灭。因此,不要去管有无妄念,而是全力以赴地觑究,源源不断地觑究。之所以在觑究的同时还有妄念,是由于觑究不连贯或者注意力还有分散,这在初学阶段是很自然的。如果有意地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觑究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功夫的进步,就会逐渐做到觑究连贯、注意力没有分散,这时候水到渠成,妄念自然息灭。一旦体悟到空寂之知,此即自性,是真正的自己(五蕴身心是假我)——主人公,这就是见性(亦称“打开本来”,详见《见性与明心见性》)。

〔五蕴身心〕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

 

所谓参,就是向内觑究。在参究念佛中,佛号是话头,参:念佛是谁?参究的方法是:觑究念佛是谁?用觑究塞断意根,令妄想不行。处于觑究而别无它念的状态,即是疑情。参究,就是要照顾好疑情,令疑情成段,成片,成团(笼罩全身)。

参究功夫要行住不离,昼夜莫废;不分动静,念念不间。憨山大师云:“参究念佛,亦如此参。但提起一声佛(佛号)来,即疑审是谁?深深觑究,此佛向何处起(此佛号从何处起),念的毕竟是谁(念佛的毕竟是谁)?如此疑来疑去,参之又参,久久得力,忽然了悟(明心见性)。”(《梦游集·答湖州僧》

〔行住不离,昼夜莫废〕这样来做功夫,将疑情打成一片。高峰禅师云:“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中,莫令有间。四更起来,便摸索话头,顿在面前。略觉困睡,便起身下地,也是话头。行时,步步不离话头。开单展钵,拈匙放箸,随众等事,总不离话头。日间夜间,亦复如是。打成片段,未有不发明(开悟)者。”《禅关策进》)憨山大师开示道:“若果能用心,单在一念不生以前著力。久久纯熟,一念不生,本体现前。常光了了,明暗不移,动静一如,方为打成一片。”(《梦游集·答湖州僧》

〔不分动静,念念不间〕无论动或静,都念念不间断地向内觑究。对此,虚云老和尚开示道:所言动静者,初心学者不可不究。行、住、殿堂、作务、迎送、语笑、屎尿等名动,坐卧恬静名静。如斯微细揣摩(要这样来微细揣摩):我现于二六时中(我现在在二十四小时中),究竟几时在动,而不随动去(仍然在向内觑究)?几时在静,而不被静转(仍然在向内觑究)?对一切境,生心不生心?果能如前审察(果真能够这样来审察),于动不随动去(于动中不起妄念),即能惺惺寂寂(即能惺惺而寂寂);于静不被静转(于静中不落昏沉),即是寂寂惺惺(即是寂寂而惺惺)(见《虚云禅法》

〔寂寂惺惺〕意思是:无念而且不失觉照。寂寂,一念不生;惺惺,神志清醒,不失觉照(对本文而言是不失觑究)。永嘉大师云:“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惺惺寂寂是,惺惺乱想非。”〔无记〕在这里是迷糊(失掉觉照)的意思。

其要领是:集中精神回光返照,专注、连贯、持久地觑究念佛是谁,以深入疑情,照顾好疑情,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小疑〕疑情断断续续。〔大疑〕疑情持久连续。

参究过程中,悟是源于疑(疑情),疑是源于信。信心真诚坚定,不屈不挠,克服一切困难地参究,十分重要。高峰禅师云:“须知疑(疑情)以信为体,悟以疑(疑情)为用。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譬如水涨船高。”(《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古德云:“通身起个疑团。”请好好体会这句名言。

当疑情好比那个冷火抽烟,一线绵延不断,这时候才叫真疑情现前。如果空空洞洞,清清净净,舒舒服服,也没有觑究在,那个只是无记境界,它不是疑情,也不是工夫。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提一句佛号,即向内觑究,契合自性。

 

当你专注地向内觑究,就会觉知到体内的能量场,鲜活的能量场。这时,妄想息灭,身心会有一种奇妙的感受,这就是对本体(自性,那个念佛的主人公)的感受,是对本体的契入(契合自性)六祖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六祖坛经》)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契合自性时,便不再妄执五蕴身心为我,而是主人公做主,妄想息灭,寂而知,这是在种最大的福田。憨山大师云:“故佛法教人,一以(专以)断妄想为本,(因为)妄想乃贪瞋痴种种恶业之本也。即菩萨修行以至成佛,报得天上人间最胜庄严广大福田,皆从断妄想始。以(由于)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此所谓自求多福也(这就是自求多福啊)。”(《梦游集·示钟衡颖》)

契合自性:自性是内在的灵能,是身体里面的那个主人公,那个念佛的主人公。契合自性,就是感受它,并且与之合一,安住其中。对于众生而言,身体是自性的住宅。《六祖坛经》云:“色身是舍宅。”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这是说色身如木偶,而赋予色身活力的是自性。故《修心诀》云:“百骸(色身)溃散,归火归风(四大分离);一物(自性)(永远)灵,盖天盖地。”

二六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嗔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师云:“四大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只汝目前历历孤明勿形段(没有形相)者,始解说法听法。所谓勿形段者,即是汝之自性。”《大乘入楞伽经》云:“譬如木人及以起尸(令尸体起来行走、活动),以毗舍阇机关力故,动摇运转,云为(言论行为)不绝。”这是说:色身如木头人、尸体,因机关力而言而为。此机关力,就是自性这个生命力。

契合自性,就是感受到体内这一鲜活的生命力,并且与之合一,安住其中。契合自性,则妄念不起,就能够轻松自然地做到无念,或者专念。契合自性绵密不断,就是随时随地都在觉知到、感受到体内自性鲜活的生命力,并且与之合一,安住其中。在日常生活中,缘来即施,缘去即寂。无论做事,还是谈话时,都要保持契合自性,自在自主(不陷入妄想,不被境缘所操控)。

通常,人们形影不离的总是五蕴身心的那个“我”,这是迷的状态。当你离开了那个“我”而契合自性,这就是觉的状态。不离五蕴身心的那个“我”,就是迷,是在造轮回业;而离开那个“我”,契合自性,就是觉,是在修净业,种大福田,常生智慧。《修心诀》云:“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详见《修心诀精解》

〔坐一如〕“坐”:坚守。“一如”: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不二不异名曰一如。

愈加深入的觑究,即是对本体愈加深入的契合。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云:“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译文:绵密地、愈来愈深入地契合自性,殷切警醒地保持正念。)

〔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莲池大师云:“愿放下万缘,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云栖法汇》)《禅宗无门关》云:“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

契合深了,你会感受到内部是一个深广无垠寂而知的空间。不失觉照地住在里面,即是住于真心性净明体。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严经》)

〔性净明体〕性本清净的明妙之体。“性净”:性本清净,无系缚染污。“明体”:明妙之本体。〔真心性净明体〕从语法结构来说,“性净明体”是同位语,用来修饰“真心”这一名词。〔轮转〕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离轮回。〔变易生死〕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之所以“妄念若起,就要立即提一句佛号(话头)”,这有三个作用:

一、佛者,觉也。提一句佛号,就是警诫自己,要觉而不迷;

二、提醒自己要立即集中精神回光返照,专注、连贯地觑究念佛是谁;

三、若是持名念佛已经有些功夫,则佛号一举,妄念全消。于是从妄想中脱出来,为疑情(觑究而别无它念)的生起创造条件。

 

要特别注意的是,参“念佛是谁”有一个误区:把“念佛是谁”当作话头,而且用意识心去思量卜度那个念佛的是谁、究竟是谁?把妄想当疑情,想出一番光景来,便说自己悟了。这不是参究,而是在打妄想,与明心见性背道而驰。

对此,虚云老和尚开示道:“故‘谁’字话头,实在是参禅妙法。但不是将‘谁’字或‘念佛是谁’四字作佛号念,也不是思量卜度,去找念佛的是谁,叫做疑情。有等(有些人)将‘念佛是谁’四字,念不停口,不如念句阿弥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乱想,东寻西找,叫做疑情;哪知愈想,妄想愈多,等于欲升反坠,不可不知。”(《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禅堂开示》)

所以,参究要离心意识来参究(详见《离心意识参》)。

 

参究的核心:照顾好疑情(觑究而别无它念),昼夜莫废。只要这样照顾好疑情,觉知力就在迅速提升,愈来愈专注、连贯、持久。一旦觉知不为微细念所间断,则本性毕露,明心见性矣。

 

镇日走街坊,念佛觑究忙;

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

 

问:为什么我集中精神回光返照,专注、连贯地觑究,却仍然还有妄想,而且妄想与觑究同时并行?

答:这是因为你的觑究实际上还不连贯,尚未连成段,于是出现瞬间觑究和瞬间妄想交替进行的情形,就误以为是二者同时并行。这是开始阶段常有的情形。所以,初步功夫首先是通过“集中精神回光返照,专注、连贯地觑究”的不断练习,把觑究连成段。觑究成了段,在这些短暂的时段中自无妄想。这时疑情(觑究而别无它念)现前,就站住脚了。然后就是在长时段中,话头(佛号)之间没有妄念。这一步成就了,就做到万念归一。进一步,令疑情累分成寸、累寸成尺地延长、持续,乃至成片,成团。直至一念不生,唯存疑情。这就是一归于无的境界。

如果是妄念丛生,感到要把觑究连成段很困难。这说明觉知力薄弱,建议你先按照上面“前行”一章来修学,奠定好基础后才开始参究。基础愈扎实,后面的修学就愈顺畅、得力。

 

问:据记载:“月溪法师问铁岩和尚:‘如何方法用功,方能明心见性?’铁岩和尚回答道:‘汝不可去断妄念,用眼根向不住有无、黑暗深坑那里返看,行住坐卧不要间断,因缘时至,无明湛湛黑暗深坑㘞(huò)的一破,就可明心见性。’师(月溪法师)闻此言,如饮甘露,由此日夜用功苦参,形容憔悴,骨瘦如柴。至某中夜,闻窗外风吹梧桐叶声,豁然有所悟。”为什么铁岩和尚说“汝不可去断妄念”?

答:铁岩和尚开示方法的要点是:“用眼根向不住有无、黑暗深坑那里返看,行住坐卧不要间断”。所谓“汝不可去断妄念”的意思是说:你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去断除妄念上,而是要完完全全地放在返看上(所谓“返看”,就是向内觑究)。实际上,只要专注连贯地返看,妄念自然就息灭了。而且,只要继续专注连贯地返看,也就不会有妄念再生起。若有妄念生起,这说明返看由于松懈而有间断,因此也不要去断妄念,而是抖擞精神,重新专注连贯地返看,妄念自息。所以,这一方法用功的要点是:专注、连贯、持久地“用眼根向不住有无、黑暗深坑那里返看,行住坐卧不要间断”。日久功深,瓜熟蒂落,㘞地一声,黑暗深坑一破,彻见本性矣。

〔行住坐卧不要间断〕这里所说的“不要间断”,不仅是不要把返看停下来,而且就是在返看时,也要专注连贯,不可因为松懈而有间断。

 

问:妄念生起时,该怎么办?

答:对此,憨山大师精辟地开示道:“但有一念起处,不管是善是恶,当下撇过,切莫与之作对。谛信自心中,本无此事,但将本参话头,著力提起,如金刚宝剑,魔(恶念)(善念)皆挥。此处最要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忍力。决不得思前算后,决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缠绕,如脱韝之鹰。二六时中,于一切境缘,自然不干绊,自然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处也。”(《梦游集·答郑昆岩中丞》)

〔脱韝之鹰〕如解开脚扣而脱离皮制袖套之鹰,譬喻不再受拘束;韝(gōu),古代射箭时戴的皮制袖套。

“当下撇过,切莫与之作对;但将本参话头,著力提起”,这是参究念佛的要诀之一。“当下撇过,切莫与之作对”是说,妄念生起时,不要去管它想的是什么,也不要考虑怎样来对付它,也就是说,绝不要有丝毫注意力放在妄念上,而是立即以全副心思、聚精会神地提起本参话头来参究——“但将本参话头,著力提起”。只要做到注意力全部都在参究上,则妄念自息,因为一心不能二用。

〔一心不能二用〕每一瞬间,人只会有一念,要么是妄念,要么是正念(这里是话头、或者无念)。功夫不精纯时(未成片时),妄念与正念会交替出现,这给人的感觉是同时有许多念头生起,其实是有先有后一念一念地生起。所以,每当妄念生起,只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正念上,妄念自息。若有丝毫注意力放在妄念上,妄念就会陆续生起。

也就是说,妄念生起时,企图遏制妄念这是扬汤止沸,愈制愈乱;而不要去管妄念(当下撇过),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觑究上,只要觑究到位,妄念自息,这是釜底抽薪。谚云:“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平时要经常这样来练兵,修行生活化(把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一旦荣辱得失缠心,妄念盘旋不去,就正是实战的大好机会,考验的时刻到了!

 

问:“死尽偷心”是什么意思?

答:偷心是指参禅时,对内外境产生虚妄分别的识情作用。此识情“能劫夺自家无上法财“,故称为”偷心”。中峰大师云:“何谓偷心?乃识情之异名也,能刦夺自家无上法财故。”(《中峰广录·山房夜话》)参话头时,不仅要心不起第二念,更不许对诸境缘产生分别执着,否则心念难专注于话头之上,所以必须将偷心去尽,不为妄想所蒙蔽。中峰大师特别强调参禅要死尽偷心。他开示道:“古人学道之有灵验者,盖偷心死尽故也。便偷心一毫死不尽,则万劫无有自成之理。直而论之,死得一分偷心,则是学得一分道;死得偷心五分,则是学得五分道;偷心全无,则全体是道。盖偷心之障道,犹飞埃游尘之覆镜光也。今人惟知有道可成,而不知有偷心可尽。或偷心之未尽而欲道之有所成,是犹坐卧于水中求其不湿,天下古今无是理也。昔永明和尚痛言,情生智隔,想变体殊,使会成公案,祖父家珍不得受用也。谓情生想变者,即吾所言偷心之异名也,一切时要教情不生,一切处必欲想不变。会须真个把生死大事横于胸中,塞于意下,情方欲生而遭其障,想将拟变而遭其夺矣。”(《天目明本禅师杂录·示正闻禅人》)所以,参话头时,定把偷心去尽,除一个话头外,就没有任何事物搁于心中。如此截断一切识情作用,犹如泥塑木雕的有气死人一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内外境界全无意识反应。如是守去,发起的疑情自然不受干扰,其力量也得以逐渐加强。

 

参究念佛有三个阶段:唯存佛号(万念归一),一念不生(一归于无),能所双亡(明心见性)。

对于这三个阶段,憨山大师开示道:“念佛审实公案(参究念佛),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者(这)念佛的是谁。再提再审,审之又审,见者念佛的毕竟是谁。如此靠定话头,一切妄想杂念,当下顿断,如斩乱丝,更不容起,起处即消。唯有一念,历历孤明,如白日当空,妄念不生,昏迷自退,寂寂惺惺。......(觑究)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后际断,中间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则身心世界,当下平沈(同“沉”),如空华影落(空华幻影息灭),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日用现前,朗朗圆明,更无可疑。始信自心,本来如此。从上佛祖,自受用地,无二无别。”(《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全文及其注释详见《禅净要旨·念佛参禅》

〔审问者(这)念佛的是谁〕这个“审问”不是用心意识(思维)来审问,而是以觑究来审问。憨山大师云:“今云参究念佛,意在妙悟(明心见性)者,乃是以一声佛作话头参究,所谓念佛参禅公案也。......但提起一声佛来,即疑审是谁?深深觑究,此佛向何处起,念的毕竟是谁?如此疑来疑去,参之又参,久久得力,忽然了悟(明心见性)。”(《梦游集·答湖州僧》)〔前后际〕前际指过去,后际指未来。《净影疏》曰:“有为之法,前后相起。前为前际,后为后际。”〔前后际断,中间自孤〕无前念亦无后念,孤明历历的觉知状态,亦即一念不生的境界。《宗镜录》:“故《心要笺》云: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禅源诸诠集都序》云:“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平沈〕亦作“平沉”:隐没。

在这段开示中,“唯有一念,历历孤明”,这是万念归一(只有话头这一念)“看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后际断,中间自孤”,这是一归于无(话头这一念亦无)“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这是明心见性。“身心世界,当下平沈,如空华影落,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这是对明心见性境界的描绘。“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是讲明参究的目标是明心见性(亲证本性)。而明心见性之后,则是做保任功夫。

 

参究念佛有四个阶段:唯存佛号(万念归一),一念不生(一归于无),能所双亡(明心见性,断见惑);四、保任除习,以悟处融会心、境,净除现业流识,妄想情虑皆镕成一味真心 (断思惑)。

注:本文在“一念不生(一归于无)”之后,添加了“定慧等持”一节,是为了夯实一念不生功夫,做到在各种境缘中都能够保持一念不生。

(一)唯存佛号(万念归一)

妄念是陪练,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

 

唯存佛号,就是只有佛号(话头)和疑情而没有其它念头,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唯存佛号”,亦名念念相续:佛号(话头)不被妄念间断(不一定佛号之间没有时间间隔)。

方法:提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即向内觑究,契合自性。若是妄念不起,就保持觑究。若是妄念生起,说明觑究有间断,这时就抖擞精神再“提一句佛号,即向内觑究,契合自性”,如此继续。随着功夫的深入,保持觑究而不被妄念间断的时间会愈来长。

要点是:即念觑究,深深地觑究,持续地觑究。直至唯存佛号,不昏不散。这就是万念归一的境界,亦即净宗之一心不乱的境界。

〔不昏不散〕不昏沉,不散乱(没有妄念)。

印光大师对此描述道:“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注释详见《念佛三昧摸象记精解》

译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充满喜悦,如同甘露(智慧之水)浇灌头顶,醍醐(最上乘佛法)滋润我心。念佛的快乐,实在是没有什么比得上啊!

《中峰三时系念》云:“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注释详见《中峰三时系念注》

憨山大师云:“如此靠定话头(佛号),一切妄想杂念,当下顿断,如斩乱丝;更不容起,起处即消(起时就要立即提起佛号将它消灭)唯有一念(佛号),历历孤明,如白日当空,妄念不生,昏迷自退,寂寂惺惺。”(《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唯有一念,历历孤明”,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

心若有迷,立即念佛。佛号一起,当下即觉(佛号一起,斩断妄想,这就是觉)。觉则自性光明,挺然独露,种种妄想,顿时冰消。业垢既消,心自清净,脱然无累。无累则苦灭而乐存,祸去而福至矣。

 

当参究念佛功夫上手了,就要做“即念即究”的功夫:念佛的同时向内觑究。随着佛号念念不断地向内觑究,这样很摄心。

 

问:读了《一分钟禅定》后,心中十分羡慕这个一分钟禅定。请问,怎样才能够做到?

答:这个一分钟禅定,人人能够做到,也是参究念佛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做到。其方法是:提一句佛号,即向内觑究,契合自性。坚持练下去,起初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无念,继而无念的时间会逐渐增长,直练到提一句佛号就能够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无念。这个寂而知(无念而又觉知)的状态,就是宗门所说的前后际断,就是禅定。

《一分钟禅定》的网页上有一分钟后钟声敲响的音频,你最好对着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一分钟是很短暂的时间,但你在修一分钟禅定时,这一分钟却感觉得要长得多。如果凭感觉来确定时间的长短,可能并不如实。

(当然,你也可以随便用一个钟或表来计时:开始时看一下时间,然后加两分钟,作为结束时间。)

然后你将这个提一句佛号就能够保持一分钟禅定,在各种各样情形下练,见缝插针地练,特别是在喜怒哀乐时练,在利害得失、爱恨情仇攻心时练:提一句佛号,顿时一念不起(只是源源不断地向内觑究),持续一分钟。这佛号领头的一分钟禅定,是斩断妄想的金刚王宝剑,将它炼成,使(运用)得纯熟,何患临终不往生?要是练到炉火纯青,则得一心不乱,利益无穷。

《一分钟禅定》中就有这样一段:“每日试行多次,久久自得寂灭轻安之境。那时本来面目自然证得,定慧空三力自然启发。只怕你不肯做。果能忙里偷闲,做一次,熟一次,即可刻刻禅定,时时念佛,打成一片到了末后那一天,自能正念分明。心上的恐怖,身上的痛苦,顿可解脱,因旧债夙业先已陆续还清,并可预知时至。同人中,信而有征者(确实验证者),已有多人矣。”

这是说:修此一分钟禅定的朋友中,实地(实实在在)做到预知时至、临终正念分明的已有多人。

〔同人〕也作“同仁”,在一起工作或同一行业的人。〔信而有征者〕确实验证者。信,确实;征,征验、验证。

而且,妄念若起,这是业来缚心;以佛号取代之,则是心在转业。有这佛号领头的一分钟禅定,便是以心转业的法宝。在日常境缘中,随时随地用它将染业转成净业。如此坚持下去,染业日减,净业日增。净业一旦成就,即能预知时至。(参考阅读:《以心转业》

〔染业、净业〕世间善业和恶业是染业(轮回业),临终牵引神识入六道。善业牵引入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业牵引入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一心念佛是净业,临终感得阿弥陀佛前来接引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善业、恶业和净业,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强者先牵〕临终之时,哪一种业的力量强,就先受这种业报。

在《净土或问》中,有一精彩之问,表达了许多念佛人所面临的困境:

“问曰:(佛号)念念相续之修,岂非余(我)所愿也。奈何定力未成,念头无主。或旧学(往日研习的文章诗词)未忘;或邪思乱起;或境缘相触,照顾不牢;或情想纷飞,遏捺不住。不觉念头东走西走,眨得眼来,千里万里去了。又或惹著一毫世事,便是五日十日,半月一月,摆脱不去,岂特间断而已哉!言之可惭,思之可恸,又当何策以治之?”

〔念念相续〕佛号之间可以有时间间隔,但不夹杂妄念。也就是说,佛号不被妄念间断。〔恸(tòng)〕极悲哀,大哭。

希望你通过一分钟禅定的实修来证明:这一分钟禅定,便是“又当何策以治之”的答案

 

当万念归一粗成,即请阅读《心能转业》一文,通过以心转业来夯实万念归一功夫。这样一来,业转命转,殃去福来,一心不乱亦得成就。

莲池大师开示道:“今当於妄想纷飞时,只轻轻举佛一声(念一句佛号),即住了(就停下来)(向内觑究)看他念佛是谁?久之念起(妄念若起),又如是举,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着。”(《云栖净土汇语·答余姚孙居士大珩》)这是以心转业之妙法。

〔殃〕祸害。

 

通常,人们在夜间睡觉时,入眠前都是在打妄想。这不仅浪费时间,有伤身体,而且是在造轮回业。要给自己做一个硬性规定:入眠前都是在参究念佛。中间醒来,立即继续参究念佛,直至入眠。

要把这个规定养成习惯,形成本能,这是了生脱死的有力保证。

 

 

通过这一阶段的修学,你就真正做到了一心念佛(没有妄念地念佛)。此是选佛场,一心及第归。

〔一心〕不杂妄念之心。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开示道:一心者,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详见《昙鸾大师净土教法》〔及第〕考试中选。

 

一心念佛,极其殊胜。

因为,一心念佛,则戒定慧三学俱备:

戒是防禁过错,若是能够一心念佛,则诸恶不入,这就是戒。定是去除散乱,若是一心念佛,心不攀缘其它,这就是定。慧是明照,若是观照佛号做到字字分明,亦观能念和所念皆不可得,这就是慧。所以一心念佛,就是戒定慧。

〔三学〕戒学、定学、慧学。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诠,能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恶业;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修此三学,可以由戒得定,由定发慧,最终获得无漏道果,所以三学又名为“三无漏学”。

因为,一心念佛,则六度万行皆具足:

一心念佛,万缘自然舍弃,这就是布施波罗密;一心念佛,诸恶自然止息,这就是持戒波罗密;一心念佛,心自然柔软,这就是忍辱波罗密;一心念佛,永不退堕,这就是精进波罗密;一心念佛,妄想不生,这就是禅定波罗密;一心念佛,正念分明,这就是般若波罗密。由此而推展到一切之行法,一心念佛,则万行具足。

〔六度〕六种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六度万行〕《菩提心论》云:“复经三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皆悉具足,然证佛果。”

所以,一心念佛,是大安乐、大解脱法门。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得大自在。

 

在《观经四帖疏》中,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大师开示道: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每一念都不被妄念牵离)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阿弥陀佛)愿故。”(译文: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行住坐卧,无论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就叫做正定之业,这是顺从阿弥陀佛之愿的缘故。)

〔一心〕不杂妄念之心。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开示道:一心者,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详见《昙鸾大师净土教法》)〔念念不舍〕每一个念头都是弥陀名号。〔正定〕正确的禅定。身心清净,而不散乱,叫做“正定”。〔业〕身口意之造作。〔顺彼佛愿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这是顺从阿弥陀佛之愿的缘故。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他的话就是阿弥陀佛的话。由此可知,众生一心念佛,念念不舍,这是顺从阿弥陀佛之愿。那么,散心念佛则是违背阿弥陀佛之愿!

 

问:功夫深了,参究到一念不生,在此境界佛号亦无,能否往生?

答:对此,憨山大师开示道:“若参究果至净念现前,则净土不必外求,而一念即至,得上品上生者,此行所至也(此乃功行所至也)。”(《梦游集·答湖州僧》,注释详见《参究念佛开示》

〔净念〕憨山大师开示道:“毕竟要参到一念不生之地,是为净念。”“无念乃为净念。”(《梦游集·答湖州僧》

(二)一念不生(一归于无)

向一念未萌前究,不分动静,念念不间。

当觑究力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即便不提佛号,亦无妄念生起,这就是一归于无的境界一念不生,只有疑情而无话头。

一念不生〕这里所说的“一念不生”,是只有疑情而无话头,也就是说只有觑究而没有其它念头。其实,觑究也是一个念头,但它是明心见性的关键,非常宝贵。当只有觑究这一念时,便是真疑现前。久久行之,这觑究的一念忽然迸断,心境双亡,则明心见性矣。〔心境双亡〕能觑究之心与所觑究之境一齐泯灭——能所双亡。

方法:提一句佛号,即回光返照向内觑究,契合自性。久了妄念若起(或者觑究松懈时),又提一句佛号,又如是回光返照向内觑究,契合自性。若是妄念不起,就只是觑究着。首先,要纯熟地做到两句佛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少于一分钟,此即前面所说的佛号领头的一分钟禅定。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要对着时钟严格训练(也可以利用《一分钟禅定》一文中的音频播放器),功夫要绵密扎实。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延长两句佛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佛号领头的一分钟禅定〕从提一句佛号,持续5秒钟无念开始,或10秒钟无念,或20秒钟无念,经常这样做,逐渐延长,直至一分钟无念,乃至更长。修行的窍门是:将一个大台阶,分成若干个小台阶,循序渐进,不急不废,绵绵不断,见缝插针。

如此而行,待到功夫深了,此时提一句佛号,疑情(觑究而别无它念)便持久地连绵不断,就不用再提佛号(或者按照需要偶尔提一句佛号),专一地照顾好疑情,向一念未萌前觑究。这就是一归于无(一念不生)的境界。

 

向一念未萌前觑究,这是明心见性的精髓

〔向一念未萌前觑究〕觑究是非常好的摄心之法。你也可以将“觑究”,简化成一个“究”字,这便是虚云老和尚反反复复开示的要诀:向一念未萌前究。”虚云老和尚开示道:“要向一念未萌前究,不分动静,念念不间。”

〔不分动静,念念不间〕无论动或静,都念念不间(不被妄念间断)地向一念未萌前究。对此,虚云老和尚开示道:“所言动静者,初心学者不可不究。行、住、殿堂、作务、迎送、语笑、屎尿等名动,坐卧恬静名静。如斯微细揣摩(要这样来微细揣摩):我现于二六时中,究竟几时在动,而不随动去(仍然在向一念未萌前究)?几时在静,而不被静转(仍然在向一念未萌前究)?对一切境,生心不生心?果能如前审察,于动不随动去,即能惺惺寂寂(即能惺惺而寂寂);于静不被静转,即是寂寂惺惺(即是寂寂而惺惺)。”(详见《虚云禅法》

向一念未萌前,非常关键:无念无究,这是枯木禅;无念而究,方为祖师禅。

重重觑究,念念不间,力极功纯,本性彻现。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照顾好疑情,做好觑究而别无它念的功夫切切提撕,勿令间断。功夫要愈做愈细密。妄念才起,即便觉除。如此久久行之,动静打成一片,当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双泯(能所双亡),则彻见本性矣。

〔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这里所说的正念就是觑究。莲池大师云:“愿放下万缘,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云栖法汇》)〔即便觉除〕妄念若起,是因为觑究松懈,甚至走失;于是凛然一觉,专注地觑究,妄念即息。记住:妄念是在觑究的间断处生起,在忘掉了觑究时炽盛。

也可以这样来息灭妄念:妄念起时,就于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它起自何处起,灭向何处灭。如此著力一拶(zā,挤榨),任它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

妄念若起,这是业来缚心;觉之即无,这是心在转业。如此做下去,待到功夫深了,就能够长时间地处于“一念不起”的状态,偶有妄念生起,也会一飘而逝(所谓‘红炉片雪’);进而做到长时间地处于“一念不起”之无念状态,并且清清楚楚地知道是无念,所谓“寂而照,照而寂”;直到动静打成一片。古德云:“到此却似透水月华(到此时,疑团就像透水之月影),急滩之上,乱波之中,触不散,荡不失,活鱍鱍地。”(《禅关策进》)

〔鱍鱍bō bō〕鲜活貌。

此境界(寂而照,照而寂,动静打成一片),即是处于稳定的“与么时”状态,是开悟之前奏,所谓钻燧取火,烟飞之时。刘洙源先生云:“一日中能有数小时如此住心(觑究而别无它念。若是无念而不觑究,则落空亡,这不是疑情),始合法。自有发机因缘,不必要人指导。祖师云:‘但能与么时,不愁不彻悟。’”(《佛法要领》)

〔燧suì〕上古取火的器具。〔烟飞之时〕浓烟飞时,很快就会起火了。〔与么时〕六祖传法惠明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在此一念不生之际),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哪个是你本来面目)?”(《六祖坛经》)刘洙源先生云:“然此公案(“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最重要者,是‘与么时’三字,是禅宗秘诀。发心人能如是住心,则悟不远矣。祖师云:‘与么时,谓之佛未生时。’又谓之:‘居顶,贵重无比。’一日中能有数小时如此住心,始合法。自有发机因缘,不必要人指导。祖师云:‘但能与么时,不愁不彻悟。’此属心法秘要,可力行之。”(详见《白云心要》

〔不思善,不思恶〕一切都不想之无念状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一切都不想,在此一念不生之际,回光返照(向内觑究),如何是你本来面目?〔本来面目〕自性。例如,你的本来面目就是你的自性,而不是你现在是男是女、是高是矮的这个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譬如伎儿(戏剧演员),变现诸趣。”(译文:自性就像戏剧演员一样,穿戴上不同的戏装和面具,扮演六道中各色各样的众生。)

马祖云:“一念妄心,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马祖道一禅师语录》)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憨山大师云:“无物之心,是为实相。”(详见《消除旧业》

〔无物之心〕心中对事对物没有念想,故一念不生之心,即是无物之心。

通过这阶段“一念不生”的修学,已经具备灭罪除障的能力,务必要在境缘上切实运用。请阅读《三无功夫:无念、无相、无住》,令一念不生功夫在灭罪除障的过程中日臻圆熟。

 

关于怎样明心见性,憨山大师开示道:

“如何参究即念佛,念佛即参究耶?如今参究,就将一句阿弥陀作话头,做审实工夫。将自己身心世界,并从前一切世谛,俗习语言,佛法知见,一齐放下。就从空空寂寂中,著力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正当提起时,就在直下看觑,审实此念佛的是谁?重下疑情(这里所说的‘疑情’,是集中精神去看觑、觑究:念佛的是谁?),审之又审(这里所说的‘审’,是看觑、觑究),疑之又疑,如驴觑井。

〔世谛〕又名俗谛,是世间真理的意思,亦指世俗人所知的道理。〔如驴觑井〕就像驴子傻呆呆地看着井水,譬喻超越情识分别地觑究。《曹山录》云:“师(曹山本寂元证禅师)问德上座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应底道理(应当怎么来说这个道理)?’德曰:‘如驴觑井。’山曰:‘只道得八成。’德曰:‘和尚作么生(和尚,您怎么说呢)?’山曰:‘如井觑驴。’”

“觑来觑去,疑来疑去,疑到心思路绝处,如银山铁壁,无转身吐气处。是时忽然磕著触著,真无生意(本性),忽然猛的现前。时则通身汗流,如大梦觉,到此方信生即无生,无生即生,参即是念,念即是参。回头一看,始知向来,如在含元殿里觅长安也。

〔真无生意〕指本性。憨山大师云:“初则用心觑追,追到一念两头断处,中闲(间)自孤,更向此孤处,快著精彩直追,忽然迸裂疑团,则本来面目自现,即此便是一念真无生意也。学人但得此一念无生现前,则一切处得大受用,乃是出生死的时节也。”(《梦游集·答袁沧孺使君》)〔如在含元殿里觅长安〕含元殿是唐朝都城长安中的皇宫之正殿,“如在含元殿里觅长安”,譬喻本来是佛而觅求作佛。

“如此做工夫,最怕将心要悟。才有要悟的心,便是拦头板也。只管一直做将去,不计工程。即到做不得时,则打起精彩(打起精神),又从新做起。又,切不可贪求玄妙。即有一念暂息,寂静欢喜,切不可当作好处,直须吐却。切不可将佛祖玄言妙语来作证当作佛法,又不可堕在无事甲中,以此为得。

〔拦头板〕遮住视线的木板,譬喻要悟的心,便是遮住见道的障碍。〔无事甲〕无所事事的甲壳,指无妄想、亦无觑究之空心静坐。法演禅师云:“须是猛著精彩,提个话头,昼参夜参,与他厮捱。不可坐在无事甲里,又不可蒲团上死坐。若杂念转斗转多,轻轻放下,下地走一遭,再上蒲团。开两眼,捏两拳,竖起脊梁,依前提起话头。便觉清凉,如一锅沸汤,搀一杓冷水相似。如此做工夫,定有到家时节。”(《佛祖纲目》)

“总之,一切圣凡迷悟都不管,单单只是追求一念下落。追到赶尽杀绝处,久久自见本来面目,如十字街头见阿爷,更不向人问觅也。看来此事,元是人人本分上事,更无甚奇特处。道人(修道之人)真真实实为生死大事,试从此下手,决不相赚。”(《梦游集·示沈大洁》)

〔如十字街头见阿爷〕如十字街头看见自己的父亲,一眼便认出来。譬喻确知这就是本来面目,没有谬误。〔赚〕诳骗。

 

在本阶段,要特别注意两点:

一、若无妄想,亦无觑究,而空心静坐,这是冷水泡石头,坐到无量劫亦无益处。

空心静坐〕这是一念不生阶段的误区:无念而失去觑究(路头不清之人往往还自诩为“清静自在”)。古德称之为“冷水泡石头”、“坐枯木岩”、“坐在黑山鬼窟里”、“溺在一潭死水里”,这时必须提起觑究。所以,在一念不生阶段,务必做到一念不生,觑究不灭,始终照顾好这个“不生不灭”。

二、莫将化城当宝所,到此一念不生境地便止步不前。而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精勤参究,直到明心见性(彻见本性)。

〔化城〕幻化之城郭。出自《法华经》中的化城喻。化城喻说道: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然而到此宝所,路途艰险遥远。佛恐行人疲倦退却,于是在中途变出一座城郭,使他们暂得止息,蓄养精力,然后直奔宝所。

道原禅师偈云:“百丈竿头不动人(已经做到一念不生),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彻见本性),十方世界是全身。”(《景德传灯录》)

〔不动人〕“不动”,念头不动(不起念),即一念不生。“不动人”,一念不生之人。

大慧禅师云:“如今人多是得个身心寂灭,前后际断,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去,似古庙里香炉去,冷湫湫地去,便为究竟;殊不知却被此胜妙境界障蔽,自己正知见不能现前,神通光明不能发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一念万年去〕“一念万年”在此,是形容能够长时期地(万年)保持一念(万念归一)的境界,“去”,息灭。“一念万年去”,将万念归一境界中之唯一一念也息灭,而进入无念境界。〔古庙香炉去〕古庙香炉(古庙中仅存的一点香火):譬喻心念纯一无杂,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古庙香炉去(将古庙中仅存的一点香火也去掉)”,这是譬喻由一归于无,而进入无念境界。〔一条白练去〕白练:白绢。这里,白练也是譬喻心念纯一无杂,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一条白练去”是说将唯一之念亦去掉(一归于无),而进入无念境界。

虚云老和尚开示道:“有等(有的人)因为到了这境地,功夫有些微把握,又没有遇著什么打不开的境界,便自以为无明断尽,功夫到家;哪晓得天天坐在无明窟里过日子还不自知。忽然遇著一个境界,便打不开,作不得主,依旧随它去了,岂不可惜!或有等到了真疑现前的境地,空中发点慧,领略了古人几则公案,便放下疑情,自以为大彻大悟,吟诗作偈,瞬目扬眉,称善知识。这种人自误误人,罪过无边。又有等把达摩老人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和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本面目’的涵义错会了,便以坐在枯木岩边为极则。这种人以化城为宝所,认客地作家乡。”(详见《虚云禅法》

憨山大师开示道:“此事(向上一路)若不放下身心,苦切根究到水穷山尽处,终无下落。纵到水穷山尽处,古人谓之静沈(同“沉”)死水,又谓之玄妙窠窟。若不回头转脑,则面前如铁壁银山相似,只是得力时,不是受用处。古人用心,不是死到底,须是死中发活始得,要在回机转位。所以道: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大千世界现全身。”(《梦游集·示颛愚衡禅人》,注释详见《憨山大师开示录》

〔向上一路〕宗门之极处(超圣凡、出生死),谓之向上一路。〔回头转脑〕由保入任。〔保任〕保护和任运。以戒烟瘾为例,远离香烟的环境来戒烟,这是保。当保的功夫成就,就在有香烟的环境中来戒烟,直到对面有人抽烟也无所谓,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自己不抽烟,这就是任。

憨山大师又开示道:

古人用心,但只将一句本参话头靠定,如铁壁银山相似。若到一念不生处,亦是得力,不可作究竟会。直到工夫任运,不假思惟,一念豁然,身心如脱空,方是工夫入手处,亦未是究竟。但能至此,自然轻安自在,便生欢喜。然此乃是本分事,未是奇特。若生奇特想,便堕欢喜魔,便起无端狂知狂解。此关最险,此皆老人(憨山大师自称)有所试者。

古云:‘枯木岩(喻一念不生之境)前错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虚度光阴)。’非细事也。纵使有力打过种种境界,正好修行,正好保护,未是到家。若以此为足,便起世间种种五欲因缘之念。此关难过,过者百无一二。所以不到古人田地,正是得少为足之过患也。饶你学人苦心一生得到此地,若被此等恶习所牵,仍是堕落生死坑中,前功尽弃,可不哀哉!”(《梦游集·示双轮照禅人》)

那么,应当怎么办呢?

对此,虚云老和尚云:“到这时(枯木岩前)只要不自满,不中断,绵绵密密做去(绵绵密密地向一念未萌前究),绵密中更绵密,微细中更微细,时节一到,桶底自然打脱(明心见性)。如或不然,找善知识抽钉拔楔去。”(详见《虚云禅法》

〔抽钉拔楔〕解黏去缚。

 

印光大师云:“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详见《念佛三昧摸象记精解》

译文:绵密地、愈来愈深入地体究(契合)自性,殷切警醒地保持正念。越体究越细密,愈提撕愈逼近。及至力极功纯,豁然能所双亡,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

〔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莲池大师云:“愿放下万缘,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云栖法汇》)《禅宗无门关》云:“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朱子全书·存养》云:“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瑞岩和尚每日间,常自问:“主人公,惺惺否?” 又自答曰:“惺惺。”〔惺惺〕神志清醒。对于修行人来说,陷入妄想或者昏沉,都是神志不清醒,因为自己没有做得主。〔力极功纯〕力量用到极处,功夫纯然一片。〔豁然〕形容开阔、通达。例如:豁然开朗,豁然贯通,豁然醒悟。豁然亦指开悟貌,例如《颜氏家训》:“积年凝滞,豁然雾解。”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雾解〕雾气消散,比喻疑团完全消除。〔和念脱落〕能所双亡——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一时脱落。

 

当“”(向一念未萌前究)的功夫深了,就能够做到“究而观心”,令无念处于稳定的状态。

〔观心〕返观自心当下之念(详见《观心》)。达摩祖师云:“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简单扼要)。”(《破相论》)

《破相论》云:“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了心〕了知自心。

 

再深入下去,就会进入“寂而照,照而寂”的境界,此即净土。这是在般若熏无明,无明一破,法身顿现。要把“寂而照,照而寂”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进而做到任运寂照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大愚法师云:“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做祖,无它秘密。”坚持不懈地修持下去,自会明心见性。

〔净土〕无秽土之垢染,故云净土。〔寂,照〕“寂”,是无念 。“照”,是返照自心,清楚地觉知到这个无念(寂);若有妄念生起,也立即觉知到,这时只要将“究”稍微加力,妄念自息,恢复无念(寂)。务必切实做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圭峰大师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菩提〕汉译:觉。

〔若有妄念生起〕这时,你也可以知而勿随,妄念就失去了活力。

 

 

〔个个学无为〕个个学无为法。〔无为法〕离相。《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皆以不为境转(离相)的程度而有所差别。)又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详见《金刚经精粹》)〔此是选佛场〕这里是成就佛的道场。〔心空及第归〕妄想息灭,心中无物,即考试中选(及第)。

 

问:我做向一念未萌前觑究之功夫,时间久了,或者是在动中做,头会发晕。怎么办?

答:这说明你的觉知力不够强大,你继续做此前之功夫,待到觉知力强大时,再来向一念未萌前觑究。在参究念佛的修炼过程中,凡是遇到新阶段的功夫做不下去,或者出现头晕等不适的现象,就说明此时之觉知力尚不能够胜任,就要继续此前之修炼,直至觉知力能够胜任新任务时,才开始新阶段的修炼,此所谓盈科而后进也。

〔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这是比喻修炼应当打下坚实的基础,步步走稳,不要急躁冒进。

你也可以把新任务的修炼与此前之修炼穿插进行,逐渐增加每日新任务的修炼次数和持续时间。

 

问:我向内觑究时,有时候清明无念。但是,有时候并不清明,觉得念头似乎若隐若现。当后一种情况出现时,我是否应当去观察念头,做观心功夫?

答:这说明你的觉知力还不够连贯、稳定。所以,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提升觉知力。当后一种情况出现时,不用去观察念头,而是提一句佛号,即专注持久地向内觑究,深深觑究(明照本体,般若熏无明);过一阵,再提一句佛号,......;如此继续。觉知力上去了,后一种情况自然就消失了。

 

问:打坐时,常会被一种莫名不安的情绪所笼罩,十分难受。挥之不去,只好去做其它事情来摆脱它,例如网上冲浪等。这样做是否恰当?

答:要是你通过网上冲浪等事就能够摆脱这种莫名不安的情绪,这说明它并不是实际的危险、威胁所造成,而是自己的心理作用,更透彻地说,这是业来缚心,障碍现前。你去做其它事情来摆脱它,是治标不治本,它迟早会回来的,而且还会屡屡发生。

从根本上来解决的办法是,当你被一种莫名不安的情绪所笼罩时,不要抗拒,也不要逃避,而是直接面对它:不加评判地观察你内心的状态。坚持这样做下去,莫名不安的情绪,就会逐渐释放,转化为平安。这不仅消除了旧业,你的境界也随之提升。这是以心转业。《观心:观心的状态》一文所介绍的观心方法,甚有帮助,要多多观心。

被一种莫名不安的情绪所笼罩〕这是参究中的一道难关,古今有之,许多人在这里被卡住或者打退了。大慧禅师云:却向未起求径要底一念子前头看(却向一念未起前看)。看来看去,觉得转没巴鼻,方寸转不宁怗时(内心愈发不安时)(功夫)不得放缓,这里是坐断千圣顶𩕳处(这是在超凡入圣)。往往学道人,多向这里打退了。(详见《大慧禅法》

〔转〕愈发。〔巴鼻〕可把持之处,即现代所说的“抓手”。〔方寸〕心。〔宁帖〕安宁平静。〔坐断〕占据,把住。〔千圣顶𩕳nǐng处〕释守净偈云:“佛祖顶𩕳上,有破天大路。”(《偈二十七首》)

 

问:打坐中,常见种种境界,有善有恶,怎么办?

答:对此,古音净琴禅师开示道:“凡静中所见善恶境缘,皆繇(古同“由”)不正思惟,但只瞑目静坐,心不精采(用心不猛利),意顺境流,半梦半醒,或贪静境,致见种种境界。”这是见种种境界的原因。其对治方法,古音净琴禅师开示道:“若是正因衲子做工夫,当睡便睡,一觉便醒,起来抖擞精神,摩娑(抚摩)两眼,咬定牙关,捏紧拳头,专心正念(专注连贯地向内觑究)。”(《五灯全书》另外,向内觑究并不一定要闭目,你完全可以睁眼向内觑究,便不会有种种境界。

〔正因衲子〕不贪图神通、感应、名利,但求了生死的修道人。〔衲子〕僧人。

 

问:我现在虽然努力参究,但停滞不前,有时候甚至觉得有所退步。怎么办?

答:你所说的情形,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即在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而不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高原期后,练习曲线又会上升,表示练习成绩又有所进步。

如果你的参究方法无误,那么就咬紧牙关,与之撕捱(和它缠斗下去),熬过难关,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定慧等持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慧)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定)

 

不取不念。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历境炼心,历境验心。

 

一、梦幻观

二、不取不念

三、念念不放过,念念透得过

四、消业除罪集福

五、任运觉照

 

地凡夫,烦恼炽盛,须以定慧等持来伏烦恼,以达到和保持一念不生之境界。无念是定,不迷是慧。定慧等持就是无念不迷,做到:见幻即离(不迷,了悟是幻,不去爱憎取舍——这是慧),见幻能离(斩断妄想而无念,不起爱憎取舍,如如不动——这是定)。《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迷,慧);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念,定)。”《六祖坛经》云:心地无痴(不迷)自性慧,心地无乱(无念)自性定。”

〔薄地(博地)〕卑贱下劣之位。指下贱之凡夫位。〔不迷〕不把境缘当真,不被它牵缠,不取不念

请特别注意:不取不念,这是定慧等持功夫的下手处,也是定慧等持功夫浅深的勘验处。《起信论》云:“知心妄动,无前境界(境界现前时,就知道这是自心妄动入无明梦而见,实际上并无当前境界),修远离法(知幻即离)。以(由于)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

 

做定慧等持功夫的要点是:一、梦幻观;二、不取不念;三、念念不放过,念念透得过;四、消业除罪集福;五、任运觉照。

一、梦幻观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有为法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梦幻泡影露电〕如梦幻之虚妄不实,如泡影之转瞬破灭,如朝露闪电之一现即逝。〔如如不动〕不起习性反应,不被牵缠。

梦幻观,即是每当境缘现前时,极力作观:一切法皆如梦幻泡影露电,当体即空,而不起习性反应,不被牵缠,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逐步做到:觉诸相空,心自无念。

〔当体即空〕不待思索分析,当即明白这不是真实的,而如如不动。一个有趣的故事: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一部黑白无声短纪录片,该片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首次公开放映。这部名为《火车进站》的50秒无声电影,展现了一列蒸汽火车驶进法国沿海小镇拉西奥塔火车站的情景。观众们被直冲着他们而来的列车吓得惊慌失措,尖叫着跑到放映室的后面。可到了现在,谁还会这样呢?——这就是:当体即空。

《圆觉经》中,佛言:“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译文: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自性迷悖,起种种颠倒,认妄为真,这就是无明。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形成的肉体为自身相、六根接触六尘所现的幻影(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就像眼睛发花,妄见空中有花并有第二个月亮。善男子!实际上,空中并没有花,这是病眼者妄执的幻象,由于妄执的缘故,不仅妄执虚空是实有,而且还以为真有花从那里生出来。众生由于颠倒迷惑而妄认幻现的身和心是实有,并执之为我,于是生死轮回不已,所以称之为无明。)

这段经文是说:身、心(头脑)是幻,众生由于妄执身心为我(我相),因而生死轮回。

〔四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由地、水、火、风等四元素组成,故称之为“大”,所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六尘缘影〕六根接触六尘所产生的思想、感受和情绪,这是六根缘六尘所现的幻影,所以称作六尘缘影,又名缘虑心,亦即通常所说的大脑、头脑(mind)、心智。〔空中华〕即空中花。“华”,古同“花”。

要时时告诫自己:我不是这个身体,也不是这个头脑(六尘缘影)每有顺心事、逆心事,以及盘旋于心头挥之不去的事,都要一一观透,看清它的本质,不为迷惑、牵缠,不被欲望所驱使,不被头脑(六尘缘影)所操控。观得愈透,受苦就愈少,愈是自在。因为受苦都是由于无明,把身、心当成是我,把皆是虚妄的相当成是真实的,这正像梦中老虎追来的惊惶怕怖一样。

正是:

过眼般般分好丑,到头事事不相干。

 

问:既然五蕴身心不是我,那么,谁是我?

答: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五蕴身心的那个“我”,是自性堕入轮回梦中所扮演的角色。(《楞伽经》云:“譬如伎(jì)儿,变现诸趣。”)这个角色,是由过去所造之业(包括前一生临终之念想)来决定。修行,就是要出离轮回梦,以了生死。

伎儿戏剧演员。〔包括前一生临终之念想〕所以临终正念极其重要。(详见《临终正念》〔业〕身口意之所作。

 

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诸法实相观法》、憨山大师关于人生如梦的开示(详见《人生如梦》一文)和莲池大师的《一笔勾》(详见《一笔勾(注释)》一文)便是梦幻观的典范,要认真阅读体悟,并随时将其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印证和运用。

 

看待万事万物,要慈悲,宽恕,臣服,超然。

〔臣服〕就是对事件的本然没有抗拒心。没有抗拒心并不一定指什么都不做,它指的是任何作为都不是从习性反应中产生的。想一想:在愤懑情绪中所采取的行动,较之冷静而且理智地采取行动,哪一个更有效?而且对事件所产生的抗拒心,是痛苦的根源,它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和过火行动,对于身心、事业、人际关系的伤害,通常都远远大于事件本身。(参见《案例:脱离痛苦》

 

江味农先生《金刚经讲义》云:“不慧(‘我’的谦称)学佛以来,前二十年,虽修种种法,作种种观,毫无进步。一日于此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忽若有悟,依此修观。初亦若即若离,若明若昧,未成片段,并无甚效。继悟应于一切境缘上极力作意以观察之。虽一极小之事,或极顺心,或极不顺心之时,皆以如梦幻等道理印之,即修持佛法亦以如梦幻等道理印之,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如是久久,虽于‘不取于相(慧),如如不动(定)’功夫尚浅,然实从作此观起。此心渐觉空空洞洞,于一切境相,渐能无动于中。看经时眼光便觉亮些,念佛时亦觉踏实些。今请诸君试之,必有受用。当知博地凡夫,欲回光返照,舍此无下手处也。珍重!珍重!”

 

梦幻观的核心是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迷人著相,悟人离相。

〔著相〕把相当真,而爱憎取舍。〔离相〕了悟相皆虚妄,而无爱憎取舍。《金刚经》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若见诸相并非真实),即见如来(即见到自己的本性佛)。”(注释详见《金刚经精解》

二、不取不念

在“一念不生”的初期,虽然禅修时能够做到一念不生,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还是会被妄想牵缠、笼罩。其对治方法,就是做不取不念功夫。这是最根本、最直捷的熏习,所谓“如伐毒树,直断其根”,而不是寻枝摘叶。

《起信论》云:“知心妄动,无前境界(境界现前时,就知道这是自心妄动入无明梦而见,实际上并无当前境界),修远离法(知幻即离)。以(由于)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

〔无前境界〕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

不取不念,这是般若熏无明,无明一破,法身顿现;无明若灭,则圆证佛果。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课: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察觉只是察觉,知道只是知道,而不起念想。——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据南传佛教《自说经》记载:有一位名婆希的修行人,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赶到舍卫城去向佛陀求法。正见佛陀在城内一家一家地托钵乞食,举手投足都很优雅美妙,六根都已调御摄护,安详宁静。婆希上前顶礼,请求佛陀为他说法,为他说无尽利益安乐之法。佛陀说,现在正沿门托钵,不适合说法。但婆希再三请求,于是佛陀为他就地说法:“婆希!你应当这样修习,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婆希!当你能够做到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时,你就达到没有执著挂碍了。你若没有执著挂碍,那么你就没有过去世,也没有未来世。你没有过去和未来这两世(而只有当下),所有的忧悲恼苦就因此消散殆尽。”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而只有当下〕经文云:“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而没有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妄念。其实,人们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和痛苦,都是由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妄想所生。

三、念念不放过,念念透得过

参禅,贵真修实悟,以了生死。念念不放过,便是真修;念念透得过,便是实悟。在日常生活中,不离一法,不住一法,处处不放过,一一透得过,这便是真切工夫。

〔不放过〕不被它瞒昧。〔透得过〕不被它笼罩,不听随它调弄,不当作实事,更不可被它绑架。〔不住一法〕这里的“住”,即是著相。〔著相〕把相当真,而爱憎取舍。(因而造业受报,生死相续。)

憨山大师开示道:近代学人去圣逾远,不见古人真实行履,(是)向日用现前境界,生死岸头,一一透过。即此日用,不离一法,不住一法,处处不轻放过,便是真切工夫。即此目前一切声色逆顺,爱憎境界,一一透得过处,便是真实悟门。即此悟处,头头法法,便是真实佛法。......苟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情根固结处,爱憎交错难解处,贪瞋痴慢种种习气难消磨处,就于根本痛处札(同“扎”)锥,一一勘破(如梦幻泡影),一一透过(斩断妄想),如此便是真实知识(如此便是真正的善知识),当下即登无碍自在大解脱无上法门。舍此外,更有何知识(善知识)可参(可参访)?更有甚奇特法门可入耶?”(注释详见《真修实悟》一文

四、消业除罪集福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业障海如大海一般深广的业障。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就如同太阳消融霜露一样,念实相(慧日)就能够消除众罪。〔念实相〕实相就是本来无一物,“念实相”,即是不起念——无念,心中无物。憨山大师云:“无物之心是为实相。”(《梦游集·示董智光》)

端坐无念,便如同太阳消融积雪霜露一样,消业除罪,这是实相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灭,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禅净要旨》“慧日除罪”一章中,憨山大师开示道:

【即今现在无明梦中,如何能得消旧业?须是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的信自心本来清净,不被妄想颠倒所使,则诸业无因,以妄想乃诸业之因也。此何以故?由无始来迷自本心,生生世世以妄想心造种种业。业习内积八识田中,以无明水而灌溉之,令此恶种发现业芽,是为罪根,一切恶业从此而生。】

那么,现今已在无明梦中,如何能够消除旧业呢?就必须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确信自心本来清净,不被妄想颠倒所驱使,这样便无造业之因,因为妄想乃是诸业之因。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无始劫来迷自本心,生生世世以妄想心造种种业。这些业习累积在阿赖耶识(八识)中,又以无明水而灌溉之,令此恶种生发出业芽,这就是罪根,一切恶业都从此而生。

【今欲旧业消除,先要发起大智慧光,照破无明,不许妄想萌芽,潜滋暗长。若能于妄想起处一念斩断,则旧积业根当下消除。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照稍迟,则被他转矣。若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念念觉察,念念消灭,此所谓“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以无明黑暗,唯智慧能破,是谓智慧能消除也。】

如今欲消除旧业,首先要发起大智慧光,照破无明,不许妄想萌芽,潜滋暗长。若能于妄想起处一念斩断,则往昔累积的业根当下消除。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照稍迟,则被它(妄想)转矣。若能于日常起心动念处,念念觉察,念念消灭,这就是“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因为无明黑暗,唯有智慧能破,这就是智慧能消除众罪也。

【若昼夜不舍,勤勤观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处,穷究了无生起之相。看来看去,毕竟不可得。久久纯熟,则自心清净无物,无物之心是为实相。若常观此心,又何妄想可容、积业可寄耶?如此用心,是名观照三昧。】

你要昼夜不舍,勤勤观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处,穷究了无生起之相。看来看去,妄想毕竟了不可得。久久纯熟,则自心清净无物,无物之心是为实相。如果常观此清净之心,又有什么妄想可容,什么积业可寄存呢?如此用心,名叫观照三昧。

〔若昼夜不舍,勤勤观察〕这里的“若”是你、汝的意思。例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此句出自柳宗元之《捕蛇者说》,译文:更换你捕捉毒蛇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你认为怎么样?)

 

憨山大师又开示道:“故佛法教人,一以(专以)断妄想为本,(因为)妄想乃贪瞋痴种种恶业之本也。即菩萨修行以至成佛,报得天上人间最胜庄严广大福田,皆从断妄想始。(由于)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此所谓自求多福也。(《梦游集·示钟衡颖》)

五、任运觉照

随时随地觉照: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美丑)自彼,於我何干?来不预计,去不留恋。若有妄念生起,便立刻察觉,灭除干净。

觉照的要点: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妄念若起,便立刻察觉,灭除干净。(参阅《逆流觉照》

圭峰大师云:“觉诸相空(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

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美丑)自彼,於我何干?来不预计,去不留恋。”这一段功夫也很重要,一定要扎实。

四)能所双亡(彻见本性)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向一念未萌前觑究”的功夫不断深入,愈究愈亲,愈究愈切,及至力极功纯,豁然能所双亡,顿见本来面目(明心见性)。

〔能所双亡〕能究之心与所究之境一齐化去,身心世界当下隐没,十方圆明。这是彻见本性的境界,称之为明心见性。

〔本性〕自性觉,这是自性的本原状态,称为本性;自性迷,称为识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百丈禅师上堂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五灯会元》)

〔迥脱根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截然脱离。〔妄缘〕妄自攀缘;这里“缘”是动词。〔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只要离却妄自攀缘,即是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法佛(法身佛)者,离攀缘。”《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如佛〕觉悟如如理体之佛,即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云何为化佛?云何报生佛?云何如如佛?”

憨山大师云:“看(觑究)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后际断,中间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则身心世界,当下平沈(同“沉”),如空华影落(空华幻影息灭),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日用现前,朗朗圆明,更无可疑。始信自心,本来如此。从上佛祖,自受用地,无二无别。”《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

憨山大师又云:“但于念念中,看觑念未起处。由在离念一着,久久(唯存看觑的一念),忽然念头(看觑的一念)迸断,心境两忘(通“亡”),如脱索狮子,自在游行。”(《梦游集·示了心海禅人》)

〔心境两忘(通“亡”)〕心境两亡。这是能所双亡的境界,能看觑之心与所看觑之境一齐泯灭,亦即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大道虚旷,绝思绝虑。”整个参禅的过程,就是息念的过程。粗念息,即万念归一;细念息,即一归于无(如下面虚云老和尚所说之“万念顿息”);微细念暂息,即明心见性。

〔大道虚旷,绝思绝虑〕详见《四祖开示法融》一文。〔粗念、细念、微细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例如“本心无念”的“无念”,即是指究竟的无念。〔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微细念暂息,即明心见性;微细念永息,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则圆证佛果。《大乘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修满十地),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圭峰大师云:若微细流注(微细念)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

 

在《虚云和尚年谱》中,虚云老和尚自述五十六岁那年开悟的情形:

禅堂内职不令予(我)轮值,得便修行。从此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

〔落堂〕落堂者,着实之谓也。虚云老和尚云:“惟念佛须摄心观照,句句落堂。落堂者,着实之谓也。句句着实,念念相应,久之自成一片。”(《虚云老和尚点滴开示》)

一夕,夜放晚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澈,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qīng,厕所)中,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色色,悉皆了见,是时才鸣三板耳。翌日,询问香灯及西单,果然。予知是境,不以为异。

至腊月八七(第八个禅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于黄河茅棚,被个俗汉一问,不知水是甚么。若果当时踏翻锅灶(哪有什么水!),看文吉有何言语?此次若不堕水大病,若不遇顺摄逆摄,知识(善知识)教化,几乎错过一生,那(哪)有今朝?因述偈曰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又偈:

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四、保任

保:绝思绝虑。

任:随心自在而无爱憎取舍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

 

保任,就是保护和任运,这是见性后净除习气的两个阶段。“保护”,就是尽力照顾圣胎(无念心体),使其不受贪嗔痴的侵害,以成就四忍中之前二忍(伏忍和柔顺忍);“任运”,就是圣胎长大成人后随顺境缘而自然运作,在顺逆境缘中进一步的磨炼,以成就四忍中之后二忍(无生忍和寂灭忍)。

见性瞥见自性。〔四忍〕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不起贪嗔痴),先须调伏其心;柔顺忍,是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而自然能忍(不起贪嗔痴),此时之心,柔和善顺;无生忍,是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寂灭忍,是果位圣人,彻证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如如〕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诸法实相),故云“如如”。

对于直指见性(找到主人公)者而言,必须先“保”后“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顿悟渐修。

〔直指见性〕如大梅问马祖:‘如何是佛?’祖曰:‘即心即佛!’大梅于言下大悟(瞥见自性,找到了主人公)。又如灵训问归宗和尚:‘如何是佛?’宗云:‘我今向汝道,恐汝不信!’训云:‘和尚诚言,某焉敢不信!’宗云:‘即汝便是!’训于言下有省(瞥见自性,找到了主人公)。

对于经过万念归一、一归于无而明心见性(彻见本性)者而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渐修顿悟,由于“保”的功夫(绝思绝虑——禅林称之为“大死”)已经成就,则可专致于“任”( 随心自在——禅林称之为“大活”)的功夫。

古音净琴禅师示众法语云:“学道人,当截断诸缘,屏息杂念,单提本参话头。于行住坐卧,苦乐逆顺,一切时中,不得忘失。凡静中所见善恶境缘,皆繇(古同“由”)不正思惟,但只瞑目静坐,心不精采(用心不猛利),意顺境流,半梦半醒,或贪静境,致见种种境界。若是正因衲子做工夫,当睡便睡,一觉便醒,起来抖擞精神,摩娑(抚摩)两眼,咬定牙关,捏紧拳头,专心正念,切切偲偲。疑来疑去,到山穷水尽时节,忽然疑团迸散,顿见自己一段本地风光,非从外得。到者(这)个时节,才名入门得地。更要求明眼宗匠决择,不可便休。一法不明,直须辩明;一理不通,直须通透。假使悟后不能通达化门,古人谓之坐在百尺竿头,不能至于一切智海。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方苏,欺君不得。珍重。”(《五灯全书》)

〔偲(sī)偲〕互相勉励。〔切切偲偲〕相互敬重,切磋勉励。〔化门〕亦称利他教化门,即摄受众生之教。〔一切智〕知一切法总相的智,总相就是诸法实相。 〔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方苏,欺君不得〕(注释详见《绝后方苏》

本段开示讲了三点:一、单提本参话头,直到水穷山尽,这是大死(绝思绝虑);二、忽然疑团迸散,顿见本来面目,这是开悟(明心见性);三、悟后必须通达化门以摄受众生,即绝后方苏,这是大活(生心起用)。

所以,明心见性后的任务就是大活,生心起用,做到随心自在而无爱憎取舍。这是生心而不住境(无有爱憎取舍)的境界,也就是《维摩诘经》 所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注释详见《能善分别诸法相》《六祖坛经》所说的:“使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出六门(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注释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能善分别诸法相〕这里所说的“分别”,是于第一义而不动的分别,是没有爱憎取舍地区分诸法相。而通常所说的分别心、分别见,是持有爱憎取舍来区分诸法相,这是轮回因。〔爱憎取舍〕贪爱、憎恶、逐取(追逐、求取)、斥舍(抗拒、排斥)。

《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注释详见《金刚经精解》) 其中,“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是大死,不住境生心,这是“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大活,生心而不住境(无有爱憎取舍),这是“任”。

 

至于怎样来保任,请阅读《随缘保任》《四祖开示法融》二文。

 

四祖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心若不硬要去分别是好还是不好,妄情从何起(爱憎取舍之情从何而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对境缘不强名而已,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这是任运成就之境界,无有变异不再有变易生死(详见《四祖开示法融》

〔境缘无好丑〕境缘没有好还是不好。在这里“丑”是不好的意思。《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译文:这一切法都是幻相;实际上并没有生和灭,垢和净,增和减。)(详见《心经精解》〔妄情从何起〕若是爱憎取舍之情生起,这就是迷,以幻为真。当即提一句“本来无一物”,将其照破

我们生活在无明梦中,修行的目的,是要从这个迷梦中醒过来。对境遇缘若有爱憎取舍,这就是;反之,没有爱憎取舍,这就是。先由不觉而始觉,再由频频地小觉,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而至究竟觉。祖师大德常用月亮来譬喻:月黑天(没有月光时)是不觉,一线新月出现,这是始觉的开始,随着修道的进展,月亮逐渐转盈,愈趋圆满,当成为满月的时候,即是究竟觉。

〔本来无一物〕我们生活在无明梦中,所有一切,森罗万象,都是梦中事,实际上并不存在(详见《诸法实相》)。〔自在〕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有结〕有者,生死之果报;结者,可招感此果报之烦恼。贪、嗔、痴等诸烦恼,能束缚人,而使住于生死境界之中,不得出离,故称有结。

〔二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业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中的圣者,已断见思惑,了脱分段生死。在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问:什么是“末后句”?

答:到彻悟极处吐至极语,更无语句过之者,谓末后句。此处锁断凡圣,不容通过(因为凡圣皆是无明梦中事,而末后句是讲诸法实相,不二法门),故曰牢关。证得无生法忍,即透过牢关。乐普元安禅师“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传灯·安禅师章)《说无垢称经·不二法门品第九》云:“生灭为二,若诸菩萨了知诸法(包括凡、圣)本来无生,亦无有灭。证得如是无生法忍,是为悟入不二法门。”所以,“不二(包括凡、圣不二)”,即是末后句。(可参阅《碧岩录公案百则·岩头末后句》

〔不二〕一实之理,如如平等,没有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若悟入这种一实平等之理,叫做“入不二法门”。(见《碧岩录公案百则·入不二法门》

《五灯会元》记载:“雪峰在德山(德山院)作饭头。一日饭迟,德山擎钵下法堂,峰晒饭巾次(雪峰正在晒饭巾),见德山乃曰:‘钟未鸣,鼓未响,拓钵向甚么处去?’德山便归方丈。峰举似师(雪峰将这件事告诉岩头),师(岩头)曰:‘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在。’山闻,令侍者唤师去,问:‘汝不肯老僧耶(你不认可我吗)?’师密启其意(岩头密告末后句之奥义),山乃休。明日升堂,果与寻常不同。师至僧堂前,拊掌(拍手)大笑曰:‘且喜堂头老汉会末后句,他后天下人不奈伊何(今后天下无人能够难倒他)。虽然,也秖(古同“祇”,仅仅)得三年活。’(山果三年后示灭。)”

〔德山〕唐代朗州德山院宣鉴禅师。〔大小德山〕指德山和雪峰。因雪峰得法于德山,故岩头称他为小德山。

五、答疑

问:什么是念佛功夫成片?

答:念佛时不夹杂妄念——念佛之念相续成片。印光大师云:“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之谓也。(《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西居士书四》)憨山大师云:“要将此一声佛(佛号)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不求成片而自成片矣。”(《梦游集·示净心居士》)

 

问:什么是打成一片?

答:憨山大师开示道:“若果能用心,单在一念不生以前著力。久久纯熟,一念不生,本体现前。常光了了,明暗不移,动静一如,方为打成一片。”(《梦游集·答湖州僧》

 

问:我在参究念佛时,妄念少多了,可是昏沉袭来,却束手无策。要怎么样来对治昏沉?

答:遇到昏沉袭来,你可以暂停参究来对治昏沉。方法是:振作精神,时时仰头向上瞪视,并且做腹式深呼吸,用鼻深吸气(腹部外凸),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腹部内凹),屏息1秒,将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与此同时,念佛(入息念“阿弥”,出息念“陀佛”),并且清晰地觉知到腹部的起伏。这样一来,昏沉会逐渐退散。当昏沉消失后,便回到参究念佛上来。你也可以采用古德在《禅关策进》(莲池大师辑)中开示的办法:

兄弟家,久在蒲团上瞌睡(长时间陷入昏沉),须下地走一遭,冷水盥嗽,洗开两眼,再上蒲团。竖起春梁,壁立万仞,单提话头。”

近来笃志参禅者少。才参个话头,便被昏(昏沉)、散(散乱)二魔缠缚,不知昏、散与疑情正相对治(不知道疑情正是对治昏、散的利器)。信心重则疑情必重,疑情重则昏、散自无。”

一日廊下见修(修上座),方得亲近。......因问:‘即今昏、散打屏不去(我现在昏沉、散乱去除不了,怎么办)。’修道:‘尔自不猛烈!须是高著蒲团,竖起脊梁,尽浑身并作一个话头,更讨甚昏、散(哪里还会有什么昏沉、散乱)?’依修做工夫(于是我依修上座的话做工夫),不觉身心俱忘。清清三昼夜,两眼不交睫。”

十二时中,一贫如洗(毫无牵挂),看个父母未生前,那(哪)个是我本来面目?不管得力不得力,昏散不昏散,只管提撕去。”

如有昏散,不用起念排遣,快便举起话头,抖擞身心,猛著精采。更不然,下地经行,觉昏散去,再上蒲团。忽尔不举自举,不疑自疑。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惟有参情,孤孤迥迥,历历明明。是名断烦恼处,亦名我丧处。”

 

问:如果话头是“无”字,怎样来参?

答:如果是参“无”字,就向内觑究:这提“无”字的是谁?憨山大师云:“单提一则公案话头,如‘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或‘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或审实‘念佛的是谁’。随举一则横在胸中,如金刚王宝剑,将一切思虑妄想,一齐斩断,如斩乱丝。内不容出,外不容入,把断要津,筑塞咽喉,不容吐气。如此著力,一眼觑著:这提话头的毕竟是个甚么?(《梦游集·示嵩璞恩山主》)

 

问:我提一句佛号,即向内觑究念佛是谁。这样一来,妄念愈来愈少,功夫逐渐得力。我的问题是:这样参究久了,头发晕;或者有些时候发觉功夫难做,硬着头皮做下去,也会头晕。怎么办?

答:这说明你的觉知力还不够强大。可以这样来解决你的问题,每当遇到麻烦,例如头晕等,你就去做前行功夫(“前行”一章)。做得顺当了,便回来参究。如此往返地坚持下去,参究功夫会愈来愈得力,而且不会头晕。同时,要记住做功夫的经验谈:急不得,停不得。时时提醒自己。

 

问:我参究念佛本来参得好好的,不知怎么搞的,大倒退了!怎么都参不好,烦乱、疲惫、昏沉相继而来,妄想盘旋不去。这该怎么办?

答:这不是大倒退,而是前进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功夫得力,将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无量劫来的业种子逼急,蹦了出来。你要冷静地沉着应战。对付的办法,一个字:(“与之厮捱”)。用真信切愿焕发出来的热情和毅力来熬,熬过去就是胜利!所以,这时候一定要抖擞精神,始终不放下佛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只管照顾好自己的佛号就翻不了船!熬的时候虽说是要咬紧牙关,这主要是指坚韧不拔的信心,和不向困难低头的决心。但在具体做的时候,不妨来点小幽默,而且面带微笑:看你能把我怎么样!记住,这是黎明前的黑暗。熬过这关,就是大胜利。

厮捱抵住,顶着。《鹤林玉露》云:“廖子晦为小官,遭长官以非理对移,殊不能堪。朱文公(朱熹)以书晓之云:‘吾人所学,正要此处呈验,已展不缩,已进不退,只得硬脊梁与他厮捱,看如何?’”

〔无量劫来的业种子逼急〕江味农先生在《复毛敬泉居士》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经验谈:忆前五年,弟(江味农先生自称)在北京,一日正念佛次(有一天正在念佛的时候),忽起大恶念,骇极,汗出如洗(大汗淋漓),竟有数日不敢作功课。嗣思(随后自思)生平绝无此想,何来此念,殆多生业种乎(大概是多生以来蕴藏在阿赖耶识中的业种子罢)?稍稍自释(稍稍自行宽解)。然究疑莫能决(然而究竟是怎么回事,自己不能确定)。后叩诸谛老法师(后来请教谛闲法师),谛公曰:‘此多生种子(这是多生以来的业种子),今为佛力熏逼而出,由此加功,即可拔去根株(即可根除这些业种子)。’”

憨山大师在《答郑昆岩中丞》一书中,也有这样的开示:如果工夫做到得力处,外境不入,唯有心内烦恼,无缘无故突然四起。或者欲念横发,或者心生烦闷,或者起种种障碍,以致心疲力倦,无可奈何。这是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无量劫来的习气种子(亦名业种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现出来。这是最紧要的关头,自己一定要心中有数,先要识得破,透得过,决不可被它们笼罩,决不可由它们调弄,决不可当作实事。但只是抖擞精神,奋发勇猛,提起本参话头。若是欲念烦恼还盘旋不去,就在这些念头起处,一直紧追下去:我这里本来并无此事,问它自何处来?毕竟是个甚么?决定要见个下落。如此一拶下去,只教神鬼皆泣,灭迹潜踪。务必要赶尽杀绝,不留寸丝。如此著力,自然得见好消息。(原文详见《修悟法要》

另外,当烦乱(或疲惫、或昏沉)时,你就仔细观察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当你这样观察时,烦乱(或疲惫、或昏沉)会逐渐变得不那么强烈,也不那么搅扰人了,心就慢慢安宁下来了。

 

问:什么是起疑情?

答:就是生起疑情。觑究而无念,称之为疑情。初学参时,觑究夹杂着妄念。功夫入手了,在觑究时,便会出现短暂的无念,这叫做起疑情,这时的疑情断断续续,时而疑情,时而妄想。随着参究的深入,在觑究时,无念的时间间隔(疑情的时间间隔)会逐渐增长,而妄想的时间间隔会逐渐缩短。当觑究时不再有妄想,则疑情是持续的,不再被妄想间断,称之为疑情打成一片。短暂的疑情,称之为小疑;长久的疑情,称之为大疑。禅林常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进一步,要动静一如地打成一片。虚云老和尚开示道:“所言动静者,初心学者不可不究。行、住、殿堂、作务、迎送、语笑、屎尿等名动,坐卧恬静名静。如斯(如此)微细揣摩:我现于二六时中,究竟几时在动,而不随动去(仍然在向一念未萌前究)?几时在静,而不被静转(仍然在向一念未萌前究)?对一切境,生心不生心?果能如前审察,于动不随动去,即能惺惺寂寂(即能惺惺而寂寂);于静不被静转,即是寂寂惺惺(即是寂寂而惺惺)。”《虚云禅法》

 

 

参考阅读:

觉知当下

净宗参究念佛

参究念佛答疑

参究念佛之开示

即念即观

话头禅

离心意识参

刻意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